1、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及高校稳定常态化机制的建立【摘 要】 影响高校稳定的因素有国家主权、师生切身利益、安全事件处置、新校区建设矛盾纠纷等方面。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情况复杂,处置困难,影响社会稳定和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保持高校的持续稳定,关键是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并保证健康有序运行,要建立长期的教育引导机制,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网络利用监管的联动机制,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练机制,信息的快速处理和维护稳定形势的研制机制,维护高校稳定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关键词】 高校 稳定 常态化机制高等学校是党和政府形象的
2、一个窗口,联系着千家万户,联结着各行各业,连动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和谐稳定对整个社会具有潜移默化作用和示范性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讲,高校稳定,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于保证国家稳定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保持高等学校长久的和谐稳定,必须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必须在常态化机制的建立与运行上下功夫。高等学校群体性事件的类型及诱因依照国家相关部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所划分的突发事件类型,近年来所发生的涉及高等学校群体性事件,均为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其引发的因素主要有七个方面。1.在国家主权、利益及形象问题上,学校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引导不够。对青年学生的爱国
3、热情引导不够,很可能形成集聚声援、抗议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2.在关系师生切身利益问题上,高校出台重大政策和执行政策上有偏差。特别是在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的出台实施时考虑不周全而引起群体性事件。这些问题一旦决策有偏差且执行不讲究方式方法就可能引发涉及师生的群体性事件。3.在学生安全事件处理问题上,存在处置不及时不到位的问题。近几年来,涉及到学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有上升趋势。对这类事件处置不力或不及时,就可能发生家属亲友封堵校门或到政府部门聚集静坐。4.在学校建设问题上,学校与建筑商、周边村民的矛盾纠纷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处置。具体来说有四种
4、情况。一种情况是学校与建筑商在工程及账目上有纠纷,建筑商鼓动、组织民工封堵学校;第二种情况与学校没有关系,建筑商拖欠民工工资,而民工围堵学校讨要工资;第三种情况是村级组织及村民强行承包学校工程而聚集滋事,经常承包不到工程而封门堵路;第四种情况是学校周边村级组织和村民无理要求学校多让利,校园的土建、环保等都要由他们负责施工并养护,并且费用远高于社会上通行的费用。5.在招生问题上,对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及民办高等助学机构违法违规招生,打击不力。具体有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中介机构或个人假借公办大学名义诈骗招生,私刻公办大学公章,假借公办大学之名搞欺骗宣传,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并逃走;第二种情况是有的民
5、办教育机构与公办大学所属学院或单位签订培训协议,而发出的通知书却是伪造的正规普通本科生录取通知书,导致学生上当受骗;第三种情况是有的民办教育机构利用公办大学闲置校舍,假言与公办大学合作办学而发公办大学学历证明招揽学生,学生明白真相后聚集上访。6.在网络利用问题上,监管缺失,从而酝酿成一些群体性事件并扩大化。大学生上网率高,网上不良信息对大学生影响比较大。各高校对网络的利用都做得很好,对于发布信息、宣传学校、促进交流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不良信息的删除,学校只能限于校园网,而对于服务器不在校园的网站无能为力。7.在应急措施问题上,对应急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练抓得不够。从根本上分析,不忽视预案
6、工作,预案制订好了不能束之高阁、应付上级,应加强学习培训和演练,使相关人员知道自己的职能职责。高等学校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影响高校的群体性事件,其共同特征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大。高等学校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阶层高度关注,与普通百姓联系更为密切。所以,高校的群体性事件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造成严重后果。二是情况复杂,处置困难。从引发原因分析,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各人各群体利益诉求不尽相同,原因错综复杂。从参与人员分析,有校内人员,也有社会上一些组织或单位,特别是敌对势力或别有用心的人员直接插手事件,煽动蛊惑,使矛盾激化,导致事件性质
7、转变,引发社会动荡。还有一些对社会不满人员借机生事,发泄不满,进行破坏。三是封门堵路,妨碍公务。涉及到高校的群体性事件,其为达到目的采取的共有模式就是封门堵路,造成秩序混乱。就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来说,其消极影响十分严重。一是影响政治稳定。政治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前提,包括国家政权稳定、政治生活规范化和秩序化、各种重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以非常极端的方式致使原有的政治秩序受到冲击,党政部门形象遭到破坏,阻碍了重大政策的执行,更为重要的是可能被敌对势力利用,产生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从根本上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二是影响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涉及到高校的群体性事件,要么封大
8、门,要么堵教学大楼,要么冲击行政大楼,使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学校的主要精力用在应对和处置事件,改革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三是影响高等教育的形象。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三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发展,可以说再造了一个中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实现了翻番。但社会上对教育质量问题颇有微词,也没有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而随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及校园暴力事故不断发生,社会群众就会对高等教育的管理提出质疑,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质疑,为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而担忧,使高校教书育人的良好形象受到影响。四是导致公众失去理智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降低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心理预期。从发生群体性事件的情况来看,许多不明真相的人支持
9、参与封门堵路,还散布谣言,以致事件升级。五是影响社会大局稳定,高校的稳定事关整个社会的稳定,事关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和维护高等学校稳定常态化机制要保持高校的持续稳定,关键是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并着力于机制的健康有序运行,只有这样,才可能不发生事端,即使发生事端,也能很快化解。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长期的教育引导机制。对学生要进行长期不间断的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必须十分清楚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能做而做的严重后果等。不能说形势比较严峻了,抓一阵子引导教育,形势平和了,对学生的引导教育就放松了甚至于放任自流了。学校党政领导和部门的负责人及学生社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方面
10、的教育,最直接的是通过案例进行教育引导。除了长期不间断的教育引导之外,在一些重要节点、敏感时期或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之时,要集中地分批次、分专业、分班级对学生加强教育引导,使学生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成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自觉行为,成为自觉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的当代大学生。二是建立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各高校出台新政策,进行重大事项决策,特别是涉及教职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应对影响稳定或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因素进行评估,并要提前化解影响稳定的因素,制订可行的措施和应对预案。对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项目、政策可以不出台或风险化解后出台实施,从源头上消除影响稳定的隐患。从目前高校改革
11、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征地、校区建设、合作办学、师生参与重大集体活动、收费项目的增加和提高收费标准、教职工住宅楼建设与分配、福利待遇的调整变化,都要进行稳定风险评估。评估应有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直接向学校党委负责。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排查应定期进行,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问题,应逐一登记,建台账,并制订调处或整改措施,逐一落实和解决。对重大问题应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制订切实可行解决方案,直到问题彻底得到解决。排查、调处、整改不能图形式、走过场,重在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对外联系协作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应在学校层面来解决;对学生之间的小矛盾、小
12、纠纷,重点应由院系总支书记、辅导员掌握解决。作为辅导员,要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做工作,着力培养学生豁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意志行为。四是建立对网络利用监管的联动机制。公安、教育、学校、各类网站应相互了解、互通情况、实现联动。对于网络,应在利用中监管,在监管中利用。学校重在利用好互联网,监管和利用好校园网。公安、教育部门既要利用监管互联网,同时还要监管好校园网。服务器不在学校安装的网站的不良信息,一方面学校应及时报经公安、教育部门协调予以删除,另一方面应组织专人对不良信息予以回应,澄清事实,说明真相,发挥教育引导的优势。对于校园网上的不良信息,一方面要进行排查,找到当事人及时解决问题,另
13、一方面应组织专人对不良信息及时删除并作出正面回应,澄清事实,说明真相,发挥教育引导的优势。公安、教育部门发现网上不良信息,也应做好处置并及时通报相关高校,以便高校早发现、早安排、早对应,以防止网上的蛊惑、串联、煽动。五是建立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练机制。国家和省市制订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是很系统科学的,其中对职能分工、处置流程、分级响应、应急求援等都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即使出现小型事端,按预案也完全能够处置。定期对预案进行学习培训和演练,能经常提醒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不忘职责并恪守职责,而且能知道自己在处置过程中做什么工作。通过对预案的培训演练,可以提高应急队伍的处置能力,也保证能
14、够有效处置,以不致小事酿成大事。通过培训演练,也能检验学校的应急预案是否合乎学校实际,从而不断完善预案,使所制订的预案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充分发挥作用。六是建立信息的快速处理和维护稳定形势的研制机制。对信息要多渠道获取,通过信息员、网络、短信询查等多种方式最早最快掌握,经过分析调查后该上报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立即解决,对自己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上报上级部门共同处置。信息不能迟报、漏报、瞒报、谎报。在获取掌握处理信息的同时,应定期对形势进行研判。通过维护稳定形势的研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进行逐一分析,并制订出有效的办法解决现有的实际问题。七是建立与校园周边村级组织及建设单位协商
15、机制。高校应处理好与周边村级组织、单位、建筑单位的关系,经常沟通协商,谋求和谐相处、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特别是对涉及高校稳定的问题,与村级组织、单位、建筑单位达成共识,签订责任书,以保证各自单位事业的正常发展。发生影响高校稳定的问题,不推诿扯皮,各自的主要负责人到场协商,有理有利有节地处理矛盾纠纷,防止聚集滋事及事态扩大。为了维护高校自身的稳定,高校应发挥好综合协调作用,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必要时请上级部门、相关单位予以帮助。八是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应明确高校领导、工作部门、各院系的维稳职能职责,把稳定安全的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名领导、每个工作部门和院系、每个工作人员,建立起横向引导、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人员到位、责任落实。只有认识到位,高度重视,责任落实,这一工作就能做好,就能够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即使出现了突发性事件也能很快得到处置。相对于职能职责能否落实,必须实行责任追究。因职能职责没有落实而发生事端,就应追究其行政责任及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