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88KB ,
资源ID:160831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6083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百年上海滩最顶级的老洋房.doc)为本站会员(暖洋洋)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百年上海滩最顶级的老洋房.doc

1、1白公馆 (图 1)所谓“白公馆”,是指上海汾阳路 150 号那幢气势非凡的灰白色洋楼,因为白崇禧、白先勇父子居住过而名噪海上。其实,白氏父子在这儿居住的时间并不长,而在他们入住之前的数十年间,这幢洋楼早就发生过许多传奇故事了。也许是因为白氏父子名声太大,所以人们习惯上就把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解放以后,上海市人民政府接收了这幢花园洋房,曾先后作为上海画院和上海越剧院的院址。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越剧院迁往淮海中路,这儿成了越剧院与梅龙镇酒家合办的越友酒家。越友酒家的开头几年生意挺好,可是没几年,生意就淡下去了,只得把宅院旁边的越剧院练功房租给台湾宝莱纳餐饮有限公司开设德国啤酒餐厅。后来,越友酒

2、家的生意更清淡了,而德国啤酒西餐厅却越来越“火”。一到夜间,灯红酒绿,鼓乐铿锵,菲律宾乐团的热情演出,把三层楼面的近千名食客们鼓动得心脏摇荡最后,宝莱纳把越友酒家也“吃”掉了。 现在,这幢花园豪宅成了宝莱纳的“仙炙轩”极品烧肉餐厅。餐厅保留了楼内原有的建筑特色及装潢,又重新作了规划整建。“仙炙轩”奉行“品质至上”的服务特色,每天迎来大批海内外的美食家。昔日的将军故居,今日依旧名流汇集。 汪公馆 (图 2)王伯群住宅,是何应钦内弟,民国政要、国民政府交通部长王伯群(时兼大夏大学董事长、校长),于 1931 年在愚园路 1136 弄 31 号,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建造的,历时四年,于 193

3、4 年落成。该建筑系意大利哥特式城堡建筑,占地 10.78 亩,主建筑面积 2158.8 平方米,耗资 30 万银元。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各种大小厅室共 32 间,楼内通道迂回,上下贯通,房厅、客堂均用东方传统艺术装饰,室内配以彩绘壁画,连门窗拉手也全用紫铜开模制作,空铸梅花窗栏。主楼南面有花园草坪 1.3 公顷,园内绿2树葱郁、绿草如茵,有水池、小桥、假山、花坛,园中百花四季吐艳。在当时可谓上海滩少有的豪宅。此建筑由协隆洋行柳士英设计,辛丰记营造厂施工。1935 年王伯群与保志宁在此举行婚礼。 上海沦陷后,于民国 28 年(1939 年)该建筑被汪精卫作为伪政权驻沪办公联络处,亦称“汪公馆”

4、,期间愚园路 1136 弄内麋集了陈碧君(汪精卫妻子)、周佛海、李士群、诸民谊、梅思平、陈春圃、罗君强等一伙汉奸特务,成为汪伪集团在上海的巢穴。弄内 10 余幢花园洋房均被汪伪霸占,日伪武装军警100 多人日夜守卫,一般市民不容近前。民国 29 年(1940 年)3 月 30 日南京伪国民政府正式开张,汪精卫来沪以此为行宫。愚园路一带宣布戒严,重要路口筑垒设防,出动装甲车游弋,故今日 1136 弄地下水泥路面尚有密铺钢筋。 汪精卫于民国 33 年(1944 年)3 月去日本治病,11 月 10 日死于名古屋帝国大学医院。1945 年 9月 12 日国民党将陈碧君等人从广州押至番禺,一个月后又转

5、广州押往南京,囚禁在南京宁海路 21 号国民党军统招待所,1946 年春押往苏州,关在苏州狮子桥监狱,1946 年 4 月 23 日,由江苏省高等法院判处陈碧君无期徒刑,时年 64 岁,解放后被关在上海提兰桥监狱。于 1959 年 6 月 7 日病死狱中,时年 77 岁。 1945 年日本投降后,该建筑一度成为国民政府军统组织的招待所,1946 年保志宁回沪,将此屋出租给英国驻沪领事馆文化宣传处使用,自己仅住三楼。1948 年下半年解放前夕,保志宁出走美国,成为美籍华人,住在纽约。 1949 年初,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政委员会接收,中共长宁区委和区文化局曾设于此, 1960 年长宁区委决定由

6、区少年之家使用,并建立了长宁区少年宫,成为培养下一代的摇篮,并辟为上海市对外开放的旅游单位。 该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宋住宅 (图 3)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前,在上海的住所大多是临时的,到了 1927 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才在上海真正安置了一个家。 不过这所住宅也不是蒋介石掏钱买的,而是他大舅子宋美龄的哥哥宋子文买来作为宋美龄的陪嫁。这幢法式花园洋房位于法租界贾尔业爱路 9 号(现东平路),由一座主楼与两座副楼组成。副楼位于主楼两侧,分别是侍从人员、警卫人员的住所及工作室。主楼坐北朝南,由造型不一的东、西、中三个单元组成。 现在这幢建筑及花园已经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属

7、学校的一部分。东侧副楼是学校的行政办公楼,主楼东侧二楼原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及卫生间,且有一秘密暗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从暗道直达楼外。现在卧室与卫生间已打通,成了学生们练琴的教室,只有暗道仍然保留着。主楼中间单元底层,现由学校出租给高华纺织品有限公司作办公室。主楼南面原有一占地 30 多庙的大花园,现已大大缩小,只有三四3亩大。顺着花园往前走几十步有一汪池水,池水旁有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两座假山,在一块突兀的假山石上,镌刻着蒋介石亲笔题写的“爱庐”两个大字,今天依然清晰。蒋介石把庐山牯岭别墅称为“美庐”,把杭州西湖的别墅称做“澄庐”,把上海这所住宅称做“爱庐”,可见他对这幢洋房的喜爱。 沙逊别

8、墅 (图 4)“罗别根花园”位于虹桥路,是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房地产大王沙逊兴建的度假别墅,该栋老洋房目前为一家外资企业使用。“罗别根花园”的建造者沙逊是英籍犹太人,是到上海最早的外国冒险家,20世纪 30 年代被称为上海地产大王,当初名下产业曾遍及上海滩,包括南京路外滩的 13 层沙逊大厦(和平饭店北楼)、苏州河北岸的河滨大楼、江西路上的都城大厦(新城饭店)和汉弥登大厦(福州大楼)、茂名路上的 13 层华愚公寓(锦江饭店南部)和 18 层格林文纳公寓(茂名公寓)、陕西南路的里弄房屋和凡尔登花园等等。“罗别根花园” 曾经是沙逊的私人别墅,属典型英国古典式乡村别墅风格,建筑面积在900

9、平方米左右。 兴国宾馆 (图 5)美商的中国营业公司是旧上海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除了投资兴建普通住宅外,还投资兴建了许多高级里弄住宅和花园别墅,今兴国路上的兴国宾馆内有别墅多幢,就是由该公司兴建的。 该公司的经营方法是,当他们购进一块相当面积的土地后,就请设计师将土地划成若干块,并通过经租人到各大公司游说,鼓动公司买房,住宅可以由客户自己委托设计,也可以由中国营业公司设计,所以这里的地产是由中国营业公司经营的,但每幢建筑有鲜明的个性。这里的一号楼是太古洋行大班住宅。 现在的兴国宾馆,是上海市中心的花园别墅宾馆。由风格迥异的法、英、德、美、西班牙、加拿大式别墅楼组成。宾馆闹中取静,景色幽雅,古

10、木葱茏、鸟语花香、飞瀑流泉、奇峰异石。各式别墅掩映在鲜花绿树丛中,形成独特风格的园林庭院。毛泽东、刘少奇、陈毅等许多国宾和中外贵宾曾在此下榻。馆内各别墅分别建造于二、三十年代,占地 105600 平方米,绿化覆盖面达 90以上。宾馆拥有豪华套房、双人房、办公和商住公寓楼。客房宽敞明亮、舒适典雅,红木、名画相得益彰。 4东湖宾馆 (图 6)在淮海中路与东湖路转角,即今东湖路 7 号内有一幢被大块草坪相围的二层洋房,这幢花园洋房由英商瑞康洋行(。)老板约瑟夫(。)兴建于 1925 年。约瑟夫是英籍犹太人,当 1941 年 12 月 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即被日军拘捕送进了集中营,这幢漂亮的住宅

11、就被日本军官占用。当抗战胜利后,约瑟夫去向不明,即由中国政府接收后租借给美国在上海的驻军,由于东湖路旧名杜美路,这里也被上海人叫作“杜美花园”。今为东湖宾馆使用,对外开放。 马勒别墅 (图 7)位于现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拐角处,有一幢极具北欧风情的花园别墅马勒别墅,于 1936 年落成。传说这所房子的设计是依照当年花园主人马勒最宠爱的小女儿一个梦境设计的。当初小女儿梦到自己拥有了一座“ 安徒生童话般的城堡” ,于是马勒请来了设计师,在陕西南路 30 号设计了这座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并投入巨资,历时 7 年造成。 主楼为三层,顶部矗立着高低不一的两个四坡顶,东侧的坡屋顶高近 20 米,

12、上面设有拱形凸窗,尖顶和凸窗上部均有浮雕装饰物;西侧的坡屋顶高约 25 米,屋顶陡直。这一建筑具有典型的挪威建筑风格,采用高尖陡直的屋顶,有利于抵御北欧寒风侵袭和减少屋面积雪。主楼南立面上有三个垂直于主屋脊的造型优美、装饰精细的双坡屋顶和四个老虎窗,连同东西两座四坡屋顶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座华丽的小宫殿。中间双坡顶的装饰木构件清晰外露,构件间抹白灰缝条,比较典型地表现出了斯堪的那维亚情调的乡村建筑风格。主楼的外墙用泰山面砖镶嵌,颇具特色。 花园设在主楼南向,花园四周用彩色花砖铺5地,并植有龙柏、雪松等名贵花木,中间是一片草坪,放置一匹青铜马。为美化园景和便于室内赏花,园中还设有赏花房,房内原装有

13、暖气设备,室内雕花精美绝伦,地上铺有彩色瓷砖。 马勒虽是英籍犹太人,但他发迹却在中国,所以楼房的外形虽是北欧挪威式,但花园和楼内装修的许多细部却颇有中国味道。大门口就像中国传统的豪门大宅一样,放置了一对中国式的石狮子;花园四周高大的围墙用耐火砖铺贴,以黄绿色中国琉璃瓦压顶;走在楼道里,时不时地还能撞上佛龛,就像渔民在船上供养的菩萨,保佑着主人一帆风顺一样。马勒一家在此没住多久就遇上了抗日战争。1941 年日本人进入租界后,马勒一家被赶往集中营,住宅成了日本人的军人俱乐部。抗战胜利后,这里又成了国民党的一处特务机关。 1949 年后马勒别墅成为共青团上海市委办公场所。1989 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

14、近代优秀保护建筑。2001 年 1 月由上海大型旅游集团衡山(集团)公司管理,改建成小型精品酒店。2002 年 5 月正式对外经营,命名为衡山马勒别墅饭店 丁香花园 (图 8)丁香花园在上海名气很大,传说是李鸿章为其七姨太所建的藏娇之所。此七姨太名丁香,所以称丁香花园。其实李鸿章根本就没有所谓的“七姨太”,李鸿章亦没住过此处。因为此房建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其时李鸿章早已去世多年,这是其子李经迈所置的住宅。李经迈晚年在上海当寓公就住在丁香花园,直至 1940 年去世。丁香花园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艾赛亚罗杰斯所设计,现已划归兴国宾馆管理。 张学良公馆 (图 9)九一八事变前后,张学良是个风云人物,

15、但却扮演了悲剧的角色。1933 年以后他曾三次来上海,有三处寓所。第一次是 1933 年 3 月,他通电全国下野并准备出洋考察,随后从北平来沪,宋子文为他安6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 号。就是在这里,他戒去了毒瘾。一个月后,他去了欧洲。第二次是1934 年回国,到沪后先暂住在莫利爱路(今香山路)2 号洋房里,他的侍卫副官长谭海物色了高乃依路(今皋兰路)一号的花园洋房,租了下来。赵一荻(赵四小姐)也从北平南下住此相伴。不久,张学良出任武昌行营主任,离开上海,而赵四小姐却常来此小住,因此这一处被人称为“张学良公馆”。 皋兰路一号是一幢西班牙式三层的花园洋房,毗邻复兴公园,乳白色的外墙,进门

16、处为凸出的二层楼,楼下为过道,西面长方形,楼下南有走廊,第二层有阳台。主楼面积约 800 平方米,楼下有大厅,是当年宴客之所,会客室在二楼,张学良、赵一荻的卧室在三楼,是西班牙式的套房,房内放着一张西班牙式的大床,是按原样仿制的。房外有 20 平方米的平台。楼前有一座大花园,面积约 1000 平方米,现名荻苑,园中栽种香樟、雪松、紫藤、玉兰、金桂、银桂,草坪是马尼拉式的,还有可坐几个人的秋千架等。当年皋兰路是一条短短的马路,人行道上种了*桐,枝叶蔽天,旁边又是公园,是一处十分恬静的所在,可是张学良住在里面的时间很短。 解放后,此楼曾是卢湾区工商联和区民主建国会办公处,1992 和 1994 年大修,保护起来,现作为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迎宾馆,并将几处厅室,分别取名敬学厅、慕良厅、忆卿厅、少帅厅,厅内壁上挂了张学良、赵一荻的照片及张学良的手迹。这是张学良在上海仅有的手迹。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