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该警惕的一种倾向精致的低效教学 四月的苏州,天青水碧。全国首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在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隆重召开。对话新课堂环节,首先听取了来自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教科研中心向浩老师的展示课如何写好喻体。向老师语言幽默,教态放松,由浅入深,现场说法,将比喻句的写作进行了生动的示范和形象的演绎。应该说,整个课堂起承有度,转合自然,不仅是教师心想事成的课堂,也是学生充分享受的课堂。但很多时候,幸福的降临并不意味着梦想的达成,精致的盛宴或许不如温馨的家醅。站在“三新”的角度来看待这节作文课,我觉得它不仅具有极高的解剖价值,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间。 从本质上讲,“作文教育”与“写作教育
2、”应该是两个概念而不是一个概念。作文教育是起点教育,是范式训练,是定向思维,是规定动作。而写作教育是终点教育,是个性展示,是创造思维,是自选动作。作文教育重“术”的运用,写作教育重“道”的传承。就像“语文教育”与“母语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样,“作文教学”与“写作教学”也应该并行不悖,彼此促进。 当下学校写作教育的最大误区是把“作文教育”当作了“写作教育”的全部。把“术”的运用拔高到了凌驾一切的高度。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要求学生把文章写得像一篇文章就可以了。所谓像一篇文章,主要是指形式。如起承转合的套路,规范流畅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修辞,干净整洁的卷面等等,所谓“写作”已变成了一种纯技术化的训
3、练。几年下来,不仅学生的作文大多成了装配线上的标准件,就连他们自身的情感知觉也逐渐变得麻木起来。 中小学生作文不是缺少“技巧”,而是缺少创新,缺少个性,缺少真实。所以,要想在我们的视野中彻底铲除那种几乎无所不在的假叙事、假抒情、假感想,除了加强必要的专项训练之外,必须在广大师生中共同倡导一种抒实情、讲实效、求实用的文风。具体而言,就是要多写“身之所历,目之所见”(王夫之)的记叙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叶圣陶)的议论文;正在需要、可能需要的应用文。 现在回到向浩老师的课堂上来,仅从“如何写好喻体”(还是“如何写好比喻句”更准确吧?)的角度讲,这堂课无疑是精致并适宜的,但如果放在整个“写作教学
4、”的大背景下来看,这种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必要并有效的吗?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语文老师抱怨说:作文教学没有现存教材,没有训练系列。但只要一深入作文课堂,你便会发现老师们随时都在为学生提供所谓的“作文秘籍”,而且大有愈讲愈繁、愈讲愈细的趋势。其实,从古至今,人们已从词法、句法、章法的角度提炼归纳过不少的“文章作法”,只是从来就没有多少文章大家相信并推崇这些东西而已。实际上,真实状态下的“技法”学习,大多表现为语言实践中的“习得”,即在阅读中学习阅读,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就拿“比喻”来说,几乎是人类语言表达的本能,从诗经中的比兴,到围城中的博喻,应该说作者更多地还是得益于自己的生活体验,而并非得益于“技法”
5、的娴熟。即使从教学状态下的“学得”角度来讲,这种课堂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内容设置过碎过繁,与核心能力关联度不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喻体”都要讲45分钟还不够,那么,整个中小学阶段,到底应该讲多少写作知识才算够?这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好在真实状态下的作文教学,就连向浩老师自己大约也不会总是这么讲,他们总是讲着讲着就自我放弃了,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很少能从这种教学中获得回报。 作文有没有“技法”?当然是有的,只是任何“技法”都是作者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生成的,离开了特定的“语境”“情境”“心境”,所谓的“技法”就成了一种共性的现象,一种僵死的概念,一种抽象的理论。这也正是这堂课的第二个问题
6、:离开语境讲“技法”,容易造成学生作文的雷同化。古人作文,也讲一些起承转合的套路,炼字炼意的方法,但大多是结合具体的文本来点评。优劣得所,给学生提供的既是一种写作知识,更是一种语用经验。学生“学得”的这种“知识”和“经验”,也并不可能马上在写作实践中推而广之,而是需要通过时间的沉淀内化为一种语感或文风。 向浩老师开堂没有任何情境提示,就让学生用比喻的方法来写自己的外貌,学生为什么大多说得并不出彩?其实,并不是学生缺乏想象,也不是学生缺少技能,而是学生一下子找不到情感基准。一个人的头发,眼睛是什么样子,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认知。当这种“客观存在”出现在特定“语境”中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
7、带有事件的“情境”色彩和作者的“心境”印象了。这样,我们再来看向老师对那位女学生眼睛的描写,它的情感基准又在何处呢?整个课堂,向老师由浅入深,一直讲到中学生并不太容易理解的博喻,给人的印象仿佛是比喻句要写得越复杂越好,其实,用不用比喻句,用什么样的比喻句,都有极大的偶然性。要让这种偶然成为必然,学生自身对语言的感悟及甄别能力,是其先决条件。 孤立地教学比喻,把玩文字、学习技法,脱离了语言存在的“生态场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关联不足,并不利于学生个性、自由、独立地认知并用语言来解释这个世界。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形成的文本,应成为教学的重要资源。若能将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的比喻句拿出来,进行本喻体的关联分析,并结合语境做些关联性的解读与修改,可能效果会好得多。 本课最大的解剖价值在于:这种买椟还珠的现象,并不只是发生在向浩老师一个人身上,它几乎已成为作文教学的常态和主流。常言道:“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写作教学也是一样,如果方向错了,那么,越是精致的课堂,越有可能背离初衷。 一孔之见,不足为训,如有不妥,敬请见谅!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教研室;443000)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