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ZIP , 页数:0 ,大小:12.17MB ,
资源ID:156325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5632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学案)(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为本站会员(kuailexingkong)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版高中生物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学案)(打包4套)新人教版必修3.zip

1、1第 1 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难点)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模型。体 内 细 胞 生 活 在 细 胞 外 液 中1体液(1)含义: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2)体液组成(如图)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细胞内液,体液。2内环境(1)概念: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2)成分及转化关系A 液:组织液,B 液:血浆,C 液:淋巴。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A。(填图示中的字母代号)不同体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连线:a组织细胞 A、Bb毛细血管

2、壁细胞 A、C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B、Cd血细胞 Ae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B【提示】 aA bA、B cA、C dB eB、C合 作 探 讨 2探讨 :变形虫等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内环境?1提示:内环境属于多细胞生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内环境这一说法。探讨 :下图 a、b、c 分别表示 3 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 3 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1)上述 3 种液体中最活跃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提示:b。因为组织液(c)和淋巴(a)要通过血浆(b)的循环完成物质交换。(2)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和血泡,则水泡和血泡的主要成分分别是什么?(填字母代号及名称)提示:c 组织液、b 血浆。思 维 升 华

3、内环境成分的内在联系(1)组织液、血浆间的双向交换;(2)组织液、淋巴间的单向交换及淋巴、血浆间的单向交换。1下列哪项除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细胞外液C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D细胞内液【解析】 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A 正确;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B正确;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是内环境,C 正确;细胞内液不是内环境的概念要素,D 错误。【答案】 D2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

4、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解析】 A 项,在毛细血管的动脉端,血液运输的氧气经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在毛细血管的静脉端,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经组织液进入血液被运输到肺排3出体外,因此生成的组织液中的氧气的含量大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两者氧气的含量不相等。B 项,血浆可以形成组织液,组织液可以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也可以回渗到血浆,淋巴通过淋巴循环回流到血浆,因此组织液处于不断生成与回流之中,并保持着动态平衡。C 项,动脉中的血浆沿动脉流入毛细血管的动脉端,其中的许多物质会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D 项,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大部分能够被毛细血管的

5、静脉端吸收进入血浆。【答案】 A3下图中可表示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 )Abda BcdaCcba Ddba【解析】 读图知 a 为组织细胞,b 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c 为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d 为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由此可知氧气从血液进入细胞途径的是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要先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然后由组织液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细胞,即 cba。【答案】 C细 胞 外 液 的 成 分 及 本 质1血浆的主要成分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的异同点:成分和含量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3本质: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合

6、 作 探 讨 探讨 :在下列物质中哪些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并说明理由。1血红蛋白 唾液淀粉酶 二氧化碳和氧气 Na 血浆蛋白4提示:。位于红细胞内部的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唾液淀粉酶位于唾液中,唾液腺通过管道将唾液排放到消化道,并不进入内环境,故唾液淀粉酶也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探讨 :分析血浆、淋巴与组织液中哪两者成分最相近,并说明理由。2提示:淋巴与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因为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血浆含有较多的蛋白质。思 维 升 华 内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1)一看是否属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成分(如血浆蛋白、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脂质、O 2、CO

7、2、激素和代谢废物)等。若是,则一定属于内环境的成分。(2)二看是否属于细胞内液及细胞膜的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氧化酶、解旋酶、DNA聚合酶、RNA 聚合酶、载体蛋白等)。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三看是否属于外界环境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体腔液和关节液等)的成分。若是,则一定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 2、CO 2、血红蛋白、H BH 2O2酶、抗体、激素、H 2OC纤维蛋白原、Ca 2 、泪液DNa 、HPO 、葡萄糖、氨基酸24【解析】 血红蛋白、H 2O2酶都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泪液不属于体液。【答案】 D5淋巴

8、和血浆在成分上类似,不同的是( )A淋巴中无蛋白质B淋巴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多C淋巴中的蛋白质比血浆中的少D血浆中无大分子蛋白质【解析】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很少。【答案】 C细 胞 外 液 的 理 化 性 质1渗透压(1)概念: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5(2)决定因素: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即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渗透压越高。(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90%以上来源于 Na 和 Cl 。2酸碱度(1)正常范围:7.357.45。(2)调节:血浆的 pH 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 、HPO 等离子有关。

9、 3 24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_左右。合 作 探 讨 探讨 :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会出现“虚胖”现象,这是组织水肿的表现,其原因可能1是什么?提示:长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水分向组织液渗透量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探讨 :在健康人体的血浆里面,HCO 大约为H 2CO3的 20 倍,如果HCO /H2CO32 3 3bc【解析】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等于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与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之和。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最终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集进入血管,所以能保证各部分液体含量的相对稳定。【答案】 B3下

10、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B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高【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因此溶质颗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的水分,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小。【答案】 D4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解析】 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

11、谢产物亦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而淋巴是组织液渗透而形成的,且单向流回血浆,故淋巴生成也增多。 【答案】 A5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11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 正确;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 项正确;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答案】 D6下列说法

12、正确的是( )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D组织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很少【解析】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和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应是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血浆,组织液中含量很少。【答案】 A7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B人的血浆 pH 为 7.357.45,其稳定与 HCO 、HPO 有关 3 24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葡萄糖的含量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 37 左右【解析】 血浆

13、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血浆蛋白有关。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也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主要靠 HCO 、HPO 等的缓冲作用。 3 24【答案】 C8下图所示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B人体生存的内部环境是图中的内环境C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细胞外液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进入细胞【解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内部环境,A、B 项正确;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的含量最多,占体液的三分之二,C 项错误;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

14、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D 项正确。12【答案】 C9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 a毛细血管壁、b红细胞、c血浆、d细胞内液、e组织液,则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O 2通过 c 及 a,运输到 e 的过程,需要 ATP 葡萄糖由 c 经 a 和 e 到达 d 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图中 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e 由 d 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可由 c 的运输而排放到体外A BC D【解析】 O2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需通过主动运输完成,需要消耗能量;图中 d 内产生 CO2,CO 2浓度最高。【答案】 C能力提升10某同学

15、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 0.9%的 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 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 10 mLC细胞内液 N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Na 的增加D输入的 Na 中 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解析】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 项正确。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 Na 排出体外,B 项错误。由于 Na 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 Na 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 50%分布在细胞外液,5

16、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 项错误。【答案】 A11下列对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 dB如果 a、c 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 a 与 c 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 a 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 c13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解析】 a 为组织液,c 为血浆,b 为淋巴,d 为组织细胞,人体 O2浓度最高的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的血浆,即图中的 c,A 错误。【答案】 A12如图为人体内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 2、4、6、7 共同

17、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3 生活的内环境是 2,5 生活的内环境是 6C2 中运输的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可以经过 4 进入 1D图中的 2 和 4 可以相互转化,4 和 6 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解析】 图中 2、4、6 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连同 7 构成了体液,A 错误;3 生活的内环境应是 2 和 4,5 生活的内环境应是 4 和 6,B 错误;内环境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以及调节物质,C 正确;2 和 4 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进行相互转化,4 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可以成为 6,而 6 只能通过淋巴循环经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 2,D 错误。【答案】 C13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

18、项中正确的是(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 C 液减少B3 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C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 1 中DA 液中的 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 3 层生物膜【解析】 长期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 液)增多,A 错误;3 处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 1 组织细胞中,C 正确;A 液中的 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 5 层生物膜(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单层组织细胞膜双层线粒体膜),D 错误。【答案】 C1414下图甲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示意图,乙是内环境

19、示意图,请回答:甲乙(1)若甲图 A、B、C 分别代表与人体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系统,则 A 和 C 依次为_系统、_系统;人体依赖 B 系统主要完成_这项功能。(2)甲图中和对应乙图中的相应成分,则 a 是乙图中的 _,b 是乙图中的 _(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在甲图方框内用箭头表示 a、b 和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3)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填序号)。【解析】 系统 A 从外界摄取物质,所以应为消化系统,系统 B 与外界进行物质的相互交换,所以该系统应为呼吸系统,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系统 C 向外界排出物质,所以该系统为泌尿系统。甲图中的和分别对应乙图中细胞内液和血

20、浆,因此 b 为组织液,a 为淋巴,乙图中氧气浓度含量最低的是细胞内液。【答案】 (1)消化 泌尿 氧气的获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气体交换)(2)淋巴 组织液(3)15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15(1)实验材料:略。(2)方法步骤:取 5 支洁净试管,编号为 15 号,分别加入 2 mL 浓度为0.5%、0.7%、0.9%、1.1%、1.3%的_,并各加入 2 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

21、血。向 15 号试管中分别滴入 1 滴血,摇匀,放置 5 min。分别取 5 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 5 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试管 盐水 红细胞形态1 0.5% 体积变大,涨破2 0.7% _3 0.9% _4 1.1% 体积缩小5 1.3% 体积缩小,皱缩相应的结论:_。(4)讨论: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_。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为什么?_。【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生理盐水

22、的浓度,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 NaCl 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为使实验更准确,应减小 NaCl 溶液的浓度梯度。【答案】 (2)NaCl 溶液 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3)体积变大 维持正常形态 0.9%的 NaCl 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4)偏高 分组更精细 会影响。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当堂即时达标学业分层测评水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A 蛋白质 盐溶液 溶质微粒 溶质微粒 越多 无机盐和蛋白质 7.35 7.45 37 内环境 代谢

23、产生的废物 消化系统 氧气 二氧化碳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泌尿系统 1第 2 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重点)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难点)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4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内 环 境 稳 态 的 概 念、 调 节 及 意 义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1)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2)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3)实质: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连线 法 国 生理 学 家 贝尔 纳a.内环境的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

24、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美 国 生 理学 家 坎 农b.内 环 境 的 恒 定 主 要 依 赖 于 神 经 系 统 的 调 节现代观点 c.神 经 体 液 免 疫 调 节 网 络 是 机 体 维 持 稳态 的 主 要 调 节 机 制提示:b a c3意义(1)为细胞代谢提供所需的各种物质和条件。只有血糖含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保证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适宜的温度和 pH 等条件保证酶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2(2)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合 作 探 讨 探讨 :下表为某人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分析并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项

25、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肌酐 CRE 1.9 mg/dL 0.51.5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甘油三酯 TG 217 mg/dL 50200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1)每种成分的正常参考值是一个范围,这说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有什么特点?提示: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由上表中数据可推测该人可能患有何种疾病?提示:该人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的含量超标,说明该人可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探讨 :很多同学都有过发高烧的体验,

26、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2(1)为什么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提示:体温过高,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2)由此说明体温的稳定对机体有什么意义?提示:体温保持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思 维 升 华 1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1)理化性质Error!(2)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血糖等)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含量相对稳定。2内环境稳态的失调(1)失调的原因: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者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2)失调的危害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一旦内环境的稳态被破坏,细胞的代谢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1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中,错误

27、的是( )【导学号:67330002】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3B人体稳态的形成需要多个器官、系统的参与C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各项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保持不变。【答案】 C2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战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D口渴时,尿量明显减少【解析】 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寒冷时出现寒战是通过骨骼肌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维持体温恒定;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

28、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是为了清除病原体,保持内环境稳定;口渴时,内环境渗透压上升,体内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尿量减少,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是病理表现,说明内环境中渗透压被破坏,水分增多,内环境稳态被破坏,故选 B 项。【答案】 B3下列有关稳态的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 机体的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态,即需要有适宜的 pH、温度和充足的反应底物等条件,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

29、态遭到破坏后,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但发生疾病不一定是血液成分异常引起的。【答案】 D“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调节机制”实验分析1实验原理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 pH 的变化,定性说明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从而说明生物体pH 相对稳定的机制。2方法步骤43实验对比分析(1)对自来水的处理结论:滴加盐酸后,自来水 pH 逐渐减小;滴加 NaOH 溶液后,自来水 pH 逐渐增大。(2)对缓冲液的处理结论:无论滴加盐酸还是 NaOH 溶液,缓冲液的 pH 均保持相对稳定。(3)对生物材料的处理结论:无论滴加盐酸还是

30、 NaOH 溶液,生物材料的 pH 均保持相对稳定。比较以上三条曲线变化规律可知,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从而维持 pH 相对稳定。合 作 探 讨 探讨 :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 Na2HPO4、KH 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1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 ,进行正确操作后,绘制了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5(1)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科学的是哪一组?尝试说明理由。提示:清水组。清水中加盐酸后,溶液 pH 应下降。(2)若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 pH 稳定的功能,本实验还应补充_。提示:加入 NaOH 溶

31、液后,血浆 pH 仍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探讨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感到肌肉酸痛,但休息一段时间后,酸痛会消失。酸痛的变2化与运动前后血浆中 pH 变化有关,尝试绘出血浆 pH 变化曲线。提示:思 维 升 华 1进行该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加入酸或碱时,要一滴一滴加入,并严格控制滴数。(2)盐酸和氢氧化钠均有腐蚀性,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3)冲洗烧杯一定要充分,否则将影响实验结果。(4)生物材料至少选两种进行实验。(5)绘制 pH 变化曲线时一定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或实、虚线标明。2生物体内缓冲物质调节稳态的过程分析64下列关于“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导

32、学号:67330003】A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更换一种材料进行实验前,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C从加入盐酸或 NaOH 后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溶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画 pH 变化曲线时,一般以 pH 为横轴【解析】 盐酸和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应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如不慎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但不能揉搓。为避免各试剂的混合,影响实验结果,在更换实验材料时,应将烧杯充分洗净。生物材料和缓冲溶液的调节机理一样,都能对作用于其的酸和碱引起的 pH 变化进行缓冲。在实验数据的处理时,可将实验数据画成变化曲线,一般用滴加的液体的量作为横轴,pH 作为纵轴。【答案

33、】 D5如图表示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 bc 段变化的原因( )A乳酸与 NaH2PO4反应生成 H3PO4B乳酸与血液中的 O2发生氧化反应C乳酸与碳酸钠反应D乳酸与 NaHCO3反应生成 CO2【解析】 内环境中 H2CO3/NaHCO3是一对缓冲物质,分别呈酸性和碱性,乳酸达到一定量后开始被碱性物质缓冲生成 CO2和乳酸钠,以降低乳酸的含量。【答案】 D1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 3 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

34、维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7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的调节能力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答案】 B2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稳态主要是机体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组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是一样的 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

35、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A 错误;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B错误;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构成,其中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C 错误;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即保持相对稳定状态,D 正确。【答案】 D3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

36、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解析】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度、体温和渗透压等相对稳定,但是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答案】 B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酸碱平衡 Na 、K 平衡 血糖平衡 体温调节 蛋白质平衡 CO 2O2平衡A BC D【解析】 内环境的成分是多种多样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达到相对平衡,才能8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都为内环境稳态的某个方面。【答案】 D5分别向 20 mL 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 NaOH 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解析】 一定范

37、围内,血浆中的缓冲物质会维持 pH 基本稳定,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盐酸和 NaOH 加的过多,pH 会明显下降和上升,故选 D。【答案】 D课堂小结:网络构建 核心回扣1.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3.与稳态直接有关的系统有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4.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学业分层测评(二)(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1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 pH 的相对稳定B血浆中各种化

38、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温度的相对稳定9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解析】 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指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而线粒体基质在细胞内部,不属于内环境。【答案】 A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是( )A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B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C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D体液中大量缓冲物质的存在【解析】 现代生理学认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的共同调节作用下,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题目中的细胞内酶活性正常发挥是内环境稳态的结果,内环境各种成分含量的相对稳定属于稳态的内容,都不属于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体液中大

39、量缓冲物质的存在仅是维持内环境稳态基础的一部分。【答案】 B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 pH 的变化趋势、引起 pH 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 2、Na 2CO3B降低、乳酸、NaHCO 3C升高、CO 2、H 2CO3D升高、乳酸、NaHCO 3【解析】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较多的乳酸,从而使血液的酸碱度下降,但由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 H2CO3/NaHCO3,碱性的 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血液 pH,使之处于平衡状态,B 正确。【答案】 B4如图是作用于人体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四大系统模式图,图中 1、2、3、4 分别是( )A

40、消化、循环、泌尿、呼吸B循环、呼吸、泌尿、消化C呼吸、泌尿、循环、消化D消化、循环、呼吸、泌尿【解析】 呼吸系统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故 4 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可排出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故 3 是泌尿系统;循环系统将另三大系统相联系,故 2 是循环10系统;消化系统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进入循环系统,故 1 是消化系统。【答案】 A5下列病症中,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无关的是( )A小腿抽搐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尿毒症 D组织水肿【解析】 小腿抽搐是血液中 Ca2 浓度过低造成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不正常造成的;尿毒症是血液中尿素和无机盐过多引起的;组织水肿是过量的

41、液体积聚在组织细胞间隙等处造成的。【答案】 B6稳态被破坏后,细胞新陈代谢会紊乱的根本原因是( )A温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B渗透压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C酸碱度条件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要求D细胞内复杂的酶促反应受到严重影响【解析】 稳态被破坏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会发生改变,影响了细胞内酶的活性。【答案】 D72013 年 8 月松花江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抗洪官兵在抗洪中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变化情况及应对措施分别是(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解析】 大量出

42、汗口渴时,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大量出汗时,排出了过多的无机盐。【答案】 A8外界环境会影响内环境稳态,下列事实不是外界环境因素变化引起的是( )A夏天长期呆在空调房间容易引起“空调病”B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头疼乏力、血压升高C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会明显加强D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可能会引起“中暑”【解析】 人屏息一段时间后,呼吸运动加强是由于血浆中 CO2浓度升高刺激呼吸中枢所造成的,并非外界因素的变化。【答案】 C119在等量的下列液体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 变化最大的是 ( )A自来水 B肝匀浆C马铃薯匀浆 D磷酸缓冲液【解析】 在溶液中滴加酸或碱会引起溶液 pH 的变化,

43、变化的大小取决于溶液的量和溶液对 pH 的缓冲能力。在等量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盐酸或氢氧化钠稀溶液后,pH 变化的大小是由溶液的缓冲能力决定的。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H 2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pH 变化小。自来水没有缓冲能力,pH 变化大。【答案】 A10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内环境稳态概念图,据图回答:(1)图中分别代表_和_。(2)正常人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_等离子有关。(3)一个人长时间发高烧,会引起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主要原因是_。(4)内环境渗透压稳态的意义是

44、_。(5)目前普遍认为,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 (1)组织液 内环境(或细胞外液)(2)HCO 、HPO (3)体温过高使体内酶的活性下降 (4)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 3 24能 (5)神经体液免疫能力提升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B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C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DH 2CO3/NaHCO3对血浆 pH 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解析】 葡萄糖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内环境的,A 错误。人体内环境的温度是稳定的,不会随环境变化而变化,B 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而内环境是指

45、12细胞外液,C 错误。H 2CO3/NaHCO3是维持血浆 pH 的缓冲物质,D 正确。【答案】 D12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解析】 据题意可知: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脏和肝脏中,当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细胞破裂后大量进入血浆,因此血浆中转氨酶含量的多少可反

46、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答案】 B13取甲、乙两支试管,向甲内加入血浆,乙内加入等量蒸馏水,用 pH 试纸检测。然后,向甲、乙内各滴入等量的几滴 HCl 或 NaOH 溶液。摇匀后,再用 pH 试纸检测。关于此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的判断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等量”是对照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要求,在这种条件下,实验结果才可靠B “摇匀”使酸性或碱性物质与试管中的血浆或水充分混合,确保 pH 试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C结果是甲试管中血浆 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蒸馏水的 pH 变化明显D可见血浆中有缓冲物质,pH 稳定不变【解析】 “等量”是为了排除数量多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即为

47、了平衡无关变量,A 正确;摇匀是为了让参与反应的物质混合均匀,有利于反应充分进行,B 正确;甲试管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乙试管是空白对照,不含缓冲物质,因此各自加入盐酸或 NaOH 溶液后,甲试管中 pH 变化不明显,乙试管中 pH 变化明显,C 正确;血浆中有缓冲物质,因此 pH 保持相对稳定,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不是不变化,D 错误。【答案】 D14在“天宫”中生活的航天员的生理状况,由地面指挥中心实时监测。如图的图表A、B、C 是测得的某位航天员的三项生理指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3A 进食后血糖的变化B 体温的日变化体液 胃液 唾液 血液 肠液 胰液pH 0.91.5 6.8 7.4

48、 7.7 8.0C 体液的 pH(1)上述三项生理指标哪几项是正常的?_。属于内环境指标的是_。(2)某病人胃口不好,医生常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注射液配制过程中,氯化钠浓度为_(质量分数),不能过高或过低,原因是_。(3)由 B 图可得出的结论是_。(4)从 C 表看出,不同消化液的 pH 存在明显差异,这反映了_。【解析】 (1)A、B 生理指标分别属于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C 生理指标为消化液的 pH,不属于内环境的生理指标。(2)为了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病人注射液应为血浆等渗溶液,如质量分数为 0.9%的氯化钠溶液。(3)从 B 图可知:同一个人的体14温在

49、一日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 1。(4)C 表中所列不同消化液的 pH不同,说明其中消化酶的最适 pH 不同。【答案】 (1)A、B、C A、B(2)0.9% 防止因内环境渗透压改变使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形,乃至影响其生理功能(3)正常人体温在一日之内的不同时刻存在差异,但变化幅度不超过 1 (4)不同消化酶的最适 pH 不同15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 2CO3溶液、乳酸、pH 试纸。二、实验流程:步骤 A 组 B 组1 号试管2 号试管3 号试管1 号试管2 号试管3 号试管

50、?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 滴加等量的 Na2CO3溶液 ? 记录结果 记录结果预测结果? ?结论 ? ?(1)步骤中向 A 组和 B 组的 1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_。(2)步骤中向 B 组 3 支试管中滴加_。(3)预测结果:A 组:_。B 组:_。(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_。15【解析】 本题是一个实验设计题,在实验设计题中除了要研究的变量是可变的之外,其他的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在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对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到位,把现象与结论一起总结出来。【答案】 (1)等量蒸馏水 (2)等量的乳酸 (3)1 号试管 pH 变化明显,pH 明显上升;2、3 号试管 pH 变化不明显 1 号试管 pH 变化明显,pH 明显下降;2、3 号试管 pH 变化不明显 (4)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