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俄两国边界问题 中俄边界全长 4300 多公里,分为东、西两段。双方以有关两国边界的条约为基础,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准则,本着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多年谈判,分别于 1991 年 5月 16 日、1994 年 9 月 3 日和 2004 年 10 月 14 日签署了中苏国界东段协定 、 中俄国界西 2、中俄边界的产生 我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建立的后金兴起后,通过努尔哈赤父子的经营,后金 清逐渐控制了黑龙江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但后金统治者的主要扩张方向是南方的明朝,因此对黑龙江以北地区的注意力不大,直到 1640 年(清崇德五年)清军才占领了黑龙江北岸的雅克萨(在今黑龙江省呼玛西北,漠
2、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 仅仅三年之后,沙俄的哥萨克就来到了黑龙江流域。 沙俄原是一个欧洲国家,和我国并不相邻。但自从 16 世纪开始沙俄迅速向东方扩张,1632 年沙俄在东西伯利亚建立雅库茨克要塞区,1636 年一个俄国猎人阿维尔基耶夫到达石勒喀河与额尔古那河的汇合处,成为第一个到达黑龙江的俄国人。1643 年雅库茨克首席总督派遣一只由波亚尔科夫率领的 132 人的队伍从雅库茨克向南前往黑龙江,他们的任务是征收毛皮税款, “寻找仍未课税的人们” , “发现白银河的有色金属” 。他们翻越斯塔诺夫山脉(外兴安岭),沿结雅江进入黑龙江,顺流到达黑龙江口,又通过鄂霍茨克海返回雅库茨克,历时 3 年。一
3、路上他们为非作歹,受到当地人的激烈反抗,只有 52 人得以生还。一路上他们看到了中国文化在黑龙江流域的影响,但没有看到清朝军队,因为此时清朝军队都已经进入关内。他们得出得印象是俄国只需要很少得力量就可以占领黑龙江流域。 此后沙俄多次派出探险队由雅库茨克向南对黑龙江进行远征,其中最著名的是哈巴罗夫的两次远征。沙俄远征队不仅进行劫掠,而且强迫当地居民承认自己是沙皇的臣民,缴纳贡税。同时沙俄远征队的活动范围甚至越过黑龙江,进入松花江流域。1651 年 10 月,在当地少数民族的恳求下,清军在黑龙江以南的乌北拉村进攻了沙俄远征队,这时中俄两国军队间的第一次武装冲突。在此后的 30 年中中俄军队多次在黑
4、龙江流域发生战斗,但由于兵力有限,清军始终不能把沙俄势彻底清除出去,而沙俄迅速占领黑龙江流域的计划也破产了。1665 年沙俄占领了雅克萨地区作为在黑龙江流域的主要据点。沙俄由于从雅库茨克南下进入黑龙江流域路途困难,转而由贝加尔湖东岸方向向东进入黑龙江流域,为此沙俄占领了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地区。在此期间清政府多次派人到向沙俄表达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愿望,但沙俄不但不接受,反而加强了在雅克萨的军事存在,迫使清政府决心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17 世纪 80 年代以后,清政府完成了对中国南部地区的统一,开始加强在东北的军事力量,1682 年清政府在黑龙江南岸筑瑷珲城,1683 年设立黑龙江将军。经过充分准
5、备后清政府从 1685 到年 1687 年经过两次雅克萨战役,迫使沙俄政府同意举行谈判和平解决两国边界问题。 1689 年中国和沙俄在俄国占领下的尼布楚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条约规定:“( 中俄两国)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惟界于兴安岭与乌第河之间诸川流及土地应如何分划,今尚未决,此事须待两国使臣各归本国,详细查明之后,或遣专使,或用文牍,始能定之。又流入黑龙江之额尔古纳河亦为两国之界:河以南诸地尽属中国,河
6、以北诸地尽属俄国。凡在额尔古纳河南岸之黑里勒克河口诸房舍,应悉迁移于北岸。俄人在雅克萨所建城障,应即尽行除毁。俄民之居此者,应悉带其物用,尽数迁入俄境。 ”由于当时沙俄还不知道库页岛是岛屿,而以为是与大陆相连的一部分因此在条约中没有提及库页岛,事实默认了库页岛是中国领土。 中俄尼布楚条约 是一个平等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中国在尼布楚条约中是做出了让步的,放弃了原属于中国的包括尼布楚在内的贝加尔以东地区。条约基本反映了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所形成的中俄两国实力对比。后来苏联历史学家也承认“尼布楚条约中没有一条损害了中国和俄罗斯的主权。1
7、689 年的第一个中俄尼布楚条约是互利的。 ” 尼布楚条约为中俄边境地区带来了 150 年的和平,但是清政府在签订尼布楚条约后以为高枕无愁了,没有加强在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边防和有效治理,这为沙俄后来轻易吞并这些地区提供了条件。事实上沙俄并没有完全遵守尼布楚条约 ,沙俄在十八世纪便开始派远征队进入库页岛北端,袭击当地赫哲族人,修建营舍并开采煤矿。到1789 年,又占领了库岛南部,把赫哲人逼回了大陆。由于清政府在库页岛没有驻军,所以直到片战争时期沙俄才正式通知清政府关于对库页岛的占领。 3、当代中俄边界的形成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虚弱在西方列强面前暴露无疑,沙俄于是
8、开始违背尼布楚条约,大规模的侵略中国东北地区。1847 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任命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授意其侵占黑龙江地区。1850 年 8 月,沙俄海军占领了黑龙江口的庙街,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1853 年沙俄又占领了黑龙江口地区,1856 年沙俄宣布以尼古拉耶夫斯克为中心设立滨海州行政区,将黑龙江下游划入该行政区管辖。此时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无力阻止沙俄的行为。 1858 年 5 月 22 日,沙俄趁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派遣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 ,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 , “为了双方的利益
9、,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 。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 “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 ”这次谈判争论的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 ,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中,中方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毫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 , “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 ,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
10、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 28 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 ,又称中俄瑷珲条约 。条约规定:“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那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连接两国交界明定之处,作为大清国,俄罗斯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大清国,俄罗斯国行船,别处外国船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津屯一带 居住的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在各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属满洲国大臣官员管辖,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瑷珲条约使中国失去了黑龙江北 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此条约在签署时并未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属于地
11、方官员私自签署,直到 6 月 14 日清政府在签署了中俄天津条约后才予以批准。 中俄天津条约第九条规定:“边界既定之后,登入地册,绘为地图鸦,立定凭据,俾两国永无此疆彼界之争。 ” 然而沙俄并是不讲信义的。仅仅两年之后沙俄就违背诺言,以调停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功为名,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续增条约( 即中俄北京条约) ,条约规定:“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罗斯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河口顺上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
12、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上所言者,乃空旷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 ”11这样沙俄又吞并了瑷珲条约中所规定中俄共管的 40 万平方公里土地,使中国丧失了在日本海的海岸线。 通过这两个条约沙俄在两年内侵占了中国 100 万平方公里肥沃,富饶的领土,其面积相当于现在中国东北三省的 1.27 倍,同时使我国失去了东北方向的海岸线,恶化了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然而直到二十年后,俄国人发现在这块土地上的山山水水仍然使用的是中国名称,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仍然不知道自己是生活在俄国领土上,还是认为自己是中国的臣民。12但客观上这两个不平等条约基本上确定
13、了中俄两国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的边界线,此后中国的清政府,清 二、中俄(苏)之间的边界问题 清政府和沙俄之间虽然大体上确定了现代中俄边界,但由于沙俄的侵略政策使双方在边界的很多细节问题上仍有分歧,这些分歧和矛盾一直持续到民国和苏联时代。 1、江东六十四屯问题 早在 1684 年 (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令汉军批甲在瑷珲东北黑龙江东岸永戍屯田,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江东六十四屯,这也是清朝在黑龙江北的唯一屯田区。1858 年的瑷珲条约规定江东六十四屯仍归中国政府管辖,其长度约 100 公里,宽度约 35 至 40 公里,面积约3000 平方公里。此后江东六十四屯一直处于中国政府的管理之下。然而 1
14、900 年沙俄趁镇压义合团运动之机,于 7 月 17 日至 21 日派军队对居住在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公民大肆屠杀,把剩余的居民驱赶入黑龙江中,同时烧毁了中国居民的村庄。在此期间共有 7000 中国人遇害,造成了近代史上罕见的惨案。8 月 4 日沙俄当局宣布根据瑷珲条约一直归中国当局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以及阿穆尔河右岸的土地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俄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 即江东六十四屯),他们的土地将交给俄国移民者,供其专用。1907 年 8 月清政府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与黑龙江巡抚陈德全照会沙俄驻哈尔滨领事和阿穆尔省长官要求沙俄按照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交还江东六十四屯,沙俄领事以“
15、江东六十四屯在俄疆界,1900 年华人徙出后,已为俄民占据,并归俄官主权 ”为名加以拒绝。13以后清政府多次向沙俄索还江东六十四屯,但毫无结果。进入民国后中国仍未放弃对江东六十四屯的主权,1920 年民国外交部至参陆办公处公函称 “索还江东六十四屯一案,俟俄正式政府成立再行提出,作承认交还条件。 ”14直到 1921 年民国外交部仍然向苏俄抗议其在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征税。15 2、满洲里边界问题 满洲里位于我国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地区,呼伦贝尔作为中国北疆的边防要地,北起额尔古纳河口,南迄海拉尔河口,这是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水路边界线。这一长达 750 千米的中俄国境线,是根据 1689
16、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的。后来,中俄两国根据 1727 年( 雍正五年)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和阿巴该图界约又划定了中俄中部边界。其中,自塔尔巴干达山所设第五十八号鄂博起,往东至阿巴该图第六十三号鄂博,即对海拉尔河口之鄂博,是为中俄东部边界的陆路边界线。如把这段陆路边界线与水路边界线连接起来,就是我们所通称的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国境线。 19 世纪末沙俄开始修建中东路后,沿额尔古纳河,相继有大批俄国人涌入呼伦贝尔地区。他们肆意扩占土地,砍伐森林,淘金挖煤。进入 20 世纪初,俄人入侵呼伦贝尔地区更日益加剧。如 1905 年,自海拉尔至莫力勒克河一带, “俄人搭盖窝棚三百余处,蒙
17、包五架,男女一千五百余口,开垦荒甸十二段,约耕熟地一万余垧。 ”16至 1908,根据东三省总督徐与黑龙江巡抚程给外务部咨文称:“额尔古纳河南岸山谷之间,俄人越垦之地已至二千一百八十余垧,沿河修有水磨二十四盘,窝棚六十六所。 ” 1910 年为侵占满洲里,沙俄同意和清政府就满洲里问题进行谈判会议。在此之前,沙俄在满洲里边界附近多次增兵,进行武力威胁。会议中,俄方要求将满洲里划归沙俄,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坚决不让。俄方又提出中国应在水陆两界其他地方做出让步,作为沙俄不侵占满洲里的交换条件。12 月 20 日,中方被迫同俄方签订了 满洲里界约 。此时,辛亥革命已爆发,清王朝覆灭在即,沙俄有鉴于此,遂
18、照会清外务部,以该界约“无须由两国政府批准,政府视为完全了结。 ”满洲里界约就如此匆匆地成为了“定案” 。界约中规定:在水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将河中 280 个洲渚,160 个划归俄方, 120 个划归中方。俄方借口额尔古纳河向俄境移动,将河中主流我侧应届我国的 18 个大洲渚划属俄国。这 18 个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积的 84%,成为俄国的界外领土。在陆界,五十八号鄂博至六十三号鄂博之间 6 个鄂博的名称虽末改变,但每个鄂博均向南移动 421 公里不等。 中俄满洲里界约的签订,使中国失去领土 1400 多平方公里。 3、黑瞎子岛问题 黑瞎子岛( 俄罗斯称为大乌苏里岛和塔拉巴罗夫岛)位于黑龙江与乌
19、苏里江的汇合处,隔江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相望,现在面积 350 平方公里。黑瞎子岛原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南岸,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与江岸隔离才成为岛屿。和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中的其它众多岛屿不同,黑瞎子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黑瞎子岛不仅面积巨大,而且因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控制着两河间的航运。更重要的是黑瞎子岛的东北部正对着苏联(沙俄) 在远东的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 伯利),黑瞎子岛的东北岸直接面对哈巴罗夫斯克市区。正因为如此,沙俄在民国初年控制了黑瞎子岛,此后黑瞎子岛一直处于苏联的实际控制之下。4、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苏关于东段边境问题的交涉 1917 年的俄国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十月
20、革命后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先后发表了三次对华宣言,其中 1919 年的第一次宣言宣布:“和平的基础应当是放弃侵犯他国领土、放弃对其它民族的任何强行吞并、放弃任何赔款。 ”“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一切归还中国人民。 ”171920 年的第二次对华宣言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签立的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181923 年的第三次对华宣言宣布“彻底放弃从别国人民那里夺得的一切领土苏联对中国的政策也是如此。191924 年5 月中国与苏联为恢复邦交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 ,其中,第三条规定“两国政府同意在前条所定的中苏会议中,将中国政府与前帝俄政府所订一切公
21、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及苏俄 1919 与 1920 年苏联政府各次对华宣言之精神重订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 7 条规定“两缔约国政府允许在本协定第二条所定会议20中,将彼此疆界重新划定,在疆界划定之前,允许维持现有边界。 ”21在同年 9 月苏联与中国东北地方政府签订的协定中也规定“缔约双方由双方组织委员会将彼此疆界重新划定。在疆界未行划定以前,允许维持现有疆界。 ”22然而在中苏边界谈判中苏联毫无兑现承诺的表示。1926 年 3 月 25 日中苏开始谈判界务问题。会议中中方提出“界务节略” ,要求按照 1924 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第三,第七条
22、和 1919,1920 年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议定新的界约,重划双方疆界,归还帝俄侵占的中国领土。5 月 16 日中方提出“中俄界约草案” ,认为按照 1919 年中苏俄政府宣言的精神,中苏边界应根据1689 年的 中俄尼布楚条约和 1727 年的中俄恰克图条约重新划定。23 对此苏方代表表示对中方界约草案无法讨论,拟将此问题交中苏会议全权代表解决。24此后中国政局动荡,中苏关系破裂,谈判无果而终。这样,两国疆界未能重新划定,两国平等新约也未能签订,中苏边界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悬案保留下来。1929 年中东路事件爆发,中国东北当局战败。1931 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占领整个东北,中苏东
23、部边界问题也就更无从谈起。而苏联在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期间,乘中国国内混乱之机,又超越沙俄时代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 700 多个中国岛屿划去 600 多个,面积达 1000 多平方公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苏联刚刚建立,还处于虚弱状态,因此中国在中苏边界问题上较为主动,态度比较积极,调子也较高。然而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状态,实际比苏联更加虚弱,因此在边界问题上一无所得。1929 年的中东路事件充分显示了中苏实际力量对比。“九一八”事件后中国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边界问题也就不了了之。而苏联虽然在宣传上显得十分友
24、善,表示要和沙俄划清界限,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没有作丝毫让步,不仅全盘继承了沙俄从中国侵占的大片领土,甚至侵占范围还有所扩大。这一段历史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保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俄边界问题的由来和解决 关键词:中俄中苏边界问题 今年 10 月在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于 14 日在北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表示,这一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中俄边界问题历来是影响中俄( 包括中国和前苏联) 关系的关键问题,也是中苏关系的晴雨表。如
25、今这一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的解决,即象征这中俄两国关系旧的一页的结束,也标志着中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本文就中俄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探讨。需要声明的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只涉及现在中俄边界,即历史上中俄( 苏)的东段边界,对于历史上中俄(苏)的西段和中段边界问题不在本文内容范围之内,因为这两段边界现在基本上已成为中国和中亚边界以及俄蒙边界。 一、中俄边界的由来 1、奴尔干都司的兴废 公元 1403 年 (明永乐二年)明成祖遣使往位于黑龙江下游的奴尔干 (今特林)招谕当地少数民族部落,得到了各部落首领德响应。在此基础上明朝政府于 1409 年(明永乐七年)设置的奴尔干都
26、司,管辖约 300 个羁縻卫、所。都司驻于黑龙江下游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下距江口 150 公里,距庙街今天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25 公里,辖境包括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明朝又征服了苦兀 ,辖境扩大到库页岛,在岛上设置了囊哈尔卫。奴尔干都司的主要官员如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职都用流官,即由朝迁派遣,而各卫、所的指挥、千户等职任用土官,即由当地部族的首领担任。奴尔干都司的性质与汉唐时的都护府相似,各卫、所内部的部族也享有自治权。但都司的管辖比都护府更严密,因为下属单位不再有西域那样的国,各卫、所必须完全服从都司。奴尔干都司设立后,内官亦
27、失哈等多次奉命去对当地部族宣谕抚慰。1413 年( 明永乐十一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尔干都司时,在都司城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对岸山上建永宁寺,并在寺前立碑。1432 年( 明宣德七年)他第十次到该地时,发现寺已被毁,次年就委官重建,又立碑纪事。这两块碑详细地记载了设置奴尔干都司的经过与亦失哈屡次宣谕镇抚其地的情况。永宁寺虽久已堙圯,但两碑一直屹立原地。1885 年(清光绪十一年),曹廷杰奉清政府之命对被沙俄侵占地区进行调查,将碑文拓下携回,披露于世。原碑至今还保存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的博物馆中,这是历史上中国在黑龙江流域行使主权的铁证。 然而明朝中期以后国力衰退,无力再维持对北方边疆的
28、统治,1435 年(明宣德十年),奴尔干都司被撤销,但下属的卫所则继续存在。随着鞑靼和女真的兴起,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有效控制区退缩到辽东地区。二、中俄(苏) 之间的边界问题 清政府和沙俄之间虽然大体上确定了现代中俄边界,但由于沙俄的侵略政策使双方在边界的很多细节问题上仍有分歧,这些分歧和矛盾一直持续到民国和苏联时代。 1、江东六十四屯问题 早在 1684 年(清康熙二十三年 ),清政府令汉军批甲在瑷珲东北黑龙江东岸永戍屯田,这样就逐渐形成了江东六十四屯,这也是清朝在黑龙江北的唯一屯田区。1858 年的瑷珲条约规定江东六十四屯仍归中国政府管辖,其长度约 100 公里,宽度约 35 至 40 公里,
29、面积约3000 平方公里。此后江东六十四屯一直处于中国政府的管理之下。然而 1900 年沙俄趁镇压义合团运动之机,于 7 月 17 日至 21 日派军队对居住在江东六十四屯的中国公民大肆屠杀,把剩余的居民驱赶入黑龙江中,同时烧毁了中国居民的村庄。在此期间共有 7000 中国人遇害,造成了近代史上罕见的惨案。8 月 4 日沙俄当局宣布根据瑷珲条约一直归中国当局管辖的江东六十四屯以及阿穆尔河右岸的土地已归俄国当局管辖,凡离开俄方河岸的中国居民,不准重返外结雅地区(即江东六十四屯) ,他们的土地将交给俄国移民者,供其专用。1907 年 8 月清政府东北三省总督徐世昌与黑龙江巡抚陈德全照会沙俄驻哈尔滨
30、领事和阿穆尔省长官要求沙俄按照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交还江东六十四屯,沙俄领事以“江东六十四屯在俄疆界,1900 年华人徙出后,已为俄民占据,并归俄官主权”为名加以拒绝。13以后清政府多次向沙俄索还江东六十四屯,但毫无结果。进入民国后中国仍未放弃对江东六十四屯的主权,1920 年民国外交部至参陆办公处公函称“索还江东六十四屯一案,俟俄正式政府成立再行提出,作承认交还条件。 ”14直到 1921 年民国外交部仍然向苏俄抗议其在江东六十四屯地区征税。15 2、满洲里边界问题 满洲里位于我国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地区,呼伦贝尔作为中国北疆的边防要地,北起额尔古纳河口,南迄海拉尔河口,这是中俄东部边
31、界西段的水路边界线。这一长达 750 千米的中俄国境线,是根据 1689 年(康熙二十八年) 中俄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的。后来,中俄两国根据 1727 年(雍正五年) 签订的布连斯奇条约 和阿巴该图界约又划定了中俄中部边界。其中,自塔尔巴干达山所设第五十八号鄂博起,往东至阿巴该图第六十三号鄂博,即对海拉尔河口之鄂博,是为中俄东部边界的陆路边界线。如把这段陆路边界线与水路边界线连接起来,就是我们所通称的中俄东部边界西段的国境线。 19 世纪末沙俄开始修建中东路后,沿额尔古纳河,相继有大批俄国人涌入呼伦贝尔地区。他们肆意扩占土地,砍伐森林,淘金挖煤。进入 20 世纪初,俄人入侵呼伦贝尔地区更日益
32、加剧。如 1905 年,自海拉尔至莫力勒克河一带, “俄人搭盖窝棚三百余处,蒙包五架,男女一千五百余口,开垦荒甸十二段,约耕熟地一万余垧。 ”16至 1908,根据东三省总督徐与黑龙江巡抚程给外务部咨文称:“额尔古纳河南岸山谷之间,俄人越垦之地已至二千一百八十余垧,沿河修有水磨二十四盘,窝棚六十六所。 ” 1910 年为侵占满洲里,沙俄同意和清政府就满洲里问题进行谈判会议。在此之前,沙俄在满洲里边界附近多次增兵,进行武力威胁。会议中,俄方要求将满洲里划归沙俄,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坚决不让。俄方又提出中国应在水陆两界其他地方做出让步,作为沙俄不侵占满洲里的交换条件。12 月 20 日,中方被迫同俄
33、方签订了满洲里界约 。此时,辛亥革命已爆发,清王朝覆灭在即,沙俄有鉴于此,遂照会清外务部,以该界约“无须由两国政府批准,政府视为完全了结。 ”满洲里界约就如此匆匆地成为了“定案” 。界约中规定:在水界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将河中 280 个洲渚,160 个划归俄方,120 个划归中方。俄方借口额尔古纳河向俄境移动,将河中主流我侧应届我国的 18 个大洲渚划属俄国。这 18 个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积的 84%,成为俄国的界外领土。在陆界,五十八号鄂博至六十三号鄂博之间 6 个鄂博的名称虽末改变,但每个鄂博均向南移动 421 公里不等。 中俄满洲里界约的签订,使中国失去领土 1400 多平方公里。 3、黑
34、瞎子岛问题 黑瞎子岛(俄罗斯称为大乌苏里岛和塔拉巴罗夫岛 )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隔江与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相望,现在面积 350 平方公里。黑瞎子岛原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南岸,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与江岸隔离才成为岛屿。和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中的其它众多岛屿不同,黑瞎子岛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黑瞎子岛不仅面积巨大,而且因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控制着两河间的航运。更重要的是黑瞎子岛的东北部正对着苏联(沙俄)在远东的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 伯利),黑瞎子岛的东北岸直接面对哈巴罗夫斯克市区。正因为如此,沙俄在民国初年控制了黑瞎子岛,此后黑瞎子岛一直处于苏联的实际控制之下。 4、二十世纪二十
35、年代中苏关于东段边境问题的交涉 1917 年的俄国革命推翻了沙俄政府,十月革命后新成立的苏俄政府先后发表了三次对华宣言,其中 1919 年的第一次宣言宣布:“和平的基础应当是放弃侵犯他国领土、放弃对其它民族的任何强行吞并、放弃任何赔款。 ”“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一切归还中国人民。 ”171920 年的第二次对华宣言宣布 “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签立的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 。181923 年的第三次对华宣言宣布“彻底放弃从别国人民那里夺得的一切领土苏联对中国的政策也是如此。191924 年5 月中国与苏联为恢复邦交签订了中俄解决悬案大纲 ,其中,第三
36、条规定“两国政府同意在前条所定的中苏会议中,将中国政府与前帝俄政府所订一切公约、条约、协定、议定书及合同概行废止,另本平等相互公平之原则,及苏俄 1919 与 1920 年苏联政府各次对华宣言之精神重订条约、协约、协定等项。 ”第 7 条规定“两缔约国政府允许在本协定第二条所定会议20中,将彼此疆界重新划定,在疆界划定之前,允许维持现有边界。 ”21在同年 9 月苏联与中国东北地方政府签订的协定中也规定“缔约双方由双方组织委员会将彼此疆界重新划定。在疆界未行划定以前,允许维持现有疆界。 ”22然而在中苏边界谈判中苏联毫无兑现承诺的表示。1926 年 3 月 25 日中苏开始谈判界务问题。会议中
37、中方提出“界务节略” ,要求按照 1924 年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第三,第七条和 1919,1920 年苏俄两次对华宣言的精神议定新的界约,重划双方疆界,归还帝俄侵占的中国领土。5 月 16 日中方提出“中俄界约草案” ,认为按照 1919 年中苏俄政府宣言的精神,中苏边界应根据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和 1727 年的中俄恰克图条约重新划定。23对此苏方代表表示对中方界约草案无法讨论,拟将此问题交中苏会议全权代表解决。24此后中国政局动荡,中苏关系破裂,谈判无果而终。这样,两国疆界未能重新划定,两国平等新约也未能签订,中苏边界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成为悬案保留下来。1929 年中东路事件爆
38、发,中国东北当局战败。1931 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占领整个东北,中苏东部边界问题也就更无从谈起。而苏联在二十年代末至四十年代期间,乘中国国内混乱之机,又超越沙俄时代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在乌苏里江和黑龙江地段,把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 700 多个中国岛屿划去 600 多个,面积达 1000 多平方公里。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于苏联刚刚建立,还处于虚弱状态,因此中国在中苏边界问题上较为主动,态度比较积极,调子也较高。然而事实上当时的中国处于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状态,实际比苏联更加虚弱,因此在边界问题上一无所得。1929 年的中东路事件充分显示了中苏实际力量对比。 “九一八”事件后
39、中国失去了对东北的控制,边界问题也就不了了之。而苏联虽然在宣传上显得十分友善,表示要和沙俄划清界限,然而在实际行动中没有作丝毫让步,不仅全盘继承了沙俄从中国侵占的大片领土,甚至侵占范围还有所扩大。这一段历史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才能保护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三、新中国建立后的中苏边界问题和边界冲突 1、中苏边界冲突的产生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结成紧密的同盟关系,中苏边界问题虽未被解决,但两国的亲密关系掩盖了在边界问题上的潜在矛盾,双方基本按实际控制线维持了中苏边界的平静。然而随着五十年末中苏关系恶化,边界问题上的阴影开始显露出来。1959 年 10 月赫鲁晓夫访华期间同毛泽东等中国
40、领导人进行的长达 7 小时的会谈中,赫鲁晓夫就中印边境事件对中国进行指责。周恩来则反驳说:“你们领土问题处理得也不好,你想证实一下吗?”25示意中苏之间也有领土归属问题尚待解决。1960 年 8 月,苏联在中国新疆博孜艾格尔山口附近地区挑起了第一次边境事件。1963 年 3 月 8 日人民日报社论评美国共产党声明公开提出, 瑷珲条约 、 北京条约和伊犁条约是沙皇俄国政府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文章重申中国政府在新中国成立时就宣布,对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历届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条约要按其内容承认、废除、修改或重订。对一些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经过谈判和平解决,在未解决前
41、维持现状。社论质问说:你们提出香港、澳门这一类问题, “是不是要把所有不平等条约问题通通翻出来,进行一次总清算呢?”此后,1963 年 9 月 27 日中国外交部照会苏联政府,正式提出了不平等条约问题。11 月 19 日中国外交部的照会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整个中苏边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261964 年 7 月毛泽东在和外宾的谈话中谈到过中苏领土问题,说:“大约一百年以前,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才成为俄国领土,于是,海参崴、伯力、堪察加等地也就是苏联领土了。这笔账我们还没有算。 ”但毛泽东也指出:中国现在是“采取攻势,说些空话” ,使赫鲁晓夫“紧张一下” , “其目的是达到一个合理的边界状态、边界
42、条约” 。27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是中国处理中苏边界问题的一贯原则和态度。然而对边界问题极度敏感的苏联政府却没有这样看问题,赫鲁晓夫在 9 月 15 日与日本议员的谈话中强调:“苏联的领土是历史形成的” , “苏联的边界是神圣的” , “谁胆敢破坏它,谁就会遭到苏联各族人民的最坚决的反击” 。28 1964 年中苏曾经就边界问题举行过谈判,但很快毫无结果的被搁置。此后苏联向原本安宁友好的中苏边界大量派遣部队并不断挑起边界冲突。 2、珍宝岛冲突 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频繁起边界纠纷,从 1964 年 10 月到 1969 年 2 月,苏联边防军挑起的各种边境纠纷高达 4180 余起。291966 年
43、中国国内开始 “文化大革命”后,在中苏边界东段界河乌苏里江上,苏联边防军一再挑起边界冲突,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成为边境斗争的焦点。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 平方公里。该岛北端原与中国大陆相连,由于江水的长期冲刷,1915 年才与中国大陆分离,形成江中小岛,至今在枯水期间仍与中国江岸相连,人们可徒步上岛。岛上长期有中国能居住。按国际惯例界河分界线应按主航道划分,然而中苏关系恶化后苏联把分界线几乎划到中国一侧的河岸,把珍宝岛划入苏联界内。由于珍宝岛距离苏联西伯利亚铁路线上的远东城市达里涅列钦斯克(伊曼) 很近,附近的乌苏里江冬季冰封期江面狭窄,这客观
44、上也使珍宝岛成为边界纠纷的多发区。从 1967 年起,苏联边防军多次侵入珍宝岛以及附近区域,珍宝岛的冲突成为当时中苏漫长边界上众多冲突的缩影。然而 1969 年 3 月以前双方的冲突是控制在不互相交火的范围内,可 1969 年 3 月 2 日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双方边防军发生了较大规模冲突,这是第一次珍宝岛冲突。30我军牺牲 17 人,负伤 35 人,并有 1名通讯员失踪;苏方亡 31 人,伤 14 人。3 月 15 日双方又发生第二次规模更大的冲突,此次我军参战人数达 1800 人,31牺牲 12 人,伤 27 人;苏方亡 48 人,重伤 35 人,32 战斗中苏军向我境内纵深进行了大规模炮击
45、。3 月 17 日为争夺苏军遗留在岛上的一辆坦克,双方又发生了一次战斗。在整个珍宝岛战斗中我军共减员 450 人,其中战斗伤亡 195 人。33 就现有资料可以肯定:1,珍宝岛事件发生时只是一起双方边防部队由于边境纠纷引起的冲突,双方领导层并没有特别的意图。2,珍宝岛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苏联长期对我国边境侵犯引起的。3,在珍宝岛事件中开第一抢的绝对不是中方,因为早在 1968 年 1 月中共中央军委对沈阳,北京等有关军区的指示中强调“要求边防军队在反挑衅斗争中,严格遵守针锋相对,后发制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341969 年 1 月中央军委提出“做好军事上配合外交斗争”的准备的同时强调
46、:只有苏方开枪打死打伤我方人员时,我边防部队才可以开枪自卫还击。35 珍宝岛事件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造成的伤亡。珍宝岛事件不仅直接导致了同年 8月 13 日苏联在中苏边境西段制造铁列克提事件,打死我边防军人 34 名,更重要的是它是中苏对抗达到了一次极限。由于双方长期过高估计了对方的实力和敌意,珍宝岛事件使中苏陷入极度的相互恐惧之中。苏联由于在人力上处于弱势,一度考虑对中国进行核打击,并探寻了美国的态度。36而中国由于军事实力上的弱势,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战备和疏散,10 月中国更因预计苏联很可能发动大规模突袭而进入一级战备。中苏之间这种剑拔弩张的高度紧张状态对双方都是不利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危
47、险的武装对峙也使双方领导人开始考虑在无法缓和双方政治关系的前提下减少双方的边界纠纷,避免由于边界冲突失控使双方卷入都不愿意看到的战争。1969 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在北京机场和周恩来总理进行了会谈。柯西金当时表现出争取和解的态度,向周恩来保证说,苏联没有对中国发起核袭击的打算,并承认两国边界存在着争议地区,两国没有必要为边界问题而打仗。在这次会谈中,两国总理最后根据中国方面的提议达成谅解:首先采取临时措施,使双方武装力量在争议地区脱离接触,避免武装冲突,维持边界现状。在这种谅解的气氛下,两国总理还就恢复互派大使(自“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国在对方大使馆只有临时代办) 、扩大贸易和两国间通车通航等问
48、题达成一致意见。最后周恩来提议以两国政府换文的形式把会谈的成果肯定下来,柯西金表示同意。会谈结束时,双方对会谈的成果都表示同意。此后中苏虽然在政治和军事上依旧保持紧张状态,但在边境上实行了克制态度,在珍宝岛 铁列克提冲突后中苏边境没有再发生严重的武装冲突。 四、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 1、中苏边界谈判的恢复和进展 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双方于当年 10 月恢复了边界问题谈判。中国在边界问题上的原则和立场是一贯的,即在肯定 19 世纪中国清政府和沙俄签订的边界条约是不平等的基础上,仍愿意本着尊重现实的态度和以中苏两国人民友谊为重的原则,以这些条约为基础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不要求收回沙俄通过那些不平等条
49、约从中国割让的土地。至于后来任何一方违反那些条约而侵占另一方的领土,原则上必须无条件归还对方,但双方可以根据平等协商、互利互让的原则,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对边界上的那些地方作必要调整。37中国的态度史合情合理的,既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也尊重了现实和苏联的利益。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苏方也许自知理亏,在谈判中采取鸵鸟政策,既不承认历史上中俄边界条约时而不平等条约,也不承认中苏边境上存在争议地区。苏联的这种态度使边界问题谈判难以有结果,但谈判本身相对边境冲突本身就是一种进步,避免了因边界冲突诱发战争的危险。而且借助于边界谈判这一渠道却解决了一些边境居民实际生活中迫切而带有隐患性的问题。1980 年由于苏联出兵阿富汗,中苏谈判被终止。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和中苏国内形势的变化,双方政治关系逐渐缓和和改善,这就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条件。1986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