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中共英德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基层政权、夯实执政基础的客观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2009 年6 月,英德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题调研组,通过实地调查、下发调查表、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办法,深入镇村对全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结合新形势的要求,提出进一步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对策。一、英德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现状(一) 基本情况目前,我市256个村全部配
2、备了党支部书记,人员齐整。在256名村党支部书记中,复退军人任支书的有42名,占16.4%;致富能人任支书的有57名,占22.3%;支书主任一肩挑的232名,占90.6%。从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 (含30岁)的4名,占1.5%;31-40岁的31 名,占12.1%;41-50岁的118名,占46.1%;51-60 岁的 102名,占39.8%;61 岁以上的1 名(如下图一)。从学历结构看,初中以下( 含初中)文化程度的75名,占30% ;高中( 中专 )学历的170名,占66%;大专学历的11 名,占4%(如大专11名,占4 初中以下(含初中)75名占30高中(中专)学历170名占66图二
3、:英德市村党支部书记学历结构图30岁以下(含30岁)4名,占1.5 3140岁31名占12.14150岁118名占46.151 60岁102名占 39.861岁以上1名占 0.4 图一:英德市村党支部书记年龄结构图下图二) 。(二) 现状分析1、英德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优势。一是市委市政府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日益重视。市委市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始终坚持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以建设“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 的“双高双强”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为目标,积极在选拔任用、激励关爱、管理考核、教育培训等四个方面,探索新举措,建立
4、新机制。一是选拔机制更“活”。从2003年对93个村党支部书记实行“ 公选”,到2008年村党支部换届选举的“三推三考三选”,为广大有志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能人好人提供了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机制。二是激励关爱更“多”。从2003年7月起,由市财政统一发放村干部工资,并适当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待遇,2007年和 2008年两度为包括村党支部书记在内的村干部“加薪”;2004年起,为聘用制的村党支部书记购买社会养老保险;2004年至 2009年,共选拔 7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镇领导班子。三是管理考核更“严”。出台了关于对村(居)干部实行“三定”管理的实施方案 ,实行定编、定岗、定责的 “三定”
5、管理,实行工资和工作实绩挂钩,促使村党支部书记勤勉履职;建立健全了全日考勤制度、述职制度、诫勉和淘汰制度,以严格的制度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有压力有动力” ; 2004年至2008 年,对全市88 名政绩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予以表彰和重奖,在全市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四是教育培训更“频”。 实行市、镇两级分层培训,市委组织部将村党支部书记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每年组织1-2次全市性集中教育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各镇(街)党委结合工作实际,不定期组织各类培训。通过密度更大的培训,村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二是现任村支书队伍的群众基础较好。256名支书中
6、,有232名实现支书、主任 “一肩挑”,表明绝大部分支书既赢得了党员的拥护,又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这也是我市绝大部分村“两委 ”关系比较协调、和谐的主要原因之一。支书、主任“一肩挑” ,有助于协调村“两委 ”干部的关系,有助于村“两委” 干部的团结,使村“ 两委” 干部能够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到“同声同气” ,同心同德做好工作,为村支书履职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保证各项工作安排得到有效落实。三是现任村支书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现任的256名支书中,有168名属于连任,任满两届以上的支书有90名,任满三届以上的也有66名。这表明了相当部分的支书在现职上工作了较长的时间,积累
7、了丰富的工作经验,驾驭农村复杂多变的局面能够得心应手。四是现任村支书队伍带领致富的能力较强。现任256名支书中,有57 名是致富能手,较 2005年的 25名增加了32名。这批能人支书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头脑活、点子多、技术硬,大部分人的家庭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抓大事、谋发展的能力较强,在领导新农村建设和带领群众致富中,有实力、有魄力,有底气、有威信,能够发展一方,造福一方,带富一方。如当中的佼佼者,大湾镇麻步村党支部书记蔡林,既可以将一个一穷二白的“ 空壳村 ”建成年收入达60多万元的“富村”,又能带领一大批群众“脱贫” ,真正起到了 “致富领头雁”的作用。2、英德市村党支部书记队
8、伍的劣势及其原因。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偏高。目前,我市村党支部书记中41-50 岁的占46.1% ,51-60岁的占39.8%,而40岁以下的仅占13.6%。24个镇街中,有 7个镇的村党支部书记全部是40岁以上的。全市村党支部书记年龄普遍偏大,有的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文化结构偏低。村党支部书记队伍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4%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率达 30%。造成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不合理的根源主要在于机制和制度建设上。一是管理机制不合理。缺乏应有的激励淘汰机制,没有真正疏通村党支部书记的“ 出入口 ”,一些无所作为的村党支部书记长期占据着位置,形成了事实上的“终身制” 。有的
9、当初担任书记职务时还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十几年、二十几年熬下来,已经成了五六十岁的老同志。二是用人机制不科学。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仍不够强,一些素质比较高的农村人才,不愿意从事村里的工作,大多进城谋职发展,形成了“ 黑头发进了城,白头发在守门”的现象,导致人才瓶颈突出,在用人标准上就只能退而求次。个别镇党委在用人观念上比较保守,在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时,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本村班子现有成员,造成选材渠道狭窄。三是育人机制不健全。一些镇对于村后备干部缺乏相应的选拔培养机制,人才成熟速度缓慢,导致青黄不接的现象发生。二是工作热情有所减弱。一是任职时间过长。在职256名村党支部书记中,连任两届以上的超过35%
10、 ,连任三届的也超过25%。由于长期在农村工作,年年工作大都如此,自以为凭老经验办事就可以了,导致思维僵化,工作上按部就班,缺乏激情与冲劲,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惰性。二是经济收入不高。虽然解决了工资等基本待遇,但收入水平仍然偏低,甚至不如外出务工收入,无法保证个人的家庭支出,尤其是一些集体收入为零的村。如沙口镇群英村,没有任何集体收入,村支部书记的收入仅为市财政统发的700元,除去日常工作用的电话费、手机费、摩托车油费等等,所剩无几,这样的低报酬,致使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大为减弱。由于收入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分心搞家庭生产经营这一副业,不能真正把精力放在谋划全村发展的主业上,难
11、以“ 一心一意谋村政” 。个别村党支部书记靠电话遥控指挥,对党务、村务问得少、做得少, “在其位不谋其政 ”,党员群众的意见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极少数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标准不高,主动性不够,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和敢创敢拚的精神,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突出表现为任期内村里的建设没有明显的改观。有的村自行政村合并以来,村级债务不但没有得到有效化解,甚至还增加了新的债务;有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没能有效地调动起群众的热情,没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和有效的工作办法,推进速度缓慢;有的村阵地建设条件简陋,多年没有明显改善。 三是部分党支部书记水平能力还不够高。集中表
12、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有的村支书,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村支书,缺乏驾驭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对一些突发性事件的处理、群众普遍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的处理总显得办法不多。如对一些征地拆迁、山林纠纷,面对群众利益之争,有的村支书就显得束手无策。二是缺乏“双带” 能力。有些村党支部书记致富技术缺乏、经济意识薄弱、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发展经济的能力甚至不如一般群众,更不用说去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发展村级经济更是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这样的干部,群众不信服,不拥护,说话没有号召力,安排工作难开展。三是缺乏科学方法。有些村党支中
13、书记在村务管理和群众工作方法上没有经验,旧方法没有用,新方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敢用。四是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与坚持解放思想的要求不相适应。面对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部分村党支部书记的思想观念更新不够,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因循守旧,眼界不宽, “小富即安、小进即满、小得即喜” 的思想倾向,危机意识不强。特别是村级基础薄弱、经济底子薄的村党支部书记还存在“等、靠、要” 的消极情绪,不思进取,怨天尤人,缺乏机遇意识;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怕担风险,缺乏敢闯、敢上、敢创的干劲,在带领群众致富方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甘于抱摊守业,原地踏步。五是“两委
14、”关系存在模糊认识,村党支部核心作用弱化。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施行以来,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深入,在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模糊认识,尤其是支书主任不是“ 一肩挑 ”的村出现了 “两委”关系不顺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村党支部“越权”。一些村党支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习惯了过去对农村工作大包大揽和党支部说了算的工作方法,片面理解党在农村的核心领导地位,将村委会看作是自己的一个附属单位,不尊重村委会的权利和地位,对村中各项工作,事无巨细,必须躬亲,村党支部书记一个人说了算, “一支笔 ”现象严重。 二是村民委员会“夺权”。部分村委会成员尤其是主任以自己是全体村民选举出来,
15、代表村民利益为由,认为村党支部特别党支部书记不过是由村内的少数几名党员选举出来的,并不能代表全体村民的利益和要求,而不把村党支部放在眼里。村内重大事情不向村党支部汇报,喜欢自己说了算,甚至是把村党支部对自己工作的监督和提出的意见建议看成是违反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干涉村民自治的行为,完全将党的领导置于一边,违背了村民自治的精神和原则。三是村委会和村党支部“抢权”。由于分工的不明,职能划分的不清,个别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各自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出发, “两委”之间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之间各吹各的号,互不支持、互出难题、互相掣肘,各带领一帮人对着干,纷纷对村治理过程中的各种权
16、利包括签字权、决定权、财务管理权、用人权等进行抢夺,形成“两驾马车” 、 “两张皮”现象。村委会指责村党支部干涉村民自治,而村党支部则对村委会不服从党的领导的行为表示不满,二者分庭抗礼,一争高下,互相处于“顶牛” 和 “窝里斗”状态,造成班子和工作的瘫痪,使党的执政意志无法在经过合法选举产生的基层组织得到贯彻落实,村党支部的作用面临弱化甚至边缘化的趋势,直接导致党支部书记威信下降,难以起到领导村上全面工作的作用。二、加强村党支部书队伍建设的有利因素(一)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为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在去年12月份召开的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贯彻落
17、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并着重就“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 和“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深刻阐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书记抓、抓书记 ”。中组部副部长欧阳淞强调,这预示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大的突破的机遇已经到来,一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高潮即将到来,而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力度必然是空前的。2009年4 月,中组部印发了 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 ,明确提出“ 培养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省委 2009年出台了选拔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入镇领
18、导班子和从优秀“村官” 中录用公务员的新政策;清远市在2008年为村 (居 )干部发放“红包 ”,并从2009年起增加村(居 )干部的补贴;英德市从2008 年起为村(居)干部购买养老保险。各级的重视以及一系列措施的推出,为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必将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为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了环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 ”问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更加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关注农村。把“三农”工作作为我们党全
19、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农业农村发展实行了一系列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措施。在2009年的“1 号文件”里,中央又在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方面有许多强农惠农的“真金白银” ,如新增国债使用向三农倾斜;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主要用于乡村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大规模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逐步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力度;足额落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金,提高村干部待遇和村级运转经费。近几年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都为农民增收着想,含金量更高,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民为本” 的执政理念和把解决“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的战略意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解决“ 三农” 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是最基本的组织保障。随着“三农 ”问题的形势越来越好,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环境将会越来越优,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增强,对稳定和壮大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更加有利。三、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路径选择培养和锻造一支富有时代精神、具有现代意识、具备发展潜质、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型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应坚持做到工作职责“明 ”、健全制度 “管”、 针对需求“ 教” 、健全机制“激”、放开视野“ 选” 、 优化环境 “助”,从而全面激发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活力,不断深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规范化建设。(
21、一) 明确工作职责,让村党支部书记“干有方向”。中组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村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五项工作职责: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推动全村科学发展。二是要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农民致富。三是要紧密联系群众,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四是要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2、、平安创建、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五是要执行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村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使其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知道要干些什么,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按职行事,行使自己的职权,履行自己的义务,完成所肩负的任务。(二) 强化考核监督,让村党支部书记“干有动力”。要强化考核监督手段,调动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一要合理确定考核目标。镇级党委要根据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制定村党支部书记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目标确定后要在党务(村务 )公开栏内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要严格进行目标考
23、核。每季度考核一次,每半年向群众公示一次,年终要根据年度工作目标进行个人述职、述学、述廉。镇级党委要对村党支部书记自上而下进行考核,党员群众自下而上进行民主评议。三要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对致富群众无办法,村级经济无活力,目标任务完成不力的村党支部书记,实施诫勉谈话;对党员群众公认度不高,民主测评满意票连续两年不超过60%的村党支部书记,实行组织调整。考核结果与报酬待遇挂钩,切实做到“以绩定酬”。四要健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村务民主决策程序,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和落实村“两委” 议事规则、村“ 两委”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村级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同时要切实加强村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组织
24、的领导水平。五要建立能进能退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特别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要给予政协委员、人大代表等政治待遇;对不称职的,采取自愿辞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组织调整等形式,疏通“ 出口 ”。(三) 加强教育培训,让村党支部书记“干有能力”。1、分类施教,增强培训的针对性。一要着力解决“不摸门、不上路” 的问题。对于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开展 “适应新岗位,解决新问题,当好新时期村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具体阐明村级组织的性质和任务、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职责、村级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使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尽快进角色、知职责、懂规矩、明方向,进一步激发他们能干事、干成事的政治热情和工作动力。二要着
25、力解决“干什么、怎么干” 的问题。针对一些村党支部书记发展招法不多的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阔村党支部书记的眼界,增长村党支部书记的见识,使广大村党支部书记克服畏难心理,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找到发展办法。三要着力解决“ 谁当家、谁做主” 的问题。针对部分村党支部书记民主意识不强的实际,采取启发式的集中授课和互动式的现身说教的方式,特别是让村党支部书记通过自己分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使他们从思想上实现由“ 为民做主” 到“让民做主”的转变。四要着力解决“ 登台易、唱戏难” 的问题。针对少数村党支部书记自身要求不严的实际,通过专题讲座和连任村党支部书记谈感想、讲体会,使广大村党
26、支部书记充分认识到,要把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坐好、坐稳、坐久,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就必须牢记准则,严于律己,演好村党支部书记这个角色,真正让组织放心、让百姓满意。2、丰富内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从抓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两方面切入,着眼于开阔村党支部书记的视野,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素质,科学安排培训内容。在政治学习方面,突出抓好新党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的培训,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理论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全力抓好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业务知
27、识学习方面,一是以学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及国土、环境、治安、调解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和工作技巧,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依法治村的能力;二是以学习养殖种植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等实用知识培训为重点,提高村党支部书记自身发家致富及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三是切实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关知识的培训,突出抓好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体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培育明荣知耻新风尚。3、创新形式,增强培训的科学性。一是在培训时间上做到长短相结合。在办好中长期培训班的同时,以专题讲座、专家报
28、告会等形式,不定期的对村党支部书记进行“短、频、快” 式培训,促进村党支部书记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二是在培训方式上做到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在继续坚持课堂教学、在职自学等传统模式的前提下,增加实地考察、观摩交流等方式,并逐步扩大和探索电化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先进的培训学习方式,以增强培训学习效率,增加培训学习趣味,提高培训学习效果。三是在培训师资上做到专业与兼职相结合。进一步完善专兼职教师档案库,根据不同的培训班次和内容,安排不同的师资授课,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质量。(四) 健全激励保障,让村党支部书记“干有所得”。1、保障工资待遇,让村党支部书记经济上有“甜头”。一是科学确定数额。
29、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报酬应由基础报酬、绩效报酬、奖励报酬、规模报酬、兼职报酬等五部分组成。基础报酬的具体计算方式为:上一年度村人均纯收入比率(比率取值范围在100% 至150% 之间,具体比率视情况定) 2基础报酬。基础报酬按月发放。绩效报酬由镇依据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承诺责任制和年度工作任务与村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年终按照考评结果核定此项报酬,年终一次性发放。年终考评得分低于百分之五十的,此项报酬不计发。具体计算方式为:(基础报酬70%)考评得分百分比绩效报酬。奖励报酬由镇包村领导年终组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或户代表大会,听取村党支部书记年度工作述职并进行民主测评,依据所获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30、之和比例确定奖励报酬,年终一次性发放。群众不满意率达到三分之一及以上的,此项报酬不再计发。具体计算方式为:(基础报酬30%)满意率、基本满意率之和奖励报酬。规模报酬依据各村当年常驻户总人口(空挂户,举家在外定居2年以上人口不在计算之列) 、工作推行难易程度核算规模报酬。具体计算公式为:本村年末总人口系数(系数取值范围在1到3 之间)规模报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兼职的,年兼职报酬为 500-1000元。二是建立增资机制。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顺应经济发展、收入增加、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可用财力情况,逐步健全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工资待遇正常合理增长机制,提高待遇水
31、平,使村党支部书记增资机制步入正轨,形成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村党支部书记的能动作用。三是建立帮困机制。对那些家中出现突发性灾祸或患重大疾病的村党支部书记,家庭特别贫困、工作勤恳努力的村党支部书记,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对于有发展能力但缺乏发展资金的村党支部书记,可通过党员互助金发放免息借款,帮助其发家致富。2、拓宽前途出路,让村党支部书记政治上有“奔头”。一是推行考录公务员制度,增强岗位吸引力。根据中央、省、市关于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工作的有关精神,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拓宽乡镇干部来源渠道,切实把工作业绩突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快、连续多年被县级以上授予表彰的村党支部书记,通
32、过“双推双考” (个人自荐、组织推荐,考试、考察)的方式,招聘为乡镇干部或国家公务员。对村党支部书记报考公务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年龄、学历等条件上适当放宽,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努力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二是加大提拔使用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工作成绩突出、政治立场坚定、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具备担任乡镇党政领导职务条件的,按照程序大胆选拔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使广大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政治上有奔头。3、加强表彰宣传,让村党支部书记精神上有“劲头”。镇级党委每年表彰一次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表彰比例原则上控制在30% 以内;县级每1 2年表彰1 次,比例原则控
33、制在15%以内。同时,对成绩突出者给予重奖,如对连续任职20 年以上特别优秀、群众特别拥护、成绩特别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离任时授予“ 荣誉村支书 ”称号。坚持定期走访慰问,每两年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一次体检。定期开展“十佳村党支部书记” 评选表彰活动,受表彰者予以增加工资。加大表彰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党刊和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的典型事迹,营造舆论氛围。(五) 加强培育选任,让村党支部书记队伍“有生机有活力”。1、重“育”,着力构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后备村支书队伍。一是注重党员发展。镇、村两级要制定发展党员五年规划,切实明确发展党员的目标任务。每个
34、村每年要培养3 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1 名党员。重点实施“四个培养” :把致富能手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的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的村干部培养成村支书,逐步解决村党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来源短缺的问题。二是加大培养力度。要建立健全后备村支书人才库,加强重点对象的定向培养,提升其素质和能力;定岗锻炼,有目的安排其在计生、征兵、征地等岗位上,承担独挡一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加快成长;定人帮带,以师带徒的形式,实行“一对一”传帮带,逐步让其适应岗位;定期考察,采取测、评、询等方式,了解工作情况,适时配备、任用、充实队伍。2、重“选”,着力构建“以发展为导向、凭实绩用
35、干部”的村党支部书记选任机制。逐步打破个人的身份界限、行业界限和地域界限,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大胆使用工作创新、作风民主、群众信赖、党性强、懂经济、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企业党员业主或其他经济“能人”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淘汰一批年龄偏大、思想僵化、带动能力不强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通过从优秀村干部中提、从机关干部中派、从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中挑、从退伍军人中选等不同途径,不拘一格选人才,不断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逐步配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六) 强化支部核心,让村党支部书记“有威有力”。1、提高认识,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
36、摇,让村党支部书记有威。村党支部与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是党章中明确规定的。党章第31条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党章第32 条规定:“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党支部,领导本地区的工作,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 ”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的自治。这一点是十分明确,毋庸置疑的。村党支部对村委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核心作用,提出全村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意见,通过村委会的工作,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党
37、支部的意图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协调村委会同其他组织的关系;二是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先党内后党外的原则,讨论决定村内的重大事情,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决议、决定自觉维护和遵守,并监督考核在村民自治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和干部;三是支持保障作用,支持和保障村委会依法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行使职权。村民自治就是在党领导和推动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坚持村党支部对村民自治实践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既是国家协调农村社会关系,实现政府对农村社会进行新的有效的动员和整合,以充分培育村民自治发展所需要的社会基础,从而保证村民自治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实现党在农村
38、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和扩大群众基础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对党员和群众的宣传教育,让村党支部核心地位的含意和意义人人知晓,自觉拥护并支持党支部的领导,切实增强村村党支部书记的威信,让村党支部书记开展领导工作时理直气壮。2、完善机制,实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良性互动,让村党支部书记有力。一是调整“两委”权力运行机制。实行村务管理权和监督权的分离,把村务管理权交给村委会,把召集“两会” 和组织村务公开的权力赋予村党支部,让村党支部享有真正的监督权。这样既可以避免“两会”召开和村务公开的随意性,实现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对农村事务的领导和参与,在保障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发展的
39、同时,又可以促进“两委 ”的良性互动。二是理顺“两委”决策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建立“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决策机制。联席会议由村党支部书记主持,主要讨论研究本村各项重大问题,同时做出严格的规定。一是从性质、影响、结果等方面对“重大问题” 作出明确的规定;二是确定具体的“讨论研究” 程序并严格执行。同时,建立健全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村委会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工作的制度和向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三是理顺“两委”管理机制。为了理顺“两委 ”关系,便于开展工作,减轻负担, “两委 ”可以按程序要求实行交叉任职,尤其是要大力提倡支书、主任一肩挑。只要是党员身份的村委会干部,全部选进村支部任职,对是党员身份而未兼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村委会主任,一律担任所在村党支部副书记,是党员的村委会委员全部担任村党支部委员,通过采取交叉任职的办法,明确村党支部在村里的核心领导地位,预防“两委” 不和谐的现象发生,真正把村“两委 ”凝成一个团队组织,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让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得到强有力的支持,确保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