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政治“山寨”折射出什么2011-10-10 09:39:14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邹广文一个地方政府、一个企业动辄仿照天安门,甚至在“城楼”里悬挂起了“南海观世音”的塑像,这不但有失严肃和庄重,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亵渎关于“山寨天安门”的报道近来不绝于耳,有人粗略统计,全国各地所兴建的“山寨天安门”有几十处,遍及大江南北。涉及的相关单位有政府、企业甚至高等院校,社会各界对于“山寨天安门”也给予了持续关注。不经意间,“山寨”一词从最初的网络用语迅速席卷全国,演变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政治文化现象。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化,大众文化在借鉴、吸收和
2、实验中已获得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发展。而“复制性”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最突出特征。“山寨”只是大众文化复制性的一种中国式表达。“山寨天安门”现象的出现,亦可谓是大众文化中国化实践的特殊风景 。从经济领域的“山寨”产品到具有政治象征意味的“山寨天安门”的出现,折射出了当代中国超越市场经济生活的更为深层复杂的社会心理,值得我们去做深刻的反思。首先,当下文化仿造与复制的泛滥,折射出国人文化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缺乏。拥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强于其他动物的根本原因,而复制的流行反映了我们文化创造力的匮乏。今天技术突进、商业发达、消费旺盛的全球化背景,本该成为我们文化创造的条件和源泉,但复制却扼杀了我们的文化
3、创造冲动,禁锢了我们的创造激情,消弭了我们的理性思考。其结果是造成了我们的世纪性尴尬30 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促使经济获得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的文化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却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产业小国。如果我们一味沉湎于祖先和前人的文化范式中,则我们的文化不仅会变得日益粗浅、轻薄,而且中国的文化将无法真正走向世界。只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创造,才能支撑一个民族真正走向未来并拥有未来。其次,复制现象的蔓延折射了人们对中华优秀文化遗产缺乏应有的敬畏与尊重。传统是一个民族文化创造的原动力,中华文化独特的人文内涵、历史意蕴和精神气质更是支持我们走向明天的源头活
4、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族传统文化在我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以至于今天,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传统仍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复制”的流行消解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特别是在强势的经济逻辑面前,文化常常成了“搭台”、“戏说”的陪衬角色。各种粗制滥造的“山寨天安门”,使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遗产成为了不辨真假的伪劣产品的代名词,这不啻是对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践踏,是对国民文化价值认同的粗暴强奸。我们只有对传统多一份敬畏,对经典多一份尊重,中国文化才会多一份复兴的力量。经由这份敬畏和尊重,才可能与几千年的文明建立起有机的、鲜活的联系,由此,文明的个体生命才可能是充实而自信的。2再次,复制现象映衬出了一些社
5、会管理者的功利心态和浮躁作风。天安门对于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她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见证了新中国崛起和强大,承载着几代中国人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而一个地方政府、一个企业动辄仿照天安门,甚至在“城楼”里悬挂起了“南海观世音”的塑像,这不但有失严肃和庄重,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亵渎。手握权力的政府官员好大喜功,拿纳税人的钱斥巨资搞这种“炫耀工程”, 更是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社会主导价值。克服功利心态和浮躁作风这些“官场病”,提升执政素质和人生境界,求真务实、踏踏实实为社会、为百姓谋福祉,给百姓多点实实在在的关怀,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真正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才是各级政府管理
6、者们应该谋求的方向。反思有利于进步,对于“山寨天安门”现象予以不同视角的文化分析,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确立社会发展的文化自觉意识。(作者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大国为何不能没有乡村2011-10-10 09:37:18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秋 风中国是一个超大国家,不可能设想,这个国家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乡村如果消失,中国文明也就必将毁灭近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的国务院参事冯骥才就古村落保护问题展开对话。冯骥才指出,五千年历史留给我们千姿百态的古村落的存亡已经到了紧急关头。对此,温总理表示同意,并指出有些地方不顾农民合法权益
7、,搞强制拆迁,把农民赶上楼,丢掉的不仅是古村落,连现代农村的风光都没有了。过去十几年来,政府越来越关心农民的生活,尤其是用意本来不错的新农村建设,经过政府官员层层加码、扭曲,在很多地方,演变成政府干预农民居住的借口。在此过程中,已经娴熟地掌握了经营土地之技巧的地方政府发现了“增减挂钩”制度的妙处,掀起了强制农民合村并镇、集中居住的运动。地方政府经营城市上瘾,把农村也捎带上,开始经营农村了。几年时间内,大量存续了几百年的村落被一座接一座夷为平地。如冯骥才所说,这一波地方政府经营农村的运动,对村落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在有些地方,全县已经找不到一个有点历史厚重感的村落。在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被拆毁一遍
8、之后,乡村又在遭受同样的命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村落这种居住形态的毁灭,也让寄存于村落之上的价值与生活方式,成为游魂野鬼,而必定归于消灭。3至关重要的是,乡村的价值与生活方式,乃是中国文明、中国文化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具有发达的城镇工商文明,但同时也具有历史更为悠久、土壤更为丰厚的乡村文明。如果用中国传统概念来形容,城镇是阴,乡村是阳,“一阴一阳之谓道”。全盘摧毁村落、摧毁乡村生活方式、摧毁农民式价值观念的做法,实不可取。宋以前不论,至少在宋以来的一千多年中,中国人的居住形态保持着连续性,各地村落基本格局延续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生生不息,村落的基本格局、建筑
9、样态,并无太大变化。唐宋以来的中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就具体化在村落的布局、建筑之中。先人的气息就在村落上空徘徊,人们浸润于其中,自然地延续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价值。同时,村落的居住形态本身也塑造了一种特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孟子对此有生动描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今天,很多进城的人,都明显地感觉到城市生活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不同。而这种特定的人际情感关系、生活方式与村落的居住形态有直接关系。不可否认,农民也有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但是,可以确定,大多数农民不会有集中上楼居住的需求。今日农民之所以接受这一安排,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楼房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
10、基础设施,比如上下水、垃圾集中处理等,而原来的村落则没有。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政府设了一个局:不向传统村落提供这些本来应当提供的公共品,诱导农民放弃村落,集中居住,对外则可以宣称农民自愿集中居住。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必须改变。应当实施基础设施均等化政策,地方政府要像对待城镇居民一样,向农村居民提供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必须覆盖村落。一旦有了这样的便利,农民就会改造房屋,在保持村落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实现房屋的翻新。在此基础上,也必须依法保证农民对自己土地的支配权,鼓励城镇人口回流乡村。这样,追求增加收入的农村人口可以流出,热爱乡村生活的人也可以流入,乡村仍然保持活力,仍然保持乡村的生活形态。实际上,任何
11、国家的城镇化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对于中国而言,这一点尤其重要:中国是一个超大国家,不可能设想,这个国家的人全部居住在城市。乡村如果消失,中国文明也就必将毁灭。(作者为独立学者)巡视是如何变味的2011-10-10 09:34:53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任建明在我国现行巡视制度的相关文件中,都没有关于巡视经费保障的具体规定。这是现行巡视制度的一个很大的漏洞4近日,某省委 8 人巡视组到某国家级贫困县巡视 20 多天就花费 80 万元的事件正被媒体和公众热议,质疑和批评之声如潮。到底如何看待这个事件?这背后又反映出了巡视制度上的什么漏洞?很多分析都是关注费用的
12、多少,费用是如何使用的,是否存在浪费和公为私用的腐败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巡视工作经费应该由谁来出的问题。巡视工作经费由谁来出直接影响着巡视制度效果。巡视工作经费到底应该由派出巡视组的上级来全额提供呢?还是应该由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负担?从该起巡视案例来看,除去巡视人员的工资待遇等费用,巡视工作经费其实主要是由被巡视地方来负担。这种现象在全国是有一定普遍性的。经费由被巡视地方提供,和上级通过巡视监督下级的目的是冲突的。更严重的利益冲突表现在巡视组成员个人身上,正如俗话所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一通好吃好喝好招待之后,另外还送昂贵的礼物,巡视组成员还怎么好如实向上面汇报下面的问题呢?此外如果巡视经费
13、由下面来提供,下面就一定会产生一个强烈的动机: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把巡视工作人员“陪好”、“招待好”。这样的机会一旦被利用,利益冲突的程度就会严重化,就会变成赤裸裸的腐败问题以及无节制的浪费问题。该起巡视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高昂巡视工作开支的背后就是这种动机在作祟。基于前两种冲突,一个直接的危害就是巡视制度监督效果被部分抵消,甚至完全被消解了。在我国“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行体制下,巡视制度,这种自上而下的垂直监督肩负着过高的监督重担,因为它是唯一能够比较有效地发挥出监督效力的监督制度。而仅仅一个经费保障来源问题就可能使这个制度完全失灵,这是多么严重的后果!在我国现行巡视制度的相关文件中,都没有关于
14、巡视经费保障的具体规定。这是现行巡视制度的一个很大的漏洞。正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巡视就“约定俗成”地变成了该起案例这种模式,即由被巡视地区或单位负担具体的巡视工作经费。巡视工作,包括任何的监督工作,成本其实都是很高昂的。即使中央和省两级一时拿不出足够的预算来负担全部巡视制度成本,确实需要被巡视地方和单位负担一部分,那也不能采用那样“一对一”的方式,而应通过别的方式,从下面收一些经费上来。也就是“收支两条线”的方式,而不是“坐收坐支”的方式。修补的对策其实很简单,就是增加巡视工作经费保障条款。应该明确规定,巡视工作经费应该由派出巡视组的上级通过全额财政预算经费提供,同时应严格禁止被巡视地区和单
15、位给巡视组工作人员任何的利益,包括弥补工作经费的不足或给巡视组工作人员个人任何的礼品、款待、旅游、娱乐或其他任何好处。当然,不是在修补了巡视工作经费保障这个漏洞之后,巡视制度的预期效果就能完全发挥出来。实际情况也没有这么简单。由于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5现行的巡视制度设计还不能保证它能发挥出应有的监督效果。除了弥补经费保障规定的漏洞之外,还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首要的一条就是要通过逐步推行巡视报告公开,建立针对所有主体的问责机制。公开巡视报告会像审计报告公开那样对于提高相关各方的问责水平产生奇效。其次,没有人愿意干“得罪人”的工作,因此针对巡视工作人员建立切实有效的约束和激
16、励机制十分重要。最后,巡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也是制约监督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巡视工作人员的能力培训机制也很必要。如果有加强和改进巡视制度的机会或可能,增加这些措施对于发挥出巡视制度的全部潜力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填海思维”的致命伤害2011-10-10 09:32:57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周继坚与填海造地的物理后果和生态灾难比较起来,一些地方政府的“填海思维”,更加让人担忧一股填海造地的热潮近日来在部分沿海地区兴起。据媒体报道,在渤海、黄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填海造地运动正在大规模开展。填海对于
17、我国人口和资源矛盾突出的东部沿海地区来说,确实有一定的意义。然而,一些地方填海造地的热情过于高涨,等不及做完规划,填海造地项目就匆匆上马。最近,更有媒体曝出厦门某地人工填海竟然为建富人会所,让人大跌眼镜。凡事过犹不及,地方政府如此盲目急切、如此大手笔地填海造地,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首先,填海造地势必改变海岸线的生态环境,影响水中生物生活,使水质恶化、造成污染;其次,填海造地可能导致一些原本可以作为优良海港的海湾被填平,过度填海也会影响现有海港的水文条件,影响船只航运;此外,填海造地新增的土地,理论上需要长达数十年的自然沉降,才能用于工业和居住开发,可一些地方刚填平的土地,就立马开工建设,给质
18、量安全埋下了隐患。但是,与填海造地的物理后果和生态灾难比较起来,一些地方政府的“填海思维”,更加让人担忧。首先,“填海思维”表现为一种单一思维,注重的是眼前利益。当前,一些地方大肆填海造地,看重的是“什么来钱最快干什么”。这些地方填海大多着眼于开发住宅和工业园,主要还是冲着背后的丰厚利润。增加的土地不仅使以房地产为主导的地方经济增长得以继续,也使以土地收入为主的地方财政得以充盈。然而,这种经济形态毫无新意可言,单纯地依赖地产拉动经济,更会造成其他产业营养不良。特别是在国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地产调控力度,意图使宏观经济与房地产松绑的大背景下,这种思维可以说是与大趋势背道而驰。6某种程度上讲,这种
19、以填海造地为主导继续地产开发的单一经济模式之所以能够继续,主要在于地方官员的政绩驱动。官员急于在自己任期内上规模、见成效,才会罔顾项目的科学性,大张旗鼓。其结果是官员捞取了政绩,却毁了一片海域,坑了一方百姓。其次,“填海思维”本质是一种陆地思维,缺乏真正的海洋意识。陆地思维的核心是土地,海洋经济的核心则是海洋。今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浙江和广东三个地区的海洋区域发展规划,足见国家对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视和战略考量。然而,一些地方重陆地、轻海洋思维惯性依然存在,进而掣肘这些地方在海洋开发上的创新。海洋经济包括油气开发、渔业养殖、航运旅游等多种形态,填海造地虽然也是开发海洋方式的一种,但并不是海
20、洋经济的重点,更不能被当成海洋经济的主攻方向。过度的填海造地为得还是土地,且一般仍局限于工业和住宅建筑建设,说白了还是一种陆地经济形态,以“陆地思维”去经营海洋,无异于缘木求鱼,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近代以来,放眼海洋、经营海洋,几乎是所有强国崛起的必由之路。对于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而言,如何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同样迫切。问题在于,中国如何才能凭海而兴?发展海洋经济的大幕开启之际,盲目填海造地和以“填海思维”开发海洋都是有害的。不同的是,前者直接破坏当地自然环境,而后者隐藏在地方官员的脑海里,制约地方政府发展海洋经济的眼光,掣肘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和优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海洋开发需要热情
21、,但绝不能丧失理性;需要鼓足干劲,但绝不能没有眼光。为了区区几片人工土地,破坏了生态、丧失了良港、出现了问题,无异于在海洋开发中自缚手脚、得不偿失。不要让“填海思维”主导了海洋开发,也不要把目光停留在卖地生财的简单财路和潜力有限的“黄色土地”,要将目光投向那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蓝色海域”,毕竟,那里才是发展海洋经济、抢占未来先机的大有作为之地!(作者为媒体评论员)官场“权力瘾”泛滥之忧2011-10-10 10:50:55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唐亚林7认清公共权力的性质,斩断公共权力与利益的结合与输送之路,压缩因官位越高自由裁量权就越大而引发的腐败空间,是降低、
22、控制官员“权力瘾”的有效良方官员“权力瘾”是公共权力异化的结果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的让渡与授予,是人类文明进步在政治制度建构上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为防止公共权力被个人或群体垄断和滥用,人类社会相继在公共权力的来源、行使、监督、绩效四大方面建构起了人民主权原理、代议制原理、法治制衡原理、人民满意原理“四大基本原理”,其着眼点在于公民权利不断得到有效伸张和维护以及公共福祉不断得到公平分配和增进。然而,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官场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公共权力绝对化、集权化、私人化“三化”现象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和破除,以致目前形成了“公共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个人权力利益化、个人利益政策化”
23、这一“中国式权力异化”之恶质局面,其后果必然是拥有权力的人不愿放弃权力,权力小的人渴求更大的权力,没有权力的人拼命追求权力。1945 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与毛泽东针对中国历史上王朝的兴衰有个著名的对话。当时年届 68 岁的黄炎培先生说,“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变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
24、扭转,且无法补救。也有为了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出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所驱使,强于发展,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时年 53 岁的毛泽东则回应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一晃 60 多年过去,尽管当代中国已经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制度、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制度的政治制度体系,但对于现代公共权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一事关执政党和政府
25、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尤其是在“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让人人起来负责”的制度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具有环环相扣的锁链式特征且非常管用的体制机制。自然,公共权力的实际绩效就与人民群众的期待尚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反思官员“权力瘾”的首要之举,就是要从政治制度建构的“四大基本原理”出发,着眼于建立和健全“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让人人起来负责”的体制机制,发挥政治制度有效的约束与激励功能,消除公共权力异化的制度土壤。亦如当初邓小平同志所指8出的那样,要做好制度的设计、建设与健全工作,这是因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官员“权力瘾”是权力商品化的结果公共
26、权力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作为超越整个社会之上的权威性力量,肩负着为全社会公平分配利益、资源、安全之责。由于利益与资源的稀缺性、安全的相对性,决定了这种公平性分配始终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大难题。又由于公共权力本身就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就必然引发渴求更多利益与资源分配的人将追逐与攫取公共权力作为终极目标。一旦公共权力在现实政治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公共权力与利益的结合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进而发生掌握公共权力的人通过“设租”、“寻租”的方式来谋取个体与团体私利的恶果。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权力结构中,官员与官员群体因其职业性质本身就占据了拥有更多权力与话语权的优势,而且官位越高,资源稀缺性就越强,
27、其拥有的自由裁量权也就越大。一旦他们在行使公共权力时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发生权权交易、权事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就难以避免,其后果必然是损害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伤害人民群众对公共权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执政党与政府的信任感。公共权力的稀缺性、权威性与天生的“恶”质以及人性的复杂性的相互叠加与彼此强化,为公共权力的商品化奠定了天然的物质基础;缺乏有效制约的公共权力又为公共权力的商品化开辟了巨大的制度空间;更高职位的稀缺性及其所配置的福利性进一步加剧了官员对官位的争夺。这三者的结合必然催生官员对公共权力的不懈追求。是故,认清公共权力的性质,斩断公共权力与利益的结合与输送之路,压缩因官位越高自由裁
28、量权就越大而引发的腐败空间,是降低、控制官员“权力瘾”的有效良方。官员“权力瘾”是人的价值异化的结果在人的价值的评判标准上的阙失,一直是我们这个有着两千多年专制主义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度的“软肋”。千百年来,中国人本身所有价值的体现都集中归结为一点做官,做大官,做“人上人”,其他的都是次要的、卑贱的、不足挂齿的。至于独立之人格、平等之意识、自由之精神更无法进入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深层次领域。这种缺乏理性的、自主性的功利主义价值观选择不仅鄙视通过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自力更生之路,而且催生了以压制与奴化为双重特征的变态官场文化氛围的甚嚣尘上。现代民主政治的一大标志性成果就是用建立在职业分化
29、与平等基础之上的成就与功绩取向取代专制主义体制下身份和官位取向,用民众的公意来挑选与监督从事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1835 年,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民主制度体现出的对从事公职人员的价值评判有一个发人深思的剖析:“在一切方面都实行选举原则的国家,严格说来没有终身公职。人们就任公职,多半出于偶然,任何人也无法永久保住职位。当每年进行一次选举9时,情况尤其如此。因此,在平安无事时期,公职对野心的诱惑力不大。在美国,混迹于政治圈子里的人,都是抱负不大的人。怀有大才和大志的人,一般都远离政治而去追求财富。由于觉得办不好自己的事业而去负责领导国家事务的,倒是大有人在。”反观当代中国社会与官场,当无数
30、学子将进入公务员队伍作为最高择业目标,当无数官员把当更大的官作为人生最高理想,恰恰忘了当公务员与当官的根本使命是什么,忘了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这里,我们毫不惊奇地看到功利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幽灵又在这个古老的国土上复活乃至疯狂地肆虐,这不能不让人黯然神伤。由此可见,肩负着用现代化建设来统领中华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之使命的执政党和政府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日趋深入的 21 世纪,不仅需要在制度创新上走出一条让中国腾飞的新路,而且要在价值观的引领上开创出重新让中国人安身立命、心有所寄的良善之光。(作者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八成多网民认为权力会让人“上瘾”公众权力心态调查201
31、1-10-10 10:42:34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现阶段,普通公众的权力心态如何,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官场权力的?权力为何会让人“上瘾”?“权力瘾”又有哪些危害?近日,人民论坛杂志在人民网、搜狐网、人民论坛网推出“公众权力心态调查”,共 3256 位网友参与调查。如何看待官场权力39.5%的受调查者选择“厌恶,很多人以权谋私,不屑”;24.5%的受调查者选择“迷恋,权力能带来很多好处”针对“如何看待官场权力”这一问题,调查结果显示:39.5%的受调查者选择“厌恶,很多人以权谋私,不屑”;24.5%选择“迷恋,权力能带来很多好处”;20.7%选
32、择“嫉妒,自己有权力就好了;13.4%选择了“平静,有权应该用好,没权也没关系”。10调查结果反映出人们对待权力带有“厌恶”、“迷恋”、“嫉妒”等多种复杂心态,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目前社会存在扭曲的“权力观”。一方面,在媒体不断曝光的官员贪腐丑态以及官员和“官二代”飞扬跋扈的背后,是公众“仇官情绪”的不断高涨。在不断变革高速发展的中国,官员具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公共资源支配权。在缺乏有效的体制监督和公众监督的情况下,部分官员以公权谋私利,引发公众的强烈反感。但另一方面不少受调查者又选择了对权力的迷恋或嫉妒。公共权力的多寡依旧是评判一个人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准。有专家指出,在“官本位”思想依旧浓厚的当
33、代中国社会,公众对权力的厌恶并不能驱散他们对权力的追逐。很多人在看不惯权力不公的同时,又希望权力能为己所用,从而在体制内分得一杯羹。权力为何会让人“上瘾”超过八成受调查者认为权力会让人“上瘾”;38.2%的受调查者认为权力可以谋取个人利益在被问及权力会不会让人“上瘾”时,82.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会”;15.3%的选择了“不会”;2.3%选择了“不清楚”。对权力的追逐,古今中外不胜枚举,但若是达到“集体上瘾”的程度则需要我们高度警惕。超过八成的受调查者选择权力会让人上瘾,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了解到了目前官场权力生态背后的社会心理。那么,权力为何会让人上瘾?在回答“您认为权力能给人带来什么”这一
34、问题时,38.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可以谋取个人利益” ;23.4%的受调查者选择了“尊重和内心的满足感”;还有 26.1%和 12.3%的受调查者分别选择了“能支配更多的资源,施展才华”、“能够更快地提升自我”。专家指出,相当部分官员的思想仍停留于传统的官本位,“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等在他们看来都不过是一句空话、一个口号。因此,他们信奉位高权重就是自己高人一等的表现,而权力也是可以用来谋取个人利益的。所谓“尊重和内心的满足感”,体现的是人们赋予“权力至上”的虚荣心,而“可以谋取个人利益”的思想意识更可能带来以权谋私的不正当行为。“能支配更多的资源,施展才华”和“能够更快地提升
35、自我”则是积极健康心态的表现。官员们都应以这种心态追求权力。“权力瘾”的负面影响39.6%的受调查者认为,“权利瘾”扭曲了官场政治11近年来,对“权力”的过度追逐、迷恋而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例并不鲜见。执政期间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换届选举过程中的“进退留转”问题、不公平竞争问题;执法过程中的“强制拆迁”问题、“野蛮执法”问题 “权力瘾”到底会带来哪些危害?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者给出的三大原因依次是:为了权力不择手段,扭曲了官场政治 (39.6%);形成“官本位”思想,不利于发展(29.6%);造成干群分离,不利于团结(28.1%)。对权力“上瘾”极容易形成不正当竞争,造成拉票贿选等问题,
36、严重扭曲官场政治生态。同时,领导对权力过分“占有”,则会导致“一言堂”现象,不利于群策群力,更不利于一方发展。此外,在现有体制下,对权力“上瘾”,易造成官员“向上看”,不利于干群团结,更不利于党群关系的发展。以一种成熟理性的心态对待官场权力,是每一个官员的必修课。也只有以一种正确的权力观行使权力,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执笔:人民论坛记者李逸浩)“权力瘾”的危害2011-10-10 10:40:11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刘玉瑛毋庸讳言,官场有诸多弊端。官场为何会有诸多弊端?原因多种,对权力上瘾,也是其中的一种。要说对
37、权力上瘾,没有人会承认,甚至会否认。然而,一些人对权力上瘾,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喜欢权力、追求权力本无可厚非,但不能上瘾。为什么不能上瘾?“瘾”,词典上的解释是:“指特别深的不良嗜好,亦泛指对某项事物的特殊兴趣、癖好。”对权力上瘾,至少会带来以下的问题:首先,权力上瘾会对中国的官场生态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一个人如果有了“权力瘾”,往往会不择手段地攫取权力。近些年,官场上就频频出现通过暴力手段进行“恶性竞争”的事件。这种“恶性竞争”会破坏官场的文明、正常生态,恶化党风、政风,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影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其次,权力上瘾会对中国的社会带来严重的毒害,影响和谐社会
38、的构建。西方哲人塔西佗讲:“用罪恶手段得来的权力决不会被用于正当的目的。”此言深刻至极。一个用非正当手段获取权力的人,是不能指望他把权力都用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的,更不能指望他公正、公平、公开地运用权力的。比如,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他通过非正当的运作过程攫取了省国税局局长的权力。之后,他就开始违法违纪,就以权谋私,就中饱私囊,就大搞潜规则。握有公权力者肆意以权谋私,大搞潜规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为这破坏了社会的公平、公正、正义。一个没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社会,何来和谐?12再次,权力上瘾会对中国的政治文明带来严重的危害。党中央一直号召我们,要“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
39、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治文明的本质是强调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一个有“权力瘾”的人,势必大权独揽,死抱权力不放。那么何来政治文明?既然“权力瘾”有如此多的弊病,那为什么有人还会如此迷恋权力,疯狂地追逐权力?答案很单一,这就是“私欲”二字。因为权力可以带来名誉、地位和实惠。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权力更是如此。人们不是常说“权力是把双刃剑”吗?权力具有权威性、支配性,这种特性会给掌权者带来名誉、地位和实惠,但权力本身也具有腐蚀性,这种特性如果不能被有效地监督、被有效地约束,也会给掌权者带来灾难。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绝对的腐败导致绝对的灭亡。李真最后
40、走向不归路就是如此。上面我们虽然分析了“权力瘾”的危害,但并非是对所有喜欢权力、正常追求权力者的全盘否定。如果你喜欢权力,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等正常途径来追求,但不能不择手段,而且有了权力还要把它用在正当的途径上,不能搞歪门邪道。当然,有关方面还需要通过刚性的制度安排,来保证老实奉献者不吃亏,保证对权力的有效监督。(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教授)“逆淘汰”趋势加剧凸显社会扭曲2011-10-10 17:26:45 来源:人民论坛政论双周刊(总第 342 期) 作者:谢志强 姜飞云编者的话当下可谓是个 “拼爹 ”时代, “知名 ”的、不知名的 “逆淘汰 ”屡见不鲜。比如,“萝卜招聘 ”“
41、冒名顶替 ”“我爸是李刚 ”破坏社会公平、公正的咄咄怪事层出不穷。所谓 “逆淘汰 ”,简言之,即指坏的淘汰好的,劣质的淘汰优胜的,小人淘汰君子,平庸淘汰杰出等现象。与此同时,学者于建嵘提出 “社会逆治理 ”现象:治理目标和措施与效果反向。为何在改革开放 30 多年后的今天,逆淘汰、逆治理、逆调控等逆向机制层出不穷,乱象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深刻根源 ?“官场逆淘汰”使溜须拍马、行贿谄媚者步步高升,“经营逆淘汰”使守法经营者不如偷税犯奸者,“改革逆淘汰”使大胆改革者不如庸碌无为者,“人才逆淘汰”使拼知识的不如拼爹的近来,有众多声音称“逆淘汰”与社会进化论格格不入。这并不奇怪,因为,“逆淘汰”本身并不
42、是社会进化的外现,而是社会退化即衰败的表征。淘汰是优胜劣汰的进步变化,是社会进化的方式;而“逆淘汰”则是由优转劣、由好转坏的变化,与社会进化无关。“逆淘汰”的内在属性13其实,社会的“逆淘汰”现象古已有之。我们只有在对社会运行机制的探讨中方能管窥“逆淘汰”存在的必然性。社会运行,必须有一定的人口条件、生态环境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文化与心理条件等,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带规律性”的模式,即所谓的“社会运行机制”。根据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又可将社会运行机制分为自发机制和人为机制,“逆淘汰”基本属于自发机制;根据社会运行机制的表现形态,还可将其分为显性机制和隐性机制,“逆淘汰”
43、属于隐性机制,这与我们常说的“潜规则”含义相通,有相当的消极影响。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社会也不例外。社会人的责任,就是极力改善其运行机制,延长其发展过程。社会要良性运行,必然要优胜劣汰,必然要抑制或消灭“逆淘汰”。而“逆淘汰”之所以会产生并蔓延扩大,源于其特定的社会需要。“逆淘汰”的内在社会属性主要有:第一,需要与满足两者之间不可分割。任何需要,不管其程度强弱如何,也不管其满足的可能性有多大,都有一个不可遏止的、要求满足的态势或趋势。如官场的溜须拍马、行贿谄媚本身使当官者自身得到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从而使这种出自人性的供需关系得到巩固,是非关系自此颠倒。第二,这种需要有永不满足的
44、特性。马克思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一般来说,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是无限的,而这与其是否正当的属性无关,如“致富逆淘汰”反映的是人们越来越迷恋不劳而获、一夜暴富,非法手段成为“风尚”,种种颓势难以遏止。“逆淘汰”导致社会利益结构变化“逆淘汰”使少数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必然使大部人的公平需求受到限制,当越来越多的人效之趋之的时候,社会利益结构必然需要新的协调与调整。从利益的差异性来看,利益可分为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与此相对应,也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方式:其一,认同性社会调整。当人们将某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可能努力去维系这种利益,甚至
45、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逆淘汰”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在认同这种竞争手段的基础上采用的方式。其二,互补性社会调整。这种调整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由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并相互依赖,尽管其整合过程充满矛盾与冲突,但人们因对方的需求有互补性而加以采用。简言之,由于利益需求的不同,人们使用金钱、美女、社会关系等规则或体制之外的方式进行交换,获取利益,造成“劣币驱逐良币”。“逆淘汰”这种方式之所以长期蔓延,在于其运行机制得到了一定的激励。即“逆淘汰”这种行为方式在价值观念和实践中得到了强化,从而使社会成员在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按潜在的标准和程序分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
46、标。激励机制出现扭曲14一般来说,社会激励一般有功利型和符号型两种方式。功利型是以实物形式的给予作为激励手段,如金钱、物品、生活待遇等。当一个地方的官场是非颠倒,正不压邪,潜规则成为很多人心照不宣的法则时,它就会对官场内外的更多人产生有说服力的影响,使之不断认同和加入,继而巩固潜规则的合理性。所以,“官场逆淘汰”使溜须拍马、行贿谄媚者步步高升,“经营逆淘汰”使守法经营者不如偷税犯奸者,“改革逆淘汰”使大胆改革者不如庸碌无为者,“人才逆淘汰”使拼知识的不如拼爹的等等。符号型激励以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给予认可、赞赏等作为激励手段,主要用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精神需要。如“道德逆淘汰”使损人利已
47、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可“成者王败者寇”等等。无论哪种激励,都使部分人为了结果而不择手段。社会要正常运行,必然要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有效地遵从社会规范,防止社会堕入恶性运行、畸形发展。为此,要治理“逆淘汰”等社会恶疾,市场秩序必须完善、道德体系必须重建、顶层设计必须科学、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加快。具体来说,首先必须牢固树立起法律法规等制度规章的权威。如在干部作用选拔中,必须扩大公民对干部选任的参与,加大民意在干部选任中的权重,大力改革和完善干部选任程序,提高干部选任和政府权力运行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坚决制止“跑官要官”、“萝卜招聘”等丑行。其次,必须全
48、面推进社会的深层次改革。“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格局必须使政府由资源垄断型转向社会服务型,弱化人们对官僚体制的盲目崇拜,建立和完善正面激励机制与正向淘汰规则。再次,必须让先进文化引领发展观念。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在全社会从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体察到公平公正竞争的益处,不能让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处处吃亏,不能让“彭宇案”再有翻版。胡锦涛在 2011 年的“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凭实绩使用干部,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让所有优秀干部都能为党和人民贡献力量。”对此,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让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听到民众的呼声
49、,对其增加压力,使社会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作者为中央党校社会学教授;中央党校研究生)延伸阅读逆淘汰的十大表现表现之一:财富逆淘汰。如今,正常劳动甚至正常经营致富难度越来越大,劳动者权益得不到足够的尊重和保护,是人们迷恋一夜暴富的原因之一。劳动难致富,不劳动反而致富,呈现出“逆淘汰”现象。15表现之二:经营逆淘汰。正常经营企业者和非正常经营者甚至违法者形成了很大反差。这又是一种“逆淘汰”。表现之三:人才逆淘汰。近年被网民披露出来的“萝卜招聘”、“吃空饷”事件,还有科研和大学的官本位日益严重等现象说明,人才逆淘汰机制不仅存在而且明显趋于强化。表现之四:官场逆淘汰。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的复杂性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官场风气存在问题,出现一些岗位上领导干部感到坚持原则难,甚至做廉洁干部难的现象,表现出了“逆淘汰”。表现之五:行政逆淘汰。公共管理的改革方向是更加法治化和高效率,而且要有必要的民主程序制约。但是这些年来,不少改革者,往往还是一个人拍脑袋现场决策、一声令下独断专行的形象,从上大项目到大拆大建、城市过度亮化和无摊贩化管理等等,改革者给人的都不是法治化和民主化的形象。这又表现出“逆淘汰”的趋势。表现之六:机构逆淘汰。真正人员精干、效率较高的机构缺少必要的存在环境,呈“逆淘汰”之势。表现之七:改革逆淘汰。机构越改越多、官越改越多、权力越改越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