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 医 基 础 理 论 02课程代码:01400052适用专业(方向):中医药类专业本科总学时数:64学分数:4.0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养生与治疗的原则(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即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为今后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以及中医临床各科打好基础。该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可适当配合多媒体教学。课时共计 64 学时。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
2、排绪 论 (4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3、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教学内容】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8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阴阳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2、掌握五行的基本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理解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了解古代哲学中精与气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气学说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三节 五行学说1、五行的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相生与相克;五行制化与胜复;五行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6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2、掌握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及其分类。3、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4、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及功能。5、理解气与血、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6、了解气与津液的关系、精气神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精1、人体之精的基本概念。2、中医学
4、之精与古代哲学之精概念的区别。第二节 气1、人体之气的基本概念。2、人体之气的生成。3、人体之气的运动与气化。4、人体之气的功能。5、人体之气的分类。第三节 血1、血的基本概念。2、 血的生成。3、血的运行。4、血的功能。第四节 津液1、津液的基本概念。2、津液的代谢。3、津液的功能。第五节 神神的基本概念。第六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1、气与血的关系。2、气与津液的关系。3、精血津液之间的关系。4、精气神之间的关系。第三章 藏象 (14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藏象的基本概念。2、掌握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3、掌握六腑的主要功能。4、掌握脏与脏之间的关系。5、理解藏象学说的形成过程及特点。6、了解
5、五脏的生理特性及五脏与形、志、窍、液、时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一节 藏象学说概论1、藏象的基本概念。2、藏象学说的形成。3、藏象学说的特点。4、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第二节 五脏1、心(1)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2)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2、肺(1)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2)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主宣发肃降。(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3、脾(1)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2)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4、肝(1)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6、。(2)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5、肾(1)主要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2)生理特性:主蛰守位。(3)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第三节 六腑1、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胆为奇恒之腑。2、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喜润恶燥。3、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主液。4、大肠:主传导、变化,主津。5、膀胱:主藏津液、排尿。6、三焦:概念;六腑三焦的功能;上、中、下三焦部位的划分及功能特点。第四节 奇恒之腑奇恒之腑的概念。第五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1、脏与脏的关系。2、脏与腑的关系。第四章 经络 (6 学时)【目的要求】1、
7、掌握经络的基本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十二经脉的名称、大体循行路线、走向交接规律、分布规律、流注次序和表里关系。3、掌握奇经八脉的概念、总体的功能,任脉、督脉、冲脉和带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4、理解经络的基本生理功能和应用。5、了解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路线和主要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1、经络的基本概念。2、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 十二经脉1、十二经脉的名称:命名原则和具体名称。2、十二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6、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第三节 奇经八脉1、奇经八脉的概念。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
8、能。3、奇经八脉的循行部位和基本功能。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应用1、经络的生理功能。2、经络学说的应用。第五章 体质 (1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体质的概念。2、了解体质的分类。【教学内容】第一节 体质学说概述体质的概念。第三节 体质的分类常用体质类型及其特征。第六章 病因 (9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学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2、掌握六淫的概念及其共同致病特点。3、掌握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4、掌握疠气、七情、痰饮、瘀血和结石的基本概念。5、理解七情、劳逸、饮食内伤致病的规律和特点。6、了解外伤、诸虫、药邪、医过和先天因素等其他病因的致病概况。【教学内容】概述1、病因和病因学说
9、的概念。2、中医学探求病因的主要方法。3、中医学对病因的主要分类方法。第一节 六淫1、六淫的概念及其共同致病特点。2、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征。(1)风邪(2)寒邪(3)湿邪(4)燥邪(5)火(热)邪(6)暑邪第二节 疠气1、疠气的基本概念。2、疠气的致病特点。3、影响疠气产生的因素。第三节 七情内伤1、七情的基本概念。2、七情与内脏精气的关系。3、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第四节 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第五节 劳逸失度1、过劳2、过逸第六节 病理产物1、痰饮2、瘀血3、结石第七节 其他病因1、外伤2、诸虫3、药邪4、医过5、先天因素第七章 发病 (2 学时)【目的要求】1、掌
10、握发病的基本原理。2、了解影响发病的因素。【教学内容】第一节 发病原理1、发病的基本原理。2、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第八章 病机 (8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邪正盛衰对虚实变化和疾病转归的影响。2、掌握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和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和亡失的基本病机。3、了解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瘀、血热和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3、了解津液不足、津液输布和排泄障碍的基本病机。4、理解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节 基本病机1、邪正盛衰(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2、阴阳失调(1)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2)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和亡失的基本病机。3、
11、精气血失常(1)精的失常。(2)气的失常。(3)血的失常。(4)精气血关系的失调。4、津液代谢失常(1)津液不足。(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5、内生“五邪”第九章 防治原则 (6 学时)【目的要求】1、掌握预防的概念。2、掌握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扶正与祛邪、三因制宜治则的概念与临床应用。3、理解调整阴阳、调理精气血津液治则的概念与临床应用。4、了解常用的预防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预防1、未病先防2、既病防变第二节 治则1、正治与反治2、治标与治本3、扶正与祛邪4、调整阴阳5、调理精气血津液6、 三因制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四、成绩考核方法本课程采用
12、综合考核的方法,即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闭卷考试或考查为主,结合课堂提问、专题作业、平时测验等评定成绩。五、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为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医药学其他基础课、桥梁课以及中医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应首先必修本课程。六、学时分配参 考 性 教 学 时 数 分 配 表章次 教学内容 讲授时数 总时数绪论 绪论 4中医学基本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 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8古代哲学精与气的基本概念 1阴阳学说阴阳概念、阴阳学说基本内容 1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应用 2五行学说五行概念、五行学说基本内容 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基本内容及应用 2
13、第二章 精气血津液神 6精的概念、气的概念、气的生成 2气的功能及血的概念、生成、功能 2津液的概念、生成、功能及气与血的关系 2第三章 藏象 14藏象学说概论 2五脏心、肺 2五脏脾、肝 2五脏肾 2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2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2脏腑之间的关系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2第四章 经络 6经络的概念、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 2十二经脉 2奇经八脉、经络的生理及应用 2第五章 体质 1体质的概念、常用体质类型及其特征 1第六章 病因 9六淫的概念及其共同致病特点 1六淫风、寒、暑 2六淫湿、燥、火 2七情 2痰饮、瘀血 2第七章 发病 2发病的基本原理 2第八
14、章 病机 8邪正盛衰 2阴阳失调 2精气血的失常 2内生五邪 2第九章 防治原则 6预防 2正治与反治、治标与治本 2扶正与去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2合计 64 64七、教材与参考教材选定教材: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参考教材:1、张珍玉:中医学基础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2、印会河、张伯讷:中医基础理论(教参)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3、王新华:中医药高级参考丛书中医基础理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 ,科学出版社,1994附:课程简介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简介课程主要内容:中医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
15、维方法的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药学其它各门课程的基础。是高等中医教育全日制正规院校各专业本、专科学生(一年级第一学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也是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和防治原则等。通过教学,使学习者能根据需要分别不同内容进行学习。并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常见实际问题的方法。为迅速转入其它学科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未来的临床、科研提供必要的手段和方法。本课程所用教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新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执笔人:马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