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27.50KB ,
资源ID:15067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5067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分享经济背景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博弈模型构建.doc)为本站会员(无敌)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分享经济背景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博弈模型构建.doc

1、分享经济背景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博弈模型构建 马泽伟 唐雪华 邹庆 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 中国兵器工业规划研究院 摘 要: 近年来, 分享经济作为知识信息时代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 正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和服务供给进行深入探讨, 能够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 扬长避短, 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效率。本文在对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以分享经济平台安全预期有效为假设前提, 构建分享经济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博弈模型。通过从双方完全承诺模型和单方承诺模型着手, 指出在分享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中, 供给者谁来承诺、如何承诺、采用直接供给还是间接供给方式,

2、均会对消费者的整体福利水平产生影响。对此, 本文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信用监管的顶层设计、明晰大数据产权边界、加大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投入等措施, 以期能有效促进分享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 分享经济; 商品和服务供给; 博弈模型构建; The Game Model Construc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Suppl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aring Economiy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type of transaction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and in

3、formation, the sharing economy is gradually penetrating into every aspec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life. Research on the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sharing economydevelopment canimprove economic operational efficiency by enhancing advantage and avoiding disadvantage of the shar

4、ing econom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nthe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sharing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assumptionsthat the sharing economic platform is security, predictable and effective, this paper constructs game models including the complete commitment model and unilateral com

5、mitment modelabout the supply of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sharing economy, analyzing the impaction on the welfare level of consumers from the three variables including committing subject, committing issues and the supply pattern.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6、the top-level design of credit regulation, defining the property rights border of large data,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in order to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sharing economyeffectively.Keyword: the sharing economy; supply of good

7、s and services; game models construction;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战略的深入推进, 借助国家战略的契机,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模式, 成为数字经济领域最强劲、最活跃的组成部分, 并逐步上升至国家战略。“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积极发展分享经济”作为加快多领域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将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 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 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植根于信息化平台的分享经济, 通过连接商品和服务的供需双方, 大大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提高了商品和服务供给者进行相对自由灵活定价的概率。据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

8、心统计, 2016 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约为 3.452 万亿, 同比增长 103%, 预计到 2020 年分享经济规模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10%以上。分享经济通过互联网中间平台和要素所有者的数据信息, 对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形成有利支撑。一、关于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研究的文献综述目前, 对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分享经济与协同消费。Rachel Botsman (2010) 表示, 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 协同消费对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Botsman黄璐、江雯 (2017) 研究表明, 分享经济催生了协同消费, 通过共享闲置资源,

9、社会资源得到了极大的节约和高效利用。2.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求模式的变更。在对商品与服务供求模式的研究方面, Kim, etal. (2015) 得出在传统经济中, 商品和服务所有权的转移是供需双方进行交易的前提, 而 SmolkaNguyen, 2014;Rifkin (2015) 指出, 分享经济下的商品与服务供给显著降低了创新创业成本, 推动创造力的提升。杨金亮、陈义忠、孔维斌 (2017) 研究得出, 分享经济平台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评价供求双方的信用资质, 并有效控制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 在促进交易顺利实现的同时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综上, 已有文献尽管理清了分享经济的来源、论述了

10、分享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供给的运行机制及对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效益影响, 但鲜少对分享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参与者间博弈行为进行探讨。对此, 本文尝试从分享商品和服务供给者之间的博弈行为出发, 以分享经济发展的各项条件较为完善为假设前提, 分析分享商品和服务如何影响消费者的整体福利水平, 进而提出促进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二、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理论分析分享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信用经济, 通过对线下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 使服务/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提供产品或服务 (中银国际证券, 2015) 。分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 依靠第三方平台, 使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

11、分离, 实现了闲置资源使用权向需求方的暂时性转移, 优化了闲置资源的合理配置 (郑志来, 2016) 。现从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需的类型、商业模式和动态定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 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需模式的分类分享经济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相契合, 是供给侧改革的有力推手。从广义上说, 分享经济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对个人交易模式, 对此, 基于分享经济参与主体的不同, 本文将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需双方的交易类型划分为四种类型, 即企业-企业 (B2B) 、企业-个人 (B2C) 、个人-企业 (C2B) 、个人-个人 (C2C) (详见表 1) 。表 1 分享经济

12、交易类型的划分 下载原表 (二) 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商业模式分享经济与传统商业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分享经济注重对闲置资源的利用, 并实现了商品和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对等与能力均衡。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分享经济商业模式, 应是依托电商、政府等征信体系, 并通过监管主体的监管, 保证分享经济平台安全预期可信, 进而有效整合商品和服务供给方的碎片化资产, 与需求方高效匹配。在分享经济生态圈中, 供给方和需求方不再囿于传统的交易模式, 组织形态相应发生变化, 方式更为灵活, 可以是B2B、B2C、C2B、C2C 中的任何一种, 同时, 消费者既可以是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外围组成, 也可以随时转化成以

13、需求为核心的一方 (如图 1 所示) 。图 1 分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基本架构 下载原图(三) 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的定价机制罗宾蔡斯认为, 处于分享经济模式下的新企业, 对变化的环境适应性更强。分享经济改变了以往供需错配的局面, 通过暂时性让渡所有权为需求方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商品和服务, 大大提高了供求双方合约签订的灵活性。供给方可随时根据当前的供需情况对价格策略做出调整, 价格变化成为瞬时性。对供给方而言, 只要有闲置的商品和服务资源, 且提供该闲置资源的价格超过共享成本, 就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参与到共享经济中, 并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 (如图 2 所示) 。例如, 网约车可根据不同时段及打车

14、人群的多少动态调价, 提高车辆资源匹配率, 达到供需的动态平衡。从中长期看, 分享经济也能够通过降低商品和服务供给的价格水平 (丁元竹, 2016) , 实现帕累托改进, 改善需求方的福利。图 2 商品和服务供给价格在分享经济与传统经济下的差异 下载原图三、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在对分享经济中商品和服务供求类型、商业模式及定价机制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本文在此通过构建非合作博弈均衡模型, 对分享商品和服务在供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博弈情形进行分析, 以期更进一步探讨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本质和内涵。(一) 模型设定1. 基本假定。本文假定经济社会中各项职能运行良好,

15、 物价水平稳定, 分享经济平台安全、可预期、有效率。同时, 同一地区有 A 和 B 两位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者, 供给两种类型的商品和服务, 一种为分享商品和服务, 另一种为私人购买的不参与分享的商品和服务 (以下简称私人品) 。在此, 通过匹配机制来研究该地区供给者 A 和 B 提供分享商品和服务的博弈行为。两位供给者在设定匹配率以及直接供给量时是非合作的;另外, 用于购买分享商品/服务和私人品的资源禀赋外生, A 为 R, B 为 r;其他相关性假设如下: (1) 分享商品和服务的总量为 G, 私人品消费水平:A 供给者为 H, B 供给者为 h; (2) 假定 A 供给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16、G, H) , B 供给者的效用函数为 V (G, h) ; (3) 关于分享商品和服务, A 的直接供给量为 Q, 匹配率为 m, 而 B 的直接供给量为 q, 匹配率为 n; (4) 资源禀赋约束条件:A 为 R=H+Q+mq;B 为 r=h+q+n Q; (5) 分享商品和服务总量 G= (1+n) Q+ (1+m) q; (6) 理性人假设:A、B 两个供给者均追求效用最大化。并且效用函数分别记为:U ( (1+n) Q+ (1+m) q, R-Q-mq) 和 V ( (1+n) Q+ (1+m) q, r-q-n Q) 。2. 基本思想。本文模型的建立思想是考虑市场监管秩序良好的情况

17、下, 供给者间通过构建一种新型合作模式来实现分享商品和服务的帕累托最优供给水平。当供给者 A 就某分享商品和服务做出直接或间接供给承诺时, 供给者 B 以效用最大化为最大目标, 并根据前一供给者的供给承诺做出直接或间接的供给决策。两位供给者谁来承诺、怎么承诺、直接提供还是间接提供, 将直接决定该地区的消费者的整体福利水平。从以上假设来看, 直接提供分享商品和服务是 Q 和 q 两个变量关系;而间接提供是确定 m、n 两个比率关系。本文分两个情形讨论分享商品和服务的提供:一是双方完全承诺, 即 A 供给者和B 供给者同时对分享商品和服务进行供给承诺时的非合作博弈过程, 两位供给者均作出匹配率承诺

18、。阶段 1, A 供给者和 B 供给者同时选择各自匹配率 m、n, 阶段 2, 同时选择各自直接提供数量 Q、q;二是单方承诺, 即只有一位供给者给出承诺时的非合作博弈过程, 本文假定 A 供给者做出承诺, 阶段 1, A 供给者选择匹配率 m, 阶段 2, 两位供给者同时选择 Q, q。本文假设所有的均衡都是子博弈完美均衡, 因此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模型结果。(二) 双方完全承诺模型的建立根据模型是否存在均衡解, 如果存在均衡解, 该均衡是否稳定, 本文将分 mn1 三种情形求解完全承诺下的均衡解。1. 情形 1:m n0, A 供给者会持续增加匹配率 m, 同理 B 地区也会持续增加匹配率

19、n, 直到 mn=1。因此, 当 mn1。根据方程 (4) , 当 mn1 时, 恒正, A 供给者会不断提高 m, 直至Q=0, 挤出直接供给;同理 B 供给者也会不断提高匹配率 n, 直至 q=0, 最终将全部为间接供给分享商品和服务, 而没有直接供给数量, 这一结果要劣于至少一方直接提供分享商品和服务的结果。综合以上分析, 在完全承诺情况下, A、B 两位供给者同时供给分享商品和服务的均衡结果是 mn=1, 并且以下等式成立: , 该公式如果得到满足, 则所得出的均衡结果是帕累托最优的, 而且两位供给者的外溢性公共品供给量满足林达尔均衡。(三) 单方承诺模型的建立按照逆向递推法, 到阶段

20、 1, A 供给者预期阶段 2 的纳什均衡为 Q (m) 、q (m) , 在阶段 1 选择匹配率 m, 此时 A 供给者的效用函数变为:由于 G、H、h 均为正常品, 故可推出 , 因此, 只要存在纳什均衡内点解, A 供给者的效用就会随着 m 的增加而增加, B 供给者的直接供给量 q 同时会随 m 的增加而增加。此外, Q 与 m 之间的关系无法判别, 但 A 供给者持续提高匹配率 m, 将会逐渐挤出其直接供给量。此时, 降低匹配率 m 会使得 A 供给者的境况变好;而且由于只有 A 供给者做出匹配承诺, Q=0 时提供分享商品和服务的成本要低于双方完全承诺时的成本, 因此, A 供给者

21、单方做出匹配承诺要优于双方完全承诺。对于 B 供给者而言, 如果完全承诺下的产出是帕累托最优的, 那么当 A 地区降低匹配率 m 增加自身效用的同时, 会导致 B 供给者境况变差。四、结论与建议针对分享经济下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博弈分析可知, 分享经济条件下, 商品和服务供给者可根据对方的供给量和供给匹配率做出反应, 进而实现自身效用的提高, 同时, 供给者的承诺方式、商品和服务是直接提供还是间接提供等, 均会对消费者的整体福利水平产生影响。但是, 分享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模式, 在当前情况下依然存在一些缺陷, 唯有进一步予以完善, 才能建立一个安全、有效、可预期的分享经济平台, 促使有关部门更

22、好地根据大数据平台及供给者间博弈方式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更好地提高消费者的整体福利。对策建议大致如下:1.加强信用监管的顶层设计。分享经济作为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超高速发展的特点, 监管过严或不足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应为分享经济领域大数据征信设置规则底线, 并在行业准入制度、交易规则、风险管控等方面加强监管。2.明晰大数据产权边界。分享经济依托第三方平台, 平台中大数据资源是否属于公共资源、产权是否应归国家支配、各经济主体的大数据支配权限如何及用户的隐私权保护等情况需要通过法律形式予以确认, 从而实现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定。3.加大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投入。要使分享经济成

23、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推手, 进一步发挥分享经济效应, 需要依靠各行业、各领域的数据互联, 这就需要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步伐, 使数据资源更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参考文献1杨居正、张维迎、周黎安.信誉与管制的互补与替代基于网上交易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 2008 (7) . 2G Zervas, D Proserpio, J Byers.The Rise of the Sharing Economy: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Airbnb on the Hotel IndustryJ.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3. 3Schor J.B.,

24、 Fitzmaurice C.J.Collaborating and Connecting:the Emergence of the Sharing EconomyJ.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2014 (26) . 4丁元竹.推动分享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基于对国内外互联网专车的调研与反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2) . 5杨帅.共享经济类型、要素与影响:文献研究的视角J.产业经济评论, 2016 (2) . 6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J.电子政务, 2017 (3) . 7杨金亮、陈义忠, 孔维斌.分享经济对税收的影响及税收应对J.税务研究, 2017 (5) . 8吕本富、汪天润.宏观统计体系下的分享经济价值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 (6) . 注释(1) (1) 匹配机制是供给者依据其他供给者的供给情况而确定匹配率, 从而确定自己的供给水平。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