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0.64KB ,
资源ID:149774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49774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与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拉拉链)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与分析.docx

1、反全球化运动考察与分析 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争议的大问题。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我们这个地球上,一方面是全球化呼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反全球化运动风起云涌。目前国内研究全球化的论文和著作很多,而研究反全球化的专著阙如,文章奇少。然而,就像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无可回避的问题一样,反全球化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无可回避的问题。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都是我们必须严肃认真地加以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反全球化运动考察 1999年11月底12月初发生在美国的“西雅图风暴”,拉开了世界范围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序幕。现在按照历史顺序来回顾和考察反全球化运动。 1999年11月30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在西雅图

2、开幕。与此同时,世界反全球化人士云集西雅图,对全球化进行抗议。有4万人组成的全球化抗议者队伍与警察在整个西雅图发生全面冲突,被视为全球化象征的麦当劳快餐店(有一种说法是,全球化就是麦当劳化)被捣毁。防暴警察试图用催泪弹和橡胶子弹(警察事后只承认用了胡椒粉喷雾剂)驱散示威群众,但效果不大。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被迫推迟5小时开幕,不少代表团未能出席第一天会议。警方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实行宵禁。到12月1日,警察已逮捕310人,另有多人受伤。克林顿的贸易保护主义的讲话遭到普遍反对,会议未能达成协议。 在西雅图大规模反全球化示威游行之后,世界各地随后发生的所有反全球化的示威游行都被称为“西雅图风暴”,反

3、全球化运动的参加者都被称为“西雅图人”。 2000年1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举行。反全球化示威者从世界各地聚集达沃斯,抗议全球化。在示威中,又发生了捣毁被视为全球化象征的麦当劳快餐店事件。 2000年2月14日,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曼谷召开。反全球化示威者汇集曼谷,谴责WTO(世界贸易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B(世界银行),要求国际金融机构立即采取行动分担发展中国家由于全球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2000年4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华盛顿开会。大批全球化反对者汇聚华盛顿,抗议全球化,抗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会议,使一些代表无法进入会议中心。示威者要求建立

4、一个没有“公司的支配”的“工人的社会”。全球正义动员组织发言人说,这次抗议活动旨在反对跨国公司接管世界。“我们的政治制度已愈来愈变成一小撮跨国公司集团的工具。只照顾跨国公司的利润。”警方拘捕了600名抗议示威者。 2000年5月1日,伦敦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游行示威,以纪念国际劳动节。 2000年9月上旬,联合国在纽约举行各成员国首脑千年高峰会议。与此同时,大批反全球化示威者在联合国总部对面举行各国人民高峰会议。 2000年9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布拉格举行年会。1万多名反全球化示威者从世界各地聚集布拉格,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举行的年会,指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

5、行是全球资本主义的工具,要求加以关闭。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约100人受伤。 2000年10月20日,第三次亚欧会议在韩国汉城召开。反全球化示威者约两万人举行与亚欧会议相对立的人民论坛。 2000年12月6-7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尼斯举行。与此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反全球化示威者云集尼斯,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大游行,参加者大约有5万人。欧盟首脑会议一度被迫中断。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多人被捕,其中2人被判监禁。警察中有24人受伤。 2001年1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在苏黎世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反全球化示威者会集苏黎世,抗议世界经济论坛会议。反全球化人士与警察发生冲突,约有30人被驱逐,12

6、0人被捕。 2001年4月20日,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在魁北克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来自南北美洲各地的反全球化的大批示威者同警察发生冲突,警察动用催泪弹和高压水枪对付示威群众,400名活动分子被捕。抗议者向警察投掷石块和酒瓶,19名警察受伤。 2001年6月15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哥德堡开会。来自世界各地特别是来自欧洲的反全球化人士云集哥德堡,举行反对全球化的示威游行,参加者约两万人。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巷战,警察向示威者开枪,多人受伤。 2001年6月25日,世界银行在巴塞罗那开会。大约1万人在巴塞罗那举行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冲突,22人被捕,32人受伤。世界银行被迫取消了一次会议。

7、2001年7月20-22日,布什等八国首脑在热那亚举行会议。会议开幕前,新闻媒体报道,将有10万名反全球化人士从世界各地聚集热那亚,准备示威游行,并举办大型社会论坛,抗议全球化。意大利媒体将来自世界各地的“西雅图人”分为红、黄、蓝、黑四大军团,划分的标准是“西雅图人”反全球化的方式。红色军团一般采取和平方式反全球化,他们头带安全帽,手持木棒和盾牌,准备在遭到袭击时进行自卫。黄色军团较为活跃,持有仿古“武器”。蓝色军团备有石块、燃烧瓶,有暴力倾向。黑色军团不仅有暴力倾向,而且有破坏力。“西雅图人”分别通过陆、海、空云集热那亚。意大利警方严阵以待。天上战机巡逻,海上军舰游弋,军方甚至部署了地对空导

8、弹,会议区内连下水道出口也全部焊死。7月20日,八国峰会开幕。八人开会,两万人保卫,十万人抗议这成了媒体的醒目标题。据德新社热那亚7月20日电,在开幕前一天,示威者企图冲进开会地点,与警察发生冲突。燃烧的垃圾箱成了浓烟滚滚的路障。警察动用了催泪弹和高压水枪,示威者动用了燃烧弹和铺路石。7月20日,会议开幕时,汇聚热那亚的大约12万示威者举行大游行,打出了全球化导致贫困的横幅。示威者与两万名警察和准军事人员发生了暴力冲突。在这场暴力冲突中,近500人受伤,126人被捕,1位意大利青年被警察开枪打死。在会议的第二天,至少有228人受伤。美联社热那亚7月21日电称:这次八国峰会是“一次被抗议活动搅得

9、乱七八糟的最高级会议”。英国金融时报7月21日文章说:“由于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这里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只剩下首脑会议的参加者和抗议者。普通百姓都呆在家里。”7月22日,八国首脑会议在反全球化的抗议声中闭幕。八国首脑会议公报甚至也不得不写上“要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全体公民,特别是穷人”这样的话。 2002年1月31日2月4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纽约召开,这是该论坛1971年创立以来首次在瑞士以外的地方召开,有100多个国家的政要、企业家、学者、宗教界领袖等近3000人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反全球化人士汇聚纽约,准备示威游行。示威者说要上街,警方万分紧张。大批警察对会场实行“密集防卫”。纽约每日新闻报

10、道:会场所在的曼哈顿中城在警察保卫下犹如一座“军营”。联合国 秘书长安南在讲话中说,全球权力和财富分配的极不平衡对国际安全形成严重威胁。当今的现实是少数人享有特权,而太多的人则生活在极度贫困和日益恶化的境况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勒甚至也批评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批评发达国家“过于自私”。会议期间,近万人多次游行示威,反对全球化,抗议富国和强国决定世界命运。 2002年6月26-27日,八国峰会在加拿大举行。为了防止反全球化人士到开会地点游行示威,东道国加拿大将会议特意安排在距卡尔加里约100公里外的一个偏僻的小村庄举行,并采取严格措施,禁止非与会人员前往。会议主题讨论全球经济、反恐、援非等

11、问题。军警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会议开幕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千名反全球化人士无法接近八国峰会会场,只得在距离会场约100公里外的卡尔加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反全球化口号,抗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掠夺造成死亡。抗议者与警察发生冲突,一些抗议者被捕。 以上考察的是反全球化运动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峰会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举行,前者与后者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发生正面冲突,而且往往出现暴力冲突。 反全球化运动还有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特点是,反全球化运动与推进全球化的国际会议在同一时间,但在不同地点举行。前者对后者进行远程对话和抗辩,但不会发生正面冲突,更不会出

12、现暴力冲突。下面考察这种形式的反全球化运动。 2002年1月31日2月5日,在世界经济论坛于美国纽约召开的同时,反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召开。在巴西这边的世界社会论坛与在美国那边的世界经济论坛进行远程对话。世界社会论坛是与世界经济论坛相对立的非政府组织会议。在美国那边的世界经济论坛有100多个国家参加,在巴西这边的世界社会论坛有150多个国家参加。世界社会论坛反对“由自由市场控制”的全球化,反对“新自由主义的过分做法导致的灾难、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会议宣言要求结束“军国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战争文化”,宣言主题是“为了抵制新自由主义、军国主义和战争”。这次反全球化运动认为,“美国政

13、府及其盟国以反恐怖主义战争的名义悍然发起了一场军事行动”,“战争加强了美国及其盟国的主导地位”。宣言总结了“反全球化精神”,指出:“这是一种全球团结的运动,我们因为反对财富集中、反对贫困与不平等现象的扩散、反对破坏我们生活的现象而团结到了一起。”埃菲社说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人数多达6万人,其中有1.5万人是青年,他们在会议期间还为去年在热那亚反全球化运动中被警察打死的那位意大利青年举行了悼念活动。 2002年6月26-27日,在富国峰会于加拿大举行的同时,非洲一些国家的代表于非洲举行穷国峰会,对富国峰会进行远程抗辩。 反全球化运动的形式除了以上两种之外,世界上不少地方举办的全球化论坛有的实际上是

14、反全球化运动的又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的反全球化国际运动与推行全球化的国际会议既不在同一时间举行,也不在同一地点举行,而是一种独立行动。哈瓦那全球化论坛已经举行了三届。2002年2月11-15日,第四届全球化论坛在哈瓦那举行。出席论坛的有来自40多个国家和10多个国际组织和地区组织的1000多人士。论坛的议题较为广泛,有金融危机、外债、人类资源和劳动力市场、经济一体化和合作、环境、阿根廷危机、美洲自由贸易区等。卡斯特罗在闭幕式上发表讲话说:当今世界正处于二战以来最严重、最危险的危机之中。发展中国家债务日益严重,已达2万亿美元。其中拉美国家1985年外债总额为3500亿美元,2001年增加到7500

15、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国家推行私有化,使财富转到了外国企业手中。卡斯特罗批评美国霸道做法,为了美国利益,逼迫一些国际机构改变原来的职能和作用。不少反全球化人士在论坛上抨击了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 从以上对反全球化运动的历史回顾中可以看到反全球化运动发展的一些明显的特点。 第一,反全球化运动是在国际工人运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时期出现的一种有广泛社会基础的特殊的国际运动。这个运动的锋芒一开始就直接指向以美国为首的主导全球化的七国集团,指向依照七国集团制定的规则推行全球化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第二,反全球化运动的发展十分迅速。发生在美国西雅图的“西雅

16、图风暴”拉开了全球化运动的序幕,发生在意大利热那亚的“西雅图风暴”把反全球化运动推向高潮。从拉开反全球化运动序幕,到把反全球化运动推向高潮,一共还不到两年时间,而投入反全球化运动的“西雅图人”已经从拉开反全球化运动序幕时的4万人猛增到反全球化运动达到高潮时的12万人。 第三,反全球化运动十分活跃,发生的频率很高。从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到最近的八国峰会,在不到32个月中,反全球化运动至少举行了16次大规模游行示威和其他形式的斗争。 第四,除了极少例外,几乎可以说,在现在这个地球上,哪里举行推行全球化的国际高峰会议,哪里就会出现反全球化运动。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进行激烈碰撞、冲突和斗争,已

17、经具有不可避免之势。 第五,反全球化运动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根源。就像全球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样,反全球化运动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第六,反全球化运动遭到西方发达国家统治者的镇压。但是,无论是逮捕、监禁,还是催泪弹、高压水枪、橡胶子弹以至核武器,这些镇压手段都没有使反全球化人士屈服。 第七,反全球化运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成为使主导全球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统治者感到头痛和害怕的一种全球化。 二、什么人反对全球化?他们为什么反全球化? 关注反全球化运动,首先关注的是什么人反对全球化。西方国家媒体对什么人反对全球化有不少报道。 德国世界报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全球化

18、及其反对者的文章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个景象就是全球化。全球化创造的财富越多,反对者的行动就越咄咄逼人。这是一支由许多非政府组织组成的队伍,他们中有环保和消费者利益保护者、社会活动家和工会组织、宗教界领导人以及呼吁和提供发展援助的人。” 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2000年4月16日在华盛顿美国国会前举行反全球化游行示威的人主要是劳工。 西班牙世界报2001年7月21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透视反全球化运动的文章说:在以反全球化为宗旨的许多组织和人物中,有经过组织训练的反全球化人士,也有金融投机交易收税协会(主张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进行民主

19、监控,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关注南半球(反对贸易自由化,反对将东南亚边缘化)、第三世界网络(传播第三世界电影)、唐维塔利诺(意大利牧师,他认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会导致饥饿、文盲和失业)、免除债务等和平性质的组织和人物。 从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可以看出,参加反全球化的队伍是由许多国家的多种非政府组织和多方面、多阶层人士组成的,有相当的广泛性。在反全球化的非政府组织中,既有来自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又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在反全球化人士中 ,有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的社会活动家、环境保护主义者、消费者利益保护者、宗教界领袖,有的是来自西方国家的工会领导人和劳工,有的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许多社会阶层的人

20、士。在反全球化人士中,既有全球化的直接受害者,更有全球化直接受害者的利益代表者。在反全球化这个共同目标下,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反全球化的非政府组织走到了一起,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社会阶层的反全球化人士走到了一起。 关注反全球化运动,更关注的是反全球化运动参加者为什么反全球化。关于反全球化人士反对全球化的原因,西方媒体有很多分析。 上述德国世界报的那篇文章说:“他们反对全球化。他们说,全球化加大了贫富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剥夺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全球化就是工业国家一手策划的、不尊重人的赌博资本主义。” 上述美国世界日报的那篇文章说:“示威者最大的口号是抗议全球经济一体化(此用语在这里实际上是指全

21、球化引者)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该文还说:反全球化运动“打破了由高科技和资讯革命带来经济持续繁荣的虚幻景象,揭示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背后的南北矛盾和贫富差距扩大给人们带来的重大心理冲击和隐藏的社会动荡因子。”美国世界日报的那篇文章揭示了全球化反对者举行大规模抗议的共同主题:“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美国世界日报的那篇文章还说:“世人所期待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大家的共同繁荣,是利益和资源更平等的分配,能够使人权和生存尊严得到更大程度的

22、保障。”可是,事实与人们期待的正好相反。“人们越来越看到世界经济议题背后的虚伪和不平等,以及世界经济体系背后日益严重的南北问题与贫富差距。” 西班牙世界报2001年7月21日发表的题为透视反全球化运动的文章说:“这些示威者们的旗帜就是:反全球化。这一概念涵盖了从保护农业到捍卫一个没有军队的世界、免除贫穷国家债务、生态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理念。”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2002年2月1日发表文章说:“全球化会使世界各地的环境和贫困问题进一步恶化,还会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 从西方国家媒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反全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参加反全球化运动的非政府组织和人士反全球化的主

23、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全球化扩大了贫富差距,既扩大了富国和穷国、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加深了南北矛盾,也扩大了各个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 第二,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和跨国公司联手,利用贷款和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通过全球化推行包括金融殖民和技术殖民的新殖民主义,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灾难。 第三,认为发达国家推行全球化会使本国工业空心化,会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 第四,认为全球化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农业。 第五,认为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环境危机,破坏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平衡。 第六,认为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侵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侵蚀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威胁发展中国

24、家的社会和经济稳定,损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 反全球化运动参加者的复杂性决定了反全球化运动目标的复杂性。从要求废除贫穷国家债务到保卫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从维护民族独立国家的主权到反对新殖民主义,从反对跨国公司接管世界到反对资本主义,从反对新自由主义到反对赌博资本主义,从要求建立一个没有军队的世界到要求建立一个没有公司支配的工人的社会,运动色彩斑斓,目标复杂多样。 三、反全球化运动引致的对全球化的反思 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反全球化运动,推动人们对全球化进行反思;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另一种全球化本身,也有助于人们全面地研究和思考全球化问题。 第一,关于全球化的定义问题。 “全球化是指各种生产要素或资源在

25、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以实现生产要素或资源在世界范围的最优配置”。这一定义或类似定义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发达国家的资本确实在世界范围内无拘无束地自由流动。“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这是人们有目共睹的现象。与资本自由流动不同,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却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 在关于什么是全球化的问题上,人们大都只从纯粹的经济和技术现象方面来理解,而很少认识到,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的全球化,不仅要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相适应的经济关系全球化,要使有利于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秩序全球化,而且要使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和人权”全球化。美国政府图谋垄断对全球化

26、的解释权,他们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全球化之外,提出了“第三种全球化”。美国国务院对“第三种全球化”作了如下的解释:“当前正在出现许多由公私双方行为者共同编织而成的跨国人权网,这是一种未受人们注意的第三种全球化。”美国自封为“第三种全球化”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国务院在这个报告中说:“作为促进世界各地民主和人权的全球领导者,美国在建立跨国人权网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还说:“美国继续领导组织新的跨国人权网。”1美国政府解释的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 第二,关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发展、中断和增强问题。 全球化一词的出现是新近的事。然而,全球化趋势

27、的出现则是很早的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叶就研究了当时的全球化趋势。他们指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在资本主义历史阶段是一种客观趋势,并用“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2(P177)这三个从属关系揭示了当时的全球化的实质。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这一历史阶段的全球化的实质,就是帝国主义国家使经济落后国家和地区殖民地化、半殖民地化和附庸国化。 20世纪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使全球化趋势发生变化,甚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出现中断。在这些历史事件中,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和苏维埃联盟的建立之

28、外,最重要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亚两洲的12个国家脱离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使社会主义超出了苏联一国的范围。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附属国取得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迅速发展壮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同帝国主义阵营相对峙,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平行。两大阵营和两大世界市场的新格局长期中断了帝国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趋势。 20世纪末期,在苏东剧变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之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以空前的规模和力度宣传和推行全球化,长期中断了的全球化趋势又重新得到了继续和进一步增强。 第三,关于全球化

29、的利弊问题。 不少人断言全球化利大于弊,也有人说全球化弊大于利。这两种说法我们都不采取。原因是,利和弊都是对特定的主体来说的,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楚对谁利大于弊,对谁弊大于利。人们清楚地看到,全球化的主导力量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和其他西 方发达国家通过某些国际组织推行全球化运动,正像美国世界日报所说的那样,“代表着西方强势力量来领导这个一体化(在这里是指全球化引者)运动的正是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3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也主要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所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给它们本国带来了巨大利益。全球化对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对美国来说确实是利大于弊。 然

30、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情况则大不相同。也许将来有极少数具有特殊条件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个时候从全球化中得益较多,但是,现在还无法证明全球化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肯定利大于弊。人们现在看到的,是像上述美国世界日报所说的那一系列的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包括“为贫穷国家带来灾难”,“南北矛盾和贫富差距扩大”,“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金融殖民”,“技术殖民”,“转嫁环境危机”;是像美国学者罗伯特塞缪尔逊所说的那一系列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包括“侵犯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4 美国企业双月刊1997年第三期发表谁是全球化的赢家和输家一文,该文不同意全球化对

31、各国都利大于弊的说法,不认为各国在全球化中都是赢家,而是认为既有赢家,也有输家。该文承认:“许多国家被抛在了一边,甚至受到了损害。” 西班牙起义报2002年7月14日发表埃斯特万巴伦蒂两种全球化一文,也不同意全球化对各国都利大于弊的说法,而是认为存在着两种全球化:“富裕国家的全球化”和“贫穷国家的全球化”。文章说:这两种全球化正被看得见的高墙越来越明显地分隔开来。在这个高墙里面有不到30个国家,其强大核心是七国集团,在这里生活着占世界11%的人口,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70%。“全球化对他们来说有利可图,因此他们努力把这种全球化变成全人类的一种经济和政治信仰。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把它变成永世长存

32、的东西。”高墙外面则是另一种全球化,是贫困全球化,落后全球化,不发达全球化。巴伦蒂的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说,全球化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西方国家的某些政治家甚至也不同程度地承认这一事实。德国新德意志报2000年7月22日发表布马洛全球化、美国谋求霸权和基辛格的担心一文,引用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的话:“全球化对美国是好事,对其他国家是坏事因为它加深了贫富之间的鸿沟。”德国总理施罗德发起的有美国、德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14国政府首脑参加的2000年6月3日柏林国际会议通过的21世纪现代国家管理柏林公报承认:不能听任全球化任意发展,因为“全球化没有给所有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带

33、来利益。”5联合国2000年人类发展报告也承认:“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冷静思考有助于全面地认识全球化。应该看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不是只有利而无弊,也不是只有弊而无利,而是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些机遇和利益;另一方面,全球化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关于后者,人们都还记得,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压力下,泰国过早地、过度地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导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泰国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发展成为亚洲金融危机,还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这个极其深刻的历

34、史教训无论如何不应忘记。最近的例子是阿根廷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已经发展成为债务危机以至经济危机。经济震荡引起政治震荡,从2001年12月20日德拉鲁阿总统向国会提出辞呈,到2002年1月2日杜阿尔德被推举为新总统,阿根廷在半个月内换了5个总统。现在,阿根廷经济危机在进一步加深,不仅殃及邻国乌拉圭和巴拉圭,而且引发了更多的拉美国家社会动荡。 沉痛的历史教训提高了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使几年前曾片面地热衷于全球化的人们现在也转向于冷静地全面地看待全球化。在发展中国家,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全球化一方面可能是机遇和利益,另一方面可能是风险和灾难。越来越多的人还从最近几年的金融

35、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现实中认识到,机遇和利益多半是潜在的,而风险和灾难则多半是现实的。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利大于弊的论断为时过早。分析到这里,人们就不难理解,2000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为什么在189个成员国中占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化相当普遍地表现出危机感。日本时事社同年9月9日在题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问题上确实感到了危机的新闻分析说:“产生这种危机感的背景是,担心全球化会进一步加快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多数国家表示,希望联合国在公平分配利益方面发挥作用。 第四,关于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容许任何一个国家

36、的经济孤立于全球经济之外。发展中国家尝试融入全球化,期望的是利大于弊,害怕的是弊大于利。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取决于发达国家的恩赐和施舍,它们对发展中国家也不会有什么恩赐和施舍,而是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就各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取决于:一、对什么是全球化有没有全面的和足够的认识;二、对全球化给本国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有没有符合实际的估计;三、对本国融入全球化有没有充分的准备;四、有没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对所有发展中国家来说,这还取决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能否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为反对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为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地进行有效的

37、斗争。 当前的现实的全球化是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因此,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就要分清是什么样的全球化。例如,如果是美国国务院所说的“第三种全球化”,即美国和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和人权”的全球化,那么,这恐怕是发展中国家所不能接受的。 即使仅就全球化中的经济全球化而论,也要分清是什么样的经济全球化。例如,西方有一本关于经济全球化的书提出,私有化、自由化、非调控化(放松管制)三者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这本书说:“在一个全球化的经济中存在私有化的迫切需要;存在市场自由化的迫切需要;存在对于产业部门与市场放松管制(非调控化引者)的迫切需要。”6(P60)法国人道报发表一篇文章,着重揭露

38、西方国家在全球化名义下推行私有化的图谋。文章说:“目前正在进行的全球化与进一步私有化以及某种文化统治的加强是同时并进的。”7西班牙起义报也载文指出:“在政府效率不高的借口下不得不出售国有企业,这也是绝对全球化的。”以私有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是社会主义国家断然不能接受的。 分析到这里,人们就会认识到,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仍然屹立在这个地球上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全球化,既要有机遇感,更要有危机感。全面拒绝经济全球化,将本国孤立于经济全球化之外,是完全错误的;全面迎合经济全球化,“傍美国这个大款”,更是错误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面前,除了对什么是全球化要有全面的足够的认识、对全球化给本国

39、可能带来的利弊得失要有符合实际的估计、对本国融入全球化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趋利避害的切实措施之外,重要的是:一、在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时,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二、在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时,一定要反对西方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名义下图谋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三、在扩大对外开放时,一定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为反对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团结一致地进行有效的斗争。 收稿日期:2002-08-12 【参考文献】 1美国国务院1999年人权报告导言.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N.美国:世界日报2000-04-23. 4美罗.塞缪尔逊.全球化的利弊N.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000-01-04. 5人民日报,2000-06-05. 6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阿尔诺斯皮尔.马克思,全球化批判N.法国:人道报,2000-11-30. 8两种全球化N.西班牙:起义报,2002-07-14.第 21 页 共 21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