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6 ,大小:58.50KB ,
资源ID:1478886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47888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大全].doc)为本站会员(拉拉链)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大全].doc

1、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大全 第一篇: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及对策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及对策 刘斌 提要现代传媒环境,既能对军营产生良性反应,又会带来不利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对策趋利避害:一是确立科学思维理论,二是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三是培养官兵现代媒介素养,四是改善硬件设施环境,五是大力培养新闻人才。 随着手段数字化、运作商业化、覆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辐射力、渗透力、影响力日益加剧,不断影响着官兵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认真审视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深刻影响和机遇挑战,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科学性的迫切需要和重大课题。 一、传媒信息开

2、放共享,有助于广大官兵开阔视野、认知世界,但受到负面影响的几率也日趋增大,价值观念培塑面临严峻挑战。目前,我国拥有报纸近2100种、期刊9400余种、电视频道2021多个、广播节目约1900套、移动手机用户6.5亿。同时,互联网网民已达3.5亿,位居世界第一。军网的覆盖面、点击率也与日俱增。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传媒环境,对官兵的影响达到了“全员、全时、全域、全维”的程度。官兵观察和思考问题,不再囿于时空环境和身份职务,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日趋活跃。但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难以在短时期内根本扭转,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境内外“三股”

3、势力和各类非法组织利用各种敏感事件与敏感问题炮制虚假信息,挑拨党与民众的对立情绪,制造社会动荡;有的以各种名义“隐身”操控境内媒体,煽动舆论,抢夺人心阵地;尤其倚重各类新兴传媒和文化产品推介“普世价值”,灌输张扬个性、崇拜自我、贪欲享乐、极端民主等消极意识;有的鼓吹“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中国威胁论”,其舆论触角逐步向新生代官兵延伸。这些对于人生阅历不深、价值理念尚未成型的青年官兵来说,极易造成思想上迷茫困惑,进而模糊是非界限,偏移价值尺度。 二、信息传播方式虚拟交互,有助于不同个体自主调适、个性发展,但极易滋生不良思想行为习惯,部队安全发展面临深层压力。现代传媒环境虚实交替、时空交

4、织、广际交互,深刻影响官兵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用得好是良师益友,管不好是无形杀手。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部队生活,一些官兵热衷于通过网上聊天、手机短信、情感热线、电子游艺和影视娱乐等方式,寻求精神慰藉、释放紧张情绪,化解思想苦闷、疏通心理障碍,满足个性需求。但官兵融入现代传媒,在年龄上趋于低龄化、渠道上趋于多元化、行为上趋于自主化、客体上趋于虚拟化。面对“媒体易于流行却又难以监管、受众易于迷恋而又难以自控”的态势,官兵思想和心理呈现私密性、多变性和自闭性倾向,对法纪约束和道德伦理产生逆反心理,诱发各类问题的隐性因素增多。 三、信息传播手段先进多样,有助于政治工作改进创新、

5、增强效能,但驾驭现代知识技能难度加大,政工队伍素质面临更高要求。信息网络、卫星通信、多媒体等现代技术,以及电脑、手机、电纸书、dv、mpx、pda等数码产品的广泛普及,为改进创新部队政治工作提供了科技“平台”和强力“引擎”,但如何有效驾驭现代科技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部分政工干部和士兵骨干,由于缺乏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现代信息科学素养严重滞后,新闻采编、信息传输、网络应用等知识技能相对贫乏,感到系统学习难、技 能掌控难、开发运用难,甚至无所适从。而大学生士兵和高学历干部具备接受新生事物快、掌握信息技能多的先天优势,政治干部往往自己想说的,官兵却早已知晓;自己不会的,官兵却运用自如;自己陌生的

6、,官兵却津津乐道。政工队伍以往的信息优势和尊者地位受到冲击,甚至处于倒置状态。他们科技素养亟待提高。 四、信息传播内容丰富庞杂,有助于官兵增知强能、成才进步,但容易导致感知迷惘和依存过度,提升媒介素养面临崭新课题。现代传媒信息无所不包、内容丰富,对官兵而言,不仅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先进体验,更是一种以信息为标识的生活方式和成才模式的改变。据对某部官兵进行调查分析,在回答对个人思想变化和成才影响最关键的因素时,选择“集体大课和领导教育”的占18,“周围战友和同事朋友”的占10,“个人经历和家庭教育”的占13,“各类现代媒体信息”的占45,“部队环境和社会风气”等其他因素的占14。由此可见,现代传媒平

7、台日渐演变为官兵学习娱乐的“新领地”、增知强能的“倍增器”。但长期的、过度的媒介依存,极易滋生放弃思考、追寻本质的思维方式,遇到问题依赖网上搜索,缺乏理性分析与鉴别判断,导致浮躁情绪上升、惰性习气加重。同时,各类传媒信息海量、良莠混杂,既有文化精品也有精神毒品。因而确保官兵“遨游世界”而又不“背井离乡”,媒介素养亟待培育强化。 五、信息传播功能独特强大,有助于围绕舆论战开发资源、拓展渠道,但制约作战功能发挥的瓶颈较多,部队政治建设面临艰巨任务。现代传媒追踪国际国内热点、聚焦军事发展前沿、紧扣官兵思想脉搏,对军事领域的渗透影响加剧,不断影响着官兵的战略素养、战争观念和战斗精神。在当前多样化军事任

8、务和未来信息化战争中,舆论传媒以其速度、广度、自由度和影响度等独特优势,日益成为舆论较量、心理对抗和法理争夺的不可或缺的“通道”和“利器”。应对严酷的渗透演变与实战对抗,部队舆论战理论、人才、装备、制度、研练等各项建设面临突出矛盾和诸多挑战。从软件建设上看,对军事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系统研究和“并轨”建设不够,对战时舆论攻防的思想和心理准备不足,应急处置预案、军地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复杂电磁环境下官兵心理防御能力和战斗精神培育常态化等问题亟待解决;从技术设施上看,不同程度存在重顶层设计、轻自主建设,重硬件投入、轻开发利用,重传统模式、轻现代手段的现象;从人才队伍上看,缺乏系统化专业化培养路径,各类专

9、业人才匮乏,心理战、舆论战骨干等酵母作用尚不明显,难以形成有效实战功能。 面对现代传媒环境的“双刃剑”效应,部队各级机关和领导班子必须头脑清醒、方向明确,主动作为,真正使现在传媒环境成为发展先进文化、培塑官兵价值观念的有效载体,成为满足官兵精神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的绿色家园,成为催生打赢能力、有效履行使命的新型阵地。 一、确立科学思维理念 强化机遇意识。面对现代传媒环境对军营的影响,媒体人必须抓紧时机,化被动为主动。时代浪潮势不可挡、变革应对刻不容缓。当前,相关研究刚刚起步,诸多实践近乎空白,谁主动出击,就可趋利避害;谁置身其外,就会被动落伍;谁驾驭得力,就能大有作为。 强化阵地意识。新兴传媒独

10、特的全球性、互动性,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力,催生了局部问题全局化、国内问题国际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蝴蝶效应”,导致一些重大公共事件频发,舆情危机加重。面对“超媒体”时代所形成的主客体界限模糊、话语权的逆转、传统化格局受到冲击的严峻挑战,必须抢占新阵地、打好主动仗。 强化忧患意识。应着力消除随着国家地位的日益凸显,深刻认识现代传媒环境对官兵带来的负面效应,运用科学思维,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牢牢把握舆论的主动权。 二、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主动作为。各级领导和机关干部需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政治学、传播学、信息学等现代知识学习和新兴传媒技能培训,由“惧”、“拒”、“沮”

11、等尴尬无奈,到关注传媒、研究传媒、善用传媒,努力在多元多样多变中争取主动,在交流交融交锋中占主导。 砺练处突能力。准确掌握社情、敌情和舆情动向,分析研判官兵思想心理动态,善于见微知著、预先防范。着眼应对重大涉军涉外突发事件,在对外宣传上,健全机制措施,配套装备器材,强化业务培训,研练方案预案,切实提高理论引导的实战化水平。 营造外宣强势。深入研究对外传播特点和目标受众情况,总结运用国庆60周年宣传活动、亚丁湾护航,以及抗震救灾、联合军演等成功宣传的经验,学习借鉴外军有益做法,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外宣体系,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渗透影响目标对象,辐射引导社会舆论,大力营造于我有利的政治环境。 三、

12、培养现代媒介素养 开展素质教育。当前,传媒信息铺天盖地,淫秽色情网站、媚俗娱乐栏目、边缘题材节目、高额吸费短信和虚假欺诈信息的影响加剧。当务之急,要把提高官兵媒介素养列入新形势下部队基本教育的重大课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内容体系,区分层次类别,编制基本教材,制订实施规划,规范学习制度,有效开展系统化、常态化教育引导。 强化“三种能力”。广泛开展“热点问题网评、新闻时事点评、艺术作品赏评、精品文章讲评、官兵作品展评”等实践活动,着力强化官兵“三种能力”,即身处汹涌澎湃的信息洪流中自主选择、趋利避害的能力;置身复杂传媒环境下自觉批判、科学鉴别的能力;面对各种不良信息侵蚀时自我管控、励志律行的能力,帮助

13、官兵理性地对各类信息进行选择、质疑、解读和利用。 开辟绿色园地。突出抓好信息网络的开发与应用,深层次拓展舆论宣传、娱乐益智与民主互动等功能,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组织力量搞好信息资源的检索、加工和整合,把各类传媒中的精品选出来、摘出来、录下来,供官兵学用;定期推荐优秀期刊、歌曲、影视节目,采取“菜单”指南的形式,引导官兵阅读、视听。 四、改善硬件设施环境 优化顶层配置。通过目标规划列案、人员机构列编、标准经费列项,以及“三战”器材、网络设施和新闻设备列装等举措,解决传统的突击性建设、“烟囱”式发展和一刀切编配等弊端,为官兵适应现代传媒环境提供硬件设备。 强化统筹建设。基层部队执行任务多样、驻防分散

14、、编制构成复杂,客观上造成了舆论引导整体统筹谋划难、分类指导帮建难、梯次发展配套难、小散远直升级难的实际,集中驻防部队与偏远分散部队、高 新装备部队与老旧装备部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要按照“科学统筹、重点突破、协调发展、全面升级”的思路推进建设发展。 深化动态保障。加大军队传媒新闻采编播发设备研发力度,配套野战新闻制播和宣传文化野战车,推进装备的便捷化、数字化和复合化。 五、大力培养新闻人才 提升基本素养。突出抓好部队相关人员新闻学、社会学、伦理学,以及信息识别、获取、处理、传输、应用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培训,全面优化政工队伍的素质结构。 改进培养模式。要把骨干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发展战略,在

15、人才来源、选拔机制、培养途径、发展模式和激励措施等方面,按照时代发展要求,设计路线图,建立数据库,把应急培训与超前培养、重点发展与全员普及、特招引进与岗位历练、提高学历与提升能力有机统一起来,打造精干顶用的人才方阵。 建好骨干队伍。着力抓好特约记者、报道骨干、外宣专家、新闻发言人和网络评论员等舆论宣传队伍建设,同时努力扭转基层专业力量缺编制、无来源、兼职干、随意化的局面。 第二篇: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水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021级水工三班张志威1302021334摘要。众所周知,水电工程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概要介绍了现阶段水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内容

16、,包括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对陆生生态影响的重点是对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的影响,对水环境影响包括对水文泥沙情势的影响,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对移民安置产生的影响等,并对这些主要环境影响扼要介绍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电站;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环境;污染防治正文: 水电站的建设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水电站在给我们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对环境的影响也愈发引人关注。那么,水电站的建设具体会对环境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我们又该如何租出应对呢。下面是我的一些看法。 1陆生生态影响及对策措施 陆生生态影响一般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二是生态敏感区问题;三是对生态完整性的

17、影响。目前,备受瞩目的是前两项影响。 根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生物多样性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三层含义。工程上最为关心的是物种多样性。决定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关键物种大多是系统中的顶级物种,这些物种基本上都是国家级保护物种,或者被cites、i2ucn列为珍稀濒危的中国物种。当水电工程水库淹没区或者永久占地区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分布,或者在上述区域有国家级保护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时,必须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对保护动、植物可能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生态敏感区主要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而地质公园、水源保护区、上述地区时,如果是国家级自然保

18、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一般需要开展专题研究,详细阐述工程建设可能对这些地区的结构、功能、保护目标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或替代措施。 生态完整性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两个方面,主要是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回答水电工程对生态完整性的影响。生态图件包括土地利用图、水土流失图、植被类型图、保护动植物分布图、景观结构图等。一般而言,由于生态评价图件范围的确定难以规范化,评价结论都认为工程建设不会影响评价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当水电工程建设遇到需要保护的动、植物时,提出的保护措施包括:对于保护植物一般采取工程避让就地保护(如道路绕行、施工场地位置调整)、异地

19、移植(一般应移植到业主永久生活区或工程永久征地区内、当地的植物园)、采集种子播种、基因库保存等措施。对于保护动物一般采取禁止捕猎、异地建栖息地等措施加以保护;而对于极其敏感的保护动物,则可能需要采取调整工程规模、工程避让等措施。 对于涉及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首要的工作是在开展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保护区的范围或功能进行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如果调整区内有保护动、植物等敏感对象分布时,则须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所有涉及生态敏感区的建设项目,均应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函后,方可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 2对鱼类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尤其是对鱼类资源的影响是现阶段我国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20、的头号重点。 水电工程对鱼类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水文情势的改变使土著鱼类难以在库区生存。由于拦河筑坝改变了河流水文情势,河流天然的水文状况如流量、流速、水位、水温、洪水过程、水流含沙量等都将改变,而河流的天然水文情势是土著鱼类长期适应的生境,生境的改变,使土著鱼类尤其是喜激流鱼类被迫向库区支流及库尾迁移。二是拦河坝阻断了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从而使鱼类的生境破碎化、片断化,一些长距离洄游鱼类的生存空间大大缩小,甚至失去生存空间。三是水库蓄水将淹没鱼类原有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等。四是高坝大库下泄的低温水影响下游可能长达数十甚至数百公里的鱼类产卵和育肥,从而影响渔业资源。五是水库泄洪时可 3水

21、生态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一般会伴有鱼道。鱼道主要为保护洄游性鱼类而设,但由于受流速、鱼的洄游能力及洄游习性等的影响,一种鱼道只能对个别鱼类有效果,而且效果不明显;加之,鱼道大多在低坝条件下使用,高坝大库难以建设鱼道。鱼道的建设必须在深入研究洄游鱼类的生态习性基础上方可设计、建设,从而使鱼道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 增殖站的适用条件则很宽松,对任何需要增殖保护的鱼类都可适用,包括洄游鱼类、国家保护鱼类、特有鱼类等,而且不受大坝高低的限制,是目前水电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鱼类保护措施。增殖保护需要确定增殖种类、规格、规模等内容。 支流鱼类保护区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大型水电站而言。如果库区支流中有保护鱼类或有重要

22、经济价值的鱼类、特有鱼类比较集中的栖息地,则可以根据需要在支流中设鱼类保护区。设置支流鱼类保护区需要地方政府多个部门的配合、协调,工作有一定的 4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对策措施 对水土流失的研究是水电工程建设可恢复生态环境影响的主要内容。水土流失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损坏的原地貌分析、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分析、工程土石方平衡及弃渣量分析、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工程水土保持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案,包括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 对于工程损坏的原地貌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确定,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荒坡等地貌类型。工程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水土保持工程设施和水土保持植物

23、设施,一般而言,都是植物设施,也就是林草地否合理,根本原则,比选。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分析是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基础,一般要求采用类比法进行分析,但目前水土流失量的预测在理论上、方法上尚有不完善之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监测措施、管理措施等内容,其中防治的重点是施工道路两侧区域、取土场、采石场、弃渣场。目前,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的薄弱环节是施工期施工场地的临时防护措施落实不够到位。 5水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建成后,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发生变化;二是库区水质变化;三是下游河道水质变化。 水库建成后,库区水文情势的变化主要包括。库区水位不同

24、程度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从而水面蒸发加大,对库区两岸区域小气候产生影响,如湿度和降水增加、无霜期延长等;水库水流流速不同程度的降低,从而使入库泥沙大量沉积,改变下垫面条件,也使库区水体透明度增加等;受坝前水位顶托影响,在洪水情况下,从而改变库尾天。,与天然状况相;,水库调洪运行也会改变下游。出库水流含沙量降低也会对下游两岸形成冲刷,可能使库岸失稳;而水库排沙运行时又会使下游水流含沙量过饱和,在河道内形成淤积。库区和下游水文情势的种种变化是水电工程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产生显著影响的根本生态学非生物因素。 库区水质变化主要包括。流速减缓,有机物降解能力减弱,在库区有大量有机物汇入时,可能在库区局部

25、库段尤其是库湾、库叉处,使水质恶化,甚至出现富营养化;而沉降作用的增强,又会使重金属和部分有机物随大颗粒的泥沙一起沉积到库底而使水质变好。在库区没有大量有机物汇入的情况下,库区的水质将比天然河流更好。水库调节性能较好的高坝大库将出现水温分层现象;水温分层也给水质带来复杂的影响。 下游河道水质变化主要受库区水质变化的影响,如低温水影响,主要是由水库下泄低温水造成的。不同于水库的是在引水式电站的脱水河段,由于水量大量减少甚至断流,将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如果区间有水污染源,还可能出现水质恶化。在水库采用挑流消能时,下游河道还可能出现气体过饱和现象。在水库降水冲沙时,出库水流水质受水库底质的影响,也可

26、能使重金属或者有机物浓度含量升高而使水质变差。 库区水质保护的关键是加强库区水污染源的管理,而这需要库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为降低低温水对下游鱼类及其它用水户的影响,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分层取水;为保护引水式电站减、脱水河段的水域功能,通常采取的措施是泄放生态流量,泄放生态流量的多少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才能最终确定。 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将开发改造部分土地、新建移民新村及其配套基础设施,受淹的专项设施也需要复建、改建,这些项目的建设,将对库区及安置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利用、农业生产、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协调经济发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发,需针对工程建设及移民

27、安置造成的不利影响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以保证电站建设征地区及移民安置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为防治移民安置工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破坏,协调安置区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步发展,需在移民安置过程中做好: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移民安置的社会组织与保障等工作。 6社会环境影响及对策措施 水电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二是移民产生的影响。水电工程对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应该说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水电作为绿色清洁能源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二是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三是相关

28、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如建材、服务业、旅游业等;四是许多大型水电工程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养殖、通航等综合效益。 水电工程移民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对较为复杂,一方面,移民会从基础设施的改善中受益;而另一方面,移民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7其它影响 其他影响主要包括施工期的施工机械、施工生活、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问题等。这些问题对环境的影响都是短期的,一般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影响自行消失,而且这些影响在施工期也相对好治理。一般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大多能做到处理后循环利用或达标排放;大型工程对生活垃圾一般都采取设置专门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水电工程一般都地处偏远的山区,人口稀少,

29、声环境、大气环境的影响问题不突出;人群健康问题,主要由水库淹没和移民搬迁引起,一般采取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安置区和施工区环境管理等措施解决;对景观和文物的影响问题,一般而言,水库建成后,基本都会成为一处新的人文景观,但水库蓄水也可能影响部分原有的景观或文物。 此外,国家环保总局于2021年2月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该办法要求在大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中都要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工程的相关信息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信息均需要向社会公布。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将更多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8结论 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很复杂的。有些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予

30、以减免或消除,如施工期的影响等;而有的影响是建设水电站必须付出的代价,主要是水库淹没影响。总之,在开展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时,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对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行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科学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免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福。 参考文献:1方子云.水利建设的环境效应分析与量化m1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王祝安,牛天祥.从碧口水库环境效应预测宝珠寺建库后局地气候及水质变化趋势j.水能技术经济,1985,(1).3雷震宇,张瑞佟.黄河龙青段水质现状评价a.大中型水电站规划c.南京199

31、1. 第三篇:现代信息传媒对大学生影响现代信息传媒服务对大学生影响 20214512胡卫翔11信管2班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传媒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现代信息传媒服出发,讨论信息传媒服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据此,提出一些应对对策。 关键词:现代信息传媒服务;大学生;对策一、现代信息传媒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大众信息传媒,既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传统媒体,也包括手机等新的信息载体,但大众传媒由于自身的特点与定位不同,对大学生的影响也各有短长。 1.1.电视 虽然在我国现在电视很常见,但由于高校目前现有的硬件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所限,电视在高校校园内很大程度上充

32、当了教育的“道具”,对大学生的影响有限。很多情况下,电视只是充当了重大事件的发布渠道,如学生会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先进人物事迹、重大新闻事件等等。 1.2.报纸 报纸因其廉价、方便阅读、便于保存、易于传阅等特点,深受大学生认可。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人群中,86.7%的大学生有阅读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习惯,其中有大概10.5%的人每天阅读都市类报纸, 26.6%的人一周阅读35次都市类报纸。但大学生看重报纸提供的实用信息,报纸的告知功能强大,引导作用有限,报纸作为大众传媒“道德标杆”的作用被淡化。 1.3.广播“居一室而知天下”,广播这一日渐消退的传统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得天独厚的生存土壤。但是随着

33、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大学生用广播的越来越少。 1.4.网络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有着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早在几年前,高校还在为是否对学生开放互联网而争论,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网络的即时性、虚拟性、交流的便捷、海量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一条网线、几个路由器,就能让一个宿舍的所有人上网,且价格低廉。有的高校甚至整个校园都能无线上网,这给大学生上网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1.5.新媒体 新媒体是指相对于报刊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种类很多,主要有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等。这些新兴媒体往往依托于网络,大

34、学生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容易成为新媒体的首批受众。目前,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1.6.校内媒体 大学中的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更多体现在大学生的参与方面。除了纯粹学习上的实用性之外,校内媒体的告知功能有限,大学生更看重校内媒体的参与制作过程。但由于校园bbs的双向互动性、自由度较大,接近性更强,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重视,校园bbs的引导与组织功能凸显。 1二、大学生在现代信息传媒下的信仰危机2.1.网络虚拟社会中“数字化的一代” 青年群体是网络社会主体,他们在构建着、扩大着网络虚拟社会,他们是信息时代的土著居民。目前,80后、9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新一代,是网络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最先

35、体验者,能更加自主地进行社会观察,更加自由地表达思想,更有效地汇集公众意见。但是,大学生数字化生存正在改变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部分大学生重时尚轻传统、重物质轻精神、重享乐轻担当。他们痴迷于网购、网聊、网恋、网游、论坛灌水、人肉搜索和网络电影、网络小说等。他们沉迷上网、游戏人生,陶醉于网络提供的感官刺激,心情浮躁、精神空虚。部分大学生失去了青年学生应有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追求和崇高信仰,变得越来越不关心身边的任何事、任何信息,包括自己的前途,只关注自己眼下的天地。 2.2.电视娱乐节目的忠实粉丝 媒介市场化过程中出现了大众文化低俗化、泛娱乐化等现象。一些地方电视媒体为获得高收视率,节目

36、低俗化、同质化,出现导向性偏差,给正处于理想信仰塑造过程中的大学生传递出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部分大学生已成为这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忠实粉丝,他们热衷于选秀节目,相信一夜成名的神话,对于人生理想和远大目标缺乏正确的规划,追求上易急功近利。在婚恋观上受新派交友节目潜移默化的影响,相信“财富人生”,信奉金钱“拜物教”,他们认为拥有财富和地位,就会拥有一切。节目中频繁出现的“宝马女”、“豪宅女”,给部分大学生的婚恋观强化了功利性色彩,以至于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2一些大学生还模仿电视真人秀、八卦秀中的搞笑和八卦,生活态度极为消极颓废。受这类低俗化、泛娱乐化节目的影响,部分大

37、学生对于共产主义理想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认识上模糊,打造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弘扬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精髓,重建青年信仰、重塑民族精神,其意义是非凡的。 2.3.校园里的“手机微博控” 微博掀起了传播时代的微革命。当前,微博客作为最热门、最时尚的互联网应用之一,在构建公共领域、社会交往、媒介互动与动员等方面能量不可小觑,微博实现了公民对于公共事务最大限度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但是,微博也可能成为腐败现象滋生、不良思想和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如今,大学校园也悄悄兴起了“微”生活,微博成为继手机短信、之后,大学生使用最多的交流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到“微博控”大军中来。手机微博在大学

38、生中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大学生随时随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微博架起了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但是微博时代,大学生更容易受到外界多元思想、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微博控”、“偷菜狂”、“发帖癖”在大学生中已成为新型网瘾。“微博控”们在虚拟世界中“活蹦乱跳”,在现实生活中萎靡不振,精神极度空虚。他们忙于在上课时间“织围脖”,甚至把“微博”当成情感宣泄、倾倒情绪垃圾的场所。微博的娱乐化倾向正在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学习生活方式。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玩微博、iphone及ipad等时尚交流工具和娱乐工具,对于政治、社会和精神文化等较少关注,这将会影响其理想信仰的养成。 三、应该使大学生正确对待现代信息传媒

39、33.1加强舆论引导 当代大学生信仰正处在由崇拜泛化向信仰选择过度,由低层次的非理性信仰向高层次的理性信仰发展这样一个阶段,这是一个极具不稳定的阶段。现代传媒深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养成和信仰的构建,需要正确的导向。应充分利用网络、微博等新传播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牢牢掌握新媒体舆论的话语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年大学生中的传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在进行信仰传播和舆论引导时,既要坚持导向的正确性和坚定性,又要强调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要把握现代传媒语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和引导对象的特殊性,坚持引导与渗透相结合。 3.2改进教育方法 在日趋多元的社会中,话语体系、

40、舆论格局和修辞模式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不断改进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法和德育模式。从政治宣传向政治传播转变,从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向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转变。要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把学生的个人发展与社会理想、社会现实与未来理想结合起来。通过积极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体系,开辟网络理想信仰教育阵地,创新“两课”教育方式方法,强化育人中心工作。重视现代传媒语境对大学生话语表达和校园舆论传播的影响,加强对校园新媒体文化的引导和监管。利用网络新媒体和校园新媒体文化,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功能,坚持把党的优良传统、崇高信仰和革命精神内化到大学生中去。 3.3提升媒介素

41、养 4现代传媒发展日新月异,但当前部分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对传媒领域多元文化的不良影响缺乏免疫力,制约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传播。当前,高校应积极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素养和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培养对媒介的主体性批判意识,自觉抵制传媒领域的“庸俗、媚俗、低俗”文化。作为媒介管理人员,尤其是党政领导干部,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媒介素养,要善用、善管、善待媒体。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媒体的规范和对媒介行为的规范,加强对新媒体舆情的引导和监管,坚决遏制媒体行业“三俗”不正之风。要积极构筑传媒领域主流意识形态高地,防止西方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价值

42、观渗透,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结论 当前,大众传媒通过先进理念的传播、文化传递功能、监督功能以及娱乐功能的发挥等,对青年思想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不可否认,一些大众传媒在价值取向方面存在不可忽视的偏差,从而对青年的成长造成了一些令人担忧的消极影响,如何帮助青年有选择地接收大众传媒所发出的信息。如何加强青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使我们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培养其对媒介正确认识、识别和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媒介内容,正确甄别、接收和利用媒介信息,学会积极地接触媒介,建设性地使用媒介,使大众传媒成为大学生自己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5 第四篇: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

43、观的影响及对策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 丁伟民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53) 本文摘自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2021年-第1期查看本文时间2021-1-1713:53:39 摘要: 改革时期多元化的媒介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大众媒体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面对大众传媒多元化的挑战,学校德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角色、建构受教育者主体性地位、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还必须开展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新闻传播自律、社会监督等各种形式,多管齐下,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关键词: 价值观;大众传媒;多元化;学校德育 中共中央

4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新闻传媒空前发展,信息传播无处不在的今天,大学生的生存意识、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定位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传播媒体的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内容愈来愈丰富,国产和进口内容鼎立共存,“严肃”与“流行”娱乐交相呼应,政策宣传与商业广告互不菲薄,形成了改革时期多姿多彩的媒介文化。多元化的媒介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不容质疑,我国的大众传媒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监测社

45、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等方面起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大众传媒提供的丰富多彩的信息,使大学生认识了社会、认识了自身,也使社会加强了对大学生的了解。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将更加直接、更加频繁、更加广泛。正是通过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大众传媒使大学生与学校、家庭和社会凝聚起来,使处在不同的身份背景、交往背景下的不同价值观念得以整合,从而促进了大学生个体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大众传媒肯定社会某些行为的价值意义,促使大学生对这些行为及其主体进行仿效,并进一步植入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之中。同时,大众传媒对某些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的社会行

46、动和社会行为的公开性揭露,使大学生取消和反对某种不良现象,纠正某些错误的价值观念,从而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 大众传媒还能够赋予大学生某种社会地位或角色,而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通常是社会所希望的,通过这种角色或社会地位的赋予影响他们的价值选择。事实上,这是对大学生行为和价值观念的一种评价过程,这种评价必然会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和主体地位的确立,从而对大学生价值主体角色的确立具有定位作用。 大众传媒通过发布和传递蕴涵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组织和人物类型的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对传统价值观念进行重新评价、选择和认可,使得大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观,从而对大学生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具有调整与评价作

47、用。 但是,近几年来,有的媒体在新闻宣传和娱乐报道中的低俗之风愈演愈烈,造成了很不好的社会影响。有的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时,为“做秀”者张目,使受众认为媒体是在表演、搞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了时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也减弱了传媒的公信力。 有的媒体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夺受众“眼球”,热衷于抢新闻、挖新闻、大揭社会阴暗面,炒作“黄、赌、毒”和“星(影星、球星、歌星)、性(两性关系)、腥(血腥暴力)”等,导致社会新闻的庸俗化。 有的媒体的娱乐节目为抢夺观众源,正在变得越来越媚俗化:有的节目津津乐道于“两性”关系、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等,价值取向不健康,舆论导向不正确;有的节目通过美女主持、骚首弄姿来吸引眼球,以语言低俗为特色,以荒诞怪异为能事,文化底蕴不浓厚,品位格调不高雅。这种一味地追求市场“卖点”,迎合大众猎奇心理,把肉麻当有趣,以媚俗为时尚的低俗之风,成为了部分娱乐节目的一大“特色”。 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影响了大学生对客观价值的认知和判断,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功利化,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的物质价值取向。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自我化价值倾向。 二、学校德育面对挑战的对策 在现代大众传媒越来越多地参与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