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主讲人: 朱启荣 国际贸易学院,教学目的1、掌握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2、熟悉中国对外贸易政策内容 3、知悉我国服务贸易管理体制4、了解WTO框架下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教材,1教材: WTO与中国对外贸易,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2参考书目(1)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2)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3)陈宪、程大中: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化与中国,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年版(4)史小丽:WTO与中国外贸管理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考试,作业与听课:30
2、(闭卷)考试:70,第一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1、 中国对贸易规模(1)改革看放前(19501978)的对外贸易规模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01952)情况B第一个5年计划(19531957)情况C第二个5年计划(19581962)情况D“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情况特点:19501957年中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19581976年,对外贸易增长徘徊。,2)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对外贸易规模增长迅速,均高于GDP的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变化(单位:亿美元),特点:1)外贸规模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2)外贸规模增长速度高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3)外贸顺差不
3、断扩大,2、中国对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商品结构概念A改革开放前的情况a进口商品结构b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以进口工业设备和原材料,出口农副产品和矿产品。,B 改革开放后的情况A出口商品结构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亿美元),B进口商品结构变化,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单位:亿美元),3中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1)对外贸易市场结构的概念(2)改革开放前的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3)改革开放后的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结构A亚洲情况B北美C欧盟D非洲E中国的主要伙伴情况P85(教材),4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1)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概概念,(2)对外贸易的地区结构概况,中国对外贸易地区结构变化(单位:),5
4、中国对外贸易方式(1)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分类和定义A.加工贸易(1)加工贸易概念 (2)加工贸易形式 a进料加工 b 来件加工 c来件组装 d协作生产B.一般贸易C.其他贸易方式,(3)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 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变化,(1)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变化特点: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比重迅速增加,一般贸易比重下降。(2)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变化原因(3)中国对外贸易方式构成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A技术进步B就业C经济D贸易依存度E贸易摩擦,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1改革开放前的地位中国对外贸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辅助地位2改革开放后的中的战略地位(1)发展阶段理论(2
5、)市场经济理论(3)加入WTO与对外开放战略理论(4)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理论,第三节 对外贸易与中国经济发展关系1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2对外贸易经济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3对外贸易促进了技术进步4对外贸易扩大了就业5对外贸易促进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6对外贸易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第四节 中国正在从贸易大国强国转变1中国已经成为贸易大国(1) 进出口贸易额为世界大国行列,(2) 引进外资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利用外资实际金额变化(单位:亿美元),2贸易强国的特征 2001年10大贸易大国GDP,3货物贸易规模大,服务贸易发达,对世界贸易影响强4在国际分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强5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国际经
6、营能力强6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对外开放度高,2中国与世界贸易强国差距(1)服务发展相对落后,2002年世界服务贸易主要出(进)国家或地区情况,(2)货物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贸易条件恶化 2000年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1993-2000年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3)吸引外资较多,对外直接投资较少1988-1999年平均FDI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国际比较 (单位:亿美),(4)行业开放不平衡A.商品市场开放程度较高,服务市场开放程度较低B.人民币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但资本项目仍实现严格管制C.一些法规仍然不符合WTO规则,四、中国由贸易大国变成贸易强国途径(一)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二)提高
7、出口商品技术含量,提升其国际竞争力(三)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四)积极参加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区域和双边经济合作,复习题,1名词解释:(1)对外贸易商品结构;(2)对外贸易市场结构;(3)对外贸易地区结构;(4)对外贸易方式(5)加工贸易2.问答题:(1)为什么说,中国是贸易大国,但却不是贸易强国?(2)中国是如何才能成为贸易强国?,第二章中 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中国传统对外贸易想想一、调节余缺论(一)积极作用(二)消极作用二、国际收支调节论(一)积极作用(二)消极作用,三、国际贸易盈余论(一)积极作用(二)消极作用,第二节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一、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
8、论1自由贸易理论(1)古典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适用性A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2个国家,2种产品,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分工前,分工后,毛呢与葡萄酒交换结果,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结论,每个国家不必生产各种商品,而是应该生产那些利用较大,或者利益较小不利于的产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在资本和劳动不变的情况下,生产量将会增长,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各国都有利。,2新古典贸易理论,(1)O-H的要素理论内容(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3)斯托尔泊-萨缪尔森定理,3.现代贸易理论,(1)技术差距理论(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理论条件,(1)2*2*1模式(2)劳动是同质的(3)生
9、产成本不变,没有规模经济(4)不存在运输成本(5)劳动力在国内自由移动,国际间不能移动(6)贸易方式是易货(7)不存在技术进步,2贸易保护理论(1)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理论,A货币差额论主张:1)贵重金属货币是唯一的财富;2)多卖少买,每笔贸易都应该保持顺差;3)国家禁止贵重金属货币外流B贸易顺差论1)贵重金属货币是唯一的财富2)不但应该多卖本国货物,也可以多卖外国货物,不必保持每笔贸易的顺差,只需要保持贸易总顺差。,4 李斯特保护理论,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最先由美国当时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提出,后经德国的李斯特发展和完善。李斯特对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阐述更系统、更深刻,因此这里以他的思想为代表,来介绍幼
10、稚产业保护理论。该思想集中反映在李斯特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核心思想如下:,A幼稚产业保护理论的主要思想,家李斯特的经济思想中有不少真知灼见,他强调把生产力放在经济学研究的首位; 与把价值理论放在突出位置的古典经济学不同,李斯特十分重视生产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为生产力是财富之源泉,指出“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根本特点是仅仅把关税保护视为向国际自由贸易过渡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这些贡献都应予以肯定。,提出一国为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善于学习,吸取其它国家的先进技术成果和成功经验。李斯特以英国为例写道:“英国的力量以及它的生产力增
11、长,并非完全是出于它的商业限制政策、航海条例和商业条约之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它在科学上,技术上的胜利。”,他认为,英国科学技术所以能居世界之首,就在于它善于学习推广别国先进技术和经验。荷兰的捕渔业、比利时和法国的纺织、玻璃、造纸、服装、钟表等生产技术,威尼斯、汉撒同盟的经营管理方法,英国人都曾认真学习和推广。可以说“每一个欧洲大陆国家都是这个岛国的教师,它的每一种工业技术都是向这些国家模仿得来的。”11基于英国的成功经验,李斯特反对盲目排外、闭关锁国的愚蠢做法。,论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最理想的。斯密用“看不见的手”将国家的经济职能限制在很小范围
12、,把经济发展在“自然趋势”作用下可实现部门之间“自然均衡”奉为信条。认为国家任何形式的经济干预都会使“自然趋势”遭到破坏,妨碍资本和劳动最佳配置,降低效率。李斯特则强调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突出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积极作用。,他以英、法、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历史说明,政治制度与生产力及社会财富的增进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他说:“个人的勤奋与节俭、创造与进取,如果没有内政上的自由,适当的公共制度与法律,国家行政与对外政策,尤其是国家的团结和权力这些方面的支持,就决不会有任何重大的成就。贸易保护与发展工业理论都以国家干预为前提。 因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些人不顾他人而过度追求私利的行为,
13、会损害国家利益。李斯特关于综合生产力的分析,试图从理论上阐述国家从微观与宏观层次上实现生产力协调以及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重要途径。这些精湛见解,对于我国扩大开放度,提高综合国力仍具有借鉴意义。,为防止、克服这些矛盾,国家就不得不对私人事业行使权力加以限制。经济过程越复杂,越需要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制度进行干预。如果任凭“自然趋势”只能使德国幼稚工业受到强大竞争者的摧残。李斯特形象地写道:“固然,经验告诉我们,风力会把种子从这个地方带到那个地方,因此荒芜原野会变成稠密森林,但是要增植森林因此就静等着风力作用,让它在若干世纪的过程中来完成这样的转变,世上岂有这样愚蠢的办法?”,李斯特 认为,每个国家
14、实行自由贸易还是保护主义,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应随经济发展程度而不断调整。古典学派极力倡导绝对自由贸易,其目的是把经济落后国变为英国工业品市场和原料基地。,(3)凯恩斯理论及其影响作用,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主要由凯恩斯本人和一些后凯恩斯主义者们提出的。他们的观点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大衰退以后西方国家经济的要求。 凯恩斯贸易保护理论的出发点是有效需求不足。对此,凯恩斯在其著名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指出,一国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国内有效需求可能不足,于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奖励出口,限制进口是一国总需求政策的一部分。具体地说,,二、西方国际贸易对中国的适用性,(一)改革开放前的情况出贸易结
15、构的实证表明,中国没有按照比较优势分工(二)改革开放后的情况出口贸易结构的实证表明,中国基本上按照比较优势分工;进口贸易结构的实证表明,中国进口产品基本上是比较劣产品,(三)中国出口产品的动态比较优势高新技术产品不断增加(四)“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出口贸易,第三节 新贸易理论与中国对外贸易一、新贸易理论简介(一)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二)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三)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四)战略性贸易理论,二、新贸易理论对中国的适用性-以战略性贸易理论为例(一)理论成立的条件1.对战略性行业的确定2.需要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3.需求条件4.信息完备、决策独立、政府干预有效5.不
16、存在国际分工冲突与外国政府的报复,(二)对中国的适用性1体制性问题2信息完备性与独立决策存在的问题3贸易摩擦问题4行业与市场存在的问题,第四节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理论选择,一、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论战观点一:竞争优势优于比较优势观点二:比较优势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因素之一,但二者不存在相互决定关系观点三: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途径,(一)巩固、培育和提高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二)促进技术创新(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四)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思考题:1试说明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2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参考意义,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第三章 中国对外贸易战
17、略,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内涵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演变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内涵1对外贸易战略的概论与特征特征:全局性、整体性和稳定性2对外贸易战略的分类(1) 进口替代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矿初级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不断上升,不平等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8、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因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原来依靠进口的货物的生产以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的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战略分两阶段:进口替代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工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业以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工业等,以求用国内生产的消费品替代进口品,当国内生产的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并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 在第二个阶段,进口替代由消费品转向国内短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器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日趋成熟,为全面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手段:A高壁垒(
19、高关税和配额限制) B优惠的国内政策 C汇率高估优点:A新建工业的风险减少; B可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发展,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增强国家安全; C有助于增加就业缺点:A可能导致效率和福利的损失; B容易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C长期保护容易形成惰性。,(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是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以非传统的出日产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出口导向战略在中国要以新的外贸战略加以代替。对此,从亚洲金融危机前后东亚相关国家的发展现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来说明中国出口导向战略不仅不能因亚洲金融
20、危机或加入WTO而被抛弃,更要在坚持中加以调整,在调整中加以发展。,出口导向战略分两阶段:第一阶段以出口初级产品带动经济发展;第二阶段以出口制成品促进经济增长。政策:A降低贸易壁垒 B对出口部门采取特殊优惠政策 C采取汇率低估政策优点:A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福利的损失; B能够改善国际收支失衡; C有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缺点:A加深了与国际市场联系,增加了经济对外依赖性和风险; B不利于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和国家安全。,(3)混合发展战略,该战略主张既不要过分保护限制进口,也不需要竭力支持出口,是一种中性的贸易政策。目前,学术界对该战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演变1制定对外贸易战
21、略的原则(1 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良好结合的原则(2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原则(3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结合的原则2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战略(1)改革开放前的进口替代战略A进口替代战略历史背景B进口替代战略绩效(2)有限开放时期的混合发展战略A混合发展战略战略时代背景B混合发展战略,80年代中期的“以进口替代战略为主,出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80后期的“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 战略。效果与问题(3)全面开放时期的“大经贸”战略“大经贸”战略含义“大经贸”战略特点,3中国对外贸易基础战略(1)对外贸易商品战略A出口商品战略 B进口口商品战略 C各时期的特点(2)以质取胜战略A政策措施出台的背景以创汇
22、为目标的粗放型外贸增长的问题突出:资源瓶颈问题、贸易摩擦、贸易条件恶化等,B政策措施:宏观层面:出台了中华人们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全面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 微观层面:引导企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实施品牌战略,(3)科技兴贸战略A时代背景:基本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加强政府的服务的保障功能,建立和完善企业,提高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政策环境,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和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领域形成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有力支撑,建立较完善的政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出口促进服务体系,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持续发展能力和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
23、值,取得全球市场的战略,B 两方面内容:1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和传统出口产品的优势领域培育一批国际竞争力强、附加值高和出口规模大的出口产品和企业;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选择出口额大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作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的重点,初步完成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转变。,C政策措施1促进高新技术产品机制创新2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化(2)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水平(3)2构建科技兴贸服务法律(1)加强技术贸易法规体系建设(2)加强技术贸易
24、壁垒措施研究与应用(3)较强信息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应用(4)加大了对知识产权,4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目的:减少市场过分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风险内容:A美国市场 、欧洲市场、 日本市场等国家市场战略 B亚洲市场 C俄罗斯市场 D拉美市场绩效情况:A出口贸易仍然集中在美日欧市场 B其他市场市场有一定的开拓 C初步形成全球市场,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1中国的大国经济特征(1)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2)工业体系较完善(3)处于经济专型时期(4)经济发展迅速,劳动力过剩,但是资金和技术(5)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二 、中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问题的争论学术界有四种观点:1进口替代战略2出口促
25、进战略3混合型战略4内撑外开型战略内容:(1)充分发挥优势,走开放型发展道路(2)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发展(3)在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三、新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选择(1)自身的问题(2)加入WTO后的许多限制(3)经济一体化形势,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进口替代战略 2出口导向战略 3混合型战略 4大经贸战略二、问答题:1比较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战略特点及其局限性2你认为在新时期,中国应该选择何种对外贸易战略?,第四章中国 对外贸易体制,第一节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第二节 对外贸易宏观体制第三节 对外贸易经营体制,第一节 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一)中国对外贸易体
26、制的建立与发展(二)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 在对外经营方面,国家实行外贸统一经营2 在对内经营方面,国家实行严格的出口收购制和进3拔交制度3在管理制度方面,行政命令成为对外贸易主要手段4实行由上向下的严格计划管理体制,5 在财务上,各专业外贸公司负责核算和平衡本公司系统的进出口盈亏,其盈亏上报外贸部,统一核算和平衡后,再上报财政部6在外汇分配上,外贸公司的出口创汇统一上交国家,所有进口用汇由国家计委拔付。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绩效的评价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绩效的评价 优点:A有利于集中物资,扩大出口B有利于保证重点进口C有利于统一对外,加强与友好国家的经济合
27、作,打破封锁,配合外交行动。,存在的问题: A独家经营,产销脱节B高度集中,统得太死C统包盈亏,缺乏利益激励机制三、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一)19781987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1改革的主要内容(1)下放外贸经营权,打破垄断 (2)下放商品经营权 (3)展开工贸结合试点 (4)建立海外贸易公司,走出去做生意 (5)实行政企分开 (6) 实行出口承包责任制 2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二)19881990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1改革的主要内容(1)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2)推行自负盈亏试点改革(3)深化外贸结构改革(4)深化进口经营体制改革(5) 改革出口经营体制(6)改革外贸管理体制(8)改革
28、外贸财务体制2本次改革存在的问题,(三)1991-1993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1改革的内容 (1)取消出口贸易的财政补贴,建立自负盈亏机制(2)改变外汇留存比例,加强出口收汇管理(3)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四)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深化1强化经济手段(1)汇率并轨(2)降低关税水平(3)改革所有税制(4)完善出口退税制度(5)实现出口信贷制度,鼓励出口,2加强立法手段3改革行政手段(1)放宽生产性企业经营外贸审批标准(2)逐步开放商品的经营的范围(3)改革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4 深化对外贸易经营体制改革(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实行企业股份制改革(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5深化外贸协调体制改革
29、建立各种行业协会,(五)加入“WTO”后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一)转变政府职能(二)修订各种对外贸易政策与法规(三)深化国有贸易体制改革(四)保持政策的一致性(五)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办法1减少非关税壁垒2完善出口退税制度3调整与完善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4扩大外资市场准入5积极参加多边谈判,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宏观管理一、对外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一)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二)保证国家对外政策的需要(三) 维护国家经济利益需要(四)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五)保证在国际市场优势地位(六)配合外贸体制改革(七)提高外贸宏观和微观经济(八)协调国际关系,二、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一) 国家发改委(二)
30、商务部(三)海关总署(四)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五)家外汇管理局(六)国家税务总局(七)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八)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三节 对外贸易的经营体制一、对外贸易的经营者资格管理(一)对外贸易的经营权(二)外贸易的经营范围(三)对外贸易的经营者备案登记程序管理二、进出口货物国营贸易管理制度三、进出口货物制定经营管理制度,一、名词:1对外贸易体制 2国营贸易管理二论述题说明对贸易宏观管理的必要性,第五章 中国对外法律制度,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体系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法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第一节 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体系一、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概述(
31、一)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概念(二)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特点1属于公法范围2具有国际法烙印3具有综合性4广义与狭义范畴,二、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渊源(一)国内法1宪法2法规3行政法,(二)国际法渊源1WTO协议和中国加入WTO议定书2其他国际公约3中国与其他国家签定的多边和双边贸易协定4中国承认的国际贸易惯例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的发展(一)1949-1977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二)1978-1991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主要有:涉外经济合同法、海关法、进出口食品检验法、出口货物原产地规则、技术引进合同管理,(三)1992-200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
32、法(四)2001年(入世)后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三、中国对外贸易的法律制度框架1外贸法2外贸行政法归3外贸部门规章,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体系,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体系,货物进出口流程各环节管理立法体系,维护外贸秩序法律,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反倾销、反补贴法,商检法、外汇管理立法,中国货物贸易法律体系组织结构,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体系,技术贸易进出口管理立法,技术贸易出口管理条例,技术贸易出口管理条例配套法规,保护知识产权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国内立法,保护知识产权国际条约,中国技术贸易法律体系组织结构,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法,一、外贸法修订的意义(一)履行中国加入WTO的有关承诺,树立了中国作为大国的对外
33、形象(二)为国内企业防范和对抗国外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法律基础(三)为外贸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四)确立了新时期中国外贸改革发展的基本法律框架,二、外贸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原则,(一)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的原则的例外(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秩序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禁止出口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禁止出口的;(3)为实施与黄金或者白银进出口有关的措施,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禁止出口的;(4)国内供应短缺或者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需要禁止出口的;(5)输往国家或者地区的市场有限,需
34、要限制出口的,(6)出口经营秩序出现严重混乱,需要限制出口的;(7)为建立或者有效保护特定产业,需要限制进口的;(8)对如何形势的农业、牧业、渔业产品有必要限制进口的(9)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进口的;(10)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11)根据中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出口的。(二)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原则的例外(1)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公共秩序或者公共道德,需要限制或者禁止进口或者禁止的;(2)为保护人的健康或安全、保护动物、植物的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3)为建立或
35、者有效保护特定产业,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三)对外贸易有关的保护知识产原则权1在货物贸易方面,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2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加强对滥用知识产权权利的控制,实现两者的平衡;3中国不仅在国内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也要在国外保护自身的知识产权。,(4)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5)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其他需要限制或者禁止的;(6)为保障国家国际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平衡,需要限制。(四)对外贸易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外贸法规定:(1)对于对外贸易中存在的垄断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其他扰乱对外贸易秩序的之一,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禁止进出口等措施消除
36、其危害或者影响;,(2)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不得实施以不正当的低价销售商品、串通投标、发布虚假广告、进行商业贿赂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如果有上述违法行为,并危害对外贸易秩序的,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可以采取禁止该经营者有关货物、技术进出口等措施。(3)对外贸易中不得有以下行为A伪造、编造、买卖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标志、进出口许可证、配额的等行为B 骗取出口退税C走私D逃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认证、检验等行为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救济措施,一、 反倾销救济措施二、 反补贴救济措施三、 保障措施,第一节 反倾销救济措施,一、 反倾销救济措施(一)倾销概念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
37、在进口国市场上销售,给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造成损害威胁的行为.(二)反倾销立法的历史渊源(三)反倾销协议的主要内容1 采取反倾销救济措施应具备的三个条件,A外国进口产品存在倾销,(1)外国进口产品存在倾销A进口产品在其本国的可比销售价格B以出口到第三国的可比价格C生产成本加合理费用,2国内相关产业受到损害损害的确定实质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实质性阻碍3倾销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四)反倾销调查程序1起草反倾销调查申请2递交反倾销调查申请3初步审查4公告立案5调查期限6调查机关调查7初裁8价格承诺9最终裁定和征收反倾销税10行政复审与司法审议,第二节 反补贴救济措施,二、反补贴救济措施
38、(一)协议产生的背景 为了扩大出口,世界各国(地区)纷纷对出口实行补贴,而进口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的发展,以反补贴措施拒之。其结果是,国际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影响了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扭曲或损害了贸易各国的利益,故需要予以规范。二次战后,在筹建国际贸易组织的哈瓦那宪章第四章第三部分以9个条款,专门就补贴作了规定。在1947年10月30日签署的“关贸总协定”中,在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中对之作了原则性规定,但它们未能有效地制约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滥用。,为了竞争,国际贸易中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实施范围不断扩大,措施的种类不断增加,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措施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关贸总协
39、定“东京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把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列为重点议题之一,并达成了一项较为详细的协议,即“关于解释和运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六条、第十六条和第二十三条的协议”,亦称“补贴与反补贴守则”。但由于该守则在结构上不够严谨,文字上含混,对日趋复杂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仍不能有效地予以制约,故仍需进一步修正与充实。,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中,经过艰苦的谈判,达成了较“守则”更为明确、更易操作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从而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确立了更为完善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的约束机制。,二、进口产品适用反补贴措施的条件( 1)进口产品存在补救A补贴是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B政府提供了财政支
40、助以及任何形式的收入或者价格支持C补贴必须使得行业或者企业获得了利益(2)补贴必须具有专项性(3)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实质性损害威胁或实质性阻碍(4)补贴产品和产业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三)反补贴基本程序1调查发起2反补贴调查的程序3反补贴措施的种类与实施(1)采取临时措施(2)补救承诺(3)征收反补贴税,第三节 保障措施协议,第三节 保障措施协议一、保障措施的含义二、实施保障措施条件,三、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序四、实施保障措施案例分析,一、保障措施的含义,所谓保障措施,是指当某一具体的产业由于受到突然大量增加的进口产品的冲击,给进口国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时
41、,可以实行临时性进口限制。,二、WTO保障措施协议主要内容,二、实施保障措施的条件 (一)进口增长(such increased import)协议第2条第1款规定,进口增长指“数量增长”,而非进口价值或金额的增长。这种增长包括两种情况:绝对增长和相对增长。绝对增长是指产品的进口数量在某一段时期内的绝对增加,如去年进口1000件,今年进口2000件。,相对增长是指在某一段时期内产品的进口数量相对于进口方内部生产而言的相对增加,这往往反映在市场份额的变化方面。如,去年进口某产品1000件,同期,国内产品的销量为5000件,今年进口仍为1000件,但国内产品的销量却下降到了3000件。这种情况就属
42、于相对增长。在相对增长的情况下,进口量并不一定发生变化。一些学者指出,“相对增长”这一概念不尽合理,因为它等于是把国内产业调整的负担转移到外国产品身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体现。,(二)国内产业存在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协议第4条第1款规定,“国内产业”应理解为在进口成员方领土内生产相似产品(like product)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全体,或相似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总体产量占该成员国内总产量主要部分的生产者。与反倾销协议不同的是,保障措施协议没有对后一种情况下产量的百分比规定下限。,“严重损害威胁”应理解为危急且显而易见的威胁,必须有事实依据,不能仅根据指控、推测或极小的可能性便裁定
43、“存在严重损害威胁”。 (三)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进口增长与严重损害或严重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是实施保障措施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产业损害或损害威胁是由进口增长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则进口成员不得实施保障措施。,三、实施保障措施的程序(一)保障措施的发起(二)立案(三)调查(四)实施保障措施四、保障措施的实施的期限,第六章 中国的海关制度,第一节 中国海关制度的演变一、19491987年中国海关制度二、19781992年中国海关制度三、1992至“入世”前的关税改革四、 “入世”后关税调整,第二节 中国的海关税则与海关估价一、海关税则制度概述海关税则概念:是指
44、一国根据国家关税政策而制定的,通过立法程序公布实施的,按照货物的不同类别排列的关税税率表。海关税则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关税税率和适用关税税率表的说明与规则。关税税率表是海关税则的主要内容,分为商品目录和税率两部分。,(一)商品分类目录1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的产生和发生2协调制度的主要框架(二)税率栏目1单式税则2复式税则3自主税则4协定税则,二、中国现行的海关税则制度(一)进口税率1最惠国税率2协定税率3特定税率4普通税率5税率的适用原则(二)出口关税税率,三、海关估价(一)海关估价概念海关估价是指海关为征收关税而确定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程序。(二)进口货物的完税价格1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作为货物
45、的完税加工 进口货物作为的完税成交价格的条件 (三)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1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2出口关税不计入完税价格3出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不能确定时,依次按照下列估价确定:,(1)该货物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相同货物的成交价格(2)该货物向同一国家或者地区的类似货物的成交价格(3)推算价格(4)以合理方法估定的价格,第三节 中国进口税费计算一 、进口税费计算进口关税税款的基本公式是:进口关税税额=完税价格进口关税税率 在计算关税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进口税款缴纳形式为人民币。进口货物以外币计价成交的,由海关按照签发税款缴纳证之日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公布的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买卖中间价折合人民币计征。人民币外汇
46、牌价表未列入的外币,按国家外汇管理部门确定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二完税价格金额计算到元为止,元以下四舍五入。完税税额计算到分为止,分以下四舍五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因有不同的成交条件而有不同的价格形式,常用的价格条款,有FOB、CFR、CIF三种。现根据三种常用的价格条款分别举例介绍进口税款的计算。 (一)以CIF成交的进口货物,如果申报价格符合规定的“成交价格”条件,则可直接计算出税款 举例如下:某公司从德国进口钢铁盘条100 000千克,其成交价格为CIF天津新港125 000美元,求应征关税税款是多少?已知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之日的外汇牌价:100美元=847.26人民币元(买入价)100美元=857.18人民币元(卖出价),税款计算如下:(1)审核申报价格,符合“成交价格”条件,确定税率:钢铁盘条归入税号7310,进口关税税率为15%。(2)根据填发税款缴款书日的外汇牌价,将货价折算人民币。当天外汇汇价为:外汇买卖中间价100美元=(847.26+857.18)2=852.22人民币元即1美元=8.5222人民币元完税价格=125 0008.5222=1 065 275人民币元(3)计算关税税款即:1 065 275元人民币15%=159 791.25人民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