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优化古诗词教学中的意境 古诗词教学中,要让学生进入其描写的意境,仅靠分析几个字词、理解句子意思,是很难达到的。教师应该通过让学生赏析字词句后,创设与之相符的情境,才能让学生走进诗词,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了解背景,把握基调 诗词是作者内心的情感表露,诗人在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所处的环境、个人的生活经历对于其文风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正确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要让学生了解诗人,了解诗词创作的背景。例如: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主义诗歌。让学生了解他所处的南宋的历史情况,那么,学生就不难理解他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
2、的喜极而泣,在绝笔诗示儿中所写的临终遗言为“但悲不见九州同”。李清照是著名的婉约派词人,但她的夏日绝句却又是这样慷慨激昂,原因在于她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北宋灭亡之时,金兵残暴掠夺,而宋王朝腐朽昏庸,在战乱中,李清照遭遇了家破人亡的痛苦。因此,她就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她对南宋统治者渡江南逃的不满。还有王安石被召回京时所诵“春风又绿江南岸”、柳宗元遭贬时所吟“千万孤独”等,都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以及课堂上教师进行补充说明,从而让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经历,写作时的历史,就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婉约或豪放、悠然或悲愤这样的一种把握,对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诗词,体味诗词之意
3、韵,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结合生活,展现情境 古诗词意境悠远,具有“画”的特点,这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学习古诗词,首先就要带领学生看到诗人所感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例如:在村居一诗中,迷人而富有生机的二月田园风光岂是“草”“莺”“柳”所能言尽的,“醉春烟”三字,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如下的引导。笔者说:“是杨柳醉了吗?”学生答:“不是,是诗人通过拟人的方法,借杨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是诗人自己陶醉在这迷人的二月风光中。”笔者接着说:“这春烟之中,只有这草、这莺、这柳吗?”学生们纷纷说:“是那朦胧飘渺的春烟,笼罩住了春天的田园风光
4、。”“应该有那碧绿的麦苗和油菜。”“我看到了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横笛,慢悠悠地向我走来。”笔者顺势引导:“你不仅看到了美景,还听到了音乐!”一位学生说:“我还听到了黄莺那宛转动听的歌声。”诗歌的意境,就这样被学生们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出来。对于这样一些描景抒情、意境优美的诗词,教师不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对诗词进行补白。此外,还有一些诗词中所展现的景象,学生仅凭想象是无法构建出画面的。此时,教师就可借助于视觉手段,把诗词中的景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交流对话,体会心境 “微言大义”是古诗词的显著特点。大多数古诗词语言精炼,含义深刻,且跳跃性大,寥寥数笔就能涵盖深意。
5、学习古诗词时,需要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走进诗人的内心,去填补诗中的一个个空白。例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一位教师说:“渭城在现在陕西渭河之北,安西在现在的新疆,两地之间相距大约三千多公里路程。如果当时元二是骑马去的话,大约要走半年的时间。这一路上,大漠荒芜,满目苍凉。好友即将远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要对他说吗?”某学生说:“元二,这一路上,自己要多多保重啊!”老师及时引导:“一声保重,饱含着朋友多少情意啊!端起这第一杯酒”(学生初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学生说:“元二,沙漠中风沙很大,要当心自己的身体,不要受寒生病。”老师接着引导:“大漠荒凉,缺衣少
6、药,当心身体是朋友最真切的叮咛,端起这第二杯酒”(学生二读)还有学生说:“元二,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我会永远思念你的!”老师再引导:“友情会飞越千山万水,这是朋友内心的一片表白,端起这第三杯酒”(学生三读)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追溯至别离的场景,把自己当作是即将与元二离别的诗人,展开情境对话。在学生的声声叮咛之中,诗人对朋友的那份关切、那份不舍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音乐渲染,感受意境 古诗词节奏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音乐又是听觉语言,是人类心灵的诗章,二者具有相通共融之处。在诗词教学中,为诗词配上恰当的音乐,通过音乐设置情境,能够渲染气氛,烘托诗境,奏响诗词的主旋律。例如:笔者在教学墨梅一课时,配上了梅花三弄的箫曲,让学生伴着空灵悠扬的音乐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仿佛又闻到了什么?”听着优美的音乐,孩子们眼前浮现出了一幅幅疏影横斜的画面,暗香随着音乐在寂静的教室内清浅浮动。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时配上阳关三叠,教学望洞庭时配上平湖秋月等等。只要我们选配上合适的由古筝、琵琶、二胡、箫等为主乐器演奏的古典音乐,都可营造古诗词的意境。还有一些古诗词,本身就有相配的古曲,如水调歌头虞美人等,这些歌曲可在学习诗词前让学生欣赏,也可在鉴赏诗词后让学生随着歌曲或吟或唱。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