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西方人性优劣谈 作 者:姚新中、焦国成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教 原:吴世贞 学 号:2015200262,姚新中,1957年2月生,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外国专家局高级文教专家。1991年起历任英国威尔士大学研究员,讲师,高级讲师,副教授(Reader),教授(2002),并兼任宗教与神学系主任(1999-2002),1998年担任剑桥大学ClareHall学院终身成员(LifeMember),2004年担任英国牛津大学TheRamsayResearchCentre高级研究员,2008年起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教授,并创建中国研究院,2013年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焦国成河
2、北人,1957年生,哲学博士。现为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曾获第三届霍英东研究基金奖;1999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主要社会兼职: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北京伦理学会副会长。主要著作: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中国伦理学通论、传统伦理及其现代价值、德治中国-中国古代以德治国史鉴、中西方人生哲学比论等。,目录,第一章 自然与人第二章 人生有为第三章 人生自由第四章 人生责任第五章 人生幸福第六章 人生修养第七章 人生境界第八章 人生价值 第九章 人的生与死 第十章 人生真善美,1
3、.人生的阶梯2.自我与境界3.情感与境界4.知识与境界5.功利与境界6.理想与境界,人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奔流到海不复回”,境界?,人要追求幸福和自由,要承担责任和义务,所以人在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通过认识自我与社会,通过感情的培养、意志的磨练,从而使自己在精神气质、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方面不断地达到新的水平。,1.人生阶梯,作者认为:人生是由不断变化和相对稳定的阶段组成的。原因:生活条件 生理心理 认识思维 相对稳定 飞跃,变化的动力:需要,人的需要:1.动物的所有欲求 2.高级的社会需要马斯洛:生存需要:食物、住所、睡眠、呼吸、性爱安全的需要:自由、稳定性爱和归属的需要:交流、友谊
4、、爱人与被爱尊重的需要:自尊、他尊、能力、威望、名誉实现自我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部潜力的欲望”,需要追求阶段境界,最低阶段:吃喝玩乐的最高理想高级阶段: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追求丰富最高阶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杀生成仁”“舍生取义”,中国传统哲学不喜欢强调人的需要但却强调人的阶段性,荀子:把人的需要斥之为“恶” “争乱生”“礼义亡”孔子:“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圣人?,圣人,是人生的最高阶段。圣人具有圣明的智慧,通晓天下万物的道理,善于根据具体情况,为人制订恰当的制度规范。圣人以天下为务,博施济众,不仅能充分、完全地实现自己的本性和价值,而且也能充分完
5、全地实现一切人的本性和价值:能赞助天地的化育,与天地同功,与日月共明。圣人是最完美的理想人格,是人生修为的最终目的。,道家:人生的最高阶段是达到完人、真人、神人,如神仙无所不能。餐风饮露,其乐无穷。嵇康 :“顺天和以自然,以道德为师友,玩阴阳之变化,得长生之永久,任自然以托身,并天地而不朽”阮籍:人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人生的最高阶段就是与天地自然万物为一体。达到这个阶段的圣人能够“恬于生而静于死”。,完人?,完人“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他与一般人完全不同,也不与一般人相处、交往,完人受到世人的讥笑是难免的,但完人“不希情于世”,“不以世之非怪而易其务”,完人的道德标准不同于普通的道德标准,对
6、于完人来说,“细行不足以为毁,圣贤不足以为誉”。,西方传统思想虽然也肯定人生的修为,肯定人应达到最高阶段,但人生的最高阶段依然是人,而不是神。,1.古希腊罗马神话中虽然以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为内容,认定人应该朝着神发展,但这些神不但与凡人同样具有情欲、爱恨,而且本身也是有限的。,基督教鼓吹人要以天国为依归,要追求天国的幸福,但它对天国的描述是那么模糊不清,以至很难从中看到天国的真实情境,况且,从古至今,虽然不少人日夜盼望着迸入天国,但真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又有谁呢?,尼采认为人生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超人”,“超人”高于人尤如人高于动物一样,超人是人类天生的统治者,是宇宙真正的“精华”。,“超人”具有
7、许多高于一般人的品质和特征,如超人有极大的权力欲,他疯狂地企图占有一切,他为人类立法,他的言论意志就是法;他不知道什么是义务和责任,为实现权力意志而可以采用任何手段,可以牺牲别人,把别人降为奴隶,降为工具,而不受任何良心的责备。超人爱好冒险,以冒险为乐,超人傲视一切,鄙夷人民,远离群众,他是“张牙舞爪、独往独来的雄鹰”。,超人?,完人、圣人、超人 对比,“超人”不过是具有某些非常性格与能力的人,他要处理现世中的一切事务,不过是以独特的、反常的为一般人们所不接受的方法处理罢了。完人已经由人上升到了神,是人达到与天地为一境界的产物。它根本不关心世俗事务,因为它之所以为完人,就在于他能摆脱或超越现实
8、。,圣人也是人生发展的最高阶段,圣人是集仁义道德于一身的人,他身怀重任,坚韧不拔,博施于众,仁爱于民,是现世君主的道德理想化身。“超人”虽然也是统治者的象征,但它着重于统治才能和欲望,蔑视道德,蔑视群众。完人、圣人为中国文化中的人生观规定了基本方向和目标,对后来的人生哲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尼采的超人不过是西方传统思想中某一个方面发展到极端的结果。,2.自我与境界,人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具有高低不等的层次,从而向人们提出这样的问题。1.自我与这些不同层次有什么关系?2.个人有没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新的境界?3.个人如何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形成理想人格?,孟子观点,他认为人应该“尽性”,要保
9、持和迫求个人的道德完善。他认为,道德高尚的人(“大丈夫”),应该“居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达者兼善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他谴责那种对善和道德不努力迫求的思想行为是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庄子观点,庄子认为,世界万物都来源于“道”。与天地相比较人是非常渺小的,但人又可与道相结合,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脱离了自我的狭小天地,“与道同体”,“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与游乎天地之一气”。,荀子观点,荀子认为人性虽恶,但人仍不能因此就放弃
10、自我修养,相反,人性恶正需要自己努力,“化性起伪”。“道虽迩,不行不止,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月者,其出入不远矣。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谒,圣人也”,中国传统思想承认自我通过努力修养可以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从而肯定了自我的积极作用,具有合理的因素。可以说,在世界文明史上,在这方面还没有可与中国相媲美的相应论述。在西方,自我与境界的积极关系,主要是南一部分基督教神学家和理性主义思想家所论述的。,基督教观点,原罪说:认为人类是由至善的上帝创造的,因此,人最终也是至善的。只是由于人在恶魔的引诱下不听上帝的劝告,违犯了上帝的命令而堕落了,沾染上了恶的品性和习气。,人如何克服
11、这些恶行呢?,对这个问题基督教内部也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单靠人的自我无法摆脱罪孽深重的恶运,自我不论做什么,不论怎样努力都不能免去恶行,成为“新人”。而另一派则在承认上帝的无限权威的前提下,允许个人可以不同程度地决定自我。一心向善,虔城地向上帝忏侮,努力克制自己的欲望,就能使自我成为新人,成为得救的人。,中西对比,自我决定不了人生所能达到的阶段。由于人最终要靠上帝的恩典才能进入天国,因此,自我努力达到一定境界的可能是有限的。个人的努力仅仅是获得上帝恩赐的一种手段,它本身还决定不了个人能否达到某一特定境界。西方人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仅仅是一种“天国幸福”,仅具有个人特点。,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
12、“己昕不欲,勿施于人”等,以自我道德完善为社会职责,从而给中国文化道德境界规定了基本的框架结构,但儒家学说还有入世进取的一面,“杀身成仁”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抱负,和“当仁不让于师”“舍我其谁”的自豪又使得克制内向的心理具有向外拓展,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浓厚色彩。,老庄哲学,虽然也强调“安时而处顺”,主张龟缩于“心斋”“坐忘”的内在世界,但也同样承认道无所不在,仍然不能舍弃向外的追求。中国传统所推崇的人生境界,绝不仅限于个人的完善,而必然要有“任重道远”“志当恢弘”的气概。西方的个人境界与中国所谓的“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合而为一的圣贤境界相比,层次显然要低得多。,基督教强调自我修养,
13、强调忏心向善,但它把天国与尘世对立起来,认为人生不是恶就是善,摆脱了“撒旦”才能接近上帝,从而把自我修养过分简单化了。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的修养论的差别自不待言,即使与具有东方特色的宗教禅宗相比,也显得贫乏得多。佛教十分讲求修养的阶段性,认为个人对佛性的悟认,必须通过一种特殊的方法:坐禅。,坐禅三境界:,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唐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语: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宋代禅宗三境界:第一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第二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14、,西方虽然也承认自我努力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社会生活领域、表现在个人对功利,幸福的追求上,并把这种追求看作达到道德完善境界的最重要的手段。相反,对于道德本身、克欲扬善、从菩去恶,则不那么重视。,3.情感与境界,情感是人之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看待情感不仅与人生自由、人生责任和人生幸福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也与能否达到一定的人生境界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哲学把情分为两部分,自然的情欲:来自人的肉体感受性,表现为“喜怒哀乐爱恶欲”这样的七情六欲。道德的感情:由道德修养逐渐培养起来的纯洁的情感,是“集义而生”、修为而成的,其本身就是道德,因此可以成为推动人生不断发展、境界不断提高的动力。,情感
15、与道德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恩格斯曾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情感本身无所谓道德与否,情感所指的对象、所表达的方式才具有道德的含义。,孟子说“仁义礼智”四端发源于心,强调的就是道德情感。庄子十分向往“与天地合一”的真人境界,但他认为,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彻底否定人的自然情欲,所谓“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于身”。荀子虽然十分重视人的情欲,但他认为这种情欲是恶的,必须自觉加以克制。,韩非接受了其师荀子的“性恶论”,承认人的自然情欲是要追求自己的安逸、享受,但却不同意荀子的“化性起伪”,即完全改变人的自然情欲,认为正是这种情欲,才给社
16、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他要求“不伤情性”,甚至要“尽情”,即满足人的这种情欲。韩非就象西方的黑格尔那样,看到了情欲在社会中的作用,认为情恶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却由此走向了道德虚无主义。在他看来,人情自私,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道德无用,国君必须靠刑赏、靠利益和危害来操纵和利用臣民,中庸一书,以另一种方式把情与境界紧密地联系起来了。所谓“喜怒哀乐”这些自然的感情,不表现出来是内在的东西,而一旦表现出来,符合一定道德要求的即是“和”。因此,中庸并不简单地排斥人的情感,而是把情感表达的是否恰到好处看作能否达到“中和”或“中庸”这种道德境界的关键,凡能够通过“执中”,而把人的感情
17、欲望、思想行为控制在道德范围内,不发则已,一发必“中”,这就是君子,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礼运一书的作者更明确地说,“何谓人情?喜怒哀乐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是人心中必然存在的。对这些情欲,不在于如何否定,而在于如何用“礼”去节情、导情。应该“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之,本仁以聚之,播乐而安之”,只有对人情不断用道德加以引导、培养,才能使人生进入道德的境界。,西方对“情”的看法,1.禁欲主义者看来,人的情感属于肉体欲望,带有罪恶的特征,只能使人堕落而丝毫无助于人生的幸福,不能使人达到完善的境地。2.自然主义伦理学则认为感情是人类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情感使人生充满欢乐,有助予人发展智慧。
18、3.基督教伦理学认为要想得救,就必须彻底禁除情欲,唯有保持对上帝爱的道德情感才能得救,另一方认为情欲的满足是人生任何活动的必要条件。,康德与爱尔维修的对立,康德认为道德是由具有普通必然性的道德律组成的,只有出于对这种道德律的尊重即出于义务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道德律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的心理,使人产生善恶的观念,产生道德的感情。这种道德感情与行力的效果、与肉体的感觉、与人生的福利都完全无关。,爱尔维修则完全持相反的观点,认为痛苦和快乐是道德世界的唯一动力,人的所有欲望、感情和精神都来自人的自爱心。自爱心在人身上表现为情欲,既包括肉体上的趋乐避苦,又包括追求权力、财富的欲望和友谊、正义、同情的情感。
19、这种欲望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否定情欲不但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反而会使人类道德堕落,因为伟大的情欲可以产生出伟大的人物和伟大的时代。,谢 谢!,4.知识与境界,知识,对于人生而言,一般可分为两类:1.自然的知识,是人对于自然规律认识的结晶。2.社会规律、人际关系、群体风俗、个体心理郓道德的知识,是人认识自我的结果。,西方知识观,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一方面是说知识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则是说,知识是道德的来源和基础。在培根看来,知识可以洗涤、改良人的心灵,人的理性在知识的指导下,可以辨别善恶,从善去恶,获得幸福。知识可以平息人与人之间的纠纷,知识可以调
20、解人的理性和情欲的矛盾,使人克制贪欲,知识能给人以精神上的快乐,知识能指导人的意志,使人的行为合乎道德。,古希腊文化,是从探讨宇宙的“始基一(即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开始其哲学思考的,他们从“水”,“火”,“无限”,“原子”等等出发解释世界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但由于自然的因果系列的不可穷尽性,他们的种种论断不能揭示出事物无限可能的结果。,西塞罗说,“苏格拉底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了回来,引入城邦甚至家庭之中,使之考虑生活和道德、善和恶的问题。”“天上”,“人间”是哲学思考的两个重要方面,“天上”可泛指一切自然事物,“人间”则指人的社会关系,从天上到人间,实际上就是把知识的重点从自然转向了人的道德。,
21、斯多葛学派也认为,知识关于理性的知识是人生向善的保证。因为道德的行为就是有意识地去追寻人生最高境界的行为,是清醒地认识道德原则和规范以后的行为,而无知的无意识的行为必然不是道德的行为。知识是纯粹的善,是道德的基础,人只要有知识、有智慧,就必定有其他一切德行。,中国传统知识观,道家是坚决排斥“知”的,认为,只有无知无识的婴儿才是最高的境界。儒家则重视知、学,强旖“博学”、“多思”“学丽不厌,诲人不倦”,甚至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孟子把智与仁义礼并立而言,也十分重视知识。但他又把关于自然的知识与道德的知识对立起来,认为自然知识是“小智”,而且要严加控制,而认识理解社会秩序的智则是“大智”,是一种真正的知识。荀子把人生分为三个等级,士、君子、圣人,“彼学者,行之,日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