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1.30KB ,
资源ID:1408051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40805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启示.docx)为本站会员(拉拉链)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启示.docx

1、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影响及启示 作者简介:王轶昕(1985-),男,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经济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学研究; 程索奥(1986-),女,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国农业银行成都锦城支行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货币金融投资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011) 摘要: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认识到以养老为代表的高福利制度所带来的弊端与债务危机的爆发互为因果,建立符合本国政府债务承受能力的养老福利制度是缓解债务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目前处于养老制度改革的关键时期,应借鉴欧盟经验,厘清欧盟国家养老

2、金制度采取的改革措施,通过对中欧养老金制度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比较性分析,从宏观上完善国家层级治理结构、中观上建立有效的企业年金制度、微观上做实个人账户,提升个人参与商业保险的积极性,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三大养老支柱。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欧盟;养老金改革 中图分类号:F842.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3.028 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对欧盟国家养老金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严重的老龄化以及巨大的财政支出压力使本已债务缠身的欧盟成员国难以维系现有的养老金制度,欧盟成员国纷纷结合本国财政负担状况开出了一系列的改

3、革药方。同时,放眼国内,尽管中国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在整体国力和人均财富均与欧盟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地方债务危机和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使社会对“如何养老”、“何以养老”产生了普遍的担忧,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充分借鉴欧盟成员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思路,对我国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与欧盟高福利制度不可持续性互为因果 欧盟养老金制度从本质上来讲是从欧盟公民的需求出发,以欧盟的社会政策中相关要求为蓝本,面向欧盟公民进行的一种福利再分配行为。因此,以养老政策为代表的欧盟福利制度被普遍认为是欧盟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体化所取得最重要成就之一。但

4、是,随着欧盟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到2040年,其65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将会提高到0.461,以现收现付制为主要支柱的养老制度所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在当前债务危机背景下显然无法持续1。 首先,从目前欧盟主要国家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来看,自2010年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仍然处在缓慢的上升期,现有的养老金制度所带来的巨大支出必然会成为财政紧缩政策的改革首选,见表1。 表1欧盟主要国家政府债务总额占GDP比重/% 国家年份 20092010201120122013 德国74.483.081.282.280.7 法国79.282.385.890.592.5 英国69.679.685.79

5、1.294.6 瑞典42.639.438.435.634.2 西班牙53.961.268.580.987.0 葡萄牙83.193.3107.8113.9117.1 希腊129.4145.0165.3160.6168.0 意大利116.0118.6120.1123.5121.8 爱尔兰65.192.5108.2116.1120.2 资料来源: http:ec.europa.eu/eurostat/documents/2995521/5182258/2-21102014APEN.PDF/497e3b55dca0482f93e0d82f81bc 92d7 根据稳定与增长公约的规定,欧元区国家政府债务

6、占GDP的比例不应该超过60%的红线。而上述欧盟主要成员国中,仅仅只有非欧元区国家的瑞典符合规定要求,作为欧盟核心的德法两国的公共债务占GDP比例都双双超标,意大利和希腊更是超标2倍以上。 同时,欧盟福利国家体系下,公共养老金支出占GDP比重平均为15%左右,以目前欧盟主要成员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出生率来看,要到2040年以后,才有可能实现人口结构的再次平衡,这就意味着欧盟主要成员国养老支出预计到2040年才能达到峰值开始下降。因此庞大的养老财政支出必然会使成员国的债务问题雪上加霜,见表2。 表2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养老金支出占GDP比例/% 国家年份 2010202020302040205020

7、60 法国9.711.613.514.314.514.2 德国11.812.316.514.914.514.8 英国2.52.15.554.13.6 瑞士8.4911.712N/AN/A 美国4.55.26.67.177.4 资料来源:Dennis Petrie,Kam Ki Tang,D.S.Prasada Rao.A ValueAdded Based Measure of Health System Output and Estimating the Efficiency of OECD Health SystemD.Queensland: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

8、and,2009:3034. 从表2来看,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大陆福利模式与以英国为代表的盎克鲁萨克逊模式在养老金支出比例上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英国养老金市场私有化程度更高,但这三个国家和同为非欧盟国家的瑞士一样,都面临着养老金公共支出的显著增长。此外,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与美国相比,尽管在同一时间段都存在养老金支出增长的问题,但美国的养老金支出占GDP的比例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养老金支出的膨胀的确加重了各国的债务负担。 其次,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各成员国除了应对与日俱增的财政支出压力外,还必须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拯救金融业和刺激实体经济复苏的活动当中。特别是欧元区成员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使

9、其不能通过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而扩张的财政政策在债务比例已经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的情况下不可能大规模实施。因此,削减包括养老金在内的高福利制度开支不可避免。 同时,包括英国、德国在内的众多欧盟成员国,除了以现收现付为第一支柱的法定养老保险外,都建立了以个人和公司共同缴费的基金积累制养老体系,这被称为养老保险的第二支柱。这一类型基金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形成相应的刺激,吸引企业和个人进行相应的投入。但是,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普遍削减了对于第二支柱下养老基金的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此外,欧盟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使养老基金投资损失巨大,在2010-2012年的三年间,

10、欧盟养老基金市值缩水至少在20%以上,这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债务与养老金支出的不平衡。 最后,欧盟人口老龄化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政府债务危机与养老金支出间的矛盾。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盟成员国劳动力市场中女性成员的大量涌入以及劳动合同趋向于短期化,欧盟劳动者职业生命周期总体存在着缩短的趋势。随着欧盟东扩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欠发达成员国青壮年劳动力涌入西欧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西欧低技术工人提前失业退休。同时西欧相对较高的工资和更好的福利待遇在共同市场中会显著传递给欠发达成员国,从而整体抬高了欧盟工资和福利保障的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失业率从20

11、08年的6.5%上升到2012年的10%2。欧盟已经提出了以创新和绿色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这就进一步加剧了低技术失业大军和高科技行业劳动供给不足的矛盾。而这部分失业大军中,其中不少人将提前加入到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使政府财政压力进一步增加,见表3。 表3欧盟主要成员国潜在劳动力占劳动人口比重 国家福利制度比例/% 德国大陆模式2.8 法国大陆模式2.8 英国盎克鲁萨克逊模式3.4 爱尔兰盎克鲁萨克逊模式2.6 希腊地中海模式1.7 葡萄牙地中海模式3.8 西班牙地中海模式5.3 意大利地中海模式12.1 丹麦斯堪的纳维亚模式3.5 瑞典斯堪的纳维亚模式4.4 欧盟27国4.6 资料来源:

12、 http:ec.europa.eu/eurostat/statisticsexplained/index.php/Employment_statistics 二、欧盟养老金制度的改革 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欧盟目前已经在经济领域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超国家形式联合体,欧盟所制定的经济社会政策很多方面已经具有了主权国家性质的强制约束力。因此,除了在欧盟层面进行统一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协调外,各成员国还需要根据本国情况,对欧盟相关改革要求和建议进行细化和本土化,总体说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在欧盟层面建立起“欧盟社会投资公约”。欧盟现在已经认识到,走出债务危机和避免债

13、务危机的再次发生,仅仅依靠从欧盟层面进行通货膨胀和财政支出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欧盟必须通过提高宏观经济管理能力,以稳健的财政投资提升社会劳动生产力,从而保持欧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欧盟需要建立完善的“欧盟社会投资公约”来保证欧盟各成员国的中长期预算中充分考虑到社会投资这一方面。范登布雷克等学者认为,欧盟国家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关键在于未来税收缴纳者的生产力,公约应该充分调动欧盟成员国公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使就业风险、养老风险得以解决。我们从“欧盟2020战略”中可以看到,欧盟社会政策到2020年的目标为就业率最低达到75%,18岁以下失学率最高为10%,高等教育率最低为40%,贫困人口减少2

14、000万以上。通过以上措施,都能为缓解欧盟养老压力,起到重要的作用3。 第二,从成员国国家层面完善以三大支柱为核心的养老体系。欧盟应该建立起以法定的现收现付为基础,以职业养老计划即基金积累制为重要支撑,同时以个人自愿补充缴费为有效补充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我们应该注意的是,欧盟尽管已经在形式上建立起了统一大市场,基本实现了人员的自由流动,但是各成员国劳动力成本的巨大差异使欧盟截止目前仍无法实现福利体系,特别是养老体系的一体化,欧盟公民个人养老信息在短期内也很难在成员国内实现共享。为此,欧盟公民在第一支柱下的养老保障必须由其母国承担,欧盟公民应该通过向母国进行强制性的养老金缴纳,在退休时享受到其母

15、国所发放的基本养老保障。在第二支柱下的基金积累养老体系,这部分由其工作企业和个人一同缴纳。这部分资金的缴纳一般以缴费确定性(DB)为主,并享受税收优惠。企业一方面能通过为员工提供职业养老计划留住员工,员工同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获得更有吸引力的养老计划,促进企业与员工的良性互动4。同时,员工在企业工作一定年限后,员工跳槽可以将该部分资金投资获得收益带走并在母国法定年龄退休时一并取出。在第三支柱下,各成员国公民可根据自身的收入情况选择对应的私人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越高,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就越高,同时国家应该给予较大的税收优惠,其替代率应该在50%以上。 第三,从欧盟公民个人来讲,欧盟劳

16、动者应该认识到,各成员国对于自身在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劳动生涯与退休生活的再平衡是必须的也是合理的。目前,希腊已经确定在2016年,将退休年龄由61.4岁延长至63.5岁,意大利也将男女退休年龄都定位在65岁,法国则提升至62岁。同时,工作时间的延长也应该创造更大效益。“欧盟2020战略”中将更加注重对中老年劳动者和低技术工人的培训和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工作机会5。预计,将会有超过500亿欧元的欧盟基金在未来6年里直接投入到提高劳动力竞争力和改善就业环境的相关项目中,从而能够切实减轻各成员国养老负担。 三、中欧养老金制度所面临问题的异同 目前,中国和欧盟各成员国处于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欧盟主要

17、成员国均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并建立起了较完善的现代福利国家制度。而中国目前还处于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单从养老金缴纳方式、社会政策选择、养老待遇等方面进行比较,并无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从养老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政策进一步稳固的角度来进行比较,则会发现两者间有价值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一)中欧养老金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 1.中欧均面临着人口急剧老龄化的挑战。从2000开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截止2010年,中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达到8.9%。与欧洲类似的是,欧盟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中国与当时的欧洲一样,在开始现代化建设的初期进入老龄社会,在深度进入老龄社

18、会前留下了20年的发展空间来完成现代福利制度的建设。当然,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使这一进程显得更加急迫和艰难。同时,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相似,中国即将经历“婴儿潮”后的加速老龄化阶段,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从70年代的6.0降至2011年的1.04。20世纪60-70年代的出生人口即将大规模进入退休养老阶段,中国的养老支出将面临比现在欧盟成员国更大的压力。 2.中欧经济社会发展都面临宏观经济状况的不确定性。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复苏的脚步再次受到拖累,欧元区甚至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一度陷入长达18个月的经济衰退之中,直到2013年6月才实现了18个月以来的

19、首次正增长,但增长幅度也仅仅只有0.3%。反观国内,尽管中国经济在进入21世纪后保持9年平均高达两位数的增长,但这主要是依靠大规模资源消耗和人口红利实现的6。 目前,中国即将进入刘易斯拐点区域,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必将使人口红利迅速消失。同时,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将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预计未来几都将会维持在7%7.5%的增长水平,这与10%的发展速度相比,必将带来更大的养老压力。此外,目前世界经济尽管处于缓慢的复苏当中,但两次危机的影响会深度拖累到以贸易出口为经济增长核心的中国发展模式。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时人均GDP至少在1500美元以

20、上相比,中国进入老龄社会人均GDP仅为836美元(2000年),未富先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中欧养老金制度改革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阻力。 欧盟目前面临养老金制度改革压力主要来自于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成员国不得不通过一系列财政紧缩计划来削减公共开支,欧盟各成员国公民都将不同程度的面对养老水平的下降,这都将刺激欧盟民众采取各种行为进行抗议。因此,2010年后,因养老金制度改革引起的罢工和骚乱在欧盟成员国特别是“金猪五国”可谓是屡见不鲜。 中国目前养老金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以“养老金双轨制”为代表的既得利益群体与普通养老金费用缴纳者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目前中国养老制

21、度既得利益者同时要承担改革的发起者和被改革人的双重身份,这使中国养老制度的改革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此外,与欧盟类似,截止2012年,中国地方政府负债估计已达12万亿元。由于目前中国养老保险仍然实现分区域统筹,面对庞大的地方债务压力与普通百姓要求切实提高养老待遇的要求,养老制度的改革必须做好对既得利益者的“减法”和普通百姓的“加法”。 (二)中欧养老金制度问题的差异 和欧盟相比,中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三支柱养老体系,这也是中欧养老金制度所面临问题最大的不同点。 1.第一支柱下覆盖率显著低于欧洲。德国第一支柱下养老金覆盖率已经超过90%,包括了所有雇佣劳动者和自由职业者。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时,

22、没有充分考虑到未来产生大规模非正规就业的可能。因此,传统的统账结合的养老制度设计和缴费模式基本只适用于公有制企业,对于现在大量涌现的小型化、家庭化甚至自主就业人员来讲,就很难实现有效的覆盖。而中国高达2.5亿具有高流动性的农民工人口,就更难以加入这一体系。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当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为2.93亿,单位就业人数1.63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1亿,参保职工比例仅为51.64%。 同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扩大,为吸引广大低收入高流动性劳动力人群参保,在第一支柱下各地均采用建立地方性制度和降低缴费比例的方式。这就使得我国养老金制度呈现出典型的城市与农村分割、公有制部门与私有

23、制部门分割的状况。这种碎片化不仅会人为地造成对社会群体的等级分化,引发社会对体制内人群的不满情绪,同时不利于公有制部门与私营部门间的人员流动,极大地阻碍了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的自由流动。 此外,目前第一支柱下,为了保证养老金的足额发放,政府能以目前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模式的便利,挪用职工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致使出现了严重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空账问题。截止2012年末,空账规模已达2.48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做实空账账户会来带极大的财政负担,同时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信用危机。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养老金主要投资于国债和银行协定存款,收益率低下。以目前年化2%的收益,与2010年至2012年三年平均C

24、PI指数3.76%相比,实际每年净亏损1.76%,进一步增加了足额发放风险。 2.第二支柱下制度不灵活,存在外部发展阻力。以企业年金为核心的第二支柱首先面临的是制度上的僵化,这主要包括缴费制度僵化和领取制度僵化。目前缴费制度最突出的问题即是新建立年金制度的企业对年金建立前已工作但未退休的员工进行补偿。但实际操作中,这一补偿比例往往会超过规定限额。同时,企业年金的性质实质上是将员工部分工资延期发放。但由于在缴费比例、税收政策以及企业薪酬等级制度上的不匹配,其作为稳定企业人才的作用并不明显。而从领取条件来讲,目前领取企业年金只能是移民出国、法定退休和退休前身故三种情况。但当职工真正遇到重大疾病需要

25、领取企业年金时,反而因为制度上的限制不能领取,这是与企业年金建立的初衷不相匹配的。 从外部环境来讲,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企业年金相关法律制度,企业年金试行办法等框架性文件严重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目前企业年金的监管由财政部、银监局、证监局等多部委联合监管,这直接造成了企业年金运作效率的低下。例如,欧盟中的英国企业年金投资权益类产品比重已经达到70%,荷兰也接近50%,而我国规定不得超过30%。另外就税收方面,对于企业年金列支优惠比例我国为5%,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相差10%15%左右。此外,目前中小型企业已经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99%,但其企业年金份额仅占到市场份额的1%。年金市场几乎被电力、石油等

26、垄断行业所垄断,这种“国强民弱”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养老金体系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割裂7。 3.第三支柱下服务水平低下、缺乏政府支持。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发展迟缓与我国居民投保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但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几乎为寡头垄断市场,保险产品缴费比例高、产品设计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营销人员普遍缺乏专业化的业务培训,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保险公司几乎只注重销售业务,而不注重售后服务质量,造成人民群众对商业养老保险缺乏最基本的信任。同时,政府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对其有效的统筹规划,这不仅表现在养老保险相关法律建设的滞后,同时还体现在政府更

27、加注重的商业养老保险的经营业绩,但又不愿意提供相关的财政支持和承担相应的制度建设责任。 四、欧盟养老金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以及各成员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告诉我们,建立起适合本国经济增长水平和财政负担能力的养老体制是养老制度改革成功的关键。结合欧盟的经验与教训,笔者认为要从国家层面认识到合理的养老制度不仅能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同时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劳动力者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劳动者在其职业生命期间内最大可能地为社会创造价值,在退休后同样能享受有尊严的生活;从制度上必须依靠完善三大养老支柱自身的结构,并使三者之间互为依赖和补充;从劳动者个人来讲,要增强个人参与到养老

28、体制中的意识,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养老方式,尽可能提升退休后生活水平。因此,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今后的工作。 (一)宏观上在国家层面完善相关养老金制度 1.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使国民福利与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同步。欧盟国家的教训告诉我们,欧洲一体化逐渐深入后,南欧欠发达成员国不顾自身发展水平盲目进行福利赶超,最终在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下跌时,酿成债务危机的严重后果。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因此,在建立以地方政府进行管理的养老金体制时,必须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债务负担状况相适应,避免因不切实际的过度福利政策使当地宏观经济状况恶化8。 2.在第一支柱下,建

29、立起以地方政府为核心养老金管理模式,梳理好地方养老金管理部门与中央养老金部门之间的关系9,见图1。 图1省级统一管理模式图 如图1所示,在全国31个省及行政区(不含港、澳、台)逐步建立起符合本省发展水平的统一养老金管理模式,能进一步优化第一支柱下养老金的管理和使用效率,促进分配公平。国家基本养老金是确保社会安全的底线,关系着每一位公民的最根本利益,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又必须考虑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不能实行简单的一刀切。因此,在省级统一管理模式下,资金的收支由地方社保机构进行,并由指定的代管银行根据社保局指令进行发放,从而确保职工账户安全。此外,地方社保机构所吸纳的保费均由中央社保机构统一

30、管理,中央社保机构根据地方社保机构的预算再进行逐一的拨付,这一方面能加强社保资金的统一管理,更好地避免了地方政府挪用社保资金的风险。另一方面,中央社保机构能根据地方政府预算,更加有效地将结余社保资金投资到相关领域中,真正做到社保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此外,地方社保机构所录入职工数据必须汇总到中央社保部门数据库中,使缴费人在移居其他省份工作和居住时,当地社保部门能及时获得该参保人数据,根据当地政策重新核算保费,尽可能降低参保人社保关系转移的成本。 3.注重社会平等对提升劳动力创造价值能力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劳动力是社会养老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欧盟的经验中可以看到,成员国中的丹麦和瑞典在其福利制度

31、中彰显出更加明显的促进社会平等的特征,从而营造出了良好的社会公共环境。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和加快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以规范劳动力市场为突破口,使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同时,将保障公民社会权利均等植入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尽快消除对于不同职业群体间的待遇差距,使每一个公民平等享有社会保障权利,从而使每一位公民付出的社会服务与其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成正比10。 (二)中观层面由政府推动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年金制度以及完善商业保险制度 1.完善企业年金改革试点,强化第二支柱在养老体系中的作用。首先,应该根据2011年实施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建立起以DC信托制为核心的强制性企

32、业年金制度。从DC与DB模式的比较来看,DC模式对国家来讲,无需建立担保机制,其以信托方式出现,不会给国家财政增加额外负担,同时能极大地促进国内资本市场的繁荣;对企业来讲,其缴费水平相对较低,无需对该部分资金单独承担保值增值的责任,同时不用给参加年金计划员工进行任何承诺,有利于企业与人才的双向选择和流动;对于员工本身来讲,DC计划简单易懂,缴费比例与可能回报密切关联,尽管投入初期无法获得回报承诺,但事实上收益率远高于DB水平。因此,DC模式更适合中国国情。其次,明确企业年金个人缴费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年金计划能否顺利实施,一方面取决于政府能否采用强制性的措施予以推动,另一方面在于充分调动职工的积

33、极性。预计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全国将会结束此前由各省直辖市自行制定税收政策的局面,将在全国统一的税收政策上对个人缴费进一步提高税收优惠比例,使职工和企业不仅能够共同担当风险,同样能共同享有收益。再次,完善企业年金市场经营主体职能,大力拓展企业年金市场。目前国内企业年金管理模式主要是受托人与账户管理人捆绑模式,在该模式下,受托人盈利能力受到较大的限制,造成了企业年金管理中受托人“空心化”的问题。因此,随着中国平安养老等一系列专业养老金公司的建立,应该逐步允许其具有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投资管理人3个资格,从而进一步推动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11。最后,加快推动中小企业年金发展速度。中小企业创造了我国

34、55%以上的GDP提供了超过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其年金市场份额仅为1%左右。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相对紧张,员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应该建立起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该计划下,一方面要处理好员工流动时,同步实现企业年金计划在不同地区和企业间的顺利转换,另一方面,要尽快消除中小企业年金计划成本过高,投资效益不如单一计划等问题,尽快实现中小企业年金集合计划的试点突破。 2.完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使第三支柱成为我国养老体系有效地补充。目前,我国商业养老体系参保率仅占基本养老保险的3%。个人商业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养老制度的短板,没有发挥其对基本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的替代作用。因此,我国商业养老保险体系的改革,

35、政府应该从推动行业竞争,打破经营垄断为突破口,承担起自身在第三支柱下应有的责任,加大对第三支柱下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中小商业保险机构建立的支持,更加注重商业养老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与服务效率,从而使其能有效弥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不足,提升福利分配制度的公平与效率。 (三)微观上第一、第二支柱下落实做实个人账户,提高个人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 我国养老金第一、第二支柱下“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所引发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养老体系的稳定和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因此,在地方政府债务承受能力范围内,逐步通过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提高个人账户资金投资收益率,来吸引更多的公民参与到养老体系中来,是必须尽

36、快解决的问题。而做实养老金个人账户,主要依靠增收节支。首先,应该按照社会保险法要求,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以持续增长的缴费收入来填补空账空缺。其次,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双轨制”改革应该尽快进行,地方财政应该对机关事业单职工参加改革后统一养老保险前应缴费金额进行适当的补缴,而相关单位职工也应该进行同比例补缴。再次,改革过渡期间,将目前DB制度下个人缴费统筹养老金部分进行按工资增长率计息,这样可以使还没有完全做实的个人账户具有较高的计息率从而吸引更多公民的参与,这能让做实个人账户的过程更加平稳12。最后,通过理顺缴费与养老金领取的关系,真正实现多缴多得,鼓励缴费。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职工

37、还基本没有参与商业养老保险的愿望。因此,应该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有条件的职工加入到商业养老保险计划当中,使其明白商业养老保险对于提高退休后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使第三支柱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戈斯塔埃斯平安德森.转型中的福利国家:全球经济中的国家调整M.杨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911. 2 ValdesPrieto.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National Account Pensions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0(3):1517. 3 周弘.欧洲发展报告(20122013)欧债危机的

38、多重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368369. 4 H.Overbeek.Sovereign Debt Crisis in Euroland: Implications for European Integration J.The International Spectator,2012,47(1):2730. 5 安东赫梅尔赖克.当福利国家与欧元危机不期而遇J.欧洲研究,2013(1):110115. 6 叶晓倩,韩锟.欧盟国家养老金改革评析及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11):34. 7 梁宏志,张士斌,杨黎源.欧洲养老金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

39、社会科学版,2012(4):101103. 8 林怀宇.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世界经济情况,2008(4):1820. 9 柯杰瑞,李 豫,王艳平,等.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借鉴(美国企业年金制度和金融机构的实践)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341351,384390. 10 林义,陈加旭.福利制度对欧盟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及启示J.保险研究,2013(2):109110. 11 胡晓蓉.养老金资产配置管理国际比较分析及其启示:兼析“养老金”入市问题J.武汉金融,2013(3):5355. 12 严运楼.欧盟欲破养老困局J.中国社会保障,2010(11):2628.第 20 页 共 20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