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三第一轮复习构造法与放缩法证明不等式1.构造法证明不等式在学习过程中,常遇到一些不等式的证明,看似简单,但却无从下手,多种常用证法一一尝试,均难以凑效。这时不妨变换一下思维角度,从不等式的结构和特点出发,构造一个与不等式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问题的转化,从而使不等式得到证明。一、构造向量证明不等式例 1:证明 ,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9)(27x证明:不等式左边可看成 与 x 和 与 两两乘积的和,从而联想到数量积的坐标表示,722x将左边看成向量 a=( , )与 b=( x, )的数量积,9又 ,所以 |ba 9)()2(7( 22 x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故由)0(,x解得:x= ,=
2、1,即 x = 时,等号成立。 77例 2:求证: 61)2()3()122 yy(证明:不等式左边的特点,使我们容易联想到空间向量模的坐标表示,将左边看成 模的平方,),(xa又 ,为使 为常数,根据待定系数法又可构造 。|ba )1,2(b于是|a|b|= 6)2()3()1( 22 yyab 1 )( xxy所以 )()()( 222 即 631yxyx(二、构造复数证明不等式例 3、求证: 2)1()()1()( 22222 yxyx证明:从不等式左边的结构特点容易联想到复数的模,将左边看成复数 Z1=x+y i , Z2 = x +(1 y)i ,Z 3 = 1 x + y i ,Z
3、 4 = 1 x +(1 y)i 模的和,又注意到 Z1Z 2Z 3Z 422 i ,于是由 可得:1z23z44321zz)()()()(22 yxyxyxyx2图(1)注:此题也可构造向量来证明。三、构造几何图形证明不等式例 4:已知:a0、b0、c0 ,求证: ,当且仅当2222 cacbab时取等号。cab1证明:从三个根式的结构特点容易联想到余弦定理,于是可构造如下图形,使 OAa,OBb,OCc , AOB= BOC=60 如图( 1) ,则AOC120,AB= ,BC= ,AC= 22ba22cb22ca由几何知识可知:ABBCAC, +22cb2ca当且仅当 A、B、C 三点共
4、线时等号成立,此时有,即 ab+bc=ac10sin260sin2160sin21ab故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ca四、构造椭圆证明不等式例 5:求证: 3129432x证明: 的结构特点,使我们联想到椭圆方程及数形结合思想。2x于是令 ,则其图象是椭圆)0(2yxy的上半部分,1492yx设 y-2x=m,于是只需证 , 3124m因 m 为直线 y=2xm 在 y 轴上的截距,由图( 2)可知:当直线 y = 2 xm 过点( ,0)时,m 有最小值为 m=;34当直线 y =2x m 与椭圆上半部分相切时,m 有最大值。由 得:13x 2 + 4mx + m2 4 = 0492令= 4(52
5、9m 2)=0 得: 或31(舍去)31 图(2)3即 m 的最大值为 ,故 ,即312312m4 312942x五、构造方程证明不等式例 6:设 a1、a 2、a n 为任意正数,证明对任意正整数 n 不等式(a 1 + a2 + + an)2 n ( a12 + a22 + + an2 )均成立证明:原不等式即为 4 (a1 + a2 + + an)24n ( a 12 + a22 + + an2 ) 0由此联想到根的判别式而构造一元二次方程:( a12 + a22 + + an2 ) x 2 + 2 (a1 + a2 + + an ) x + n=0 ()因方程左边 (a1 x + 1)
6、2 + (a2 x + 1)2 + (an x + 1)2 0当 a1、a 2、a n 不全相等时, a1 x+1、a 2 x+1、a n x+1 至少有一个不为 0,方程()左边恒为正数,方程()显然无解。当 a1a 2a n 时,方程()有唯一解 x 1a故4 ( a 1 + a2 + + an )2 4n ( a12 + a22 + + an2 ) 0即(a 1 + a2 + +an )2 n ( a12 + a22 + + an2 ) 对任意正整数 n 均成立六、构造数列证明不等式例 7:求证:C n1+Cn2+Cnn 2-证明:不等式左边为 2n 1= 从而联想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7、1于是左边=1+2+2 2+ 2 n1 = (1+2n-1) + (2+2n-2) + (2n-1+1) n =211n2-n例 8:设任意实数 a、 b 均满足| a | 0 将 a 看作自变量,于是问题转化为只须证:当1a1 时, (bc)abc 1 恒为正数。因而可构造函数 f ( a ) = ( b + c ) a + bc +1 (1a1)4若 b + c = 0 原不等式显然成立。若 b + c 0,则 f ( a ) 是 a 的一次函数, f ( a ) 在(1,1)上为单调函数而 f ( -1 ) =bc + bc +1(1b) (1c)0f ( 1 )bcbc1(1b) (1
8、c)0f ( a ) 0 即 abbc ca1此题还可由题设构造不等式:(1a) (1b) (1c)0(1a) (1b) (1c)0两式相加得:22(abbc ca)0 即 abbcca 1八、构造对偶式证明不等式例 10:对任意自然数 n,求证:(1+1)(1+ )(1+ ) 423n3证明:设 an = (1+1)(1+ )(1+ ) = 4123157841构造对偶式:b n = ,c n = 56894n369032n1, ,即 an bn,a n cn, an bn cn132112a n ,即:(1+1)(1+ )(1+ ) 343312.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近年来在高考解答题中,常渗
9、透不等式证明的内容,而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它可以考察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放缩法”它可以和很多知识内容结合,对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为放缩必须有目标,而且要恰到好处,目标往往要从证明的结论考察,放缩时要注意适度,否则就不能同向传递。1、添加或舍弃一些正项(或负项)例 1、已知 求证:*21().naN*1231.().2naanN证明: 11 .,12,.().3kkkkk n12 231 1. .)(),32n nnaa*231.().nnN若多项式中加上一些正的值,多项式的值变大,多项式中加上一些负的值,多项式的值变小。由于证明不等式的需要,有
10、时需要舍去或添加一些项,使不等式一边放大或缩小,利用不等式的传递性,达5到证明的目的。本题在放缩时就舍去了 ,从而是使和式得到化简.2k2、先放缩再求和(或先求和再放缩)例 2、函数 f(x )= ,求证:f (1)+ f(2)+f ( n)n+ .x41 )(21*Nn证明:由 f(n)= =1-nnn得 f(1)+f(2)+f(n) n21211.)()4( *11Nnn此题不等式左边不易求和,此时根据不等式右边特征, 先将分子变为常数,再对分母进行放缩,从而对左边可以进行求和. 若分子 , 分母如果同时存在变量时 , 要设法使其中之一变为常量,分式的放缩对于分子分母均取正值的分式。如需放
11、大,则只要把分子放大或分母缩小即可;如需缩小,则只要把分子缩小或分母放大即可。3、先放缩,后裂项(或先裂项再放缩)例 3、已知 an=n ,求证: 3n k=1证明: = 1 n k=1 2kn k=1 3n k=2 n k=2= 21()k=1 ( ) n k=2=11 2 31本题先采用减小分母的两次放缩,再裂项,最后又放缩,有的放矢,直达目标.4、放大或缩小“因式”;例 4、已知数列 满足 求证:na211,0,na121().3nkka证明: 2211130,.46n 231,0,6ka当 时121111()()().63nnkkknaaa本题通过对因式 放大,而得到一个容易求和的式子
12、 ,最终得出证明.2k 11()ka5、逐项放大或缩小6例 5、设 求证:)1(4321nan 2)1(2)1(nan证明: n2)( )()(2 1n , 2)1(3321nan 2)1(2)1(nan本题利用 ,对 中每项都进行了放缩,从而得到可以求和的数列,达到化简1()nn的目的。6、固定一部分项,放缩另外的项;例 6、求证: 2221734n证明: 21()n22221 1517()().33424nnn 此题采用了从第三项开始拆项放缩的技巧,放缩拆项时,不一定从第一项开始,须根据具体题型分别对待,即不能放的太宽,也不能缩的太窄,真正做到恰倒好处。7、利用基本不等式放缩例 7、已知 ,证明:不等式 对任何正整数 都成立.54na51mnnamn,证明:要证 ,只要证 .1mna2na因为 , ,54n(54)50()16mn故只要证 ,()120162mna即只要证 .2037mnna因为 ,所以命题得证.58mna58(1529)n037n本题通过化简整理之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由 放大即可。2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