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焦教学难点的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分数的初步认识 学科年级: 数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 冀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平均分一个物体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几分之一。教材首先呈现了两个小朋友和一只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结合故事中两人分1个桃子,平均每人一半的对话,使学生了解“一半”也可以说是二分之一,体会分数来自于生活,我们的身边就有分数,这个过程也让学生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接着,教材安排了折纸活动,通过把三张长方形的纸分别平均分成2份、3份、4份,并将其中的1份涂色,让学生认识1/2、1/3和1/4。在此之后,教材又让学生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5份,6
2、份等,把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最后,通过“议一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基于对上述的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思想为“借助生活经验,丰富活动体验,建构分数认知”。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经历由生活经验到认识分数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和小数之后,又一关于数的新的领域。这节课是今后学习分数的起始点,为下一阶段较全面的认识分数,及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加
3、减混合运算等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由生活中的一半到1/2,以此导入课题:分数;数学活动经历认知几分之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学会读写分数。这一过程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教学设计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是1/2的初步认识和分数意义的理解,再是分数意义的深化及读写法;总结升华这是教材中的议一议,设计中只不过拓展了些内容,并把问题换了种提法,这个环节意在统领整节课的重难点,系化学生认知,在学生有了前面丰富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对几分之一有深层次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巩固练习基本按照书中的安排进行练习。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
4、之一,会用几分之一表示简单图形的一部分。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故事引入: 1、幻灯片:老师讲述分桃子。 树下,两个小朋友正兴高采烈地交流着,他们准备一人一个桃子,这时,一只可爱的小猴子抢着说:“我也要吃!”于是,两个小朋友大方地送给了小猴子一个桃。可桌面上只剩下一个桃了,该怎么分呢? 2、指明说出办法。(一人一半)追问:为什么一人一半? 小结:要想同样多,2个桃子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个,用整数1表示;只剩下1个桃,再分给2个小朋友,还要一样多,就只得一人半个。一半不能用整数表示,就需要新的数来表示,即分数。 (板书课题:分数) 3、列举生活中可以用二分
5、之一表示的事物。 生活中的一半都可以用数学的二分之一表示,但我们怎么得到二分之一呢? 怎么样才是平均分?(两部分大小相等或同样多。) 过度:我们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涂色部分就是它的1/2。 师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 (边写板书边叙述:分数线就相当于把某一事物平均分,2就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是其中的一份。这样的做法意在使学生的操作与分数建立联系。) (5)过渡:回忆刚才平均分的 过程,1/2表示什么,换句话说,我们怎么得到的1/2。(结合操作活动理解1/2)同桌描述,然后指名说。 (6)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平均分3份,其中的1份是几分之一呢? (7)在学生平均分的过程中,教师
6、巡视,并贴出平均分的方法。 (8)读1/3,说出1/3表示什么。 过度:我们经过平均分,认识了1/2、1/3,你还能把这张纸平均分几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试一试 教师巡视并贴出平均分的方法。 你还能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9)引导思考还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教师随即板书:1/12、1/8、等,然后练读。 小结:刚才我们把同样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占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平均分成3份,即为三分之一;平均分成4份即为1/4,也就是说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教师总结:我们今天了解了平均分,认识了几分之一(板书),今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分数,他们能帮我们解决许多问题。
7、 同样多。 如,半块月饼,半块馒头等 学生操作,任意平均分预设1:把纸竖着对折,也就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引导学生说明这两份大小相等或同样多,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即1/2) 预设2:把纸横着对折,把它平均分成2份。 预设3:把纸斜着对折,把它平均分成2份。 预设:学生说不完整,特别是丢掉“谁的”1/2。(老师可以示范,学生模仿,并强调一定说清是谁的1/2。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今后更好的理解整体“1”奠定基础,并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进行训练,但并要求千篇一律,只要学生说出平均分,是谁的1/2即可。) 预设1:横着平均分。 预设2:竖着平均分。 预设3:没有平均分。如
8、发现没平均分的,随即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是平均分不能用1/3表示 学生:把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任意平均分,并将其中的1份涂色,独立试着写出几分之一。(对于学生没有想到的分法,不必交流。 对照黑板上贴图和1/2、1/3、1/4及其它,2、3、4表示什么? 过度:教师边指图边说: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一份这么大,(加手势);平均分成3份,一份这么大;平均分成4份,一份这么大,也就是说,平均分的份数越(学生说出,并多找几个学生说。) 师举例:要平均分苹果,你觉得是2人分到的多,还是4人分到的多。 课后习题第1题:(略) 重点让学生回答为什么。 第2、3题写在书上,重点交流几分之一的含义。 渗透平均分,
9、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搭建起学生已有经验和新旧知识的桥梁。 (这一环节意在创设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场景,调动他们已经具备的分物体的经验,使学生的身心尽快走进课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同时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他们学习分数的欲望,使接下来地学习水到渠成。) 这个过程意在让学生经历体验平均分的过程,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1/2。 (由1/2的认识和对平均分的理解,及读写指导,到1/3的巩固独立试写,再到几分之一的放手实践,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认知,加深理解的过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这个环节是对整节课的小结,也是对几分之一的深化理解。使学生对分数有一个初步的整体认知,这是学生思维进一步的升华。同时,为下面认识几分之几及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做铺垫。) 七、教学评价设计 1/2、1/3、1/4的处理比第一次更开放,由1/2的认识和对平均分的理解,及读写指导,到1/3的巩固独立试写,再到几分之一的放手实践,学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认知,加深理解的过程。我认为学生还是能接受的。 八、板书设计 画圆平均分2份、3份、4份 ,分别写1/2、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