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和城镇进程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职业素养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通过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他们在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合力打造政府支持、行业规范、企业推动、学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乐学的全方位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体系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国家提出转型生产创造大国和产业升级的战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量地从农村涌入城市,活跃并流动在国内各大产业的第
2、一线,成为产业工人的中坚力量,将成为支撑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的生力军1。因而,他们的职业素养如何,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及其特点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室研究员王春光,是我国最早提出“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概念的学者,并从年龄、学历、务农经历、外出动机等几个方面界定了这一群体的特征,并由此展开了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界定的热烈讨论。2021年党的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语,认为这部分群体主要是那些“80后”、“90后”,“他们出生后就上学,上完学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等不是那么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进入、融入城
3、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2。总之,作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新生代农民工从年龄、受教育程度、成长背景、户籍、工作环境、生存状态等进行界定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本文认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长于改革开放大发展时期,受教育年限较长、工作生活在城市、渴望融于城市的农民工。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要特征 1.鲜明社会时代性。新生代农民工处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大丰富和文化生活的多姿多彩为新生代农民工呈现了城市生活的精彩,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渴望摆脱农村融入城市,盼望接受教育和培训以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水平,逐渐意识到只有敢于面对现实、面对竞争才
4、能改变命运,并希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凭借自己的努力扎根于城市社会,这些都是日渐丰富的社会特征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具体彰显; 2.较高职业期望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父辈而言,他们进城选择职业具有临时性、季节性等特点,多年积淀的乡村生活内化了他们的乡土情怀,繁荣的城市生活难以改变和更新他们的农民习性。外出打工就是要挣钱并最终回到家乡,对产业工人阶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低,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很少接触农事,对务农既无愿望也无热情,并且随着在外时间的延长逐渐淡化了对家乡的情感,城市生活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外出打工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农村的生活状态,在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契机,他们在城市生活、工作,认同自己是
5、城市的产业工人,事实上他们也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并希望通过接受教育和培训得到收入较高的职位; 3.强烈学习愿望和融城性。城市化是指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方式逐渐向农村渗透的历史过程3,这实际上是一个现代化的变迁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化体现在地域空间和精神空间上的迁移,尤其是城市移民社会心理的转变及他们对城市的社会认同与归属感的形成,农民工进城不仅是农民在空间上移居城市,其适应性问题应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应关注的问题4。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由于没有或很少具有务农经验,他们
6、对土地和家乡的留恋正逐步减弱,在城市流光溢彩的生活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接受并且享受着城市现代化生活。而城市中现代技术的发展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了一条融入城市和学习的重要文化通道,他们享受着城市文明并渴望融入城市,更愿意接受学习培训以期在城市有更好的立足之地。 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内容分析 职业素养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中普遍关注的一个概念,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一个人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5。职业素养的内涵具有多元性、综合性,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职业素养包括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素质冰山理论”,该理论将个体综合素质划分为表面看见的“冰山以上部分”和
7、深藏隐蔽的“冰山以下部分”。“冰山以上部分”即为显性的职业素养,表现为知识和技能,是指一个人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和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技术和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各种学习、培训、考试等方式获得和提高,较难区分职业者绩效优劣;“冰山以下部分”即为隐性的职业素养,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较难通过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但却对人的表现和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6。对于隐性的职业素养,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定位加以界定,有的认为应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有的认为还应加上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有的认为还应包括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学能力等7,有的从行业、企业视角认
8、为应再包括团队合作精神、心理调适能力、良好的身体素养等等,这些内涵虽略有不同,但是,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显性职业素养,并且职位越高,所发挥的作用比例就越大,隐性职业素养对人的职业发展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职业素养8,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一点已成为共识。本文在综合以上关于职业素养的论述,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特点和适合培养他们职业素养的有效性途径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应重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责任三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
9、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是根据职业特点确定的,它是指导和评价人们职业行为善恶的准则9。职业道德与职业活动紧密相联,是对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的所有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成熟、职业分化越来越精细、企业竞争日益加剧,职业道德可以提升企业文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凝聚力,助推企业科学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越是持续发展,对员工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就越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多数进城就是为了收入,为了生活的更好,就业取向功利化,基本上没有考虑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主要是为了自己10,因而对他们的职业道德应重点包括爱国敬业、诚实守信
10、、忠于职守、团结奉献等方面。 (二)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重点,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完成工作或任务所应拥有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作为职业素养外在的显性的内容,职业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品质,而是经过后天学习、培训的结果。职业技能是从业者胜任工作的基本衡量条件,不仅为个体发展提供发展动力,增强自身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而且对于企业来说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新生代农民工在教育程度、成长背景、就业动机、职业发展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较多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尽管受教育年限普遍延长,但其学历水平大多仍处于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专业技能较欠缺11。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带来产业结构、职业结构的不断
11、升级,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使得低技能劳动者逐步被边缘化甚至淘汰,高技能劳动者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生活在城市的现代文明中,融城的心愿使得他们更加关注自身职业技能的发展,学习和接受培训的愿望也更加强烈。因此,他们的职业技能应尽快整合健全培训机构,充分利用现代科技,重点培养核心技术技能、岗位适应能力、工作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职业素养的关键,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应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12。职业责任是职业素养中的关键因素,不仅是人在职业活动中的立足之本,更是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兴衰成败,是企业发展的
12、灵魂。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责任就是其所应承担的职业活动的职责和任务,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力量,他们在各行各业辛勤劳作,为产业发展和城市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在工作环境、社会保障、工资待遇、职业稳定等方面不尽人意,导致他们失去了对职业的热情和兴趣,缺乏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自身职业责任认识模糊,在职业活动中不尽责、不尽职,极大威胁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培养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责任应在保障公平、公正的就业、生活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他们正确的国家观、社会观、职业观、纪律观,培养大局观念,增强主体责任意识。 三、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存在的主
13、要问题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有效问卷81份,回收率和问卷有效率分别为96%,81%。 (一)调查方法 问卷法。调查内容为。第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样本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比例、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三个方面组成;第二部分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调查,其中划分了职业技能素养、职业道德观念、职业责任意识等三个维度。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1.性别比例。研究调查的81名被试者中,男性有58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72%(本问卷调查数据全保留整数,若出现小数均以四舍五入的形式处理);女性有23人,占被调查者人数的28%,本次调查中男女比例基本相当,其中女性略多于男性
14、。 2.年龄结构。所处18-25岁这一年龄段人数最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26-30岁这一年龄段总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3%,31-35岁这一年龄段总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32%。 3.文化程度。在本次调查中,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占被调查者总数的9%,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最多,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44%,具有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占被调查者总人数的33%,其余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最少,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4%。 (三)调查结果 1.职业技能水平偏低。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使得职业分化越来越细,对从业者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依然以从
15、事依然以从事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13。通过表4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水平情况,在四个年龄段中,持有高级职业技能职称者人数偏少,分别在18-25岁群体中占12%,26-30岁群体中占16%及31-35岁群体中占22%,多数人只具备初级和中级职业技能职称。可见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究其原因,这与他们大多人在上岗之前,只接受过简单的岗前培训有关。而简单的岗前培训,难以适应大城市产业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因此职业技能水平偏低,依旧是其就业及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2.职业道德观念模糊。随着现代化分工的发展和职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越来
16、越高。而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认可度上的结果可见,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让人堪忧。在各年龄段中,认为具备强烈职业道德的人数不到每个年龄段的三分之一,反而认为职业道德不够强烈者不在少数,分别在18-25岁中占30%、26-30岁中占43%,31-35岁中占53%(见表5)。而这背后的原因,恐怕与新生代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就业困难、工资较低、职业不稳定、社会保障差等原因,降低了他们对职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加之自身择业的功利化取向,因而缺乏对工作单位的归属感、荣誉感等,缺乏明确的职业道德要求约束提高自身的发展。 3.职业责任意识淡薄。职业责任是职业活动的中心,是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对社会、企业、他
17、人所必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其不仅关系到农民工自身职业的发展,还关系到行业和国家发展的命运,因此意义深远重大。通过表6可见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责任意识淡薄,尚且不论具有强烈职业感人数的多少,我们仅仅通过不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职业责任感的人数就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对职业责任感存在模糊感。而在这部分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具备职业责任感的人中,实则大部分属职业责任感淡薄者,从统计数据来看,这部分人在各年龄段中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分别在18-25岁群体中占49%,26-30岁群体中占45%及31-35岁群体中占48%。而职业责任感意识淡薄的原因,恐与背井离乡新生代农民工,由于薪资报酬、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劣势,使得
18、他们陷入了融不进城市生活的尴尬境地,导致他们只顾眼前的工作报酬而无暇顾及职业责任意识有关。当然,更深层的原因和他们的教育背景及自身素养偏低相关。 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 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教育之开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政府部门、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与农民工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各个参与主体的功能与角色,以合力打造政府支持、行业规范、企业推动、学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乐学的全方位、多面向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从各参与主体在这一体系构建中角色之不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政府之角色:学习资源与机制的整合者 教育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公共产品”,它的发展需要政府的介
19、入与推动,并在此扮演“资源提供者”、“机制建立者”之角色。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教育体系之构建,对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生产、活化社会阶层有重要现实意义,它的发展更应该建立于政府主导基础之上,并作为资源的供给者、学习机制的建立者之角色,发挥政府的资源统筹与调度之效用。首先,需要整合现有的农民工教育政策与组织机构。当前,我国国家层面之农民工教育政策就多达40余个,实施农民工教育的部门更是包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国务院各个部位,政策分散、多部门管理从而影响了政策的连续性与实施效益。因此,需要从国家层面整合现有的农民工教育政策、明确农民工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解决政策分散、管理混乱、多头
20、管理的现状,推动农民工教育专业化、体系化,形成系统化、法制化、专项化的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体系。其次,整合、利用现有教育机构,鼓励大专高校、社区大学、民间培训机构等开发农民工教育课程与学制体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学历+技能”式的培训,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的规范化、常态化、专业化。再者,营造良性的新生代农民工学习之社会氛围亦相当重要,消除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与刻板印象。对此,政府要整合相关的传媒机构,鼓励媒体营造良好的农民工学习环境与氛围,宣扬正面的典型案例,并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素养教育的资源投入,满足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积极性。 (二)企业之角色:职场学习的推动者
21、职场学习以“问题”为中心,重在解决工作的实际难题,是职业素养提升最为直接、有效的管道。企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生活最主要的场所与依赖,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职场学习的最有效动力。新生代农民工的职场学习不仅可以促进解决工作总遇到的难题与困惑、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亦有助于稳定企业的人力、凝聚企业的文化。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企业的积极推动与参与,并且能够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基于此,企业应该把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纳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体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完善的职场学习通道、建立企业内部的学习账户制度、完善职业培训在员工考核中的机制,打造学习型生产线、学习型部门与团体
22、,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参与职场学习,从而实现学习型企业的构建,推动企业的持续创新与发展。 (三)学校之角色:学习机会的提供者 学校作为传统的教育推动部门,是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最主要的提供者,并扮演着社会服务的功能。因此,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学校的积极参与、资源的开放与功效尤为重要,尤其是大、专院校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方面更应该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提供多样化、专业化、实用性的学习资源与课程。我国目前的大、专院校资源还相对封闭,资源很少向社会普通民众开放,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亦影响学校服务社会功能之发挥。对此,首先要开放学校教育资源,为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提供通道,并开发
23、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课程资源,合理安排上课的时间与学制,开发适合新生代农民工学习的学习方式和、移动学习平台,鼓励他们业余时间走进学校。其次,学校可以与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建构以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核心的学习环境和教育体系,在新生代农民工集中之区域与工业区、企业内设置教学中心,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教育上门”之服务,方便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再者,学校普通课程可以向社会大众开放,供新生代农民工选修,并建立“终身学习时数”累积制度,在新生代农民工学历提升中,可以抵扣相应的学分与时数。 (四)行业协会之角色:学习质量的评鉴者 行业协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传送带”、“分流器”角色,在行业发展中起到
24、了“上挂下联”的作用。尤其是,各行业协会制定行业之标准、规范与评鉴体系,对促进行业发展具有规范意义。当然,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之构建,亦离不开行业协会的参与,并在此作为第三方评鉴机构,扮演尤监督、评鉴企业职场学习之角色。对此,各行业协会可依据本行业发展之现况,制定新生代农民工职场学习的时数标准、学习方式、评鉴标准等规范体系,以此规范新生代农民工的职场学习,并为教育机构开发课程资源提供依据和参考。从而提升企业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的动机与质量。另外,行业协会亦当与教育部门、大专院校、民办教育机构等教育团体建立联系与沟通机制,促进企业与教育部门的合作,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发适合新生代农
25、民工的学习资源、课程体系。 (五)农民工之角色:学习参与的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之构建,最终以新生代农民工的学习为落脚点,学习参与的核心主体是农民工本人。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在这一体系构建中既是受益者、亦是主体。对此,应当发挥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学习参与之主体角色,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政府、教育部门、企业与行业协会,在建构这一体系过程中,需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需求进行深入的调研,积极听取学习参与主体的学习心声,从而建构契合市场需求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进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参与的动机与学习效果。与此同时,作为学习参与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素养教育属于成人教育的范畴,他们
26、具自主学习的潜力。因此,新生代农民工自主学习团体的建设亦相当重要。企业要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成立自主学习团体,以工作岗位、工作问题与职业发展等为核心,发展自主学习团体,从而形成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乐学场景,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并能够促进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克强.让农民工逐步融为城市“新市民”eb/ol. 2陈锡文.刍议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责任建设eb/ol.政经频道 3万宇艳.国外城市化的模式、特点和趋势j.城市,2021(3): 15. 4吴增基.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82. 5陈华娟.论如何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j.才智,20
27、21(35):132. 6杨明刚.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21(17):290. 7许亚琼.活动导向的职业素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7. 8许湘岳,陈留彬.职业素养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 9陈璞.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8. 10张磊.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企业技术开发,2021(9):164. 11王敏.渴望认同,追求梦想来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报告j.农村工作通讯,2021(5): 18. 12张俊.刍议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责任建设j.职业教育,2021(8):41. 13王明学,冉云梅.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21(1): 32.第 15 页 共 15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