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3 ,大小:1.21MB ,
资源ID:12863658      下载积分:3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28636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33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pdf)为本站会员(顺通考试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33土地资源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答案).pdf

1、目录2 0 1 3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3土地资源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2 0 1 3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2 7土地资源学(一)考研真题2 0 1 2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2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2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1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1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2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0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0 9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 0 0 8年湖南农业大学

2、资源环境学院6 1 8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3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3土地资源学(二)考研真题及详解湖南农业大学2 0 1 3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土地资源学(二)8 3 3适用专业(领域):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方向)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共计3 0分,每小题3分)1土壤质地2焚风3承压水4形状指数5有林地6土地复垦7农业生态区法(AEZ)8生物多样性9次生盐化1 0土地资源类型二、解释下列成对名词的异同(共计3 2分,每小题8分)1土地分类与土

3、地分级2土地结构与土壤结构3土地荒漠化与土地沙化4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三、简答题(共计5 6分,每小题8分)1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哪些因素?2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有哪些?3如何计算一个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相比,一级类有哪些变化?5简述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6如何理解土地资源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7土地整理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在土地整理中保护生态环境?四、问答题(共计3 2分,每小题1 6分)1论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的土地资源特点。2论述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更多考研资料 v/q:344647 公众号/小程序:顺通考试资料共2页,

4、第2页2 0 1 3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3土地资源学(二)考研真题详解(含部分答案)湖南农业大学2 0 1 3年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土地资源学(二)8 3 3适用专业(领域):公共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方向)考生需带的工具:考生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共计3 0分,每小题3分)1土壤质地答:土壤质地即土壤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各级土粒含量的相对比例及其所表现的土壤砂黏性质。土壤质地是根据土壤的颗粒组成划分的土壤类型。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粘土三类,其类别和特点,主要是继承了成

5、土母质的类型和特点,又受到耕作、施肥、排灌、平整土地等人为因素的影响,是土壤的一种十分稳定的自然属性,对土壤肥力有很大影响。2焚风答:焚风是出现在山脉背面,由山地引发的一种局部范围内的空气运动形式过山气流在背风坡下沉而变得干热的一种地方性风。焚风往往以阵风形式出现,从山上沿山坡向下吹,焚风现象是由于湿空气越过山脉时,被迫抬升失去水分(一般形成地形雨),并在山脉背风坡一侧下沉时增温,形成高温并且干燥的气流。因而气团所经之地湿度明显下降,气温也会迅速升高。3承压水答:承水压是指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具有承压性是它的主要特征。承水压通常具有水量丰富、水质良好、动态稳定、不易污染

6、的特点。4形状指数答:形状指数 表示土地类型的图斑与真圆形的比较,表示为:。其中,I为某种土地类型的某个图斑的形状指数,P为某种土地类型的某个图斑的周长,A为该土地类型等面积的圆的周长。5有林地答:略。6土地复垦答:土地复垦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以及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土地复垦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缓解人地矛盾的重要途径、改善土地资源被损坏区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促进社会安定的重要手段、减轻企业负担的有效措施。7农业生态区法(AEZ)答:农业生态区法(Ag ricu ltu ralEco lo g y Zo n e,简称AEZ)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为了获取农业发展

7、规划所需的资料,进行世界特别是非洲热带地区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的过程中创立的。是一种比较合理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为:土地资源清查。划分农业生态区。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统计出每个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确定投入水平。计算一定行政区内的土地人口承载力。8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9次生盐化答:由于人为活动引起非盐化土壤中易溶盐积累的作用。常产生于较干旱的地区,人为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到临界深度以上,致使含盐地下水由土壤毛管孔隙上升移动,可到

8、达土壤表层而积盐。1 0土地资源类型答:土地资源类型可以归纳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土地资源类型是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的土地资源类型是指除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上的土地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从土地构成要素来看,土地类型是气候、地表物质、地形、土壤、水文、动植物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产物。二、解释下列成对名词的异同(共计3 2分,每小题8分)1土地分类与土地分级答:土地分类是指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土地分级是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和合并。(1)二者的区别

9、土个采用低于系统研究方法自上而下划分地域上相等级越高,内地分类体单位划分、合并一定的级别或自下而上合并为更高的级单位邻,不重复出现部共同性越小,本事越复杂土地分级对每一级个体单位的分类(类型)概况采用类型系统研究法,对同一级土地进行分类,得出分类级别高低不同的土地类型地域上不要求相邻可重复出现级别越高,共同性越少(2)二者的联系土地分级是土地分类的基础,土地分类主要为土地分级服务。一般情况下只有完成了土地分级才能开展土地分类研究。2土地结构与土壤结构答:略。3土地荒漠化与土地沙化答: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

10、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土地沙漠化和土地沙化都导致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是土地沙化的结果,土地沙化是土地荒漠化的前提。4土地资源的价值与价格答:略。三、简答题(共计5 6分,每小题8分)1影响土地资源的社会经济特征有哪些因素?答:影响土地资源社会经济属性的因素主要有:人口、社会需求、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和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生产力水平、市场状况、经济结构和生产布局、区域条件、投入水、科技发展水平、生产管理水平、技术培训与维护、物质技术条件等。(1)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

11、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土地所有制是决定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育,使土地资源的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2)土地使用制:是对土地使用的程序,条件和形式的规定,是土地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使用制是土地利用中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土地制度中,土地所有制决定着土地使用制。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两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土地使用制可大致分为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结合和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两大类。(3)土地资源的区位特性:土地区位是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土地自然区位主要指土地的自然地

12、理位置;土地经济区位指土地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表现的人地关系和社会物化劳动投入;土地交通区位指区域土地或某地段与交通线路和设施的相互关系,具体由距离、耗时、费用三方面来反映。(4)土地经济生产力:土地经济生产力是相对土地自然生产潜力而言的。土地自然生产潜力是指充分考虑气候、土壤、水文地质等全部自然要素对植物产量影响后得到的土地生产潜力。在土地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由人工控制因素对植物产量的影响而得到的植物第一性生产力称为土地的经济生产潜力,它是在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土地生产力。(5)土地报酬递减率:土地报酬是指生产过程中投入生产因素的经济生产力所获得的产品数量。由于受土地生产力的

13、因素限制率的作用,人们同一块土地上连续投入资本和劳动,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增加收益就会递减这一现象称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有哪些?答:衡量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有:土地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建设用地利用率、人口密度等。(1)土地利用率:指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土地总面积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数量指标。(2)土地农业利用率:又称农业用地指数,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的合计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3)土地建设用地利用率:是指建设用地合计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4)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14、3如何计算一个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答:略。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相比,一级类有哪些变化?答:略。5简述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答:不同的土壤类型其适应、限制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向、改良措施、生产力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异。当土壤用于农业生产用地时,主要利用土壤的生产与生态功能,而当自然土壤和农业土壤转化为城市、交通等建设用地之后,土壤的有机物质组成、性质和功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其原有的生产与生态功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彻底丧失。土壤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主要利用土壤的承载功能,将主要从土力学角度考虑土壤承载强度,或从水文角度考虑其潜水埋深、地下水成分对建筑物的腐蚀作用等;而作为城

15、市绿地建设时,主要从土壤的生产和生态功能考虑。所以,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一定要研究不同的土壤类型的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农、工、商、城统一规划。6如何理解土地资源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答: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根据各类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土地资源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主要指土地资源必须以一定的种类和面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对各类土地资源的需求。(2)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表现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能量转化率和

16、产出水平不仅能维持现有水平,而且可以随着科学技术和物质投入的不断增加,土地资源的质量要有所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物质生产量也随之不断增长。(3)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当土地资源利用的效益低或投入产出出现负效应时,土地资源利用者向土地资源投入的积极性会很快消失,只有当土地资源使用后土地资源利用者有一定经济报酬,也才能使土地资源利用者有更多的资金来反哺于土地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4)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土地资源利用中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主要是指土地资源的利用不至于导致土地资源环境的恶化,具体是指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对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因子都必须要控制在要求的指标之下,并改善土地资源的

17、环境质量状况。以上四个方面的土地资源可持续性相辅相成地共同构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任意土地资源利用而言,这四个方面不能同时满足时,该土地资源利用时是不可持续的。7土地整理的涵义是什么?如何在土地整理中保护生态环境?答:(1)土地整理是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包括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2)在土地整理中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提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土地开发整理必须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必须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土地开发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

18、基本原理,即坚持不破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为基本前提,保证土地利用在生态阈限之内,在土地生态环境容许限度之内进行开发整理。将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一项重要目标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生态灾难的事实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有鉴于此,未来在土地开发整理可行性研究及立项时应该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和论证,并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土地整理的整体目标,三者不可偏废。重视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在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时,应尽可能改善农村生态系统现有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的状况,注意景观多样性的建设,促进系统稳定性的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

19、相关人员的培训,明确要求他们在规划设计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评价和分析,进而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使项目规划更加科学合理,更加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更加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四、问答题(共计3 2分,每小题1 6分)1论述我国东南丘陵区的土地资源特点。答:略。2论述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程序。共2页,第2页2 0 1 3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2 7土地资源学(一)考研真题2 0 1 2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9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2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2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1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1年湖南

20、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8 3 2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1 0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2 0 0 9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及详解2 0 0 9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行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土地资源学(6 1 7)适 用 专 业:土地资源管理考生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共计3 0分,每小题3分)1旱地2土壤肥力3土地资源质量4分形维数5土地结构6土地垦殖率7 .p rimary farmlan d8 .lan d reclamatio n9

21、 .AEZ1 0 .LUCC二、解释下列成对名词的异同(共计3 2分,每小题8分)1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2农地整理与农田基本建设3森林覆盖率与郁闭度4包气带水与上层滞水三、简答题(共计5 6分,每小题8分)1岩石和矿物组成对土地资源质量有何影响?2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有何影响?3如何利用卫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4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如何估算?5简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与原则。6在农地整理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使用的土地分类与原来的全国土地分类有何区别?四、问答题(共计3 2分,每小题1 6分)1土地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

22、评价系统及分类依据。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何影响?2 0 0 9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7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详解2 0 0 9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行命题科目试题科目名称及代码:土地资源学(6 1 7)适 用 专 业:土地资源管理考生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一、名词解释(共计3 0分,每小题3分)1旱地答:旱地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2土壤肥力答:土壤肥力是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特性的综合表现,包括自然肥力、人工肥力

23、和二者相结合形成的经济肥力。自然肥力是指独立于人类生产活动,而由自然过程给予土地的肥力,它是自然成土因素作用的结果,自然肥力是土地的客观属性;人工肥力是指在人类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人类对土地所施予的各项人工措施,如耕作、施肥、土壤改良、营造防护林、修建排灌渠系等而形成的土地肥力;在人们利用土地的漫长过程中,创造的人工肥力与土地的自然肥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综合形成经济肥力,代表了土地的质量。3土地资源质量答:土地资源质量是土地综合属性,具体是指土地对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及适宜程度。土地资源质量可用可度量测定的土地属性指标来综合表述。土地属性指标可分为土地自然属性指标(如土壤、地形、气温、水文、生物

24、等)和土地社会属性指标(如产量、产值、劳动消耗、产投比、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等)。4分形维数答: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分支,本质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由于土地利用系统具有开放性、随机性、代谢性、非孤立性等基本特征,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多方面的时空因素影响,土地利用格局呈现出高度的多维性、复杂性和综合性,所以经典的欧式几何在土地利用研究中难以取得进展。分形几何作为研究不规则自相似体系的理论,在很多复杂系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可以推测,将分形维数用于土地系统的研究也将取得一定的成果。5土地结构答:土地各自然属性以及各种土地之间的相互关系称为土地结构。包括土地要素组成结构、土地演替结构、土地空间组

25、合结构和土地单位内部结构。6土地垦殖率答:又称土地垦殖系数。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和结构的重要指标。土地垦殖率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密切相关。土地质量好、人口多、垦殖历史长、经济技术实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土地垦殖率高。7 .p rimary farmlan d答:即基本农田,所谓基本农田,是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预测而确定的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内未经国务院批准不得占用的耕地,是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而必须确保的耕地的最低需求量。8 .lan d reclamatio n

26、答:即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如,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原因造成的土地破坏,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其广义定义是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定义是专指对工矿业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9 .AEZ答:即Ag ricu ltu ral Eco lo g y Zo n e ,农业生态区位法,简称AEZ,是联合国联农组织(FAO)创立的一种研究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方法。它是通过对每一个具有相同气候和土壤的同质农业生态区的土地生产潜力进行估算,来确定在不同

27、投入水平和生活水准条件下土地的人口承载力。具体来讲,通过气候图和土壤图叠加生成农业生态单元和农业生态区,计算农业生态单元的土地生产潜力,最后按照人对粮食及其他农产品提供的热量和蛋白质的需求,给出最优种植结构及相应的农业产出,得出每公顷土地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1 0 .LUCC答:即Lan d -Use an d Lan d -Co v er Ch an g e,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随着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系统日益深入的影响和干扰,包括气候、土地生产力、海洋及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以及包括生态系统在内的支撑生命能力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大的课题。全球变化研究的难点在于区分全球环境变

28、化中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作用,以及两者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有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作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才能比较自由地驾驭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朝着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虽然在全球变化中人的行为非常复杂,但从对地球表层系统的动态影响来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机制最能表达这一过程。二、解释下列成对名词的异同(共计3 2分,每小题8分)1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生态系统答:(1)土地利用系统:土地利用是人根据自身的需要、人与土地发生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决定土地的功能与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交流、转换的过程;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构成一个土地

29、利用系统(1 an d u se sy stem);土地利用系统是经过土地单元经过长期进化发展的一种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生物生产系统,具有自己的边界、结构和功能。(2)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生态系统是土地的气候、地形、表层地质、水文、土壤等无机物质的总体与其生物群落包括绿色植物(生产者)、异养生物各类动物(消费者)及各类微生物(分解者)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3)两者的异同相同点:两者都是有各种要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两者都建立在土地这一物质基础之上。不同点:土地利用系统侧重的是对于土地的利用,既包括对自然资源的改造也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30、土地生态系统强调的是生态系统,是土地自然要素的良性互动,一般不包含经济和社会要素。二者的目的不同,土地利用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土地利用的自然经济社会总体效益最大化,而土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物质良性循环。2农地整理与农田基本建设答:(1)农地整理农地整理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开发,改善农业生产和土地利用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土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其特点在于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为中心,主要包括农田整治、农地改造、地块调整、土地结构调整、宜农荒地的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2)农田基本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即基本农田建设,是以建设高标

31、准基本农田为目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即、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即通过土地整治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3)两者异同:相同点:两者的对象相同,都为农村用地;两者的目标都是提高耕地质量。不同点:农地整理的概念比基本农田建设要广泛,农地整理主要包括农田整治、农地改造、地块调整、土地结构调整、宜农荒地的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除了耕地外还包括建设用地和其他农用地;农地整理侧重于以耕地质量提高为中心实现农村土地整体效益最佳,基本农田建设侧重于耕地

32、质量提高。3森林覆盖率与郁闭度答:(1)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有情况或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及实现绿化程度的指标。(2)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以十分数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4包气带水与上层滞水答:(1)包气带水是指地面以下潜水面以上的地带中存在的地下水。它主要包括土壤水和上层滞水两种类型。(2)土壤水土壤水指存在于地表土壤层中的水分,主要是土壤毛管孔隙所保持的水分,它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的四要素之一;上层滞水上层滞

33、水指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之上的重力水。由于它接近地表,与气候的变化关系密切,故水量极不稳定。这种水易于开采,但分布范围一般不广。在干旱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时,可利用上层滞水灌溉或饮用;而在低洼易涝的盐碱地区,上层滞水极不利于机耕、排涝和改良盐碱。(3)由此可见包气带水和上层滞水都是地下水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是上层滞水是包气带水的一种主要类型。三、简答题(共计5 6分,每小题8分)1岩石和矿物组成对土地资源质量有何影响?答:(1)土地资源的地质条件主要体现在地表的岩性及其矿物组成以及风化母质的性状等方面,地表的岩性、矿物组成及其风化母质的性状对土地资源的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2)由

34、于作为土地资源主体的土壤资源是由岩石、矿物的风化物经成土过程发育而成,岩石、矿物及其风化物的性状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从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生产力。(3)其次,地表的岩性、矿物组成及其风化母质的性状还会影响地下水的储存条件及水质而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利用。2全球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有何影响?答:(1)正面影响:土地资源的需求增加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涉外经济活动比以前更加频繁,特别是大量的经贸交流和文化交流等,这些经济现象会刺激交通运输业、文化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等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用地需求的增大。土地资源市场配置得到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境外企业大量涌入国内,外商凭借其经营规模

35、、雄厚的资金、管理技术和人才资源等优势,降低经营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土地的有效需求,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土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土地利用方式的改革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农用地方面,建筑用地不突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必然使得经济增长方式开始转变,土地利用也开始转型,促使土地利用朝市场化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国相应地开放金融、证券、农产品和土地等市场,市场的开放度扩大将推动产业结构的大调整,也相应地推动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增强企业生存能力,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另外,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强,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36、(2)负面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土地市场的无序竞争由于土地资源利用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土地资源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各单位各企业纷纷投入到土地市场上来,加上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必将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抬高,土地投机现象严重。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的效益性,使得各地各企业为了眼前利益,急于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忽视了城市规划的引导和协调。而过快过急的建设,带来大量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一方面不利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可能导致退囤积、闲置等低效利用和浪费土地的现象。全球经济一体化可能导致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破坏受经济利益驱动,使得企业、个人、团

37、体,甚至地方政府忽视了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土地利用开发方式不科学,威胁粮食安全,引发环境问题。3如何利用卫星影像进行土地资源调查?答:从土地资源调查的全过程来看卫星影像的作用(1)准备工作在准备工作中根据土地资源调查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比例尺、精度、时相和波段的卫片地形图作为基础参照要件。要考虑成图的比例尺和精度。卫星影像比例尺很小,对于土地资源调查遥感解译来说,其分类精度是有限的。MSS影像适用于1 :2 0万1 :1 0 0万比例尺,TM影像适于1 :5万1 :2 0万比例尺,而SPOT影像则可用于较大比例尺制图,而卫星的磁带(CCT)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自动制图提供了可能。要考虑卫片的时

38、相。选择适当的时相,对于提高土地类型的识别精度有重要影响。例如冬季摄制的卫片,对于小地貌类型和土壤的判读有利,因为此时地面植被稀疏。春季卫片有利于盐渍土判读,因为此时正值返盐季节。要考虑卫片的波段。卫片为多波段图像,可以利用单波段影像,也可以利用多波段组合影像。恰当的波段组合对于土地资源的解译工作是极为有利的。(2)外业调绘调绘前的准备工作阶段注意各种土地类型与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之间的关系,利用遥感影像进行路线勘察;然后利用路线勘察已了解到的一些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等不同地物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及其分布规律,在正式外业工作之前,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所提供的大量信息,而进行的专业解译,绘制解译草图,待外

39、业工作中予以验证、修改,以大量减少外业工作量。调绘阶段外业调绘工作用卫片作为调绘底图,在调绘前都要先按图幅接合表进行区域分幅,确定作业面积和调绘路线。(3)内业工作以卫片为底图调绘的专业图直接转绘到地形底图上,进行面积量算和编图。4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如何估算?答:(1)经过许多国家的推广应用和国内的大量应用研究,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比较合理的研究区域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方法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所建立的农业生态区法。农业生态区位法是根据比例尺将地面划为一些在农业生产条件、气候和土壤大致都相对一致的生态单元,在同一生态单元内,其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也相似,因而其土地的生产潜力进一步就决定

40、于灌溉条件的有无和投入的高低。在此基础上加入人均消耗计算,以行政单位为统计单元求算出一定行政区域内的人口承载力。(2)具体有以下三个步骤:土地资源清查,包括气候资源清查、土壤资源清查、作物种植制度清查、土地利用现状清查等;土地资源物质生产潜力计算,即要计算区域土地资源在一定物质投入和技术水平下的物质生产能力;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计算和分析,即按人均所需的食物消费量来预测一定行政区内所能承载的人口容量。5简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涵义与原则。答:(1)含义:即在满足当代人们对土地利用的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也不损害当代及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其他利益。(2)原

41、则: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所以也有把持续发展定义为:满足现在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的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即生产每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如要持续,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第三世界国家目前首要考虑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在解决温饱的过程中逐步加强其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最后达到生产与生态的高度结合。6在农地整理中,如

42、何保护生态环境?答:在农地整理的整个过程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使整理项目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从规划上实现农地整理项目的土地资源景观功能的设计。包括对居民点内部功能分区和内部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网的规划设计,水利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各种农用地(耕地、林地、园地、牧地、水面)内部详细专项规划设计,以及生态环境规划与建设。从法律上实现农地整理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农地整理过程中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制定过程中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明确农地整理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权责利。从技术上对农地整理项目中的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运

43、用3 S技术对整理项目区的环境状况进行全方位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破坏环境的问题,防患于未然。从经济上切断农地整理项目中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利益源头。在农地整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将环境效益最为目标纳入考核体系,政府对于落实好环境保护的企业或个人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和经济奖励,从而鼓励企业和个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保护。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使用的土地分类与原来的全国土地分类有何区别?答:(1)原有的划分的思路是:第一级分类的8大类主要是反映了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结构,即农(耕地)、林(林地、园地)、牧(草地)、水(水域)、交通(交通用地)、工业与建设(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以及将

44、未利用地单独归为一类。第二级分类的4 6类主要是根据土地利用过程中的经营方式的差异(如有无灌溉条件、详细的利用形式等)和利用程度的不同(如林地的覆盖率、草地的人工改良程度等)来划分的,而水域和未利用地则根据其自然类型的特点划分的。(2)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国土资源部经广泛征求意见后,在1 9 8 4年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和1 9 8 9年制订的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基础上,2 0 0 2年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新的土地利用分类采用三级分类体系:一级类设3个,即农用地、建

45、设用地、未利用地;二级类设1 5个;三级地类设7 1个。四、问答题(共计3 2分,每小题1 6分)1土地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主要有哪些,简述其各自的评价系统及分类依据。答:(1)土地自然适宜性是指某种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对一定地区土地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水文等条件)的适宜程度。由于土地条件是千变万化的,作物或土地利用方式的生理、生态要求也是千变万化的,因此这两者很难协调一致,即某一块土地是很难完全满足作物生长或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的,而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满足程度,或者称为适宜程度,就是土地自然适宜性。评定土地自然适宜性的过程,就是土地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2)现主要有两种

46、评价系统和分类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土地评价纲要,土地适宜性共分四级,即:土地适宜性纲:反映土地对指定用途适宜(S)还是不适宜(N)。土地适宜性级反映适宜性的程度,如高度适宜(S1)、中等适宜(S2)、勉强适宜(S3)等。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土地受到的限制性种类,如受到侵蚀危害导致勉强适宜 S3 E等。土地适宜性单元:同一亚级内生产特点、经营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差异。我国目前为土地利用规划而进行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而采用的分类体系一般为类、等、型三级组成,即:土地适宜类指土地适宜的用途,如宜农、宜林、宜牧、宜建设等。土地适宜类可根据评价目的划分得更精细,如宜茶、宜柑橘、宜水稻、宜住宅用地、宜工业用地、

47、宜港口用地等。土地适宜等反映土地对于特定用途的适宜性程度,通常为三等:a一等地():土地对评定用途可持久利用而无明显限制,或只有微小限制,土地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较好的收益。b二等地():土地具有一定限制性,持久使用而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引起七地退化。这种土地一般要通过增加投入进行土地的改良。c三等地():土地具有较强的限制性,土地的生产率或效益很低,勉强适宜利用。土地限制型反映土地限制性的种类,即造成土地适宜性降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索。2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何影响?答:(1)正面影响: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化经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产出率,促进了粮食增产,有利于我国的粮食安全。(2)负面影响:流转土地的“非粮化”倾向明显。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耕地“非粮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经济较发达地区大部分土地流转后存在“非粮化”倾向。流转土地“非农化”现象严重,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农地非农化,破坏了耕作层,减少了耕地数量,单向、不可逆地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加大了耕地保护的难度,容易导致农地的大规模非农化。2 0 0 8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6 1 8土地资源学考研真题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