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节 金属的塑性变形,第二节 自由锻,第三节 模锻,第四节 板料冲压,第二章 锻压,返回,2,第一节 金属锻造的基本原理,§1-1-1 金属的塑性变形,§1-2-2 金属锻造基本原理,3,§2-1-1 金属的塑性变形,压力加工: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几何形状、尺寸和机械性能毛坯,原材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压力加工有自由锻、模锻、板料冲压、轧制、挤压、拉拔等。 一、塑性变形实质 1。单晶体塑性变形 (1)当无外力,晶格正常排列。 (2)外力作用使原子离开平横位置,晶格变形,外力消失,变 形消失,全部恢复正常,弹性变形。 (3)当外力足够大,沿
2、晶面移动一个或几个原子距离,外力消失,没有恢复正常,塑性变形。变形的实质位错运动 2。多晶体塑性变形 多晶体是多个位向不同的单晶体变形总和,除了晶内变形外,还有晶间变形,及晶粒间互相移动及转动。 特点: (1)变形过程复杂。 (2)变形抗力比单晶体大的多。 (3)多晶体塑变以晶内为主,晶间很小。,4,二、冷变形后的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塑性变形后: (1)晶粒拉长、压扁,晶界变得模糊不清。 (2)晶格扭曲。 (3)晶粒间产生碎晶。使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下降,即加工硬化。增加位错运动阻力,使金属产生形变强化,产生纤维组织。 三、回复与再结晶加工硬化是一种内部能量较高、不稳定状态,具有回复
3、到稳定 状态的趋势。 1。回复:金属加热到某一温度时,T回=(0.25-0.3)T熔,原子获 得热能,消除晶格扭曲 和内应力。组织性能变化不大。 2。再结晶:温度继续升高,原子获得更多热能,开始以某些杂质和碎晶为晶核,并继续长大,生成正常晶格的晶粒,从而消除了加工硬化组织。 T再=0.4T熔 恢复到变形组织和前力学状态。,5,四、热变形后金属组织与力学性能1。锻造后气孔、缩孔、缩松消除,提高组织致密性。2。粗大晶粒被打碎,细化晶粒。3。能生成再结晶组织。4。生成呈纤维状组织-流线,使材料具有各向异性。铸锭组织不均,晶粒粗大,气孔、夹杂,塑性变形后,再结晶可消除加工硬化组织。流线-锻件中夹杂物沿
4、变形方向被拉长,分布呈纤维状-流线。变形量越大,各向异性越明显。5。使用原则:(1)分布与零件轮廓一致。(2)正应力方向与纤维组织一致。,6,五、金属变形程度常用锻造比表示 Y=F0/F F0表示变形前面积; F表示变形后面积。钢锭Y=2-3 合金钢Y=3-4 高速钢Y=5-12 六、冷、热变形比较热变形特点: (1)均匀、细化晶粒。 (2)消除加工硬化。 (3)高温、塑性好。 (4)需要加热。因此氧化严重。 (5)精度比冷加工差。 (6)设备贵,维修费高。冷变形特点: (1)不需加热。 (2)精度、表面质量好。 (3)硬度、强度高。 (4)材料具有各向异性。 (5)设备贵。 (6)存在残余应
5、力,易产生裂纹,7,§2-1-2 金属锻造基本原理,一、金属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1。体积不变定律; 2。最小阻力定律 二、金属的锻造性能:金属的锻造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压力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工艺性能。常用塑性和变形抗力来衡量,塑性好,变形抗力小,锻造性能好。 三、影响锻造性能主要因素:1。金属本质 (1)化学成分:纯金属好。 (2)金属组织:单一组织可锻性好。2。加工条件 (1)变形温度 (2)变形速度 (3)应力状态,8,四、锻造比 1、锻造比锻造时金属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2、分类:拔长时的锻造比 Y拔=S0/S=L/L0镦粗时的锻造比 Y镦=H0/H=S/S0H0、L0、S
6、0分别为坯料变形前的高、长、横截面 积H、 L、 S分别为坯料变形后的高、长、横截面积3、锻造比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及选择原则 在一般情况下增加锻造比可以改善金属组织和力学性能 但是如果锻造比大于5时,锻件的力学性能不在提高,各向异性进一步增加。 一般原则 非合金结构钢 :Y=2-3、高速钢 :Y=5-12、合金结构钢 :Y=3-4、不锈钢 : Y=4-6、扎制钢 : Y=1.11.3,9,第二节 自由锻,§2-2-2 模锻和胎模锻,§2-2-3 其它加工方法,§2-2-1 自由锻,返回,10,§2-2-1 自由锻,自由锻: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金属坯料在上
7、下抵铁之间变 形,在垂直压力方向自由流动。可分为手工自由锻、机器自由锻。 特点:1。设备简单、通用性强。2。生产率低。 3。锻件精度差,消耗金属多。 一、自由锻设备锻锤、空气锤、蒸汽锤。压力机、利用压力来锻打工件。 二、自由锻工序基本工序: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过程。墩粗、拔长、扩孔、冲孔、弯曲、错移、扭转等。辅助工序和精整工序:切肩、压钳口、精整、去氧化皮等。,11,三、自由锻的工艺规程 1、编制工艺规程的一般原则 (1)、了解零件的实际生产情况 (2)、保证满足锻件的技术要求 (3)、生产工艺上的可能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2、一般步骤 (1)、熟悉零件图纸和技术要求 (2)
8、、确定锻件主要形状,根据零件图制定锻件图 (3)、根据锻件图确定坯料重量和尺寸 (4)、确定锻造工序和,确定加热火次,确定锻造设备 (5)、确定毛坯的钢号,锻造温度,冷却方式、热处理 (6)、规定技术要求,填写工艺卡片 四、绘制锻件图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应考虑以下几点:1。简化锻件形状。为了简化锻件形状,不易锻出部位加敷料。即余块2。确定锻件公差。3。确定锻件加工余量。4 。计算毛坯重量、尺寸。M坯=M件+M冲孔+M切+M烧5 。选择锻造工序,12,§2-2-2 自由锻工艺设计,一、锻件工艺分析1。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 (1)应避免斜面和圆锥面。,图4.3-1 轴类自由锻锻件结构,1
9、3,(2)不能圆弧连接。,a)工艺性差的结构,b)工艺性好的结构,图4.3-2 杆类自由锻锻件结构,14,(3)不能有凸台、加强筋。,a),b),a)工艺性差的结构,b)工艺性好的结构,图 盘类自由锻锻件结构,15,(4)复杂零件可以由组合件完成。,a)工艺性差的结构,b)工艺性好的结构,图4.3-4 复杂自由锻锻件结构,16,§2-3-1 模锻,一、模锻 模锻: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在模膛内成型,从而获得与 模膛形状 一致锻件的工艺方法。1。特点 (1)生产率高。 (2)锻件尺寸精度较高,余量少,粗糙度小。 (3)可锻造形状较复杂零件,敷料少,成本低。 (4)锻模设备贵。适于汽车、飞
10、机、拖拉机、风动工具等。2。模锻锤 (1)机架设有导轨,导轨间隙小,导向性能好。 (2)玷座与机架成一整体,保证上下模具的合模精度。 (3)适于多工步。,17,拔长模膛 滚压模膛 弯曲模膛 (4)、切断模膛 三、模锻的工艺规程设计 1、制定锻件图 (1) 。确定分模面 选最大截面保证取出。 上下模膛尽量一致,便于发现错误。 模膛尽量做到,既要浅,又要宽。 尽量减少敷料。 分模面尽量为平面。 保证金属易于充满模膛。,二、锻模结构(1)、模锻分类:终锻模膛、预锻模膛、制坯模膛、切断模膛。(2)、终锻模膛、预锻模膛(3)、制坯模膛,18,19,(2)、余量、公差和余块 模锻的尺寸精度高,因此,余量、
11、公差和余块比 自由锻小得多。 (3)、模锻斜度:一般模锻斜度与模锻深度有关A、一般情况外壁斜度常为7 0,特殊情况也可以 是5o-10o。 B、内壁斜度为10 O。C、特殊情况可为120-150。 (4)、模锻圆角半径一般情况凸圆角半径 r 等于单面加工余量。凹圆角半径R=(2-3)r。 (5)、确定冲孔连皮。 (6)、确定毛边槽。,20,图4.3-10 冲孔连皮,21,图4.3-11 毛边槽结构,1-上模; 2-下模; 3-桥部; 4-仓部,22,模锻图,图4.3-12 拐臂模锻件图,23,3、确定坯料重量、尺寸 4、确定模锻工步 (1)、长轴类零件 (2)、盘类零件 5、修整工步 (1).
12、切边、冲孔 (2).校正 (3).热处理 (4).表面清理 (5).精压 6、确定模锻设备,24,25,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模锻件必须有合理的分模面。 (2)外形简单、平直、对称。 (3)避免薄壁、高筋。 (4)深小孔不易锻出。 (5)复杂锻件采用锻焊结合。,§2-3-2 模锻结构工艺性,26,27,胎模锻造:在自由锻设备上使用简单锻模来生产模锻件的工艺方法。 1、胎模锻特点(1)与自由锻比:锻件质量好,节省金属,生产率高,成本低。(2)与模锻比:不要昂贵设备,锻模简单,劳动强度大。(3)模具不是固定在锻锤上,设备简单,适于中小批量 生产。2、胎模的种类 (1)扣模:来生产
13、长杆,非回转体锻件。 (2)筒模:锻模为圆筒形,生产齿轮、法兰盘等。 (3)合模:由上模和下模组成。,§2-3-3 胎模锻造,28,§2-3-4 其它压力加工,一、轧制轧制:在上下压力之下,产生连续塑性变形。二、挤压挤压:在挤压模中受压应力,使之发生塑性变形,分为正挤压、反挤压、复合挤压。三、拉拔 拉拔:坯料在拉力作用下,通过模孔而变形。,29,第四节 板料冲压,§2-4-1 冲压工艺,§2-4-2 冲模分类与结构,§2-4-3 板料冲压结构工艺性,返回,30,§2-4-1 冲压工艺,板料冲压是利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或变形,获得零件或
14、毛坯的压力加工方法,又称冷冲压。 特点:1。可冲压形状较复杂零件,废料少。2。精度较高、粗糙度低,互换性好。3。重量轻,强度、刚度较高。4。操作简便,生产率高。 冲压设备:剪床、冲床 冲压模具:简单冲模、连续冲模、复合冲模,31,一、简单冲模 简单冲模: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工艺。,32,二、连续冲模 连续冲模:在一次冲程中,在冲模不同工位上完成两道或数道冲压工序。,33,三、复合冲模 复合冲模:利用冲床的一次行程,在模具的同一位置完成二道以上工序的模具。,34,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一、分离工艺 分离工艺是使板料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沿着一定轮廓线互相分离,常见有落料、冲孔、切断、修整
15、等。 1。落料与冲孔:沿着封闭轮廓线分离 (1)冲裁变形原理以及变形的阶段 A、变形原理(剪、压、拉、弯等复杂变形) B、变形的三个阶段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断裂分离,35,36,(2)冲裁断面:塌角(圆角带)光亮带剪裂带(撕裂带)毛刺,37,(3)有适当的凸凹模的间隙 2。修整:去掉内孔、外圆一层金属,消除塌角、剪裂带和毛刺。,38,二、变形工艺:使坯料一部分相当另一部分发生变形而不断裂。包括拉深、弯曲、翻边、成型等。1、拉深:利用拉深模,把板材加工成开口空心的工件。常见 圆筒形、盒形、球面形、锥形、特殊形。 (1)拉深过程 (2)拉深过程中的废品(折邹、拉破) (3)防止折邹、拉破措施拉深
16、系数: m拉伸件直径 d 与坯料直径 D 之比。m=d/D,m一般在0.5-0.8之间,m 越小表明拉伸直径越小,变形越大容易被拉穿,故分几次拉伸。相交壁要圆角过渡凸凹模的间隙要适当要有压紧力和润滑剂,39,2、弯曲:利用弯曲模把坯料弯曲成一定角度,一定断面形状的工艺方法。 注意(1)纤维组织方向与弯曲线一致。(2)弯曲后要有回弹现象,模具加回弹角0°-10°。(3)最小弯曲半径 rmin=(0.25-1)板厚,40,41,42,3。翻边:用冲模在常孔板材上扩孔。,43,4。成型:是通过局部变形使坯料或半成品按要求改变形状的工艺。(压筋、收口等工序),44,§2-
17、4-3 板料冲压结构工艺性,一、冲压件形状与尺寸要求 1。落料冲压件 (1)形状简单、对称、规则形状。 (2)孔及有关尺寸要求。 (3)要圆弧过渡。,图4.4-16 不合理的落料件外形,45,2。弯曲件 (1)对称纤维方向一致,最小弯曲半径。 (2)弯边要足够长。 (3)孔离边也要足够大。 3。拉深件 (1)形状简单。 (2)注意:拉深件最小拉深系数。,图 4.4-19 弯曲边高,图4.4-20 带孔的弯曲件,46,二、冲压件精度及表面质量 三、冲压件结构设计改进示例 1。采用冲焊结构 2。采用冲口工艺,图 4.4-23 冲压焊接结构零件,47,3。尽量简化拉深件的结构,图4.4-25 消音器后盖零件的结构,48,作业,思考与练习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