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作者 :_单位 : _ 邮编 : _ )内容摘要: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商业银行仍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主,中间业务相当落后而且发展速度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有分业经营的限制、国有银行产权制度不合理、监管不到位、业务收费不规范等几大因素。本文对这几大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基于我国国情,提出了促进中间业务发展的相应措施。关键词:中间业务制约因素相应措施上个世纪 80 年代特别是 90 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迅速。 美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从1980 年的 22%上升到 1993 年的 51%;欧洲银行业 1990 年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比
2、重为 26%,到 2000 年已达 39%; 日本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也从 20 世纪 80 年代占总收入的 24%上升到如今的 39.9%。而我国四大 国有商 业银行 的非利 息收入 占总收入 比重 1995 年 为3.5%-17%, 2000 年平均水平为 6.3%,加上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仅为15.23%,仅比西方商业银行 20 世纪 50-60 年代稍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分业经营的限制、 国有银行产权制度不合理、监管不到位、业务收费不规范等方面。制约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分业经营体制的限制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银行、证券、保险并驾齐驱,互不参与。这种严格的管制
3、一方面促进了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却造成了银行业缺乏竞争压力的局面。 分业经营下银行、保险、证券各司其职,银行从事存贷款业务,银行业传统业务领域的利润非银行莫属, 其他非银行机构无权涉足, 银行感受不到来自其他非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激烈市场竞争的缺乏, 导致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动力不足。另外,分业经营限制银行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非金融机构的业务领域,制约了中间业务开拓的空间。就基金托管业来讲, 2001 年 8 月底,证监会下发了关于申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若干问题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发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但限于分业经营银行发行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不能直接投资股票,只能投资债券。 分业
4、经营对中间业务发展的制约依然存在。这种制约明显表现在理财业务中,我国商业银行为迎接外资银行的挑战,对理财业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其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只是如何搭配储蓄类型,提高利息收益的传统银行业务组合,若涉及证券、保险等其他方面的投资,只能提供一些原则性建议。 正如一家个人理财中心的工作人员坦言:并不是我们不想做好个人理财服务,而是受政策的条条框框限制做不好。而在实施混业经营的国家, 商业银行融证券、 保险等各种金融机构于一体,商业银行可以承销证券、基金和保险业务,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中比重最大的就是投资业务、 保险业务。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不合理在我国的银行业中, 国有银
5、行处于垄断地位, 其产权特征为国有独资,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缺位,其内部员工“国有”思想根深蒂固,缺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竞争观念,缺少应有的创新积极性与提高经营效益的自主性。 加之我国利率波动性低, 存贷款利差足以维持银行的运营需要, 即使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导致银行遭受利差收益损失,政府也会从国有独资的产权特征出发, 采取其他措施加以弥补,从而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固守传统的存贷款业务, 忽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就目前开展的几类中间业务, 也基本是在经济发展对新的金融业务产生需求以后,在中央银行的统一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开展的。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行与外资银行的全面进入, 我国商业银行将遭受巨大的利差损失,
6、中间业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而现存的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严重桎梏。对中间业务的监管不到位目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考核是把中间业务量作为考核指标, 而不是将开展中间业务的收入作为考核目标, 造成实际工作当中盲目追求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 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仅注重业务量与业务种类的增长, 忽视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致使中间业务品种多规模小, 收益微薄甚至亏本。 例如建设银行开展的中间业务就有 45 种之多,但多数规模很小,有的甚至是零星服务。另外,有关机构缺少对中间业务收费的监督。 在中间业务收费问题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间缺乏信任和沟通, 制定收费标准时
7、各自为政,有的商业银行甚至绕开政策法规, 不是通过增加业务品种、扩大服务范围、 提高服务质量来吸引客户, 而是采取随意确定收费标准等不正当手段来抢夺客户, 造成了中间业务收费市场的混乱, 中间业务竞争无序。 更为严重的是, 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中间业务作为争夺银行传统业务存款份额的辅助手段, 在中间业务经营中不仅牺牲手续费收入, 甚至连一些起码的工本费也主动放弃。 有的商业银行为了达到抢夺大客户的目的,不惜血本,采取相互压价、提供免费服务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吸引客户, 在银行之间形成了一种盲目的恶性竞争态势。中间业务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一是对中间业务认识上缺乏战略性远见。 我国的商业银行把中间业
8、务的开展当作吸引存贷款的手段, 没有把中间业务当作新的利润增长点,当作商业银行的支柱业务来抓。 加入 WTO的五年过渡期一旦过去,中间业务将成为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的关键领域。 如果中资银行不及时转变观念, 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将经营战略和经营重心转到中间业务上来,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二是对中间业务的管理未设立专门的机构。 现在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分散。 这项业务这个部门管, 那项业务那个部门管,把管理中间业务当作权和利的化身,相互争抢,致使各部门都有管理人员,却均没有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人才。管理多头化、不系统、不科学, 难以形成一个通盘考虑的长远规划,不利于中间业务的
9、开展。三是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趋同, 特色产品少。现存的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产品主要都集中在结算、代发工资、代收水电费、电信费和信用卡等筹资功能较强的业务上,担保类、咨询顾问类、基金托管类业务相对薄弱,业务品种相同,没有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自身优势和具备的专业人才推出特色产品。中间业务快速发展措施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混业经营从西方金融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来看, 混业经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混业经营可以促进银行资产多样化, 为增加银行利润创造条件。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利率的不断下调, 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正在下降,如果商业银行能参与到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经营中间业务,必定会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抵消净利息收入的
10、下降,扩大利润来源渠道。同时,混业经营可以为专门中间业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宏观环境。中间业务种类繁多,不只局限于代理,而且包含委托投资、咨询等业务。这些业务要求银行具备不仅在储蓄组合上能提供实质建议,而且对于证券投资、保险投资、实业投资等也非常精通的人才。分业经营下,银行中间业务操作人员被限制在其他非金融机构业务领域之外,混业经营则可为此类人才的实战提供机会。限于实际国情,我国实现混业经营的道路漫长。 目前可以创造条件先实现业务层次的混业经营,而资金核算、监管的实施依然分开进行,以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体制的完善,逐步扩大混业范围推进混业经营的进程,最终达到全面的混业经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11、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加快我国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步伐,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形成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 建立市场竞争体制与激励机制,从根本上把国有银行改造为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打破国有银行的绝对垄断地位,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为中间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环境;加大股份制银行中间业务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扩散渗透力度;实行员工持股制, 实现股东利益与员工利益相一致, 促进银行竞争意识的增强与创新自主性的提高。建立中间业务的监督机制在理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同时, 必须建立完整、 统一的中间业务监管机制。加强对各商
12、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政策法规的“免费服务” 、“低价服务”收费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防止商业银行之间在中间业务收费上大搞价格战。 禁止商业银行利用中间业务收费进行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 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建立科学的考核奖励制度。 在中间业务的考核上应废弃业务量等规模性考核指标, 将开展中间业务所得收入, 特别是直接的收益作为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列入银行年度责任目标; 调动从业人员有选择地开发中间业务种类, 提高中间业务的收益率。 把中间业务的市场调查、营销推广、收入效益纳入行长经营责任目标考核之中。制定中间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
13、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应循序渐进。首先,商业银行要转变观念,从战略角度认识发展中间业务对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 把经营重心转移到中间业务上来。改变免费服务,亏本开展中间业务的状态,使中间业务真正成为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点。其次,要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管理机构, 对全行的中间业务进行全面的管理, 提出开办中间业务的总体构想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分步骤、分层次、积极稳妥地推进中间业务的进行,确保中间业务长足发展。另外,各商业银行要依托自身优势, 在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客户需求、 市场潜力,有选择地确定自身中间业务的发展重点,推出特色产品。例如,江浙一带民间资本
14、巨大,地下金融借贷活跃,由于借贷双方责任和义务不明,风险较大,他们希望委托银行以委托贷款或委托投资的方式把资金投放到有关项目或企业中去。这些地方的商业银行则可根据市场需求与自身控制风险的能力,适当开展个人委托贷款。再如有的银行擅长现金管理和信用卡管理,则可重点发展这两类业务,提升服务水平,提高银行声誉和竞争力。总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但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其稳健发展必须具备宽松的金融环境、 完善的法律政策、高度的监管水平以及长远的战略规划。 相信在我国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下,中间业务必将逐步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名副其实的利润增长点。参考资料:1. 鲁向东、张立洲,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的战略构想,财经问题研究, 20022. 林凤萍,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思路, 财经问题研究,20023. 冯健,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实行收费的可行性及操作性,上海金融, 20034. 鲁国强,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当前中间业务创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3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