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者:日期 :?漫谈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它与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 促进其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作业应试训练色彩浓厚 , 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痛,失去了其发挥创造性、探究性的功能和作用。据调查 ,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 %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 , 有 3%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 , 少写作文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教师最大的希望。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 , 传统作业的弊端已日渐凸现 , 如何抓住课改的契机来推动作业改革 , 使课程改革发挥整体
2、功能。下面结合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后的作业题谈一点自己的思考。一、传统小学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一)作业设计、形式呆板、单一 , 书面作业、题海战术居多,口头作业和动手操作作业少。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2、目标不明确,设计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3、渗透性不强,不注意跨学科 , 单纯就语文教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 与当前大力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相悖。4、层级不高 ,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中,第一层级耗时过多,二、三层级目标相对薄弱。、作业完成的封闭性。片面强调独立思考 , 从来不把“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
3、素质来进行培养,忽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6、问题提出的单向性。作业中的问题都是课本 ( 或教师)提供的,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方面无所作为。(二 ) 作业布置7、作业布置一刀切 , 没有梯度,不分层次。无视学生主体地位, 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消化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三) 作业评价8、作业答案的绝对性和标准性。过于强调作业的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作业质量的评价中只是与事先的“标准答案”作比对, 非“对”即错 , 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 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9、作业评价的片面性。如果我们观察学生拿到批改后发还的作业
4、本的表现就会注意到,大多数人翻开看一下教师在本子上有没有打错的记号,然后就塞到书包里去。即使全对 , 反正大家都对,一个模式,学生很少获得成就感。学生只管做作业 , 做对还是做错,全凭教师说了算,学生不需要、也没有机会对作业作自我评价。二、对传统语文作业的深度思考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出现上述诸多问题, 原因主要在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学生是学习、 作业的主人 , 是发展的主体 , 而是生硬地把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地施加于一群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各不相同的学生。二是教师没有认识到课外学习包括课外作业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 而仅仅把作业看成课堂教学的拾漏补缺。三是教师没有真正认识到
5、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狭隘地认为学生学习语文包括做作业, 其目的就只是为了掌握好每一册书上的二十多篇课文 , 掌握课本上的生字、新词、句类、片段、篇章,从而在考试中获取高分。总之 , 教师潜意识中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错误认识,是导致作业布置中种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三、语文教科书后作业题的类型( 一)听1、有条件的,看看或听听表现“将相和”内容的戏曲录像、录音。( 人教版第 12 册将相和 )、静心听听二胡曲二泉映月 , 感受课文所描述的情境。(苏教版第 0 册二泉映月)(二 ) 说、说诗句意思 ( 理解)联系课文内容 , 说说“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 苏教版第
6、 7 册但愿人长久 )读读下面的句子 , 并结合生活实际 , 说说你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理解。 ( 苏教版第 7 册说勤奋 )2、复述课文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苏教版第 0 册郑和远航)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 尽可能用上下面的词语:嫉妒、礼貌、激怒、励志。 ( 苏教版第 7 册徐悲鸿励志学画)3、评说 ( 介绍)请用课文中的具体事例, 评说一下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人教版第1册詹天佑 )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 ?( 人教版第 1册世纪宝鼎)4、讨论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同
7、学之间讨论讨论。(苏教版第7 册一路花香)5、讲故事你还知道史记中的哪些故事 ?讲给同学们听听。 ( 苏教版第 10 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你的童年是不是也有许多趣事?选一件讲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你的快乐。( 苏教版第 10 册我和祖父的园子 )6、演讲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 苏教版第 12 册学会合作)7、先说后写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 (苏教版第 7 册古诗两首 )选择一个能礼貌待人好处的事例 , 先说一说 , 再写下来。(苏教版第 1册谈礼貌)(三 ) 读1、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 文。 ( 教版第七册一路花香))2、 朗 文,背 第四、五、六自然段。
8、( 教版第7 册天安 广 )3、拓展 外 一 三国演 中跟本 有关的部分。( 人教版第 1册草船借箭)(四)写1、 写(抄写 )用 笔描 。 ( 教版 文教材 排的一个最 著的特色)抄写需要 累的 。( 人教版第 2 册十六年前的回 )、 作 笔 写假如 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 中 , 你会 些什么?有 趣的同学也可以写一写。(人教版第 12 册 火柴的小女孩) 人的故事 , 有 趣的同学可以写一写。( 人教版第 12 册 人 )改写 歌中所描 的一种景象 , 以“走 秋天” , 将描 种景象的 句改写成一段 。 ( 教版第 7 册秋天 )仿写 真 文里描写隆中“景色秀 宜人”的有关 句 , 用“
9、来到只 ”的句式写一 景色。( 教版第 8 册三 茅 )学 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你熟悉的 所。( 教版第册早)写演 辞在葬礼上, 菲格雷特 的 含深情, 人心弦。 你根据 文内容 , 着写写 篇演 辞。( 教版第 8 册特殊的葬礼 )写解 “ 的天堂”已成 一 游 地。 你根据 文内容并收集一些有关材料, 游写一篇解 。 ( 人教版第册 的天堂 )写 明文收集有关 料, 合 文内容, 写一篇 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 人教版第 1 册第一 雪)(五)画、想象画试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 , 犹有花枝俏”的景象, 如果有兴趣 , 可用简笔画画出来。 (人教版第册卜算子咏梅 )2、设计画如果让你为
10、208 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 , 你准备怎样设计?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人教版第 1册世纪宝鼎 )3、画示意图 ( 游览图)默读课文,试画一个示意图 , 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不同方法。 ( 人教版第 12 册詹天佑 )默读课文 , 根据作者的叙述,画一幅金华双龙洞的景点浏览图 , 再介绍一下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景点。 ( 苏教版第 12 册记金华的双龙洞)( 六) 演( 唱)1、画出描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有关词句,想象他们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再和小组同学合作 , 将故事演一演。(苏教版第 12 册半截蜡烛 )、排演公仪休拒收礼物。(苏教
11、版第8 册公仪休拒收礼物, 本课是独幕剧。)3、看看有关长征的影视作品, 唱唱赞颂长征的歌曲。(人教版第1 册长征)(七 ) 综合1、办手抄报收集有关奥运会的趣闻和北京市筹办 200年奥运会的资料 , 办一期手抄报。 ( 人教版第 12 册向往奥运 )、设计调查研究方案自己设计一个有关节水的调查研究方案。(苏教版第0 册学和做 )3、编公益广告下面是几条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读一读,再试着自编几条。(苏教版第 10 册学和做 )4、先观察后写作帮妈妈做一件事 , 或用自己节省的零花钱买一样妈妈喜欢的东西 , 亲手送给她。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她说些什么 , 然后写在日记里。(人教版第 1
12、册荔枝)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苏教版第册鸟语)、给照片配说明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记者 , 你会选拍哪几个最难忘的镜头 ?给你拍摄的每张照片 , 配上文字说明。(人教版第 11 册开国大典 )6、搜集资料 , 解答问题搜集两副春联,在班级交流。( 苏教版第 7 册春联)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 查阅资料 , 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苏教版第 8 册走 , 我们去植树)查阅有关资料,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人教版第1册两小儿辩日)四、从语文教科书后作业题得到的启示语文教科书后的作业题能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有机地巧妙结合,
13、使语文作业形式多元、多层 , 充满兴趣,让学生灵活自主选择 ,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习得技能 , 培养想象、观察、思维、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给我们诸多启示:1、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 着眼于内容拓展的作业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每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作为平时语文作业的重要内容分散加以落实。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力求做到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 , 好读书 , 读好书 , 读整本的书”。要积极寻找教材的“拓展点”以及教材与课外读物的“连接点” , 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阅读的自然延伸
14、。2、教师要把读写结合作为设计语文作业的重要思路, 通过作业中的写话或习作练习 , 及时引导学生将课内外阅读中积累的语言和感受,诉诸笔端 , 形成文字,使学生懂得“学”是为了“用” , 逐渐培养读写兴趣。、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结合教材,让学生课外利用图书报刊、网络媒体等查找相关的资料,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 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 , 充分利用语文教育资源,设计形式多样且具有实践性的作业, 让学生在动手、 动脑的过程中学语文 , 用语文,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全面提高语文素养。5、从学生的实
15、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发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 , 因为拥有自主的学习才是真正个性化的学习, 才是更有效的学习。不管什么形式的作业 , 都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出发,体现基础性、实效性。五、新课改下“作业”的重新界定广义地说,在教学中教师随处引导学生设置问题, 迫使学生为寻求答案而时时处于积极的思索之中的脑力或体力活动都属于“作业”的范畴。但在人们的思维定式以及传统作业中,似乎一提到作业就是指书面答题,此外没有其他形式。其实作业不必仅仅拘限于书面的,它可以是一项活动,也可以是一件制品。作业的内容、形式和评价应该是丰富多样的
16、。新课改中,我们应赋予作业以新的认识、新的理念。从而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体验作业的乐趣与价值。六、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应树立的全新理念要改变传统作业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要树立三个观念:观念一:“学生是主人”。学生不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也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 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 , 充分信任学生 , 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观念二 : “作业即自学。” 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
17、,课下才是运用方法 , 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此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 , 作业应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自我学习的过程。观念三 : “大语文教育。” “教材只是个例子,贵在举一隅而以三隅反。”“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 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 , 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 , 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 , 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七、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的应对策略1、主体性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 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应当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和发挥。
18、因为无论是知识向技能、智力的转化 , 还是知识向思想观点的转化,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发挥主体性 ,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作业动机。 作业的宗旨要明确 , 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业的难易要适度 , 有利于实现由前一个发展水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 ) 向后一个发展水平 ( 最近发展区 ) 的转变 , 能让学生尝到“跳一跳 , 摘桃子”的情感愉悦。作业的形式要活泼,能让学生一见作业便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要充分发挥反馈在强化动机方面的作用,多设计一些反馈性作业。2、自主性新课程强调自主学习, “自主”同样应当成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有的教师在这方面
19、作了积极尝试,针对每个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合理地设计了“自助餐作业”、“弹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自主选择。(1) 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如:学了长江三峡一课 , 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辨字组词:撕 ( )旋( )涡()嘶()漩( )窝( )说说以下词语的意思:刀砍剑劈嘶鸣吼叫东闯西撞摘录文中你认为三峡风光很壮美的句子。根据课文第 2 自然段创作一幅三峡的山水画。如果你在江中的小船上 , 面对汹涌的江水,两岸的高山,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学了课文 , 请你做一回小导游,介绍一下三峡的风光 , 写一段导游词。 ( 以上作业,学生自选两三题做 )这样的作业 , 由易到难
20、,层层递进 , 给了学生一个选择的范围 , 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 , 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 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但是 , 学生又具有好强的心理,有的学生往往会知难而进,又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桃子”。(2) 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如有位老师说:“我们要求学生一学期背诵 0 篇以上的优秀诗文,原则上要求自由组合诗文竞背小组,每周一首 , 但如果本周没有完成 , 可以在下周补上 , 也可以在时间较充裕、精神状态较佳的一周多背几首。学生一旦成了时间的主人 , 也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期末学校古诗竞
21、背活动中,我班以平均每人 36 首的佳绩获得活动的金奖。”。另外 , 对于作业 , 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其实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比如自己当讲解员,父母当听众,把学过的课文变成故事讲给他们听 ; 和同学们一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3、兴趣性苏霍姆林斯基说 : “所有能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 , 以生动、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 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如:
22、 有的学生喜欢绘画 , 学了长江三峡,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创作一幅课文插图 , 变文字为画面,使学生学得更活更实 ; 学了中国石 , 可让学生画一画酷似中国版图的中国石 , 并试着在上面标明祖国的名山大川。有的学生喜欢写想象作文 , 学了狐狸和乌鸦后,可让学生续写狐狸和乌鸦再次相遇的情形;学了凡卡后 , 可让学生续写凡卡的信寄出以后。有的学生喜欢朗读 , 学了在大海中永生 , 可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 , 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读比赛。有的学生喜欢表演 , 可让学生对课文田忌赛马进行改编,合作表演一段小品。有的学生喜欢演讲,学了陶校长的演讲后 , 可在班内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
23、生动、活泼、有趣 , 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 , 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4、层次性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存在着个别差异 , 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 , 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就要求设计作业时心中有学生 ,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上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如中年级写观察日记,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 , 具体描写 , 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
24、之情。对中等学生 , 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锻炼 , 满足了他们渴求知识的心理,而且也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5、多 性教 要善于在学 活 中捕捉 机, 灵活多 的作 内容。 新的作 可写、 可 、可看、可操作、可玩耍, 每 活 增加目的性 , 要充分 学生的主 性和 造性, 听、 、 、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 合, 学生 手、 、 口,符合他 好奇、 、形象思 占 的特点 , 把 文技能的培养与活 相 穿,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 , 参与学 。例如 , 教学 中山破陋
25、一文 , 一位老 就 学生做了 的作 :用 3 天的 ,走 老人 , 和他 一 “裹足”、“小脚”,然后写一篇采 告。教学第一 杏花中的一段 , “春天来了, 春 吹 了河水 , 吹 了小 , 吹鼓了花苞”他 学生用画画、 歌、 曲等形式来表 一段所描写的景象。学生 致高昂 , 表 出孩子 特有的天真:有的画出水彩画 , 有的自己 作了 笛曲 , 有的 制了小提琴的音 做 种作 , 学生 ,老 高 。6、 合性 内外 系。 内必 与 外相 合 , 学生在 余、 外通 丰富多彩的作 形式 , 巩固、 用、深化所学的 文知 ,促 知 向能力的 化。如学了 火柴的小女孩后,可推荐学生 安徒生童 ;学
26、了草船借箭赤壁之 后, 引 学生 三国演 。学科 融合。 小学 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 和前提, 教材本身广泛地涉及思想品德、科学、社会、 史、地理、 等 多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有着 以割断的 系。正因 如此, 文 程 准中明确提出: “ 文 程 拓 文学 和运用的 域,注重跨学科的学 和 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如有位教 在教学月亮湾后 , 了 的作 :1 、看一看 , 一下自己家 的美景。 2、画一画 , 把看到的美 景象画下来。 3、唱一唱 , 唱 美家 的歌曲 , 可以 歌 舞。校内外沟通。 教育的“最大浪 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地、 自由地 用他在校外所 得的 ;同 ,另一方面,他又
27、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 西 用于日常生活。”因此教 在布置作 , 可以有目的、有 划地布置学生 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生 成“ 字 察 ” , 到大街小巷去 正 字, 范祖国的 言文字;春 期 , 学生摘抄、搜集春 , 比 析 ; 布置学生从 上、 刊里和街 上搜集广告用 , 某种 品 广告。逢年 , 可以 学生 方的 人打个 或写一封 情洋溢的信 , 表达真 而美好的祝福;班 会、 会, 学生自己写 目的开 、 束 些作 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 及其他各科的学 活 有机 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和 的学 整体,巩固、 用、深化所学的 文知 , 使学生在社会 践中巩固 文知 , 展 文能力,提高 文素养和 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