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33.50KB ,
资源ID:1156925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569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第六讲:《斐多》最后的证明.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大学“哲学导论”课程第六讲:《斐多》最后的证明.doc

1、第六讲:柏拉图斐多篇(5):最后的证明?(95a-107b)苏格拉底的次航&灵魂不朽的最后证明斐多不同于申辩,不是对苏格拉底哲学生活的政治辩护而是哲学意义上的辩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听众不一样,斐多里面苏格拉底有许多朋友愿意跟他讨论,被苏格拉底称之为“真正的法官”。真正的法官意味着不是单纯地由于政治的原因获得法官的资格,而是由于他们对于要判决的事情有真正的知识或真正的关切;格贝和辛弥亚非常在意苏格拉底所说的道理是否能讲得通。严格来说斐多不单纯是哲学上的辩护,在最初的辩护之后,斐多转向对灵魂不朽问题的考察。辩护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能够赢得周围听众的信任,如果听众相信苏格拉底说的话,辩护就是成功的

2、。申辩篇的辩护不成功,讲完后并没有赢得更多人的支持。“考察”并不一样,对灵魂不朽的考察,意味着苏格拉底在斐多中把这个问题带向对他进行质疑和挑战的过程,苏格拉底似乎有意把它的立场讲得相当有挑战性,这个挑战性与申辩不一样,不是为了刺激陪审员或法官,而是为了促使或激发参与对话的人能够对灵魂不朽背后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斐多从“辩护”转向哲学的考察和证明,本身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这样的行为本身证明苏格拉底确实认为哲学生活很重要,即使死前仍然对赴死以及活着的依据需要进行非常彻底的哲学考察;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整个考察把苏格拉底一生的选择(包括死)置于被怀疑、被挑战的处境。这两者之间有非常内在的张力。即

3、使在最后的证明中,如果苏格拉底没有完全说服听众和读者,是不是意味着苏格拉底前面所做的行为和生活的选择,对雅典人的挑战,拒绝克里同这些朋友给他提供的逃跑的额机会,所有这些都是基于对世界秩序和人生的非常不充分、不确定的理解?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格拉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选择用哲学来考察自己的哲学生活,这件事情本身也为其并不完全充分的证明提供了一个更坚实的根据。(行动补充了理论)一旦转向对灵魂不朽的考察,就进入到非常重要的段落。斐多的哲学考察部分自然地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前三个证明构成,这三个证明具有逐渐推进的次序。最初的自然生成证明,所有都会经历或遭受生成的命运,从对立者生成,从这个原则出发证

4、明死的来自生的,生的来自死的。在这个自然生成的逻辑下面,苏格拉底认为他得以证明了有一个再生的可能性,所以灵魂一定是在进入身体之前就存在的。这个时候,格贝自己提起了“回忆”学说。“回忆”学说的引入被认为给出了一个支持灵魂不朽的重要根据,至少是灵魂在我们生前存在的重要根据。这个证明中,可以看到,除了自然生变物之外,回忆说中触及了另外一种不同的存在当我们看见自然变化的东西时我们回想到的东西“存在”本身Eidos,idea。苏格拉底把自然生变中的树描绘为比真正的“树”差一点的存在,树叶的黄无论多么黄,这个黄的树叶没有黄色本身更黄这是哲学史上争论很大的问题:高本身比这两个人更高么?。存在本身(样式/相/

5、理念),在柏拉图看来,与可见事物不一样。我们会发现,在第一个证明中谈到的自然生变的东西,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会发生变化;被广义地称为可见的,能够被我们感知到。我们能够察觉到它们是变化的,某种意义上是因为我们能察觉树叶从绿色变成黄色。我们能够感觉到的所有东西构成了感觉事物的世界现象世界。现象: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东西大体上都是可生变的东西,有生成也有幻灭。“回忆”说的意思是,要理解现象世界发生的所有事情,一定是依赖于另一个知识另一种存在。录音笔:理解声音背后的东西,录音笔并没有这个功能。“回忆”说所勾画出来的这个状况已经突破了第一组论证的所有东西都是从对立面产生的“自然生成”。这

6、触及到苏格拉底常说的“样式”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苏格拉底的证明并没有完全说服对话者。然后有第三组存在相似性的证明。在“存在相似性”的证明中,会明显地把两种存在理解成两个不同的世界,认为至少灵魂相似于eidos,身体相似于现象。但是,人是灵魂+身体,人处在现象世界中。人的种种感受、看到的东西,这些属于人;另一些属于神,是永恒的、不变的,所以不会幻灭。所以,如果灵魂和不会幻灭的东西Invisible:idea/eidos很亲近的话,那么就是不死的。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接受苏格拉底的全部哲学前提,证明到此阶段可以算作某种意义上的完成。但是,格贝、辛弥亚没有接受。原因是,格贝、辛弥亚认为,这个证明还停在

7、原地第三组证明之前他们说的一段很重要的话:你的证明只证明了灵魂在生前是存在的,在我们死后是不存在的。此阶段证明之所以不充分,是因为只给出了证明的一半在时间秩序里,在我们生前,灵魂是存在的;但是在我们死后,我们没法保证灵魂一定存在。,只证明了生前灵魂存在,而没有证明死后灵魂不会消失。这个一半是“时间上的一半”,“时间上的一半”很奇怪:如果接受第三组证明最后的存在理由,这一半不在时间秩序里面,时间是和生成、变化在一起(Kinesis变化&Genesis生成一定与time时间联系在一起)。而无论什么样的时间理论,一定是来自生成或运动,一定来自于变化,只要有变化,就会有时间。所以,你会非常诧异地发现,

8、苏格拉底的两个对话者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没有脱离第一组论证的那个世界;他们要求的是灵魂能够持久斯宾诺莎:永恒和持久不一样,持久是在时间里面的状态,在时间里面一直有这个东西,但永恒是超时间的。存在。格贝、辛弥亚想证明的是灵魂在此世的命运。在格贝、辛弥亚看来,最重要的是,在有幻灭的现象世界中,灵魂如何能够持久存在换句话说,如何把灵魂做成一件穿不破的衣服?背后是否有更根本的理由?为什么在第三组论证揭示出两个存在世界并且不可见世界高于可见世界之后,两个忒拜年轻人仍然要求给出这样的证明?苏格拉底同样在某种程度上认为论证不充分,但是他的理由和在场其他人不一样。而苏格拉底认为,“只证明了一半的困难”已经得到解决

9、,只需要把第一个论证与第二个论证加在一起。但是,苏格拉底显然也认为,到最后论证之前的证明并不很充分,这个不充分似乎与格贝辛弥亚的理由不一样,我们将会看到“论证的充分”是什么意思?与另一个重要问题相联系:究竟什么是一个证明?相当经典的证明理论是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提出的:假设我们有一个需要证明的东西Z,其实是从一个前提H出发来证明,所有的证明都是从一个相对H的东西开始向Z进行的推论,所以这种证明在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都被称为“论述性的思考”。中国古代也有“论”的文体,但更多的是“集义”,罗列各种现象来论证,并不是逐层递进的关系。我们并不像希腊思想所开始的哲学道路那样也别强调推论式思考,推论式思考是

10、整个论证的非常重要的逻辑次序。推论性思考是指从一个前提推到一个结论的过程。亚里士多德说,整个证明永远是从一个普遍的东西向更特殊的东西前进;证明的前提是普遍性的东西,它可能是由更高的前提来证明,一步一步往上推,总会面临一个问题:所有证明如果都是从前提开始的,假设有一天到了最根本的一个前提A,这个前提A不可能由任何推论证明给出。所有能够推论证明的前提的最初开端,不可能经由推论给出。前提A是不经推论得出的前提。亚里士多德认为前提A是被直观到的,因为它不可能由推论得出,所有其他东西都是推论的出来的。一头(A)一尾(Z)两个东西,某种意义上都是被看见的;Z是被感觉直观,A是被理智直观。所有推论的尾一定是

11、日常生活中现象界的东西,但是推论的头却是不可见世界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认为A是一个理智(intellect)上直观的东西,intellect心灵的眼睛能够看见那个最终的最根本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称之为第一推动者、第一因;这个东西是存在最根本的东西,是最存在的东西,比日常看见的所有东西都更存在。根据古代希腊的理论,存在中更高的东西也是更可知的东西,它应该比所有现象的东西更可知;不是相对于我们而言,而是相对于知识本来的道理,这是最确定的。这是整个分析的架构。对于格贝和辛弥亚来说,他们认为证明的不充分其实是落在后面的部分(Z)。苏格拉底认为证明的不充分是说我们没有逼近最开始那个东西。苏格拉底非常容易地借

12、助“回忆”说的基本逻辑驳倒了灵魂作为和谐的理论。但苏格拉底并没有在场其他人那么乐观,在反驳格贝之前,他又转头岔开去讲了一段非常复杂的部分,这部分内容是斐多里面非常难以理解的段落,却是理解这些证明非常重要的线索。在正式论证之前,苏格拉底这么讲,我们先看格贝说的到底是什么,格贝要求证明的其实是两个东西:一个是对哲学生活到练习死亡为止的真正的证明;第二这个证明落实在一个重要点上,灵魂本身是不朽的。实际上你是要求我显示:灵魂是强有力的东西,在你(格贝)看来,在成为人之前灵魂存在,并不足以保证其不死,只是活得久些,在某个地方存在了很长时间,知道而且做了很多事情,这些都不能保证其不死。这个学说的真正危险在

13、于格贝担心,灵魂进入身体的时候,就是它毁灭的开端;如果这样,苏格拉底就不能证明灵魂是不朽的,也不能驱除我们的恐惧。苏格拉底非常敏锐地看到,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在我们生前不死是相当重要的证明,但这并不是格贝关心的,格贝关心的是我们这一生,灵魂会不会有可能最终遭到散失、幻灭的命运?这是非常现实的、此生的恐惧。格贝认为,要克服这个恐惧,必须证明灵魂不仅在生前存在,而且在死后存在。然后,苏格拉底做了非常奇怪的转折: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因为这要全面关注生成和毁灭的问题。这是非常奇异的讲法。因为在“辩护”阶段苏格拉底已经说了,灵魂不朽问题应该是灵魂怎样尽可能脱离身体所在的可变世界,通过净化达到不可见世界。在斐

14、多进行到最后证明的准备阶段时,苏格拉底认为其实格贝要讨论的是关于“生成和毁灭”的问题。某种意义上,最后的证明回到了第一组证明关心的问题;要证明灵魂不朽,灵魂在死后存在,从而驱除格贝的恐惧,不仅要了解更高存在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全面懂得在现象世界发生的生成和毁灭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转折,它预设了后来苏格拉底所说的次航与假设方法的重要的含义,也是准确理解斐多对话的一个关键。但我们要理解,这里所说的“生成”是否就是最初在第一组证明中遇到的生成问题。苏格拉底说,要全面考虑生成毁灭的问题,我要先讲讲自己的经历。1、年轻阶段,对自然问题非常感兴趣。关心自然本原,研究万物的自然本性中最根本的东西,非常

15、想知道每一件事物的原因关心自然事物,最关心的是自然事物的原因:每个东西为什么会生成?为什么会毁灭?为什么会存在?。苏格拉底所描述的自己哲学经历的第一个阶段是对自然的兴趣,而自然的关键是要找到自然事物生成毁灭存在的原因。后来发现真实没有这个天分,越学越糊涂有些东西以前很清楚,以前知道人为什么会成长,吃地瓜。吃地瓜是不是成长的原因?按照原来的逻辑,不可能是因为地瓜,而是因为“不够高”。整个用来解释一个人“高”的东西,称之为“高”性,具有“高”性才能解释为什么高,而“地瓜”似乎不能给出回答。现在学了自然,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根据这种研究方法,任何东西生成毁灭存在的原因我都不知道。第

16、一个阶段是完全无知的困惑。2、teleological cause。然后,突然接触到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理论。努斯是支配世界的秩序,是万物的原因。当时苏格拉底非常欣喜。这个后来被称为“世界理智”的东西是世界秩序的真正原因。如果努斯是世界原因,一定是以最好的方式来安排世界秩序。每个东西为什么生成毁灭存在的问题就转变成“以何种方式一个东西能更好地存在”的问题。这个阶段通常被称为目的论的解释。长大的原因:最初,吃的种种事物;然后,作为一个人必然要“长大”,“长大”是长成人应该成为的那个样子,人的本性中包含这个最终的目的长大。本来苏格拉底以为这是阿那克萨戈拉的理论;事实上,他把阿那克萨戈拉的书找来一

17、看,根本没有这些内容,根本没从“努斯”的角度给出世界的原因。然后苏格拉底不得已转向“次航”。哲学史或者人类思考里面有些问题没有答案,但可以思考。有些问题虽然我不明白,但我能说出我不明白在什么地方根据苏格拉底的描述,自然探原的第一个阶段寻找的自然生灭现象的原因是完全失败的;然后遇上阿那克萨戈拉的努斯理论,苏格拉底本来期待这个理论成功,是期待它用世界秩序如何最好地安排来解释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结果他很失望,苏格拉底并没有这个理论失败了,只是没有找到。前两个阶段代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上的进展。苏格拉底明确讲,我现在坐在监狱里面,如果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坐在这儿?“原因”aitia原为法庭术语:谁为

18、这件事情负责。在哲学传统中,从柏拉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以及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特别重视这个概念,这是中西方思想的决定性分野。实际上是把原因作为去问“为什么”的答案。我们通常理解原因,与古希腊人不同;我们习惯的原因是现代自然科学家确定的原因。当有人问为什么苏格拉底留在监狱?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雅典人认为判我死刑是好的,而我认为接受这个判决不逃走是更正义的做法;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原因不是()身体的构造,不是那个自然的生灭的运动的原因,而是怎么做能更好的原因。今天我们大体上相信,这个世界表面上是一个世界,其实是两个世界:一个是自然界,外在的自然世界;另一个是人文世界。我们认为,外在世界的自然

19、、树的生老病死和我为什么来这里上课讲这些道理是不一样的。这棵树并没有达到苏格拉底自己对于好的理解,有一个欠缺;他认为才是真正的原因,而是原因作用的一个条件。真正为这件事情负责的不是自然的原因,而是和“好坏”相关的一个东西。按照刚才的逻辑,去解释世界上每个东西生成毁灭存在的原因就应该从善的原因出发给出宇宙万物的秩序;但苏格拉底说,ta没有做到。苏格拉底解释自己为什么留在牢房并没有按照这个原则给出一个关于整个东西存在生成毁灭的解释。这个解释究竟有没有呢?蒂迈欧篇,讲宇宙生成变化的神话。许多学者认为,柏拉图提供的最接近从原因角度理解整个世界秩序的逻辑是从这个出发的。莱布尼茨: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是所有

20、世界中最好的世界。如果莱布尼茨要对这个理论做出解释,这个解释某种意义上最疯狂地接近苏格拉底所说的;但苏格拉底说,并没有找到这个解释。3、次航99D4,苏格拉底:在此之后,我放弃了去考察存在本身。这是一个相当突兀的转折,我们上面在讲,我们现在要讨论的灵魂不朽的证明一定要从世界每个东西的生成毁灭存在的整个问题入手;而现在,由于前两个原因理论的失败,苏格拉底认为,我现在实际上要放弃去考察存在本身/存在者。“我要小心堤防,不要遭受那些在日食的时候直接观看太阳的人所遭受的事情”。“太阳”大体上接近他要放弃的那个东西存在本身。通常,这些人看太阳,是看太阳在水中的“像”;也就是说,不看存在本身,而看存在本身

21、的像。在前三个论证过程中,证明的重要一步是要向你显示,在现象背后有一个更根本的存在存在本身。存在本身是灵魂以某种方式克服身体以后能够抓住的东西或者回忆说中通过感官知觉能够被回忆起来的东西或者在存在相似性证明中和身体所在的人的世界相对立的另一种不可见的东西,在这三种描述中,更高的存在都被作为是否能够得到知识的关键。“有知识有智慧”,就是抓住了存在本身、回想到了存在本身。现在,苏格拉底说,存在本身像太阳一样,如果直接去看它,眼睛会瞎掉,所以要去看存在本身在现象世界的像,而不能直接用灵魂去看存在本身。如果直接用眼睛去看事物,用感官去抓住他们,我的灵魂(的眼睛)就会完全瞎困境了。方法所以,我觉得我应该

22、退入到道理/logos之中,在这些道理/logos中去考察存在本身。道理和存在的关系,并不是说那个事情本身就更接近存在,它也是存在的像。我们要知道这棵树是不是美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回到自然理论,树叶本身的尺寸、树枝与树干的黄金比例等等,这种方式总是以自然界可见的现象来解释;第二种,这棵树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美本身”存在于这棵树中。在苏格拉底看来,“美本身”这种解释绝不可能面临他前面说的那些困难;但这种解释不是苏格拉底要在这里寻找的。苏格拉底所说的“要在道理、各种学说、观点中去考察”,去询问、考察大家对这棵树的美的道理,“大家对这棵树的美的道理”实际上是美本身在这棵树上留下的像。换句话说,“

23、转向考察道理”的意涵是什么?我们考察的是人对于世界秩序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哲学办法,但这恰恰是苏格拉底做的。苏格拉底为什么得罪了雅典人,不是因为苏格拉底像自然哲学家一样,而是因为他转向去抓住雅典人询问“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勇敢”。对正义本身、美本身的考察是通过考察这些东西德道理,就是这个被苏格拉底称为“次航”。Second sailing次航,不是第二次,而是“次一点、次佳”的意思。首航:顺风的航行,风就可以把你送到你要去到的目的。当没有顺风的时候,这种航行就叫做“次航”,借用人的帆和浆。“首航”实际上是人完全借助自然秩序本身的力量去航行,而“次航”是人借助自己的力量去航行。怎么样借助自己的

24、力量?或者说,哲学怎样考察世界秩序?有一种考察方法是直接去问世界本来的存在是什么样的。但是苏格拉底说,直接用眼睛去看有个巨大的危险,眼睛看瞎了。为什么?很大一个原因是,直接用眼睛看到的东西,无法向那些没有看到的人讲,这是语言本身的困难。理想国洞穴比喻,逃出洞穴的人出于对洞穴里面同胞的怜悯回到洞穴,但是他怎么能告诉洞穴里面的人,他看到的太阳是真正的太阳,而各位看见的洞穴墙壁上的种种的影像都是存在的像?怎么告诉各位外面有一个太阳比各位看到的影像更真实呢?他只能用他们看到的影像的话来告诉他们。在他们没有看到太阳本身的时候,永远无法告诉他们太阳本身是什么样子。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最后凡是能够达到最终证

25、明前提的人,一定是要自己能够看到太阳本身。苏格拉底在这里说的是,对于哲学考察来说,看到太阳本身有巨大的危险,然后他采取次佳的方法。次佳的方法有两个核心的部分。第一,不是直接考察存在本身,而是考察关于存在的道理,也就是说,不是灵魂完全摆脱身体进入直接和存在面对面的状态;证明是发生在人活着的时候进行的,显示给有身体的人看。次航不是直接显示一个存在。第三个证明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没有有效地说服苏格拉底的对手,仅仅说出还有一个世界是不够的,因为没有讲出不可见世界如何在可见世界中发挥作用。仅仅说在可见世界之外还有一个不可见世界,没有讲清楚二者的关系。另一个是和原因概念紧密结合在一起,新的方法一定要能够用原因

26、的方式解释出你不能够直接看见的东西,它本身怎么发挥作用的。这就是苏格拉底的假设方法。在做最后证明的时候,苏格拉底先是给出了自己的哲学经历,分为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传统的自然原因理论的困惑和目的性原因理论的失败,转向苏格拉底自己的方法。大体可以分出三步,这三步不是直接回到最初的本原,而是借助假设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考察的方法。这是通过道理来考察所有东西生成毁灭存在的原因。第一阶段,找到一个假设,这个假设被认为是这个阶段最强的东西。这个阶段是找出假设。第二阶段,然后要对从假设出发的这些东西进行考查。这个阶段是证明或验证阶段。这个证明很有意思,要把所有从假设得出的这些东西去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和谐。这个

27、方法通常很少被认为是证明的真正从假设出发。从一个假设出发,然后推推推,推出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错的,就证明了这个假设是错的或者中间有一步是错的;或者有两个假设,然后我去推,看它俩能否一致。苏格拉底的办法不是这样,苏格拉底的做法揭示出人在做证明时面临的复杂处境:当你找到一个你认为很强的假设,这些假设其实会得出许多东西来;按现代逻辑,会得到相同的东西来,但苏格拉底说不是。在苏格拉底这里,任何一个假设,作为一个推论的前提,都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当格贝要证明灵魂不朽、要克服内心恐惧的时候,他真正要证明的是什么?在他的努力背后包含了对世界理解的假设呢?苏格拉底的证明过程,使我们能想到苏格拉底在辩护阶段

28、说过的那些话:灵魂和身体没分开的时候,人世的所有德性都是混杂的,节制是为了享受更多的东西。苏格拉底的这个假设,会揭示人认为足以对一个东西进行证明的假设实际上包含了许多自相矛盾的前提。因此,我们认为一个证明是从一个假设给出一个证明,其实苏格拉底的这个证明真正关心的不是结论,而是什么东西促使你相信这个结论。是什么东西促使格贝斐多或克里同相信苏格拉底的某一个证明,是因为某种未经考察的前提。这个前提在这个对话中没法进行考察,因为苏格拉底的对话者的灵魂不能超出这个前提,他们接受的这个前提就是最强的。所以整个论证的检验实际上是要尽可能去检验促使你接受一个论证的前提。日常生活中,每发生一件事情总是会讲一个道

29、理,这个道理从不会无限制地讲下去。因为总会有某个前提是一样的。所有推论最终的困难并不在于你所讲的道理的逻辑次序,没法说服另一个人是因为他不能接受你的前提。第一个阶段是找到前提,然后向下论证,在论证过程中,论证过程、验证过程是向下的,是去考察存在前提会得出各种各样的存在结论。这些结论都比前提更低。前提本身需要去检讨。苏格拉底实际上是说,要进一步,我们要往上去找一个更高的假设,然后根据这个假设对原来的假设进行进一步考察(第三阶段)。苏格拉底说的非常明确,向上的第三阶段永远不要与第二个阶段混淆起来,诡辩家就是使向上寻找更高假设的阶段和向下进行验证的阶段混淆,混淆的结果使辩论起来无所适从。我们看到,整

30、个论述是通过向下的论证和检验来获得去寻找一个更高的更充分更强的假设的动力。前面的那个方法,是直接看太阳的方法;这个方法,是看水中的太阳。其实这个方法不仅仅是看水中的太阳,当我们不能直接看到存在本身,当我们是灵魂和身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那么我们在这个世界怎么进行证明和思考?自己怎么能够知道理解一个东西?怎么把我所理解的、看到的东西显示给活着的人?苏格拉底给出的方法是说,画家画光,不是直接在画里面画一束光,而是画阴影,通过阴影我们能够知道光从哪里来;并不需要画家画出光,只需要通过光在形形色色的物上面的样子就能看到光。理想国:如何考察正义本身善本身?在里面有形形色色关于正义的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到底欠

31、缺在什么地方。苏格拉底没有告诉正义本身是什么,正义本身没法给出一个最根本的回答,是因为我们看到正义只是人的全部生活的一部分。当他要求获得一个绝对的对待的时候,会导致一个非常荒谬的结果;所以就需要放在整个人的灵魂构成中去考察。在每一步考察中,当你看到现有的一个理论的缺陷的时候,就能够看出更高的存在作用的方式。我不知道美本身是什么,但我知道这个比那个更美。苏格拉底的理解是,我可以借助更美或其中一个美的欠缺来解释美本身的方向。这是苏格拉底说的“通过道理(存在的像)来理解存在本身”的方式。这是假设方法作用的原理,真正作用起来,是苏格拉底认为他给出的新的原因理论是他解释最后证明的一个方式。苏格拉底的哲学

32、自传、假设方法、原因学说,这三个环节是斐多中间最高的地方,是哲学理解上意义最终大的地方环环相扣的地方。反驳格贝批评的最后的证明其实使用了两个不同的原因理论。第一个原因理论,称之为单纯的原因理论,我这么回答你肯定觉得可笑,为什么这个东西是美的因为有美本身。每次回答给出的原因,很难理解是今天我们理解的生成毁灭的原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991B1-9&论生成与毁灭335B7-24)。苏格拉底在斐多里面批评了他之前所有人提出的原因的解释,但是他自己提出的样式作为原因的理论,样式和可见世界的关系被描述成原因的关系。在前面几个证明中,获得知识要看见、抓住不可见世界的东西,但是需要灵魂脱离身体;现在新的理

33、论是说,我们要理解所有事物生成毁灭存在的原因,这个原因是这些样式,美本身是一个东西何以称为美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这存在一个特别大的缺陷:如果你说一个东西生成毁灭的原因,美本身永远存在,但是一个东西生成毁灭是有时间的,不是一直在变的美。所以,苏格拉底在斐多里面根本没有提出关于生成毁灭的原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健康的原因不是健康本身,而是医生。(形式因、质料因、运动因、目的因)苏格拉底一开始说我们要找到事物生成毁灭原因的时候,说的到底是什么?苏格拉底所举的例子很奇怪,很少是一个东西真正生成毁灭,而大部分例子是一个东西何以具有一个品质:一个东西何以是美的,身体何以是活着的,一个国家何以是正义的。这样的问题,苏格拉底称之为生成毁灭存在的问题;一个东西具有一个性质的原因,被描述成美的样式作为原因,他会把现象界的东西,通过原因的概念和原来不可见的世界关联起来,苏格拉底认为这是用来最终解释或提供一个能够在我们活着的时候进行证明和理解不可见事物的最有力方式,他称之为假设方法和次航。在什么意义上,苏格拉底有效地给出了一个格贝所需要的关于灵魂不朽的证明?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