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姆雷特观后感最早读哈姆雷特是在高一,说来惭愧,是为完成作业被迫读的。当时读的是译本,而且更像是读一本简单的故事书,关注的只是故事情节,没有将作品还原到文学的高度来品味和赏析。多年以后无论是再次读作品还是看作品拍成的电影,那种读后感观后感较之前都是大不相同的。有句话叫做“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的体会是,不同的人生阶段也可以读出不同的哈姆雷特。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性格多重的人,起初作为王子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天性善良、孝顺父母、相信友情爱情和人间美好的人,他就像未经风雨的温室花朵自由无忧的成长。当他突然面对父亲死于叔父的谋杀,母亲迅速改嫁杀父仇人,以及朋友的投敌叛变的事实,不堪一击。性
2、格大为改变,疑虑、痛苦,忧郁,未经风雨的他突然承受多重打击,精神几乎崩溃。但是他没有倒下,虽然几乎孤军奋战,但还是坚持计划为父报仇。期间也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虽说曾错过了报仇的最佳时机,但这也间接体现了他的性格优点:他仍然相信人心向善,希望自己做得是正义之举,只是他低估了宫廷的黑暗。有人说他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我并不完全赞同。首先,他的懦弱是深受他成长的环境影响的,其次,他当时孤立无援,国家军队不受他控制,亲人朋友投靠了仇人,行动起来困难重重,所以他必须计划周全,以至于给人的感觉总是矛盾于计划与行动间,有着“to be or not to be”的痛苦和纠结。我想莎翁有意将哈姆雷
3、特刻画成一个矛盾体,也正是这个人物形象成功的关键,这是一个正常人面对重大抉择时该有的矛盾,这样读者更能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名著拍成电影对导演和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有着一定的考验,既不能失去原作的意义韵味,又要照顾到电影拍摄的特点。哈姆雷特最经典的部分是王子独白“to be or not to be”这一部分,演员既要演出主人公当时的愤怒的程度还不能是那种不顾一切的狂怒,怒气中要有矛盾和痛苦。电影中将镜头拍成主人公对着镜子来独白这段话,看着自己,有一种和自己的内心交流的感觉,比较成功,而文学方面,汉语翻译中这段话采用了卞之琳的译本也是成功之笔,排比和韵感很强的句子将强烈的气氛烘托的更加强烈。在我看
4、来,一部文学作品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时代性,哈姆雷特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并历来被奉为经典,大多就在于它的现实意义。主人公哈姆雷特性格的每一种特点似乎都能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在不同人的不同的人生阶段得到体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经历了从不谙世事到逐渐成熟的过程,期间也会经历各种打击、痛苦、彷徨、抉择,理想与现实世界的差距有时也会逼我们走入绝境,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帆风顺,一路坦荡,而在于绝望中依然能寻找希望,风雨飘摇中依然能站起来继续前进。哈姆雷特的内心是强大的,忍受孤独痛苦,想爱不能爱,想恨不敢恨的折磨,但是他心中有一个信念的支撑。而现实中的我们面对困境,首先输给的往往不是计划不周,行动受阻,而是内心的精神支柱在迎战困难时早已轰然倒塌,所以目标没有了,人就像航行在暗夜的小船,四处飘摇,脆弱到一点点的风雨也能将其颠覆。人生是一个过程,低谷不顺谁都可能经历,困境中坚定一个信念坚强走下走,就算输,要输也输给执着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