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帕累托最优,又称经济上的效率、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是指在既定的个人偏好、生产技术和要素投入量下,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受益而其他人不受损。交换的帕累托最有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有条件 ,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有条件2. 公平的标准和手段标准:功利主义标准和罗尔斯主义标准 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引入洛伦兹曲线这一分析工具和基尼系数这一指标。 2、市场失灵 (1) 含义:是指在市场已经充分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下,仍不能带来经济效率和满意的收入分配的各种情况。 (2) 原因:竞争失灵(竞争失效、自然垄断)、公共品、外部效应、不完善市场、不完全信息、宏
2、观经济效率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偏好不合理 3、政府失灵 (1) 含义:是指由于存在政府内在的缺陷而导致政府干预的低效或无效,无法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资本的最优配置。 (2) 原因:不完全信息、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的差异、政府决策机制的缺陷、政府运行效率的问题、寻租 (3) 矫正:立宪改革、恢复竞争、政府改造、社会监督4.公共品,是具有公共消费性质的产品或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5.非排他性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出来,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对它的同等消费。6.非竞争性是指一旦产品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任何消费者的收益;也不会增加社会成本,其新增消费者使用该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3、公共品的供需均衡分析7. 庇古模型:利用功利主义的方法,给出一个人对公共品提供水平需求的决定条件,即个人对公共品消费的边际效用和纳税的边际负效用8.鲍温模型:通过局部均衡分析,比较了私人产品提供和纯公共品提供之间的差异,提出了公共品提供的均衡条件假设:一个社会中有A、B两人和私人产品和公共品两种产品私人产品和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的差别:公共品的需求曲线是虚拟的。市场无法直接提供公共品的实际需求信息。个人的公共品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私人产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相加,而公共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纵向相加。这是因为私人产品和公共品的基本特征,即私人消费性与共同消费性决定的。
4、两者的差异表明社会对公共品的需求具有自身的规律:从个人看,即公共品的边际效益不等于边际成本。从政府看,人数的变化却会改变公共品的成本。9.林达尔模型自愿交换理论的发展,林达尔均衡实现时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当政府提出的税收分配比例正好使得两个消费者偏好的公共品数量相等,即达到市场供求均衡混合公共品供需均衡10.俱乐部产品的拥挤与不拥挤1.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不拥挤).2.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有些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但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会出现拥挤现象,也就是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当某项产品和服务在消费上具有排他性时,应充分考虑以收费的方式来为之筹集资金。
5、收费一方面可以使得消费在适用该项产品和服务时认真地对效益和成本进行权衡,防止因过度消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可以减轻政府采取税收方式筹集资金和压力,并把税收成本和因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限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在实践中,政府所提供的产品有许多属于非纯粹的公共品,如教育、卫生、科研(这些服务中的一部分被认为具有显著的外部效益),以及公路、桥梁;、公园、图书馆(这些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说具有排他性)11.公共资源的效率损失(准公共品的效率损失)因为外部效益而造成的损失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公共提供和市场提供相结合可以使这种效率损失更小12.外部性:只要某一个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所包含的
6、变量是在另外一个人(或厂商)的控制之下,即存在外部效应,用公式表示为:Ua=Ua(X1,X,2X3,.,Xn,Y1)即活动主体a的活动不仅受其自身活动的影响,还受来自于类似Y1这类活动的影响。正外部性(外部效益),指第三方所获得的收益并没有在交易双方的价格中体现负外部性(外部成本),后者则是指第三方所承担的部分成本没有包括在交易双方的价格中。13.外部性矫正(1)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1一体化与外部性矫正存在外部性时,初始的交易双方表现为一方受益,而另一方受害,一体化的做法是通过扩大实体规模,组织一个足够大的经济实体将外部成本或收益内部化,从而纠正外部性带来的效率损失。2科斯定理与外部性矫正美
7、国著名经济学家科斯认为:外部性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产权界定不明或不当引起的。他认为,只要交易费用为零,那么无论哪一方拥有产权,都能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这就是科斯定理。产权是指某种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自由转让权等权利。3社会道德约束与外部性矫正制定公共道德规范并加以教化局限:约束机制软弱(2)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1政府直接管制是指政府通过适当的管制机构进行直接的管理和控制,违法者要遭受到相关法律的制裁,其基本要义是标准必须由政府立法制定,一旦制定后企业和个人一致遵守。2矫正性税收-“庇古税”核心内容在于用税收来弥补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的差额。3矫正性补贴是政府为使消费者
8、在进行决策时将边际收益或外部边际成本考虑进来而采取的一种支付行为。政府财政补贴降低了厂商或个人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使供给量在一定价格下扩大,达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的。4法律措施法律措施也是政府纠正外部性的重要手段。正如科斯所言,产权不清不是外部性产生的根源,但是政府明确地界定并保护产权就可以减少外部性的发生。主要在于建立经济秩序和减少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3)政府与市场对外部性矫正的协同作用经济理论证明市场存在失灵,当外部性发生时,市场也不一定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它需要政府补充。同时,政府行为也可能存在失灵,而且有可能直接导致外部性的发生。因此,在对待外部性的问题上,合理的策略就是政府和
9、市场协同作用,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功能。下面以环保为例做分析:如图所示,D0与S0处于均衡状态(政府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在一定时期内是不变的,因此供给几乎无弹性),Q0为均衡数量。假设有排污新企业进入,使得D0外移至D1,则排污价格从P0上升到P2,P0P2为新企业必须支付的成本,如果政府进一步缩小许可证发放,则其成本会越高。14.公共选择理论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说和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主题的一门介于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的新学科分支,是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学”15.一致同意原则是指一项决策或者议案,必须经过全体投票人的一致赞同,额米有任何人反对,才能通过的一种投票机制,也称为一票否决
10、制16.投票悖论(孔多赛悖论)在多数票规则下的多个备选议案是不可能达成均衡的,而是出现投票结果循环17阿罗不可能定理一般的条件下,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个人对N种备选议案的偏好次序转换成社会偏好次序并准确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多样性偏好的社会选择机制。阿罗在其著作社会选择和个人价值(1963第二版)给出了民主社会中公共选择必须满足的五大条件:条件1:自由三选择原则。条件2: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正相关。条件3:不相关的对象具有独立性。条件4:自由选择。条件5:非独裁性18.中间人投票定理:只要投票者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在多数票规则下就必会出现唯一的均衡结果,而且这个结果与投票人的第一偏好正好相等19单峰
11、偏好:指一个人在一组按照某种标准排列的备选议案中对其中一个议案的偏好程度较高,对其他一案的偏好程度,都第一这个议案的偏好程度,即离开这个议案后,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其偏好程度是递减的20多峰偏好:指的是当个人偏离最偏好的议案后开始时其偏好程度会下降,但当沿着同一方向持续运动下去时其偏好程度会逐渐上升.21寻租,本可以用于价值生产活动的被用于只不过为了决定分配结果的竞争.是一种非生产性活动,所耗的资源是一种浪费,目的是为了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得特殊利益,是一种收入分配转移活动 22.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这类支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为了日常的行政事务活动的商品和劳务支出,如国防,教育,
12、卫生,行政管理等,二是政府用于各种公共投资的支出23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吧资金的所有权转让个他人使用的支出(2)转移性支出包括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24. 预防性支出:是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保卫国家安全,保护国家不受国内外敌对力量破坏和侵犯,从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生活稳定的支出.国防/警察/法庭/监狱/行政部门与国家权力机关25. 创造性支出:为了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安全和秩序更为良好,经济更加稳定发展的支出.包括经济/文教/卫生/环保和社会福利28、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解释瓦格纳法则,鲍莫尔法则,官僚模型1、瓦格纳法则也叫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
13、,财政支出也会增长(1)无论是社会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还是经济结构及社会成员关系的复杂化,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2)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有效运作和良性发展,政府有必要直接介入大规模的投资生产领域。(3)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并由此将产生拥挤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管理。(4)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财政支出增长取决于需求的收入弹性。2.鲍莫尔法则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导致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不同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定数量的公共产品相对于既定数量的私人产品之间的价格上升,如果需求是无弹性的,就必然会形成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
14、趋势。29.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和原因(1) 行政管理费用的绝对值一直处于上升势态.原因:物价上涨,人口增长,行政机构的扩张(2)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和占GDP的比例总体有上升趋势30教育、科技支出的现状和原因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买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局面。教育和科技属于混合型公共品,一方面它能够直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同时它还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收益。31政府介入医疗卫生产品的原因1. 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性,一方面公民可以免除疾病之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治愈效果不仅对个人有利,对整个社会免于受传染的机会受益2. 医疗卫生产品价格的特
15、殊性,重大疾病治疗价格超过了个人的支付能力,对于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防疫个治疗,要耗费大量资金,为保证具3. 疾病的缺陷.商业保险的逆向选择,需要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32.BOT方式:政府与私人资本签订项目特许经营协议授予签约人的私人企业承担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融资33.TOT方式:通过出售现有投产项目在一定时期内的产权,获得资金来建设新项目的一种融资方式34.ABS方式:以资产为支持的证券化,以项目所属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资产所能带来的预期效益为保证社会保险: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女工生育保险。(选择题)35.社会保障资基金的基本筹资模式(1)先
16、收现付模式以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当年或近期内所有参保单位按照统一的比例提取社会保险基金,在收支过程中实现基本平衡。(2)完全基金式以长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为依据的基金筹集模式,要求劳动者在整个就业或投保期间,采取储蓄积累方式筹集社会保障基金。(3)部分基金式将近期横向收支平衡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相结合,在满足一定时期支出需要的前提下,留有一定的储备基金,据此确定收费率。部分基金式是建立社会保障基金较灵活的模式,可避免收费率的频繁调整,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能较好地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受益者的生活水平不致下降。36. 衡量财政补贴效果的标准希克斯标准:价格发生变动后,补贴使价格
17、变动前后消费者的效用水平不变斯拉茨基标准:价格发生变动后,补贴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能购买到原有的产品组合37税收豁免:在一定时期内,纳税人的某些纳税项目或所得来源不予课税,或对某些项目不列入课税范围内,以豁免其税收负担38税收扣除: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比例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39. 优惠税率,对于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比一般低的税率40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41刺激性财政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42. 税收的定义:国家向社会提供公共品,凭借行政权力,按照法定
18、标准,向个人和经济组织强制的无偿的征收二区的的财政收入课税原则的定义:又叫税收原则,是制定税收政策、涉及税收制度的指导思想,评价税收制度好坏,鉴别税制优劣的准绳2、瓦格纳税收原则(1)财政收入原则(充分原则、弹性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慎选税源原则、慎选税种原则)(3)社会正义原则(普遍原则、平等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确实原则、便利原则、节省原则)二、最适课税原则最适课税理论也称为最优课税理论或最优税收理论,用于研究税制设计应当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在既达到一定的公平目标并取得一定的税收收入的情况下,又使得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的理论也叫拉姆塞法则,逆弹性法则最适商品课税:如何设计商品税的课
19、税范围和税率,以使税收的额外负担最小。2、米尔利斯的模型(倒“U”型模式)最适所得课税:如何设计所得税率才有利于实现公平。具体内容是:从公平与效率的总体角度来说,对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税率可以适当提高,对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应实行较低的边际税率,有利于增进低收者的福利,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强化税收对经济主体的刺激,促进效率的提高,增进社会总福利。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顺转,提高销售价格使税负向前转移到消费者2.后转,压低生产要素的购进价格,将税负转移到供应商,3.税收资本化,也叫税收还原,指要素购买者将所购资本品(固定资产,如房屋、土地、设备等)未来应纳税款在购入家中预先扣除,由要素出售者
20、实际承担税负税收制度的7要素: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违章处理公债:政府以其信用为基础,根据借贷原则,通过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财政资金而形成的债务. 特点: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具有,购买自愿性,资金有偿性,发行灵活性从债权人角度看,有持有安全性.投资收益性/交易流动性1、李嘉图的等价定理含义:政府支出是通过发行国债融资还是通过税收融资没有任何区别,即债务与税收等价。观点:国债是延迟的税收。否定国债的经济效应。逻辑基础: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2、 国债的经济效应分析(1)国债的资产效应(2)国债的需求效应(3)国债的供给效应(4) 公债挤出效应
21、:政府发行公债所引起的民间消费或投资减少的作用(5)(1)公债负担率-一定时期的公债累积额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公债余额与GDP的比值。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100%(2)公债依存度-是用来说明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靠公债来实现支出的,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当年的公债发行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3)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到期还本付息的公债总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例。从国际经济来看,公债的偿债率处于7%15%的范围内是安全的。(4)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当年公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值。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GDP)*100%国家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
22、计划。1、政治学的角度:国家预算本身就是政治的产物。2、经济学的角度:认为国家预算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3、管理学的角度:认为影响组织行为唯一的最有效的工具就是预算。4、法学的角度:认为国家预算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5、社会学的角度:把国家预算看作是一种社会分配和调整机制。二、预算的特点法律性、时效性、阶段性、公开性、完整性1、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乘数效应是指政府执行相应的财政政策手段会导致国民收入出现数倍于政策手段数量的变化。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以及乘数的大小。具体来说,LM曲线的斜率越小,即LM曲线越平坦,利率提高的越小,收入增加得越多,也就是挤出效应越小;相反,
23、LM曲线的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峭,利率提高的越大,收入增加得越少,也就是挤出效应越大简答: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1、财政资源配置的职能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参与财力分配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源配置的机制与手段:政府支出,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财政税收,征收财富的重要手段公债,筹集大量闲置资金的手段 2、收入分配职能基尼系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各国普遍使用的公平收入分配的指标是基尼系数,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处于0.30.
24、4之间被视为合理区间。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已接近0.5,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3)收入分配职能的手段和机制:转移支付、财政税收、各种收入政策、各种支出政策(1).转移支付,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各种补助金、救济金支出实现收入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分配,保证社会福利水平和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求(2).财政税收,企业所得税调节企业收入水平,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缩小平复差距和不同人群众分布不均匀的状况,资源税缩小部门和地区间资源条件等原因形成的极差收入(3)各种收入政策,主要指工资政策(4)各种支出政策,通过公共支出,提供公共福利,通过公共投资加大产业支持3
25、. 经济稳定职能含义:通过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对生产、消费和储蓄发生影响,达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三个目标的职能职能和手段:自动稳定器,相机决策财政政策,预算收支政策,其他财政政策(1)自动稳定器,在经济发生变化时某些能够自动发挥稳定效果的财政政策.收入方面:采取采取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对经济非常敏感,支出方面:社会保障支出(2)相机决策财政政策,国家根据宏观经济的波动特征,有意识的采取特定的财政手段消除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缺口.经济处于上升期,增收减支,抑制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缺口,不景气时,减收增支,刺激需求,以减少通过紧缩缺口.(3)预算收支政策,预算赤字,预算结余,
26、预算平衡,分别对应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的财政政策,供不应求时,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4)其他财政政策,投资、补贴、税收三大职能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43.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技术水平,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低于名义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实际财政水平下降)(2) 制度因素,政治体制,分配政策,分配制度,税收制度(3) 社会文化因素,纳税意识,守法程度,征管水平征税人员的廉洁自律性,公共品的供给程度26.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1)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具体的说是国
27、内生产总值,所得税的累进行,发行国债筹资更为可能(2) 政治因素,政府职能的扩大导致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政局稳定和是否存在非稳定性事件,政府机构及其工作效率的高低(3) 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状况和文化背景27.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政府的职能及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28、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解释瓦格纳法则,鲍莫尔法则,官僚模型1、瓦格纳法则也叫公共支出不断增长法则,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也会增长(1)无论是社会发展所需的“环境条件”,还是经济结构及社会成员关系的复杂化,都有赖于公共部门活动的加强。(2)为了保障社会经
28、济的有效运作和良性发展,政府有必要直接介入大规模的投资生产领域。(3)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并由此将产生拥挤等一系列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有效地干预和管理。(4)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财政支出增长取决于需求的收入弹性。2.鲍莫尔法则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所导致的产品单位成本的不同来分析财政支出增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既定数量的公共产品相对于既定数量的私人产品之间的价格上升,如果需求是无弹性的,就必然会形成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29.行政管理支出的现状和原因(3) 行政管理费用的绝对值一直处于上升势态.原因:物价上涨,人口增长,行政机构的扩张(4) 行政管理支出
29、占财政支出和占GDP的比例总体有上升趋势30教育、科技支出的现状和原因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买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参与的局面。教育和科技属于混合型公共品,一方面它能够直接给投资者带来收益,同时它还具有正的外部性,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收益。31政府介入医疗卫生产品的原因4. 医疗卫生产品的混合性,一方面公民可以免除疾病之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疾病,其治愈效果不仅对个人有利,对整个社会免于受传染的机会受益5. 医疗卫生产品价格的特殊性,重大疾病治疗价格超过了个人的支付能力,对于对于传染性疾病的防疫个治疗,要耗费大量资金,为保证具6. 疾病的缺陷.商业保险的逆向选择,需要
30、政府医疗卫生服务带有社会保险的性质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4)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决定因素,技术水平,价格水平(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低于名义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实际财政水平下降)(5) 制度因素,政治体制,分配政策,分配制度,税收制度(6) 社会文化因素,纳税意识,守法程度,征管水平征税人员的廉洁自律性,公共品的供给程度公债的功能:1. 弥补财政赤字,是财政赤字的基本功能,实际上就是改变社会资金的使用权和使用方向,一般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和消费2. 筹集建设资金,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采用公债来纠正这种偏差3. 调节经济发展,从财政政策来说,当经济萧条时
31、,发行公债,扩大公共支出规模,刺激社会需求,促使经济回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过热时,就要减少发债总量,多发行中长期债券,提高市场利率,减少消费,抑制投资,促进物价下将,从货币政策来说,萧条时,买入公债,过热时,卖出公债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从债务人角度,经济水平越高,财政收入越多,政府的偿债能力越强,从认购人来说,闲置资金越多,应债能力越强,能购买更多的公债;2. 政府职能范围,是决定公债规模的第一因素.3. 财政政策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缺口大,规模大,紧缩性财政政策,规模小.4. 货币政策需求,公债规模过大,公债难卖出,规模过小,难以发挥作用5. 公债管理水平,公
32、债管理水平越高,越能达到预定效果我国预算管理改革旨在建立一个管理规范,约束幽灵,效率优先的现代预算管理新机制.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实行以部门预算为主要内容飞的预算编制改革,实行以国库单一为核心的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以政府采购为主要内容的预算支出管理改革,实行政府收支改革影响政府预算效率的因素1. 政治结构.政府预算决定于政府政治结构,必须加强民主制度的建设,在制度上保证公民对公共品的需求进入决策程序,并且有效的吧每个人的偏好集合为共同偏好2. 政府机构的组织状态和激励机制.一是要精兵简政,消除机构臃肿,减少内部工作人员,简化工作程序,同时考虑到组织机构的调整和重组,另一方面重视量化考核,建立
33、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财政资源配置过程的监督,促使其公开化,透明化和节约3. 预算的技术编制方法,要改进预算编制方法财政分权的利弊利:1. 有利于减少信息成本2. 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3. 有利于分配的公正性4. 有利于财政监督5. 有利于引入竞争和创新机制弊:1. 无法解决某些公共项目外部效应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区间矛盾,从而影响抵挡政府的正当选择2. 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和效益3. 分权可能甙类管理和执行成本的增加4.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原因和目标原因1. 政府间存在着纵向的财政不平衡,导致中央政府的财源大于支出需要,而地方政府自由收入则无法满足支付需求2. 地区间存
34、在者横向不平衡,从而使地区间剧名服务的不均等和不均质3. 提供公共品存在的外部性,会导致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市场经济的广泛性和分割性,使地方经济活动无法按照区域进行必然产生利益溢出效应4. 地反政府在财政支出和投资中有有线和侧重、目标(1) 纠正或调整地区间纵向失衡(2)纠正或调整地区间的横向失衡(3)纠正或调整与公共物品提供相关的外部性4)使地方政府的支出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协调一致(5)刺激地方政府努力增加本级收入(6)为中央政府实现其宏观经济的稳定政策提供足够的弹性财政政策的目标,类型和工具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工具:财政支出类政策工具(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政策工具)、财政收入类政策工具(税收、公债)、政府预算工具类型:按照财政收支总量对比的态势:扩张性、紧缩性和均衡性的财政政策;按照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不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供给弹性与税负转嫁供给弹性即为供给的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用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税负转嫁与归宿最终取决于供求弹性的力量对比如果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税负向后转嫁或不能转嫁的部分较大,税收会更多地落在生产者或要素提供者的身上。如果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则税负更大部分将向前转嫁,税收会更多地落在购买者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