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1 ,大小:72.50KB ,
资源ID:114236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423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09年度获奖项目简介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doc)为本站会员(天天快乐)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09年度获奖项目简介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doc

1、2009 年度“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简介一等奖项目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 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行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张成良;蔡常天;袁飞;黄峰;胡昌军;蒋章震;曾理;赵福川;马琳;陈樵;荆瑞泉;李伟;郁志勇;权星月;王郁主要内容:该标准项目适应了业务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创新性地提出了新一代 SDH 设备MSTP,并形成了完善的 MSTP 系列标准,推动了 MSTP 设备的产业化进展,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项目背景、制定过程及应用情况:随着数据

2、业务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的共同推动下,中国设备厂商提出被业界越来越关注的一种新型的SDH 设备,即以 SDH 为基础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 。基于 SDH 的 MSTP是对传统的 SDH 设备进行了改进,创新性地引入了以太网处理、RPR、MPLS、GFP、LCAS 等功能,在 SDH 设备中提供不同颗粒的多种业务、多种协议的接入、汇聚和传输能力,能够满足数据业务的承载需求,使 SDH 设备从单纯的承载 TDM 的平台演变成多业务综合承载平台。该标准是国内国际首创,在没有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在 CCSA 的大力支持下,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上海贝尔,中国电信,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牵头

3、在 CCSA 中制定中国通信行业标准基于 SDH 的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标准,吸收最广泛的意见,该项目从 2001 年 4 月到 2008 年 12 月,八年磨一剑,共计完成了 8 项 MSTP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是 CCSA 所作的自主创新的工作之一。该标准定义的 MSTP 设备在国内国际广泛应用,并走向国际标准。MSTP 标准化,推动SDH 设备向 MSTP 的多业务承载演进,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德国电信,法国电信,英国电信,AT&T,Verizon,NTT 等,还在电力,石油和政府专网中产生广泛应用,并促进国际电联 ITU-T 的 EOT 标准的制定。 该

4、项目的创新点包括:在 SDH 设备上首次提出承载多业务(以太网, ATM和 FC 等)的概念,国际首创 MSTP 设备,并对该设备进行标准化。将以太网功能和 ATM 功能首次引入到 SDH 设备上,使 SDH 设备具有数据传输和处理能力,在电信网中产生广泛应用。新制定的 MSTP 技术满足日益增长 IP 化业务的需求,针对数据业务组网,并结合原来 SDH 设备传送特点,提出EPL、EVPL、EPLAN、EVPLAN 等组网方式。利用内嵌 RPR 功能模块提升数据业务承载 QoS 和保护倒换。利用内嵌 MPLS 功能模块构建 L2VPN 组网能力和端到端的 QOS 和保护能力。在中国行业 MST

5、P 标准制定的同时,向国际电联提供大量文稿,比如 GFP,LAPS 等,被国际标准采纳。并产生大量专利。提出了最适合互通的格式和配置,如 GFP 的 PFI 和扩展头字段、LCAS 和 VC虚级联的 SQ 字段、CTRL 字段等,使 MSTP 可以可以进行互联互通。标准化MSTP 的测试方法,包括以太网业务测试, RPR 测试,MPLS 测试和GFP,LCAS 测试,为该设备大量入网提供依据和技术手段。 该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每年百亿销售,十亿利润,推动MSTP 技术发展和设备的销售, 2006 到 2008 年销售额达到几百亿元,使我们中国的光通信行业跃居世界前列。该项目还推动了

6、 MSTP 设备的广泛应用,中国企业在产业链占主导地位。 在推动 MSTP 设备国内和国际标准化进程中,中国企业主导发言权,并标准创新和技术创新紧密结合,产生了大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包括大量的核心专利。“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防护管理指南”等 32 项行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龚双瑾;张雪丽;魏亮;魏薇;田慧蓉;赵阳;王宇;陈敏时;陈利军;冯铭;黄颖;杨剑锋;袁琦;李成;赵文玉主要内容: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防护管理指南等 32 项标准(标准名称见附录)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7、电信研究院牵头并联合基础运营商等单位制定的通信行业标准。系列标准围绕通信网络的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灾难备份及恢复等安全防护工作,明确了安全防护体系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灾难备份及恢复的原则、流程、方法和步骤等,针对 12 种类型专业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消息网、传送网等)规定了具体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安全要求和检测要求。技术方面包括业务、网络、设备、物理环境、容灾备份等安全要求,管理方面包括人员、机构、制度等安全要求。检测要求明确了针对各安全要求的检测方法、内容、结果判定原则等。在系列标准中将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灾难备份及恢复三者结合研究,提出了通信网络定级方法、风

8、险评估方法、灾难备份及恢复资源要素、安全检测方法等。检测方法已申请国家专利“电信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01374052)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今后随着网络和业务的发展还将不断补充和完善安全防护相关标准。安全防护系列标准是目前我国覆盖范围最广、内容最丰富的通信行业安全标准,针对性和适用性强,对于电信网的安全防护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安全防护系列标准于 2008 年 1 月发布并应用,指导了通信网络的定级备案、安全评测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目前全国基础运营商依照标准完成了近万个网络单元的定级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2008 年和 2009 年组织依照标准开展了安全评测和风险评估等工作。根据信

9、部电2007555 号等文件要求,后续电信监管部门、运营商还将定期依照标准组织开展安全评测、风险评估等工作。从业务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对通信网络进行了加固,提高了通信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运营商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也促进了通信行业安全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电信安全防护系列标准的发布,促进通信网络安全防护工作规范、科学、有序、长效地开展。“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等 32 项行业及国际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鼎桥通信技

10、术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李文宇;王小奇;王可;陈慧;沈东栋;李星;胡海静;王小旭;徐霞艳;全海洋;张大均;马志锋;王浩然;黄河;李凤主要内容:TD-SCDMA HSDPA 系列行业标准,规定了包括 TD-SCDMA HSDPA Uu 接口、Iub 接口、以及无线网络子系统(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Node B))等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是一整套完备的标准体系,共计 20 项行业标准和12 项国际规范,是在第一版 TD-SCDMA 系列行业标准的基础上,针对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功能的进一步增强。本系列标准在 TD-SCDMA HSDPA 技术的关键问题和难点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突破,主要的技术创

11、新包括: 是我国通过自主研发,独立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方式(TDD)的 HSDPA 技术标准方案; 该技术方案拥有独立的物理层设计,实现了多载波 HSDPA 技术,形成了数十项技术发明专利,包括帧结构、无线接入程序、导频信道,资源分配等; 在高速下行数据传输机制中,开创性地应用了智能天线等先进技术; 在无线资源管理方面,针对 TDD 系统的特点,提出了特有的HSDPA 无线资源分配和管理方法; 针对同一基站/扇区配置多个载频的应用,提出和引入了 N 频点同频组网技术,克服了由于同频干扰所引起的系列问题,提高了网络性能,有利于 TD-SCDMA 网络的部署应用; 针对由于

12、时延或大气波导效应带来的远端基站的下行导频信道对基站上行导频时隙的干扰,引入了上行导频信道灵活配置(UpPCH shifting)机制进行干扰规避。2007 年,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 TDSCDMA HSDPA 系列行业标准。目前该系列标准已经成为国内从事 TD-SCDMA 无线网络设备和终端芯片产品设计、制造、验证的技术指导和依据,为设备的研发、测试和互操作等提供了技术保障。TD-SCDMA HSDPA 系列行业标准作为重要的技术基础,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 2007 年 TD-SCDMA HSDPA 技术试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目前多家 TD-SCDMA 系统和芯片厂家已依据本标准研制出 HSD

13、PA 系统设备和终端产品并获得进网许可。中国移动 TD-SCDMA 商用网络已经完全依据本套标准进行了全面升级,为用户提供了更好更快的数据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TD-SCDMA HSDPA 系列标准的发布和应用,标志着 TDSCDMA 的标准制定进程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对我国自己提出并主导的 TD-SCDMA标准的一次有力补充和增强。该套标准推动和促进了 TD-SCDMA HSDPA 系统和终端在产品功能和性能上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为 TD-SCDMA 在技术的不断增强和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为我国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等奖项目网络管理通用接口

14、国际和行业标准及其应用主要完成单位: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王颖;王智立;刘会永;高志鹏;亓峰;张杰;陈兴渝;柯小婉;熊翱;陈纲;主要内容:在网络混合/叠加/融合的背景下,通信网正逐步演进为大规模复杂网络。大规模复杂网络是典型的多厂商、多技术、多业务的异质网络,这些特性给网络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管理接口在大规模复杂网络的管理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网络管理通用接口可以简化特定网络管理接口模型的定义过程,避免冗余和不一致的工作 ,同时有利于多厂商、多技术网络管理系统间的无缝集成,降低网络管理集成的成本 。针对传统网络管理接口存在的问题,基于网络相关性极化的

15、分析提出了网络管理接口分析设计方法,并在通用网络管理接口模型定义与关键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此基础上完成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最后通过开发和实际工程应用来检验标准。本系列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使我国在网络管理领域的研究、实现和标准化方面具有战略优势,对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地位,提高我国技术标准的水平,促进网络管理软件特色产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关键技术包括:1) 基于对网络相关性极化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网络的管理接口分析设计方法;2) 通过分析网络管理接口的功能范围,分析与网络技术无关的公共特性,提出了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公共管理属性;3) 提出了通用管理接口中的动态交互控

16、制模型;4) 建立了与实现技术无关、与具体的目标网络无关的通用网络管理接口信息模型。在以上标准所提出的框架和方法的指导下,成功研制了支持通用接口功能并具备灵活扩展能力的网络管理接口适配器系列产品,获得 5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该系列产品支持本项目提出的网络管理通用接口功能,并能根据特定的应用背景灵活进行功能扩展,适用于传输网、话务网、软交换网、智能网、动力环境等专业网,并在电信运营商、电力企业、设备制造商以及系统集成商的多个网络管理系统项目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ITU-T Y.1910 IPTV 功能架构”等 2 项国际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

17、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蒋林涛;刘多;谢玮;何宝宏;魏凯;夏宏飞;王东;主要内容:ITU-T Y.1910IPTV 功能架构和 ITU-T X.1191IPTV 安全需求与架构作为 ITU-T 首批发布的 IPTV 国际标准,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完整的 IPTV 体系架构,明确了 IPTV 的安全需求与架构,是 IPTV 系列国际标准的核心。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在国内已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和标准化基础上,逐渐获得这两项标准的主导权,并牵头完成标准制订,确立了我国在 IPTV 国际标准制定中的主导地位。Y.1910 定义了满足业务需求的 IPTV 功能架构。在基本的功能架构基础上,还规定了在 N

18、GN(IMS 和非 IMS)和非 NGN 环境下 IPTV 业务系统的具体体系结构,以及跨不同运营商域之间的业务漫游和互通机制。X.1191 的主要内容定义 IPTV 业务全球统一的、适合大规模部署的 IPTV 业务安全标准。主要包括 IPTV 安全威胁分析、IPTV 安全需求描述、IPTV 安全体系架构、以及 IPTV 安全保护机制。这两项标准是 ITU-T 制定的除话音之外第一个业务系统架构,是 IPTV 国际标准制定的标志性成果。其技术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首次在电信业务网体系架构中提出独立内容分发子系统,并确定了详细的功能结构。内容分发子系统也因此成为 ITU-T 和 TIS

19、PA 研究 NGN 后续演进的重要方向。第二,将多媒体业务与 ITU-T 的 NGN 框架相结合,填补了 NGN 业务子系统中音视频多媒体业务架构的空白。对非 NGN 网络、IMS 网络和非 IMS-NGN网络上部署 IPTV 业务,也提出了具体而灵活的功能映射方案。提出的业务控制模块与网络传输模块紧耦合与松耦合两种不同控制模式,可根据 QoS、网络情况等灵活选择部署。 第三,首次系统描述了 IPTV 业务安全威胁,定义了完整、平衡的产业链实体安全需求,涉及业务安全、内容安全、网络安全和终端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 IPTV 业务安全体系架构,定义了安全管理各模块的功能以及各功能之间的关系,定义

20、了典型的内容保护和业务保护的架构与流程等。ITU-T 作为全球信息通信标准化的领导者,及时推出 IPTV 体系架构和安全需求标准,满足了全球 IPTV 发展对国际标准化的需求。这两项国际标准也得到 TSIPAN、 ATIS 等国际和地区标准组织的引用和参考,有助协调和统一全球各组织的 IPTV 标准化活动。宽带、多天线系统的电波测量、建模研究和国际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主要完成人:张平;张建华;刘光毅;黄宇红;冯志勇;崔春风;董伟辉;邓刚;沈晓东;张煜主要内容:本项目属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形成国际标准 2 项以及完成信道参数提取算法软件 1 套、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4

21、 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 20 余篇(其中 SCI 检索 3 篇)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中,首先面临的挑战就是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充分了解无线信道的特性,需要对其进行测量和建模。由于历史原因,此领域长期为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所主导。在电波传播特性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也为欧美的通信企业在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和研发上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随着 ITU 开始以多天线技术为基础的 IMT-Advanced 系统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各标准化组织都迫切需要一个能适用于不同频段(从 450MHz5.0GHz ) 、带宽可变(20100MHz)的多入多出(MIMO)信道模型,以体现未来 IMT-A

22、dvanced 系统在空间、时间和频率域上的特性,进而进行新技术的研究、系统性能的评估以及支持未来产品开发的测试和应用等。课题组在宽带多天线系统的信道传播特性的测量和建模工作过程中主要取得了如下的突破:1)搭建了可靠的测量平台:结合实验验证系统,完成了一个具有高采样率、多天线间灵活切换、发送和接收机精确同步的测量平台。2)典型环境和典型频率的测量,海量的多维数据处理。完成了典型部署场景下的多个频段(包括 580MHz,2.35GHz,4.9GHz 和 5.25GHz) 、宽带(最大到 100MHz)多天线、多场景、多路线的广泛测量和数据收集。自主研发出先进的多维信道参数估计算法,开发算法软件一

23、套,完成了所有数据的有效提取。3)可靠的信道模型:在复杂度和精确度间做出了合理的折中,建立了五种典型场景的空- 时- 频多维信道模型。研究成果及时输入到标准化组织,获得国际组织的认可,实现我国在此领域零的突破。向 ITU-R 提交文稿共 11 篇,形成国际标准 M.2135 一项;向3GPP 提交文稿 5 篇,形成国际标准 TR 36.814(信道模型部分)一项;向 IEEE 提交文稿 1 篇。课题的研究成果为我国企业和高校等研究机构在 IMT-Advanced系统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通信产业在未来的标准化组织中的 IPR 竞争,以及未来 IMT-Advanced 产业市场

24、上的竞争占据了一个有利的战略位置。“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等 11 项企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冯明;郑泽民;曹宁;梁笃国;雷俊智;张艳霞;李杰;任广杰;主要内容:中国电信网络视频监控业务技术规范(3.0) 由 11 个子标准组成,具体包含如下 11 个专业领域,从平台的构架、编解码、传输和控制协议以及相应的接口,从录像存储内容的统一管理、终端设备和平台网关的网管协议和接口,到移动监控的运营架构和接口到智能应用的架构和智能应用的统一接口等相关内容,填补了国内外标准的空白,促进了产业链的升级和产品的成熟。该标准指导下的监控业

25、务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和运营,除了挖掘了一个新型的宽带和移动应用的市场,还为电信带来了可观的增值收入,为中国电信的业务转型树立了标竿。该标准采用先进的分布式和 IMS 的理念,保证系统业务承载能力的规模扩展能力。系统单平台视频接入路数可达 50000 路,平台的可靠性达到 99.99%。另外,系统 VTDU(视频分发单元)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容量访问的带宽资源瓶颈问题;引入电信级网管,成功实现终端和平台的全面网管功能。多个域采用扁平化联网方式被互连起来,在多个域之间采用扁平化联网通信模式实现了媒体和信令两个平面的通信,通过全球眼平台互通协议(MECP)实现了多域扁平化互联。监控平台的互联互通在国内属首

26、创。系统的综合访问网关技术可实现对多个视频监控平台的资源调用,通过该技术提供了异构系统的互通机制;该标准在国内属于首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标准率先进行了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向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引入,可自动对画面中的目标进行识别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形成了新一代的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也属于首创的技术思想。从 2004 年开始成功申报了专利“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已经和正在申请的有关专利超过 10 项,形成了围绕视频监控标准的专利群。在国家和相关的部委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年来,先后获得奖项情况国家、部位、地方的各种奖项, 2006 年获得中国电信科技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 年获

27、得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9 年全球眼系统产品入选国家科技部的国家级创新产品目录。在标准指导下,从 2003 开始正式推出全球眼视频监控业务,至 2008 年 7月,全国 31 省完成了规模部署,已开通 30 万以上监控点,其中参与了至少160 个平安城市(60%)的建设。已应用于包含银行、保险、公安、环保、检验检疫等 20 几个行业。片中的照片是国家相关领导视察我们应用的成功案例的现场照片。原国家领导人吴仪总理 2006 年到宁波检验检疫局全球眼项目视察了现场的情况。EPON 系统互通性等 3 项行业及企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

28、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格林威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UT斯达康(重庆)通讯有限公司;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西门子通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韦乐平;沈成彬;王作强;王波;蒋铭;任艳;何小玉;余景文;王成巍;杜喆主要内容: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光纤接入是宽带接入网的发展方向,而 EPON 则是当前光纤接入的主要实现技术。本项目通过创新性的研究、开发与应用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 创新性的解决了影响 EPON 互通性的关键问题,制定了 EPON 互通性方面的两个通信行业标准和一个中国电信企业标准,申请了 10 项发

29、明专利,在国际上率先形成了完整的 EPON 系统互通解决方案。主要攻克了八大技术难点:1) 提出了两种改进的 MPCP 注册方法;2) 提出了光链路保护方式和实现机制;3) 提出了全新的“三重搅动”安全性算法和密钥更新与同步机制;4) 提出了基于 ITU-T Y.1291 的面向“ 三重播放“的 QoS 保证机制;5) 提出了光链路测量和诊断的实现机制;6) 提出了动态可控组播实现机制;7) 制定了完整的 ONU 远程管理协议;8) 制定了灵活的基于逻辑标识的 ONU 认证方法。2结合网络和业务的实际需要,创新性地在设备形态与规格、VLAN 功能、设备保护、语音及 TDM 业务和操作管理维护等

30、系统级要求方面做了全面的、系统的规定,填补了国际标准的缺失,推动了 EPON 设备的功能与性能的完善,使 EPON 设备满足了电信级规模运营的实际需求,并形成了完整的 EPON 标准体系。本系列标准成果广泛应用于 EPON 芯片供应商、设备厂商、国内外电信运营商。PMC、Teknovus 、 Cortina 等国际主流 EPON 芯片供应商和中兴、华为、烽火、阿尔卡特朗讯等国内外设备厂商均根据本系列标准开发了系列化产品,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网络上累计部署超过 3000 万线(端口) ,创造了超过 70 亿元的 EPON 设备销售收入。本项目成果累计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运营商节约采购成

31、本超过 34 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项目成果推动了运营商“光进铜退”接入网转型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国内通信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也极大地带动了国内光接入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该产业的重要主导力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改变了全部由国外机构解决通信设备互通性问题的现状, 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韩国电信(KT)和马来西亚电信也已经采用本项目成果的 EPON 互通性解决方案,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本项目还形成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是我国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重要成果,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用局用交换设备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固定电话网部分”等 4 项行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工业

32、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主要完成人:孟艾立;陈欣;唐静波;胡晓宇;苏娜;张大元;张汇钧;戈志勇;周璟;陈昱主要内容:“在用局用交换设备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固定电话网部分等 4项通信行业标准” 是对电信网上正在运行的固定网交换设备、移动网交换设备、移动智能网设备和移动网短消息设备的计费系统进行计费检测的系列标准,由原信息产业部于 2003 年到 2007 年发布。对电信网在用设备进行计费检测,国内外没有相关标准可以参考,也没有相应的应用实践可借鉴,该系列标准是项目组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数学建模和大量科学试验独立完成的。本项目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1)国内外首次给出固定网

33、交换设备、移动网交换设备、移动智能网设备的计费时长差错指标。2)针对不同电信网络的特点,确定了高准确度、低误差的计费检测方法:固定电话网,采用七号信令监测技术进行计费测试 ;移动电话网,国内外首创采集 A 接口信令进行计费测试; 移动智能网,首次提出实时采集被测 MSC 与 SCP 之间的 CAP 信令进行计费测试;短消息业务,通过对仪表记录、计费点原始话单和用户话单三方综合分析进行计费测试。3)在国内外首次对固定网交换设备、移动网交换设备、移动智能网计费系统建立数学误差模型,并能够通过这些模型对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语音业务及移动网短消息业务的计费差错原因进行有效定位。以上标准已获得两项国家

34、发明专利,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通信行业标准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原信息产业部统一部署下,从 2003 年 10 月到 2007 年底,依据以上标准,对全国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所有计费交换设备进行了计费检测,检测工作完成后,针对电信计费的消费者投诉大大下降,切实保护了广大电信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大大提升了电信消费者的满意度,取得十分良好的社会效益。“信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总体架构”行业标准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安氏领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人:刘楠;周智;尤梦;孙金霞;李威;黄元飞;舒敏;李本;李欣欣;张瑾主要内容: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35、,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通信行业及信息产业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经历了 10 多年的网络信息安全基础建设,实现安全运行、维护的统一管理,已成为电信行业现阶段网络安全建设的重点。信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总体架构标准,是国内第一个关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北京安氏领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完成,已于 2008年 5 月 4 日发布, 2008 年 8 月 1 日正式实施,并已向 ITU 申报国际标准,明年上半年可定稿公示;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本标准定义了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技术架构;提出了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并规范了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内部接口及外部接口要求。作为国内第一个关于信息安全运行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本标准在技术、功能实现、管理手段及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