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04 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综述益 言2004 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但第三季度以来,部分经济体复苏和增长势头有所减缓。美国经济仍保持较强的增长趋势,就业状况持续改善;欧元区已在缓慢复苏;日本经济增速减缓,尚未彻底摆脱通货紧缩的困扰;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石油价格从 10 月下旬的高点回落,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差距进一步拉大,布什连任后的财政政策取向尚不明朗,经常收支逆差扩大,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剧了市场对全球失衡的担忧,美元进一步贬值。一、主要经济体增长态势美国经济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贸易和财政赤字恶化。2004 年前 3 季度,美国 GDP 同比分
2、别增长 4.5%、3.3%和 4%。二季度增长势头略有减缓,在私人消费,特别是耐用品消费增长的带动下, 三季度恢复了较有力的增长。二季度经常项目逆差达1661 亿美元,占 GDP 的 5.7%。2004 年财政年度,美联邦政府赤字达 412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4%,占 GDP 的 3.6%。欧元区经济缓慢复苏,短期内通胀压力依然较大。2004 年前三季度,欧元区 GDP 分别同比增长 1.4%、2.1%和 1.8%。由于出口增幅下降,进口增长强劲,两年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净出口出现负增长。就业状况没有改善,失业率仍处于 8.9%的2高水平。私人消费疲软。前 3 个季度综合消费价格指数
3、(HICP)分别为 1.7%、2.3%和 2.2%,10 月、11 月份分别为 2.4%和 2.2%(预估数)。预计 2004 年底及 2005 年初仍将高于欧央行 2的价格稳定目标。日本经济复苏势头减缓,通货紧缩压力犹存。2004 年前 3 季度,日本 GDP 同比增 长 5.9%、4.2%和 3.9%。7、8、9 月份失业率分别为 4.9% 、4.8%和 4.6%,低于 2003 年同期水平。就业状况逐渐改善,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私人消费的增长。石油价格上涨对消费价格的传导尚不明显,通货紧缩压力没有明显改善。9 月份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长 1.8%,7、8 月份消费物价指数同比下降 0.1,
4、9 月份为零增长,10 月份核心 CPI 下降 0.1%。预计全年消费物价指数仍将保持负增长。主要发展中国家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全球经济、贸易复苏,特别是美国和中国进口需求增加背景下,亚洲地区主要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拉美新兴市场经济体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也在快速恢复增长之中。二、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2004 年 5 月份以来,美元持续走软。12 月 31 日,1 美元兑 0.743 欧元,较 2003 年末贬值6.9%,当日,美元 兑日元跌至 103.85 日元,比 2003 年末贬值3.4%。2002 年 11 月起,美元兑人民币一年期非交割远期汇率3(NDF)由升
5、水 转为贴水。2004 年 12 月 15 日,贴水幅度达到该年的峰值 4700 点并一直持续到年底。此种情况表明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提高,同时意味着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增加。1美 元 兑 欧 元 、 日 元 汇 率0.70.720.740.760.780.80.820.840.862004-1-22004-1-142004-1-262004-2-52004-2-172004-2-272004-3-102004-3-222004-4-12004-4-132004-4-232004-5-52004-5-172004-5-272004-6-82004-6-182004-6-302004-7
6、-122004-7-222004-8-32004-8-132004-8-252004-9-62004-9-162004-9-282004-10-82004-10-202004-11-12004-11-112004-11-232004-12-32004-12-152004-12-27100105110115120125EUR( 左 轴 )JPY( 右 轴 )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日、欧则略有下降。11 月份以来陆续公布的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同时通胀压力有所上升,美联储进一步提高利率的可能性加大。当月,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近 30 个基点。由于日、欧经济增长的不确定
7、性增加,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美、日、欧长期国债收益率同步升降的趋势发生变化,收益率差距扩大。12 月 1 日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 4.4,较欧元区(以法国为代表)长期国债收益率高出 60 个基点。当日,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为 1.5。主要股市上扬。继 2004 年上半年股市振荡下跌后,8 月以来,欧、美主要股票市场价格总体恢复性上扬。特别是进入 11 月份以来,石油价格有所回落,美国就业状况和企业利润率改善,股4市做出积极反应。尽管日本第三季度增长低于预期,日元升值以及石油价格上涨对日本经济,特别是日本出口商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但全年股市仍呈上升趋势。12 月 31 日,美国道琼斯工业平
8、均指数收 10748 点,较 2003 年末上涨 2.8,英国金融时报指数收 4757 点,上涨 6.3。12 月 30 日,日经 225 指数收于 11134点(12 月 31 日休市),较 2003 年末上涨 4.3。2004 年以来,石油和非能源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10 月 26日,英国布伦特原油价达 51.4 美元/桶的峰值,每桶较年初涨幅超过 20 美元。进入 11 月份以后,油价有所回落。三季度以来,原材料价格从 2004 年 4、5 月间的高峰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平。10 月份,以美元计的非能源原材料价格较 2003 年同期增长 10.8%。主 要 股 票 市 场 指 数4,00
9、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004,8004,9002004-1-22004-1-152004-1-282004-2-102004-2-232004-3-52004-3-182004-3-312004-4-142004-4-272004-5-112004-5-242004-6-72004-6-182004-7-12004-7-142004-7-282004-8-102004-8-232004-9-32004-9-162004-9-292004-10-122004-10-252004-11-52004-11-182004-12-12004-12-14 95
10、00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12500FTSE( 左 轴 )日 经 225( 右 轴 )道 琼 斯 ( 右 轴 )三、部分中央银行逐步采用紧缩的货币政策2004 年下半年以来,尽管一些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减缓,但5全球需求增长,石油、原材料和食品价格上扬,这些因素增加了通胀风险。主要工业国家中,英国于 2004 年 5 月率先提高利率,其后又分两次提高回购利率;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等均先于美国提高了利率;美联储已 5 次提高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年内仍有可能继续逐步升息;欧央行和日本银行仍然保持目前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随着经济活动进一步活跃,与美国的利差扩大,包括欧元区和日本
11、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可能会重新审视各自的货币政策。美联储升息。2004 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5次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调高 25 个基点,目前为 2.25%。市场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已基本走上强劲增长之路,尽管油价上涨,但中期通胀预期相对较低。在此背景下,目前的货币政策仍比较宽松。公开市场委员会表示会以可预测的步伐改变这种宽松态势,同时针对经济前景的变化作出反应,确保价格稳定。欧洲中央银行仍持观望态度。2003 年 6 月至今,欧央行理事会各次例会决定维持利率水平不变,即隔夜拆入利率、短期再贷款利率和隔夜拆出利率分别为 1%、2%和 3%。欧央行认为,欧元区短期内通胀压力较大,预计
12、2004 年综合消费价格指数为 2.1-2.3%。另一方面,欧元持 续走强,区外部分经济体增长势头减缓,这些因素阻碍了欧元区如期复苏。未来一段时间欧央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将面临较为艰难的处境。英格兰银行在工业国家中率先提高利率。2004 年 5 月 6 日,6英格兰银行在发达国家中率先将回购利率提高了 25 个基点。6月 10 日和 8 月 5 日,又分别将回购利率提高 25 个基点,达到4.75%。英格兰银行升息的主要考虑是:全球经济全面复苏,英国国内住房市场活跃,公共开支和私人消费增长强劲。8 月份以来,住房价格有所回落。尽管失业率处于历史低水平,但劳动力成本压力并不明显。9 月份 CPI 增
13、长 1.1%。通胀前景面临着石油价格、住房价格、工资等多种不确定因素,但货币政策委员会认为中期通胀率可保持在 2%以下。日本银行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日本经济在逐步回升,但在没有摆脱通货紧缩之前,日本银行将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决定将商业银行在央行结算账户的余额上限继续保持在 35 万亿日元的水平上,以确保流动性充足。同时,日本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还表示,如果市场上出现危及金融市场稳定的风险,那么,还将进一步加大向市场投放资金的力度,而不受 35 万亿日元这一上限的限制。在日本银行维持宽松货币政策的支持下,利率仍维持在极低的水平,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仍接近零。亚洲新兴
14、市场经济体相应做出调整。近年来,亚洲主要经济体利用中国快速增长和全球主要经济体加快复苏的机遇,扩大出口,促进经济的增长,并成功地控制了通货膨胀。10 月 20 日泰国中央银行将回购利率提高了 25 个基点以缓解由于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8 月 12 日和 11 月 11 日,韩国银行两次将基7本利率下调 25 个基点至 3.25%,以应对内需疲软以及“中国需求”减缓和油价上涨引起的经济增长低迷。美联储升息后,香港金管局相应提高了基准利率,但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香港市场利率不升反降。四、全球经济增长的前景和主要风险2004 年世界经济复苏的区域和范围扩大,进入下半年后,部分经济体增长势头减
15、缓,但全球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长将达 5.0%,是近 30 年来最强劲的,较 4 月份的预测提高 0.3 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增长 4.3%,较 4月份预期下调 0.3 个百分点;欧元区增长 2.2%,日本增长 4.4%,分别较此前预测上调 0.4 和 1.1 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和主要新兴市场预计增长 6.6%。需要指出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前提是油价维持在 37.25 美元/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 2005 年的预期为,全球 GDP 增长 4.3%,其中发达国家增长 2.9%,美、日、欧分别增长 3.5%、2.2%、2.3%;发展中国家增长 5.9%,亚
16、洲发展中国家增长 6.9%。国际贸易增长强劲,这既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是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2004 年世界商品和服务贸易额预计增长8.8%,较 4 月份的预期上调了 2 个百分点。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好转,国际金融市场总体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近期的风险仍在于石油价格和能源安全问题。从中长期看,全球经济失衡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2004 年第四季度,8部分发达国家复苏的势头减缓,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不平衡的趋势更加明显,发展中国家总体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这一态势使全球失衡状况进一步恶化,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可能继续贬值。实际上,美元小幅贬值对于全球失衡的调整收效甚微,而急剧、大幅贬值将对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就业和通货膨胀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石油价格上涨对通胀的影响目前仍停留在与能源直接有关的部门,对核心通胀率的影响并不明显。石油价格对通胀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近期通胀压力的另一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扬,为抑制物价上涨趋势,部分中央银行已跟随美联储改变中性的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货币政策。(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本文刊载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杂志 2005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