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42.86KB ,
资源ID:1138703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3870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专题训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doc)为本站会员(HR专家)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专题训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doc

1、历史专题训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1治外法权(如领事裁判权等)是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之一,而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以夷制夷”的一种策略罢了,形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 国人普遍缺乏国家主权的观念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市场C. 中西方法律观念的差异D. 列强意图加强控制中国2著名学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在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英国外交家们极为重视条约中的字句和语法,而清朝官员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他们反倒重视文件措辞、格式是否谦卑恭敬,重视互相见面到底是鞠躬还是下跪。这从本质上反映A. 缺乏近代外交经验B. 不了解世界形势C. 两国治理秩序差异D. 不懂得国际

2、公法3据记载,在1860年一1861年间,太平天国在占领区内实行“着佃交粮”的政策,即责令佃户直接把钱粮交给政府,交租数额因地而异,并无定制,受到广大占领区农民的普遍欢迎。这主要是因为它A. 改变了土地的所有权B. 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C. 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D.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4“这文件之所以鼓舞人民,是因为人民希望一劳永逸地消灭清朝农村社会无情的经济竞争和剥削,而代之以真正的公有制秩序。总的说来,平等主义社会使命至少跟它的种族排满主义一样有吸引力。”这一评论提到的“文件”A. 充分调动农民阶级的生产积极性B. 兼具革命性和空想性的双重特点C. 激发农民阶级开展反帝爱国运动D. 反映的

3、是革命派民生主义的诉求5下表为从上海进口(靠港)的外国船只数目及货物载重表,表中数据反映出年份进口船只数目货物载重184444艘8534吨1849133艘52547吨1852182艘78165吨1855437艘157191吨A. 西方加速资本输出B. 小农经济逐步瓦解C. 列强开埠通商意图D. 上海航运国内领先6马克思曾经说过:“依靠武力迫使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在促进英国对华出口贸易方面,没有发生丝毫影响”,影响这种出口贸易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 英国工业生产产量不足 B.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C. 中国通商口岸数量过少 D. 英国的产品有质量问题7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

4、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 试图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 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 领导禁烟得到英王默许 D. 对英国的政治研究很深8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的湘军,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曾国藩作为两江总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清朝一度出现督抚专权的局面。该现象反映了A. 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B. 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C. 北洋军阀割据的形成D. 曾国藩守旧亦维新91858年咸丰皇帝对天津条约不满,意欲以全免关税来换得英国和法国取消公使驻京等规定。这一想法反映出咸丰皇帝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心态说明咸丰帝对近代国际惯例及国家利权认识不清体现了世界

5、资本主义“贸易自由”的时代要求导致“公使驻京”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实现A. B. C. D. 10下表为清政府在对外文书中,“天朝”和“中国”词汇使用频率统计简表:时间天朝中国18201830年501018361837年651838年614上表信息的变化反映出A. 中国国际地位下降B. 清廷注重提升政府形象C. 民族国家意识形成D. 清朝对外观念有所调整11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 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B. 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C. 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D. 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12学者傅国涌认为,无论是革命派的孙中山、北洋派的

6、袁世凯,还是立宪派的张謇、梁启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就是要改良、要改革。该“起点”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C.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D. 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13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A. 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 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C. 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D.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14石约翰对清季外交史料中的“主权”二字进行统计,发现从1875年至1$94年间,“主权”二字仅在每百页出现“一次”,而从甲午之后的189

7、5年起,“主权”二字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这反映出A. 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意识逐渐觉醒B. 晚清政府坚持“天朝上国”思想C. 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中国分水岭D. 西方的“主权”思想已引人中国15清朝立国之初,中央设有礼部和理藩院。负责接待藩邦、属国或外国的贡使,处理一切“夷务”。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专管各种“洋务”。1901年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这反映了A.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B. 天朝上国观念逐步瓦解C. 近代外交的理念渐趋成熟D. 学习西方逐渐成为共识1616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

8、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A. 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17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中间跨越50多年,没有人认为我们遇到了危机。事实上中国的变化真正开始是在1894年甲午战争后,我们被日本人打败了。这主要在于甲午战争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 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C. 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D. 促进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18“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贵国打击而破灭,

9、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材料中所指战争A. 促成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B.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 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中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 )A. 确立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B. 英国实现了对印度的占领C. 中国的国门被列强打开 D.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0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A. 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开始产生C. 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 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试卷第3页,总4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