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05KB ,
资源ID:11377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377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思考--论文杜学科.doc)为本站会员(cjc2202537)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思考--论文杜学科.doc

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思考 指导老师:李成波姓名:杜学科学号:201205010060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摘 要:热力学第一定律亦即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本文回顾了其建立的背景及经过,它的准确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式,及它在理想气体、热机的应用。关键字: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定理;焦耳定律;热机;热机效率引言在 19 世纪早期,不少人沉迷于一种神秘机械第一类永动机的制造,因为这种设想中的机械只需要一个初始的力量就可使其运转起来,之后不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却能自动不断地做功。在热力学第一定律提出之前,人们一直围绕着制造永动机的可能性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直至

2、热力学第一定律发现后,第一类永动机的神话才不攻自破。本文就这一伟大的应用于生产生活多方面的定律的建立过程、具体表述、及生活中的应用热机,进行简单展开。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产生1.1 历史渊源与科学背景人类使用热能为自己服务有着悠久的历史,火的发明和利用是人类支配自然力的伟大开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里程碑。中国古代就对火热的本性进行了探讨,殷商时期形成的“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就把火热看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五种元素之一。北宋时刘昼更明确指出“金性苞水,木性藏火,故炼金则水出,钻木而生火。 ”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那拉克西曼德(Anaximander ,约公元前 611547) 把火看成是与土、水、气

3、并列的一种原素,它们都是由某种原始物质形成的世界四大主要元素。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约公元前 500430)更明确提出四元素学说,认为万物都是水、火、土、气四元素在不同数量上不同比例的配合,与我国的五行说十分相似。但是人类对热的本质的认识却是很晚的事情。18 世纪中期,苏格兰科学家布莱克等人提出了热质说。这种理论认为,热是由一种特殊的没有重量的流体物质,即热质(热素)所组成,并用以较圆满地解释了诸如由热传导从而导致热平衡、相变潜热和量热学等热现象,因而这种学说为当时一些著名科学家所接受,成为十八世纪热力学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十九世纪以来热之唯动说渐渐地为更多的人们所注意。特别是英国

4、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克鲁克斯(M.Crookes,18321919),所做的风车叶轮旋转实验 ,证明了热的本质就是分子无规则动的结论。热动说较好地解释了热质说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摩擦生热等。使人们对热的本质的认识大大地进了一步。戴维以冰块摩擦生热融化为例而写成的名为论热、光及光的复合的论文,为热功相当提供了有相当说服力的实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探讨这一问题。1.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建立过程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随着蒸汽机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关注热和功的转化问题。于是,热力学应运而生。1798 年,汤普生通过实验否定了热质的存在。德国医生、物理学家迈尔在 1841-1843 年间提出

5、了热与机械运动之间相互转化的观点,这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第一次提出。焦耳设计了实验测定了电热当量和热功当量,用实验确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补充了迈尔的论证。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迈尔:德国物理学家、医生迈尔(JuliuRobert Mayer,18141878)1840 年 2 月到 1841 年 2 月作为船医远航到印度尼西亚。他从船员静脉血的颜色的不同,发现体力和体热来源于食物中所含的化学能,提出如果动物体能的输入同支出是平衡的,所有这些形式的能在量上就必定守恒。他由此受到启发,去探索热和机械功的关系。他将自己的发现写成论力的量和质的测定一文,但他的观点缺少精确的实验论证,论文没能发表(直到 18

6、81 年他逝世后才发表) 。迈尔很快觉察到了这篇论文的缺陷,并且发奋进一步学习数学和物理学。1842 年他发表了论无机性质的力的论文,表述了物理、化学过程中各种力(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迈尔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并计算出热功当量的人。但 1842 年发表的这篇科学杰作当时未受到重视。1843 年 8 月 21 日焦耳在英国科学协会数理组会议上宣读了论磁电的热效应及热的机械值论文,强调了自然界的能是等量转换、不会消灭的,哪里消耗了机械能或电磁能,总在某些地方能得到相当的热。焦耳用了近 40 年的时间,不懈地钻研和测定了热功当量。他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做了 400 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热功当

7、量是一个普适常量,与做功方式无关。他自己 1878 年与 1849 年的测验结果相同。后来公认值是 427 千克重米每千卡。这说明了焦耳不愧为真正的实验大师。他的这一实验常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1847 年,亥姆霍兹发表论力的守恒 ,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原理,从理论上把力学中的能量守恒原理推广到热、光、电、磁、化学反应等过程,揭示其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它们不仅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量上还有一种确定的关系。能量守恒与转化使物理学达到空前的综合与统一。将能量守恒定律应用到热力学上,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 1。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自然界一

8、切物体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传递中能量的数量保持不变。该定律就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这一定律也被表示为: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形式的能量而能对外做功的机械)是不能制作出来的 2。2.2 数学表达式2.2.1 内能定理将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应用于热效应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但是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仅是一种思想,它的发展应借助于数学。马克思讲过,一门科学只有达到了能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另外,数学还可给人以公理化方法,即选用少数概念和不证自明的命题作为公理,以此为出发点,层层推论,建成一个

9、严密的体系。热力学也理应这样的发展起来。所以下一步应该建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第一定律描述功与热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功和热量都不是系统状态的函数,我们应该找到一个量纲也是能量的,与系统状态有关的函数(即态函数) ,把它与功和热量联系起来,由此说明功和热量转换的结果其总能量还是守恒的。在力学中,外力对系统做功,引起系统整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使系统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外力场中的势能)发生变化。系统状态确定了,总机械能也就确定了,所以总机械能是系统状态的函数。而在热学中,煤质对系统的作用使系统内部状态发生改变,它所改变的能量发生在系统内部。内能是系统内部所有微观粒子(例如分子、原子等)的微观的无

10、序运动能以及总的相互作用势能两者之和。内能是状态函数,处于平衡态系统的内能是确定的。内能与系统状态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内能定理从能量守恒原理知:系统吸热,内能应增加;外界对系统做功,内能也增加。若系统既吸热,外界又对系统做功,则内能增加应等于这两者之和。为了证明内能是态函数,也为了能对内能做出定量的定义,先考虑一种较为简单的情况绝热过程,即系统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过程。焦耳做了各种绝热过程的实验,其结果是:一切绝热过程中使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所需要做的功都是相等的。 这一实验事实说明,系统在从同一初态变为同一末态的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就被定义为内能的改变量,即 (内能定

11、理)因为 仅与初绝 热WU12 绝 热W态、末态有关,而与中间经历的是怎样的绝热过程无关,故内能是态函数 3。2.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若将 推广为非绝热过程,系统内能增加还可来源于从外界吸热绝 热WU12Q,则(热力学第一定律一般表达式)Q12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前面已讲到,功和热量都与所经历的过程有关,它们不是态函数,但二者之和却成了仅与初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的内能改变量了 4。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1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即 (1)UT这一规律称为焦耳定律,是一个很重要的定律, 它是理想气体宏观定义的两个条件之一。从微观角度很容易理

12、解, 因为理想气体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 不考虑分子问的相互作用势能。在宏观理论中, 一般是通过介绍焦耳实验得到焦耳定律的。取1摩尔气体, 由热力学关系式 1TUVV可以得到(2),mpTUC其中 , 和 ,分别为气休的摩尔内能、摩尔体积和定容摩尔热容量,T为气休的UVmvC热力学温度,为了测定气体的内能对体积的依赖关系, 焦耳曾于1845年做了如图所示的气体自由膨胀实验,容器A中充满被压缩的气体, 容器B 为真空,A、B相联处用一活门C隔开 , 整个装置放入量热器的水中。当活门C打开后, 气体将自由膨胀充满整个容器。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实验。焦耳测量了气体膨胀前后水的平衡温度,发现水的平衡温度没有

13、改变。这一结果说明两点, 第一,气体在膨胀过程中与水没有热量交换, 因而气体进行的是绝热自由膨胀过程;第二,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没有改变。由第一点,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绝热自由膨胀是一个等内能过程,由第二点再根据(2)式,有 0TUV即焦耳实验的结果表明气体的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5。3.2 热机及其效率18 世纪第一台蒸汽机问世后,经过许多人的改进,特别是纽科门和瓦特的工作,使蒸汽机成为普遍适用于工业的万能原动机,但其效率却一直很低,只有 3%5%左右,95%以上的热量都未被利用。其他热机的效率也普遍不高,譬如:液体燃料火箭效率 48%,柴油机效率 37%,汽油机效率 25%等等。人们

14、一直在为提高热机的效率而努力,在摸索中对蒸汽机等热机的结构不断进行各种尝试和改进,尽量减少漏气、散热和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但热机效率的提高依旧很微弱。这就不由得让人们产生疑问:提高热机效率的关键是什么 ?热机效率的提高有没有一个限度?1824 年法国青年工程师卡诺分析了各种热机的设计方案和基本结构,根据热机的基本工作过程,研究了一种理想热机的效率,这种热机确定了我们能将吸收的热量最大限度地用来对外做有用功(此即著名的卡诺定理),且该热机效率与工作物质无关,仅与热源温度有关,从而为热机的研究工作确定了一个正确的目标 6。3.2.1 热机热机是指把持续将热转化为功的机械装置,热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蒸

15、汽机。一个热机至少应包含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循环工作物质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温度不同的热源,使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热,向低温热源放热;对外做功的机置。热机的简化工作原理图如图 1 所示。图 1 热机简化原理图3.2.2 热机循环工作物质从高温热源吸热所增加的内能不能全部转化为对外做的有用功,还需对外放出一部分热量,这是由循环过程的特点决定的。所谓循环过程,是指系统(即工作物质)从初态出发,经历一系列的中间状态,最后回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一个循环过程在 P-V 图上即为一条闭合的循环曲线,在循环过程中热机所做的净功就是指 P-V 图上循环曲线所围的面积,如图 2 中阴影部分面积所示。图 2 热机循环

16、对于在 P-V 图上顺时针变化的循环,系统从较高温度的热源吸热,向较低温度的热源放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出净功,即为热机。而对于逆时针变化的循环,系统从温度较低的热源吸热,向温度较高的热源放热,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净功,即为制冷机或热泵。综上可见,在 P-V 图上顺时针循环为热机,逆时针循环为制冷机。3.2.2 热机效率仅与两个热源接触情形对于一个热机,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 ,不需对外放热,而使之全部变成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由此可知,热机不可能将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功,即热机效率不能达到 100%,这样,人们就必然会关心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

17、中,或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中,有多少能量转化为有用功的问题,即热机的效率问题。设热机效率用 表示, 、 分别表示热机循环中高温所热源放出的热量及热1Q2低温热源所吸收的热量,W 表示热机对外做的功,则有:外 对(1)1W对 外热 对于整个循环中,系统回到原状态,知 0U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2)Q得: (3) 21有 用将(3)代入(1)得:(4)1212Q热总结本文回顾了热力学第一定律建立的背景及过程,其中着重指出了三位科学家迈尔、焦耳、核姆霍兹在定律建立中所起的决定性的作用,而后,详细阐述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述及数学表达式,接着,就其在热机方面的应用给了简单的分析,热力学第一定律,不仅仅是热学中的重要定律,它同时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是一项伟大的定律。参考文献1秦允豪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71182郭奕玲,沈慧君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3153郭奕玲,沈慧君科学家的道路M北京:民教育出版社,1996:41424汪志诚热力学统计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35.5田鑫泉焦耳实验与焦耳定律J洛阳师专学报,1995:40426靳海琴,王筠热机及其效率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