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06 ,大小:292KB ,
资源ID:1127184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2718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知识)(虞迅逸).ppt)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咨询师培训(基础知识)(虞迅逸).ppt

1、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 (基础知识) 第四章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讲授 虞迅逸),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社会人群中存在心理正常的群体和心理异常的群体,即使是精神障碍者其心理活动也不全是异常的。,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尚无确切定义。是否把异常心理当作“疾病”,尚有争论。,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变态心理学以心理与行为异常为研究对象(精神病学也是)。 两者研究对象相同,但各有侧重。,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一、对异常心理现象的早期认识 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的“体液学说”是“心理是脑的功能”的雏型。,公元517世纪,欧洲宗

2、教黑暗统治,古代自然哲学思想被扼杀,精神异常者被摧残。 文艺复兴,自然科学崛起,再一次把心理异常与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17世纪前,精神病学担起了“把精神病人从枷锁中解放”的历史重任,学科活动活跃,形成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中才能获得发展的历史动向。,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2、推演的判断: “力比多”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性心理发展受挫造成“退化”“固着”人格变态; 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构成(冰山模式); 人格结构由本我(快乐)、自我(现实)、超我(道德)构成

3、。,“防御机制”是防止冲突引起焦虑的能力(克制压抑)。能力不足产生焦虑和痛苦。冲突被压抑入潜意识中,再以扭曲变相地表达发生神经症或精神病或以梦、口误、失误行为出现。,3、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述 坚定地抵制宗教和支持人本主义,用“libido”人类自身本能,替代了“上帝意志”,称之“弗洛伊德”主义。 心理学界对其是逻辑演绎式的方法论提出批评和质疑。,理论虽然未经实验证实,但是在以强迫症和癔症的大量临床观察和分析的经验总结,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当时心理学无力去解释症状的因原,通过临床观察法进行推论,已属不易。,“新精神分析”将关注点从“本我”移向“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4、20世纪50年代后脑科学猛进,心理学中“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进一步对弗氏临床症状解释提出质疑。,(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实验性神经症,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 巴氏认为,神经过程中的兴奋和抑制的冲突失衡使神经过程紊乱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以及其他各类学习理论的产生,特别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对变态心理的解释与矫正(治疗),开辟了更新的途径。,(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潜能”不论就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具趋向完善的性质和特征,当受到阻碍“自我”无法实现时,产生心理异常。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

5、存在焦虑”(基本焦虑)。,人本主义理论究其根源,应是欧洲15世纪反宗教的“怀疑论”哲学的副本。 人本主义理论的特征是: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某种固定的特征,再进而推论,成为一种“学说”。,人本主义理论,把握住了人类社会性的合理内核,即个体与群体的矛盾对立统一问题,离开了这种辩证关系,很多心理问题是无法说明的。,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1、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2、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3、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异常心理活动丧失了正常心理活

6、动的功能,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及破坏了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节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至今尚无一个完全统一的,公认的判别标准,其原因是:人的心理活动之复杂,找一个正常与异常的绝对区分界线几乎不可能;产生心理异常的条件众多(遗传、环境、自然与社会、神经系功能状态、主观经验系统,认知模式、社会化特征、社会文化背景等),一、常识性区分,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自身社会功能受损;4、影响他们正常生活及扰乱社会秩序。,二、非标准化区分(李心天1991),1、从统计学角度,某种心理现象偏离统计常模;2、从人类学角度,对某种文化习俗的偏离;3、从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

7、的破坏;,4、从精神病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5、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有着和过去不一样的表现,或和别人(群体)不一样的感受和表现。,三、标准化的区分(李心天1991),1、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疾病看待;原因是脑功能失调;将心理障碍纳入医学范畴。,2、统计学标准: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多数属正常范围,远离中间的两端视为“异常”,偏离平均值越大则越不正常。这种判定法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3、内省经验标准:病人的内省经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4、社会适应标准:心理正常者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是一种社会适应性行为;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缺陷,使个体不能按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则为心理异常。,四、心理学的

8、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同一性)原则,(包括知觉、思维内容或思维逻辑,情感,意志和行为,自知力及对现实检验能力),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知、情、意的协调一致是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高度准确和有效的保证),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个性突然一反往常,也是心理异常的标准之一),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掌握常见心理异常的症状是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必备的基础知识。,精神科医师为了诊断和治疗,心理咨询师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来确定将精神障碍向精神科转介,留下非精神障碍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对精神障碍

9、者也可进行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但必须符合如下条件:神经症;精神病经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后;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防复发。,一、感觉和感觉障碍,什么叫感觉感觉障碍,感觉增强感觉抑制(减弱或缺失)感觉倒错内感性不适,二、知觉和知觉障碍,什么叫知觉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一)错 觉,什么叫错觉错觉的分类,生理性(物理、条件、动情、对比、习惯)幻想性病理性(视、听常见),(二)幻 觉,什么叫幻觉幻觉的分类按感觉器官分(听、视、嗅、味、触、内脏、运动)按结构完善程度分,附 知觉与表象,按感觉要素的简单与复杂分原始性幻觉成形性幻觉,按幻觉出现的附加条件分功能(机能)性幻觉反射性幻觉睡前

10、、醒前幻觉心因性幻觉理解性幻觉,幻觉的确认荒谬性(域外幻觉)、来源旁证(知情人提供)行为观察(掩目、塞耳鼻、 倾听、对空对话、绝饮食、危机行为),幻觉对其他心理活动 的影响影响行为继发妄想,(三)感知综合障碍,什么叫感知综合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的分类,空间感知综合障碍 视物变形、变色 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 视物显近症视物显远症 (错位症)非真实感,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症 时间凝固感时间快逝感,运动感知综合障碍 静者动感动者静感,体型感知综合障碍(型变、色变),三、思维和思维障碍,什么叫思维,附 举例说明思维的过程,鸡蛋大、羽毛花、有翅膀、会飞 麻雀 感 足掌大、羽毛花、有翅膀、会飞

11、 鹰 概 知 手掌大、羽毛白、有翅膀、会飞 鸽 念 鸟 动物 觉 手掌大、羽毛黑、有翅膀、会飞 乌鸦(词)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MP 鸟会飞 (判断)SM 鹰是鸟 SP 鹰会飞 (推理),形式逻辑三段论式,思维的表达主要通过语言(文字)“体态语言”也参与思维表达(表情、语气、姿势、眼神等),思维障碍的分类联想障碍(形式障碍)逻辑障碍内容障碍(妄 想),(一)联想障碍附联想的功能:思维进展过程中,联想起着重要作用,没有联想就无法思维。,联想有四个特征:目的性、连贯性、简捷性、逻辑性(举例:毛泽东词.泌园春.雪),联想的鲜明性、感染性,在正常生活中处处皆有接近联想时间、空间接近(忆苦思甜)类似联想

12、性质接近(苍山、劲松、大海)对比联想相反对比(黑与白、好与坏)因果联想原因与后果(因为这样,所以那样),联想的进程 联想起点(概念 1 2 3 )联想目的,例:大暑之日,一人行于群山之中,烈日当头,洒汗如雨渴、水 、泉、解渴完全沿中心联想,步步进展,达到目的。,渴、水、水有三态,水的分子式H2O,水可载舟也可覆舟 达不到解渴之的。,渴、水 、找一个自来水龙头,捡一瓶可口可乐,找一个太湖,求神给一杯仙水 达不到解渴之的。,什么叫联想障碍联想障碍的分类,联想的数量和速度障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病理性赘述缄默症思维松驰、散漫、破裂、不连贯,思维自主性障碍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被洞悉感思

13、维云集(强制性思维)强迫观念,(二)逻辑障碍什么叫思维逻辑障碍什么是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律,附 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概念、 判断必须保持同一性和确定性。违反同一律即偷换概念。A是A,不矛盾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对同一对象的概念和判断不能自相矛盾,即不能既肯定又否定,肯定与否定不能同真,必有一假。A不是非A,排中律在同一论证过程中,如出现两个相矛盾的判断,只能或者肯定,或者否定,不能模棱两可,第三种可能是没有的。是A或是非A,充分理由律任何一个真实的判断,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具有强烈的说服力。,逻辑障碍的分类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症,(三)思维内容障

14、碍(妄想)什么叫妄想,附 可将这种描述简括如下:不真实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甚至是荒谬无稽的信念;病人却信以为真,坚信不移,任何说服或验证不能消除;是病态的随疾病长消而长消。,妄想的鉴别与幻想鉴别与成见、迷信鉴别与超价观念鉴别,妄想的分类按妄想结构分(系统性妄想、非系统性妄想)按起源分原发性妄想(突如其来,与经历和处境无关,非继发于其他精神症状的),原发性妄想发生在妄想知觉、妄想回忆、妄想心境、突发性妄想体验基础之上,立即形成一个坚实的妄想。继发性妄想,按妄想的具体内容分被害、关系、影响、嫉妒、夸大、罪恶、虚无、贫困、释意、被钟情、(非血统)、(被盗窃)、后遗、感应等等。,附妄想的特征是固定的,只要

15、符合妄想的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就可确定为妄想。但妄想的内容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妄想这一种症状,可见于各种精神病性障碍时,因此其效度是不高的,但不同的精神病的妄想,都有其特征性,诊断中应注意这一点。,四、注意和注意障碍什么叫注意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紧张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常见的注意障碍注意增强 注意涣散 注意转移 注意减弱 注意狭窄注意缓慢 注意固定,五、记忆和记忆障碍什么叫记忆记忆的四个过程识记、保存、认知、回忆,记忆是一切复杂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记忆是不断积累和丰富经验、认识世界和能动改造世界的必备条件。,记忆障碍量的变化 记忆增强 记忆减退、遗忘质的变

16、化错构、虚构 潜隐性记忆,附根据遗忘产生的病因分器质性遗忘(完全性、不完全性)心因性遗忘(分离性障碍)假性器质性遗忘(ECT后),利波(Ribot )遗忘定律近事比远事容易遗忘;与情感、兴趣无关的事比有关的事容易 遗忘;单纯的数字、符号比有情节的故事容易遗忘。,六、智能和智能障碍什么叫智能智能障碍的分类问题先天性后天获得性急性慢性全面性部分性 真性假性(Ganser综合征,童样痴呆,抑郁性假性痴呆),附 心理学中把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条件称“能力”把从事任何活动都必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称“智 力”,智力分为“流体智力”是与脑的结构发育或受损相关的智力; “晶体智力”是与教育、文

17、化、环境相关的智力。,在智力正常范围内,智力水平的高低(IQ),并不 是决定成就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机遇和个人人格品质(EQ)也是极为主要的条件。,目前我国将精神发育迟滞分轻度(愚鲁)、中度(痴愚)、重度和极重度(白痴)四个等级。参见CCMD-3,编号70.1,70.2,70.3, 70.4诊断标准。,七、自知力和自知力障碍什么叫自知力什么叫自知力障碍自知力在精神障碍临床的意义,八、定向力和定向力障碍什么叫定向力定向力障碍的临床规律时间地点人物自我,九、情感和情感障碍什么叫情感什么叫情绪(精神病学中将其视为同义词)什么叫“情绪回路”什么叫心境,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性质障碍情感高涨情感低落焦虑恐惧

18、情感淡漠,情感波动性障碍 易激惹情感脆弱情感不稳病理性激情强制性哭笑情感迟钝情感麻木,情感协调性障碍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矛盾情感情感幼稚情感衰败,十、意志和运动行为障碍什么叫意志什么叫动作什么叫行为,常见的意志障碍 意志增强意志减退意志缺乏犹豫不决(病理性)意志倒错矛盾意向,常见的动作行为障碍 1、精神运动性兴奋协调性不协调性,2、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蜡样屈曲和空气枕头 缄默症 违拗症 主动性、被动性 被动服从,模仿言语和模仿动作 刻板动作和刻板言语 持续动作和持续言语 作态 强迫动作,第四节 常见精神障碍,第一单元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

19、a)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部分患者可发展为精神活动的衰退。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的症状,1. 持久性言语性幻听,特别是评论性、争论性、命令性幻听和思维化声。其他幻觉也可见,但较少,且缺乏特征性。听幻觉给患者的思维行为带来显著影响。听幻觉可以由患者自己叙述,也可从患者的行为中观察发现,如对空“对话”“对骂”,侧耳倾听,塞住双耳等。患者自述的幻觉声音的来源荒谬容易辨认,不荒谬的需要和家属证实确认。幻

20、听可以继发各种妄想和发生危害社会和他人的行为。,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的症状,2.荒谬的妄想,有泛化特征,最多见的是被害妄想和关系妄想,嫉妒妄想。 3.直觉发现交谈疏通性差,交谈不衷恳,思维散漫,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思维贫乏。 4 .情感淡漠,情感倒错,矛盾情感。,精神分裂症具有特征性的症状,5.异己体验,被控制体验,思维被洞悉体验等。 6.意志减退,孤僻懒散,人际疏远 7.紧张症状如木僵,缄默,违拗等。,早期发现和确诊的条件,注意精神分裂症的前驱症状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有前驱症状,包括神经衰弱样症状;无故敏感,孤僻,胆怯,回避社交或无故辍学;一反往常的不守纪,漫游,懒散等品行突变;不讲卫

21、生,不修仪表或执拗,难于接近,对抗性较强,与亲人好友关系冷漠疏远等。,早期发现和确诊的条件,这些改变缓慢发生,可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常被他人认为是性格或品德问题,故不会去就医。最好在这期间由精神科医生检查,进行早期干预。前驱症状后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陆续出现,应及时就医,如症状持续尚不到一个月,诊断分裂样精神病,持续超过一个月,就可确定诊断。,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种常见类型,1青春型。以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以及性轻浮为多见;2偏执型。以妄想、幻觉为主;3紧张型。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4单纯型。以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

22、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治疗困难,预后不良。,二、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paranoid mental disorders)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本病病因不明,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病前人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本病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内容有一定实现性,并不荒谬,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病程演进较慢,有时人格可以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acute and brief psychotic disorders

23、)包括了诊断名称不同的一组障碍。共同的特点是:在两周内急性起病;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在23个月内痊愈。 有的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分裂症性症状为主,如果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临床可诊断为分裂样精神障碍。 旅途性精神病,一周内自行缓解。,第二单元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effective disorder),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大多有反复发作倾向,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一、躁狂发作(mani

24、c episode),(1)情感高涨 主观体验心情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外在表现为无比喜悦,洋洋得意,笑逐颜开,眉飞色舞,一派幸福感样。自我评价过高,表现高傲自大,口出狂言,目空一切,盛气凌人,不可一世有时病人在上述情感高涨的背景上,突出的情绪易激惹,表现好挑剔,善争斗,恶作剧,惹事生非,放纵任性,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出现冲动破坏攻击行为。常常突然转怒为喜,烟消云散,反复无常。 严重时有夸大妄想。,一、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2)思维奔逸 自觉联想明显加快,思想非常敏捷,“脑子聪明了”。外部表现言语增多,语速增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内容丰富多变,不时转变话题,随境

25、转移(意念飘忽)。常常弄得口干唇燥,语音嘶哑,但仍喋喋不休。,一、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3)活动增多 精力充沛,兴趣广泛,动作敏捷,活动明显增多,整日爱管闲事,随心所欲,不顾后果。引人注目,注意打扮装饰,挥霍钱财,慷慨大方,乱指挥别人,动辄训斥他人,专横跋扈。行为轻佻,好乱开玩笑,当众演讲歌舞,招摇过市,举止粗鲁,接近异性,色情挑逗,动手动脚,甚至实施强奸。由于以上症状常常扰乱社会,引起纠纷。,一、躁狂发作(manic episode),(4)躯体方面症状 面色红润,双眼有神,睡眠减少,体重下降,性欲亢进,严重时出现谵妄状态。其发作形式:轻型躁狂、无精神病症状躁狂、有精神病

26、症状躁狂和复发性躁狂症。,二、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1) 情感低落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终日忧心忡忡、抑郁寡欢、愁眉苦脸、无愉快感、兴趣缺乏,严重时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在情感低落的影响下出现自我评价低、自我感觉差,自己一切不如别人或觉得自己已成为亲人或社会的累赘,严重时生产自责自罪妄想。在上述情况下,产生自杀想法或自杀行为,甚至扩大性自杀、曲线自杀危害社会。,二、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2) 思维迟缓联想困难、反应迟钝、言语减少、语音低沉、语流缓慢,“自觉脑子变笨了”,“脑子转不动了”。 (3) 活动减少没有劲道,严重时

27、终日卧床,甚至木僵 。,二、抑郁发作(depressive episode),(4)躯体方面 睡眠差,主要是早醒。各种躯体不适。性欲减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典型病例有朝重暮轻的节律改变。其发作形式: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症。,三、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表现为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四、持续性心境障碍(persistent mood disorder),其特点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足以描述为轻躁狂,甚至不足以达到轻度抑郁。其发作形式: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心境高涨或低落)、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

28、)、混合状态(躁狂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第三单元 神经症,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 1.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3.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4.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5.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7.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8.自知力充分.,一、恐怖症(phobia),恐怖症的共同特征: (1) 对某种客体或情境引起强烈、不相称的恐怖体验; (

29、2) 恐怖发作时伴有明显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3) 对恐怖的客体或情境极力回避或痛苦地忍受; (4) 明知是过分的或不必要的,但无法自控; (5) 以预计可能会遇到恐怖客体或情境时预期焦虑。,(一)广场恐怖,害怕到人多拥挤的场所会场、 剧院、餐厅、市场、排队等候等;害怕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害怕单独离家外出或独立留在家里;害怕到空旷的场所广场、公园。,(二)社交恐怖,害怕处于众目睽睽的场合众人注视害怕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丑、难堪、发窘因而害怕当众讲话、表演、进食、上公厕等;害怕别人见其脸红(赤脸恐怖);害怕与别人目光对视(对视恐怖);害怕在公共场合见到陌生人或熟悉人(对人恐怖)。,(三)单纯恐怖(特

30、殊恐怖症),共同的特征是:往往不是害怕与物体接触而是害怕接触会产生可怕后果。动物、昆虫恐怖自然环境恐怖雷电、登高、临水等血伤害注射恐怖,二、焦虑症(anxiety disorder),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1、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2、广泛性焦虑障碍 ,又称慢性焦虑症。,焦虑描述概念,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有以下几个特点: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体验害怕、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惊恐; 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 这种体验指向未来; 实际上没有任何危险,起码是与实际不相称的; 与情绪焦虑同时有躯体不适,精神运动性兴奋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

31、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象;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伴有继发于焦虑的抑郁反应;诊断病程标准要求6个月。,(二)惊恐障碍(急性焦虑),无任何特殊诱因;突然发作;严重的焦虑濒死感或失控感;严重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般历时520分钟(很少超过1小时)可自发缓解;反复发作,间歇期除恐惧再发外,无明显症状;诊断病程标准“在1个月内至少有3次发作或在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作的焦虑持续1个月。,三、强迫性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又称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 (1)、强迫思维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 (2)、强迫行

32、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等等。,(一)强迫现象的共同特征,(1)一种反复进入意识的思维、情感、意向、行为方面重演;(2)自知没有必要但无法摆脱; (3)是一种自我强迫与自我反强迫的交量结果总是失败引起焦虑;(4)因强迫的纠缠,社会功能受损,心理极度痛苦。,(二)强迫现象的临床表现类型,1、强迫观念 (1)强迫思想 A.强迫怀疑 B.强迫穷思羯虑 C.强迫联想(强迫对立思维) D.强迫表象 E.强迫回忆 (2)强迫情绪 (3)强迫意向,(二)强迫现象的临床表现类型,2、强迫行为 强迫检查 强迫清洗 强迫询问 强迫仪式动作 强迫计数 强迫性迟缓,四、躯体形式障碍(

33、somatoform disorders),临床主要特征:持久反复陈述躯体症状或相信患了某种疾病(优势观念),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和保证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存在某些躯体疾病,也不能解释其症状的性质和程度(不相称);尽管本症与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但病人拒绝探讨心理社会病因。,此类障碍包括,1、躯体化障碍(somatization disorder):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2、疑病症(hypochondriasis):以担心

34、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此类障碍包括,3、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somatoform autonomic dysfunction):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4、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somatoform pain disorders):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精神性疼痛、心因性背痛或头痛以及其他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归入此类。,五、神经衰弱(neurasthenia),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

35、意力难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神经衰弱三组症状,一、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精神易兴奋1、 非指向性思维活跃 联想、回忆增多、杂乱无言语增多2、 注意不集中3、 感觉过敏精神易疲劳,情绪性疲劳的特点,弥漫性(广泛性)健康人转换解除神经症病人干什么也都累得不行情绪性疲劳受情绪左右疲劳不伴欲望和动机减退健忘选择性,神经衰弱三组症状,二、情绪症状 神经衰弱情绪症状必须具备(缺一不可)特点:痛苦感、求助感、倾诉欲强烈失控制无法摆脱强度和持续时间与现实事件不相称 (一)烦恼(烦恼是对过去和

36、现在,焦虑是对未来)“自讨苦吃”不能把“我不要烦恼”变成“我要快乐”甘心在烦恼的陷井中挣扎。 (二)易激惹 指易生气、发怒、易急躁又按捺不住。 (三)心情紧张 只有在社会客观情况允许甚至要求松驰的时候仍保持情绪紧张即张驰自我调节障碍才是神经衰弱紧张的特点,神经衰弱三组症状,三、心理生理障碍 (一)睡眠障碍(主要形式是失眠)(二)头部不适,颈项紧缩感(三)个别病人有内脏轻、中度功能障碍,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常见的心理应激源

37、,(1) 恋爱婚姻及家庭问题求偶受挫、恋爱失败、配偶不合、长期分居、第三者插入、配偶病痛、婚姻破离、配偶丧亡等。家庭人员关系不和、家庭经济管理及分配不公、空巢现象、长期过度负担(老年人、残疾、精神病、酗酒、赌博、吸毒、犯罪等),重大信仰分歧、生活困难、遗产纠纷等。,常见的心理应激源,(2) 学校与职业场所问题学习负担过重、同学老师关系紧张、受批评处分、考试升学失败、所学专业无兴趣、外部压力过大、新入学适应不良等。同事上下级人际关系不良、晋升晋级受挫、工作压力过重、职业不满、待业、解雇、批评处分、退职退养等。 (3) 社会生活变化与个人特殊遭遇战争、洪水、地震、空难车祸、种族歧视、难民、移民、破

38、产、拘禁等。个体缺陷、难治之症、虐待、遗弃、强暴、政治冲击、诉讼纠纷等。,急性应激障碍,一、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急性应激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特征:发病与应激有密切时限关系;临床表现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内容与生活事件密切相关;病程短暂,预后良好。,创伤后应激障碍,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39、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表现,1、 应激源为异乎寻常的灾难性事件。 2、 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无法控制的回忆、经常的噩梦、“触景生情”式的精神痛苦)。 3、 持续性警觉性增高(难眠或惊醒、注意难集中、激惹性增高、心惊肉跳、触景生情的明显生理反应。 4、 持续回避。 5、 少数可伴有幻想性错觉、幻觉。 6、 意识无障碍。 7、发病于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多数在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可持续多年不愈或成为持久的精神障碍(这类病人是心理危机干预

40、的重要对象)。,适应障碍,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适应障碍,1、 生活事件常是非几乎寻常的或持久的困难处境。 2、 病人的人格特征与生活事件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3、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三大类症状 (1) 情绪障碍抑郁心境(常见于成人) (2) 适应不良行为品行障碍(常见于未成年人) 如逃学、斗殴、偷盗、说谎、出走、物质滥用、不规性行为等 (3) 生理功能障碍也可表现为症状的混合状态。,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

41、理障碍,一、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一)偏执性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schizoid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dis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行为不

42、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i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五)表演性人格障碍(histrionic personality disorder):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ananka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anxious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一贯感到紧张

43、、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dependent personality disorder):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二、性心理障碍,既往称为性变态,是指以性行为的心理和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惟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不包括单纯的性欲减退或亢进及性功能障碍。,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一) 性身份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s):如易性症。

44、(二) 性偏好障碍(disorders of sexual preference):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三) 性指向障碍(sexual orientation disorders):如同性恋。,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eating nervosa)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二、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三、性功能障碍(sexual dysfunctions) 包括:性欲

45、减退、阳疾、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第七单元 癔症,癔症(hysteria)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歇斯底里(Hysteria)临床特征,1、在精神因素作用下急性发作,迅速达到高峰,可自行缓解,反复发作; 2、病状复杂多变; 3、无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 4、具做作性、夸张性、戏剧性、暗示性、利已性特征。,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或解离性障碍),1、 意识障碍 (1) 周围意识障碍(朦胧、狭窄、昏睡状态、癔症性神游) (2)

46、自我意识障碍(身份障碍)(人格交替、双重人格、多重人格)2、 情感暴发精神刺激突然发作哭笑无常、说唱不停、捶胸顿足、手舞足蹈、过度换气、不断嗳气、短暂併气,假死、自伤他伤、发泄毁物人来气明显历时几分至几十分自行缓解,也可暗示终止事后部分遗忘。3、 癔症性假性痴呆(Ganser氏综合症、癔症性童样痴呆)4、 癔症性遗忘5、 癔症性谎语症(幻想代替现实)6、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1、 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迟钝或缺失、内感性不适) 2、 运动障碍癔症痉挛发作癔症性瘫痪、失语、缄默(特点:与神经分布及体征不符合,暗示治疗有效)癔症特殊形式 1、 流行性癔症(集体发作) 2、

47、赔偿性癔症 3、 职业性癔症(以获得为宗旨的职业性巫术,不诊断为疾病) 4、 癔症性假孕癔症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暗示治疗、催眠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及物理治疗辅以药物治疗,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任何一种评估被评估的因素与被评估的事物之间,必须有密切相关(正、负)在智商正常范围内,智力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相关。,一、许又新(1988)三标准综合衡量,(一)体验标准:以个

48、人的主要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主要是有否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等; (二)操作标准:以观察、实验和测验法,其核心是效率; (三)发展标准:对个体心理发展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项标准 (郭念锋1986),(一)心理活动强度指对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抵抗能力越高,健康水平越高,反则亦然。,(二)心理活动耐受力指对慢性、长期精神刺激的耐受能力(正相关)(三)周期节律性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内在的节律性,固有节律性常处于紊乱状态,健康水平下降。,(四)意识水平往往以注意力品质好坏为指标,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健康水平越低。(五)暗示性暗示性强,给精神活动带来不稳定的可能就越大。,(六)康复能力指从精神创伤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正相关)。(七)心理自控力对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方向和过程的自控能力越强,健康水平越高。,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