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23.13KB ,
资源ID:1125298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2529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doc

1、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2012 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以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病变基础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归属于中医粉刺性乳痈范畴。(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的女性。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大多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渣样分泌物。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溢液期、肿块期、化脓期、瘘管期。初起肿块位于乳晕部,常可发生红肿疼痛,约 710天化脓。溃破后脓中夹杂粉渣样物质,久不收口。或反复红肿溃破,形成瘘管,常与输乳孔相通。若反

2、复发作,可形成疤痕,残留僵块,乳头凹陷更明显。红肿化脓时可伴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程度一般较轻。(2)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B 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病理学检查:乳腺病理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 年) 。浆细胞性乳腺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主要结合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乳腺结核和特异性肉芽肿性病变的基础上做出诊断。(1)临床表现:浆

3、细胞性乳腺炎发病可以影响各年龄段的成年女性。该类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乳头内陷、乳头溢液、乳腺疼痛,其中乳腺肿块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可继发急性感染形成脓肿,终末期脓肿破溃可形成乳腺瘘管、窦道或者溃疡,经久不愈。(2)辅助检查推荐检查项目对所有疑似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乳腺超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乳腺 X线摄影适用于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的患者,对于 35岁以下,超声显示典型良性特征的患者,可不行该检查。另外,对怀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患者应积极留取病原学标本,通过镜检或细菌培养的方法寻找病原微生物存在的证据,有条件者可行核酸测序鉴定未知病原菌。对于炎症急性期的

4、患者还应监测血常规,尤其注意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的变化。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无急性炎症表现的乳头溢液患者可选择乳管镜检查,检查中注意与导管内乳头状瘤、纤维囊性腺病和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相鉴别。细胞学检查因取材量小且病理学来源不清楚,可作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初步诊断参考,但不应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磁共振成像(MRI)的诊断及鉴别意义不大,且检查费用高,可作为判断病灶的性质、范围以及评估治疗效果及随访。组织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浆细胞性乳腺炎确诊的主要依据,取材方法推荐空芯针穿刺活检(CNB),不建议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镜下可见乳腺导管高度扩张,囊腔

5、内充满粉红色颗粒状浓稠物质;扩张导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二)证候诊断1.肝经郁热证: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物溢出,乳房部结块红肿疼痛,或伴有溃破出脓,伴有发热、头痛。舌苔黄腻,脉滑数。2.余毒未清证: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时发时敛,局部可有僵硬肿块,舌淡或红,苔薄黄,脉弦。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肝经郁热证治法:疏肝清热,和营消肿(1)推荐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柴胡、黄芩、连翘、夏枯草、蒲公英、皂角刺、当归、生地、栀子、赤芍、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中药药膏外敷:红肿热痛者,金黄膏或青黛膏外敷。2.余毒未清证治法:扶正托毒(1)推

6、荐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生黄芪、党参、白术、白芍、茯苓、川芎、当归、银花、皂角刺、蛇舌草、生山楂、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2)中药药膏外敷:局部僵肿,无红肿热痛者,冲和膏外敷。(二)特色疗法1.切开法:适用于单纯性、复杂性瘘管。单纯性瘘管可用局部麻醉,复杂性瘘管应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常规消毒后,在球头银丝探针引导下,切开瘘管和脓腔。酌情切开通向乳头孔的瘘管2.乳头矫形法:一般与乳头楔形切开法相结合,适用于乳头先天凹陷,必须予以楔形切开,保留的乳头、乳晕组织应在 3/5以上者,可直接采用 1号丝线沿乳头乳晕切缘对位单纯缝合 34 针,对凹陷明显者,还可在乳头下作一“口”字形

7、荷包缝合,但需掌握好松紧度。一般 7天左右拆线。3.拖线法: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大,或病灶与乳头孔相通,但乳头凹陷不严重者。可用 45 股 4号丝线或纱条(一般用红油膏纱条) ,每天换药时可来回拖拉,清洗后再上九一丹拖回,能使药物充分接触未切开的内腔疮面,发挥提脓祛腐的作用,又起到引流的作用。一般 1014 天拆线,拆线后多配合垫棉绑缚法促使内部创面粘合。4.药捻引流:多应用于脓肿切排后或瘘管期,根据脓腔深度及瘘管长度,选择相适宜的药线,蘸上八二丹或九一丹,提脓祛腐、引流排脓。一般手术扩创以后就不再使用。5.纱条引流:多应用于手术扩创以后,祛腐阶段采用红油膏纱条掺九一丹,腐去新生阶段改用红油膏纱布

8、掺生肌散。6.冲洗法:运用于拖线拆除后,拆线后的 12 天内可采用 15000 呋喃西林溶液清洗出腔道内的残留脓液。若脓液已尽者,采用生肌收口油剂注入,可促进愈合、缩小疤痕。同时也可配合使用垫棉绑缚法。7.生肌法:创面腐脱新生,改用生肌类药物。8.垫棉绑缚法:适用于深层瘘管、创腔较大者,见到创面脓腐已净,渗出液转纯清,脓液培养提示无细菌生长,可用垫棉垫压空腔处,再予以加压绑缚,使患者处乳房压紧,每天换药 1次,促进腔壁粘合与愈合。9.穿刺抽脓法:多应用于脓肿期,在超声定位基础上,选择波动感最明显处或超声定位脓液聚集处作为穿刺点,穿刺针进行穿刺后给予负压抽吸将脓液抽吸完全,可在抽脓后配合垫棉绑缚

9、法促进脓腔壁贴合。10.刺络拔罐法:多应用于肿块期、瘘管期,消毒皮肤后,用三棱针将肿块处或瘘管疮周点刺出血,然后以持针器或血管钳夹住 95%的乙醇棉球,一手持点火工具,一手持罐,罐口朝下,点燃后将火迅速深入罐内旋转一周退出,迅速将罐扣在点刺的部位。(三)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中药贴敷2.穴位贴敷3.中药离子导入(四)西医治疗参照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乳腺保健与乳腺疾病防治学组,2016 年)1.手术疗法:乳腺区段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术等,必要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术。2.西药治疗: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 等偏高伴或不伴发热者必要时可予抗生素治疗。(五)护

10、理调摄要点1.饮食调理:忌食辛辣炙煿之物。2.情志调理:保持心情舒畅。3.经常保持乳头清洁,清除分泌物;避免穿紧身上衣及佩戴过紧胸罩。4.若发现乳头内陷,应及时予以纠正回复。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 中粉刺性乳痈的疗效评价标准。1.疾病疗效评价标准治愈:达到临床治愈且维持半年无复发,或达到临床治愈且超声提示无病灶残留。临床治愈:全身症状消失,原炎性病灶临床上不可触及,疮口或瘘管愈合。未愈:原炎性病灶临床仍可触及,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临床痊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疗效积分

11、95%。显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证候疗效积分95%。有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30%证候疗效积分70%。无效:中医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疗效候积分30%。(二)评价方法中医证候变化观察采用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法。将上述两种中医证候所属的全部主症、次症分别分为无、轻、中、重四个等级,主症分别记为 0、2、4、6分,次症分别记为 0、1、2、3 分。舌质舌苔脉象只记录,不记分,进入路径和结束路径时分别记录 1次,作为评定中医证候疗效的依据。证候疗效积分计算公式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治疗前积分 l00%。参考文献:1周飞,刘璐,余之刚.非哺乳期乳腺炎诊治专家共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7):755-758.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牵头人:张董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要完成人:张董晓(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赵文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孙宇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付 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东 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