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48.25KB ,
资源ID:1124247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2424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 八下文言文复习题 全.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 八下文言文复习题 全.doc

1、1八下文言文复习题9桃花源记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 _。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渔人甚异之( ) 具答之( )欲穷其林( ) 欣然规往( )诣太守 ( )寻病终( )落英缤纷 ( ) 才通人( ) 屋舍俨然 ( ) 阡陌交通( ) 皆叹惋 ( )便扶向路 ( )寻向所志 ( )欣然规往( ) 4写出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古义和今义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 今义: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二、

2、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完成 5-13 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3、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5、给画线处填上合适的原文_ _ _,_ _。6解释文中加粗的词语。缘 俨然 见渔人,乃大惊_ 便要还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渔人甚异之: 2林尽水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指出这段文字中的四个成语1 2 3 4 9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A 比喻 B 夸张 C 借代 D 对比 10这两段有四个词的意思相同,它们是_、_、_、_。11第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12第段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4、感情?1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表现桃花源中人什么样的心理?_ _10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坻 参差 佁然

5、翕忽 寂寥 悄怆 篁 卷石 嵁 俶尔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潭中鱼可百许头 水尤清冽隶而从者 不可久居 以其境过清参差披拂 以其境过清 心乐之犬牙差互 卷石底以出 似与游者相乐 佁然 俶尔 可百许头 翕忽 悄怆隶而从者 水尤清冽 3不可久居 影布石上 乃记之而去三:填空1、本文作者是 ,字 , 朝文学家。本文是他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 之一。2、本文是按照 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写的,文中的作者的感情变化 。3、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时,作者连用了五个动词,它们是: 、 、 、 、见。4、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点明小石潭潭水特征的词语是 。描写小石潭水底的石头的句子是 。

6、写这些石头的目的是 ; 。5、描写小石潭周围极幽极佳的景致的句子是 。6、 “水尤清冽”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 。7、课文第二段,作者写潭水时,通过具体描写 、 、 等景物,是为了突出潭水 的特点。特别能表现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表面写鱼,实际写水的句子是 。8、作者具体描写鱼,采用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写鱼静态的语句有 ,写鱼动态的语句有 。9、第三段是写石潭西南面溪流的特点,写溪形的句子是 ,写溪岸的句子是 。运用 修辞手法,用 的曲折和 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 ,用 来形容小溪的岸势,使人倍感形象逼真。10、第四段写的是对小石潭环境总的印象和感受,写石潭环境的句子是 直接表达作者此时心境的句子是

7、 。这一段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11、为什么在第五段才一一列出“同游者”?。12、小石潭的景与作者的情势如何统一的?。13、 “似与游者相乐 ”中写到“乐” ,与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是否矛盾?为什么?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文为山水游记,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时写的一组游记中的第四篇,这组游记名为“永州八记” 。B 本文按照游览顺序写景,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值得借鉴。其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C 在文中作者着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而这幽静给作者的具体感受是:幽深冷寂,孤凄悲4凉。D 文中一开头便写到“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这一句中的“心乐之”三个

8、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E“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写出了鱼跳出水面的活泼姿态。F“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中“斗” “蛇”名词做状语。G 第二段通过写鱼表现水的空明清澈。H“坐潭上”一段最能体现作者游览的心境。五:翻译句子1、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 皆若空游无所依。3、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4、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1核舟记一、 写出下列字的意思1.有奇巧人(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5.高可二黍许( )( ) ( )6.启窗而观( )7.箬篷覆之( )( ) ( )8.雕栏相望焉( )9.清风徐来,水

9、波不兴( )( )10.石青糁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 ) ( )12.如有所语( )13.其两膝相比者( ) ( )14.佛印绝类弥勒( )15.矫首昂视(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17.珠可历历数也(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19.其人视端容寂( ) ( )20.若听茶声然( )21.其船背稍夷(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23.长曾不盈寸(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二、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便要还家(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3.诎右臂支船( ) 4.左手倚一衡木( )5.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6.盖简桃核修狭者

10、为之( )7.选贤与能( ) 8.矜、寡、孤、独、废疾者( )59.荡胸生曾云( ) 10.混黄华叶衰( )三、 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木:能以径寸之木( )曰: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以至鸟兽、木石( ) 文曰“初平山人” ( )奇:明有奇巧人( )有:明有奇巧人( )长约八分有奇( ) 长约八分有奇(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启窗而观( )为人五;为窗八( )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可:高可二黍许( )云:盖大苏泛赤壁云( )珠可历历数也( ) 此中人语云( )五、按要求填空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 ,字 , 嘉善

11、人。2.赤壁赋 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 。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5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

12、是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六、翻译下列句子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64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6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7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8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9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0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七、回答下列问题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2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3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八、阅读核 舟记 (节选) ,完成第 12-14

13、 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 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

14、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7(2)其两膝相比者 比: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14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 (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4 分)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

15、上的人物雕刻得“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 21庄子二则(一)北冥有鱼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北冥( ) 鲲( ) 徙( ) 抟扶摇(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怒而飞 怒: (2)志怪者也 志: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扶摇: (4)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5)亦若是则已矣 是: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北冥有鱼 4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息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2)为 其名为鲲( ) 化而为鸟( )(3)之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鹏之徙于南

16、冥也( )(4)其 其名为鹏( ) 其视下也( ) 其正色邪( )(5)而 化而为鸟( ) 怒而飞( )5下列句子中,句式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南冥者,天池也A后遂无问津者 B 齐谐者,志怪者也C亦若是则已矣 D似与游者相乐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8(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7填空。(1)本文选自庄子集释 。作者 ,名 , (朝代)时期哲学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

17、作,现存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 篇、杂篇 11 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 。题目是编者加的。(3)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8作者主要通过 、 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9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10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濠梁( ) 鲦鱼( ) 循其本( ) 汝(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8、(1)安知鱼之乐 安: (2)固不知子矣 固: (2)全矣 全: (4)请循其本 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3)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4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C子固非鱼也 D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二、同步解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5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6这一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更欣赏谁?为什么?11点明庄子所讲故事含义的是哪句话?通过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庄子怎样的性格?22 虽有佳肴 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

19、点的字词。18 分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9、教学相长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15 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4、故曰:教学相长也。 5、 兑命曰:“学学半。 ” (3)填空。34 分101、 礼记 ,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2、 “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 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

20、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 ”等。二、能力提升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 分 不知其旨也( )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兑命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其此之谓乎(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 分(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3.请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_ _。(2)知不足

21、,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_ _。19. 本文的中心句是 (2 分)。 20、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 分)_大道之行也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选贤(用法: 解释: )与能( ) (2)不独亲其亲(用法: 解释: )(3)不独子其子( )(4)矜( )、寡( )、孤( )、独( )、废疾者( ) (5)男有分,女有归 ( )( )(6) 是故( )谋闭而不兴 (7) 盗窃乱( )贼( )而不作( ) (8)故( )外户( )而不闭 (9)是( )谓大同( ) (10)货恶其弃于地也( ) 11二 翻译下面的句子。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22、讲信修睦。2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3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男有分,女有归。三、从文中选出与下列句子意思相近的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及幼以及人之幼 (3)男耕女织,丰衣足食 (4)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四依据“故外户而不闭”这句话,你知道可提取一个怎样的成语吗?。五、写出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六、 填空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部书是 家经典之一, (朝代)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二)阅读大道之行也 ,按要求答题。大

23、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选贤与能 与(j)B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n)C男有分,女有归 分(fn)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xng)121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

24、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3 分)译文: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3 分)译文:13根据选文, “大同”社会有以下特征: (3分)大道之行也一.阅读课文注释,完成下面基础题1解释划线的词。选贤与能( )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 天下为公(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盗窃乱贼而不作 ( )是故谋闭而不兴( ) 故外户而不闭 ( ) 是谓大同( ) 二.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

25、、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字。故人不独亲其亲(故: ) 废疾者(废疾: )女有归(归: ) 谋闭而不兴(兴: )讲信修睦(睦: ) 故外户而不闭(闭: )2写出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及其意义。选贤与能。矜、寡、孤、独、废话者皆有所养。133 大道之行也选自 ,这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西汉 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4研读课文填写:大道的内涵是 、 、 。5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 、 。6 “大同”社会的特征有哪

26、 3 点?7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 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23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1、划分节奏( 分)(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 (两处) (2)虽有千里之能 (一处)2、加点字解释(1)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_,_(2)一食或尽粟一石

27、_(3)不以千里称也_(4) 才美不外见_(5) 执策而临之_2、翻译(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_(2)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3)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_4、用文中语句填写:(3 分)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2)全文的主旨句是:_ 。(3)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 。(4)揭示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_。5、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比喻_ , “千里马”比喻_ , “食马者”比喻 _ 。 (3 分)146、请写出两个含“马”字的成语。 (2 分) _ _7、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

28、,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_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一说法,启发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9、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_(一)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2 分) 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 骈 死于 槽枥 之间( ) ( )千里马常有, 而 伯乐不常有(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4 分)才美不外见 通_ 含义:_ 食之不能尽其材 _ _通_ _含义: ;_ _通_ _含义: 其真无马邪 _ _ _通_ _ 含义:_3、.翻译下面的句子。 (2 分)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29、、.归纳文章第 2 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2 分)(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3 分)一食 或 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 其 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 等 不可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其真无马邪? 3、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4. 第 3 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2 分)(三)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1 分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15A

30、 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4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_将人才比作“_” ,而以伯乐喻指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2 分) 5、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3 分) (四)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4 分一食或尽粟一石(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力不足。 ( ) 食之不

31、能尽其材。 ( ) 2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 (2 分)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安求其能千里也? 4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2 分)(五)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2 分)2下列句中斜体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A.一 食 或尽粟一石 食 之不能尽其材 B.故 虽 有名马 虽 千里

32、不敢易也C.世有伯乐, 然 后有千里马 屋舍俨 然 D. 大道 之 行也,天下为公策 之 不以其道3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1)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4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六)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16或: 食: 等: 2、翻译下面的句子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 分)3、在作者看来, “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2 分)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七)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 分)安求其能

33、千里也 食之不能尽其材2、解释下面斜体加粗词的意思。(4 分) 是 马也( ) 食 马者( ) 策 之不以其道( ) 一食 或 尽粟一石( )3、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虽有千里之 能 安求其 能 千里也 B 其 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 其 道C鸣之 而 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 而 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 之 手 学而时习 之4、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 “不识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做。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八)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 分) 。(九)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20 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 分)祗( ) 骈死( ) 策( )之不以其道( ) 执策( ) 而临( )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17(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3、请写出 4 个含“马”字的成语。(2 分)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