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4 ,大小:7.42MB ,
资源ID:1121638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2163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高考必备).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高考必备).doc

1、- 1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汇第 1 讲地球1、 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微观:水金地火(类地行星) 、木土(巨行星) 、天海王(远日行星)()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它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有液态水;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 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

2、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光球:黑子(标志,变

3、化周期 11 年))、- 2 -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 80-500 千米高度)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 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夹()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快,南北纬 60减为赤

4、道的一半。南北极点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线速度计算公式 V =1670 千米/小时COS(其中 为纬度)。角速度(除两极为 0 外,各地相等 15/h) 。注意: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角速度一样()周期:恒星日(23 时 56 分 4 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 时,昼夜更替周期)注意:同一颗恒星在天空中同一位置观测的时间,每天提前 4 分钟,15 天提前 1 小时,一个月提前 2 小时;亦即每个季度天空同一位置的星座是不同的。()意义:昼夜更替 (周期小时,一个太阳日)地方时(不同经度地方时不同) 。经度差时间分钟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例如:与河流侵蚀岸、堆积岸的关系,与河流

5、建港的关系,与三角洲的发展关系。【注意】: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缓坡岸;凹岸是侵蚀岸,陡坡岸。右图中的D岸侵蚀最厉害;A岸比B岸侵蚀厉害。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北极不动,在北半球,角(仰度)所在纬度。地球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形状(因赤道离心力较大,向两极递减)6、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 0 度)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 18:00- 3 -7、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晨昏线与经线交角=直射点纬度8. 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9、时

6、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 区时差时区差(同区减,异区加) 10. 世界时:以 本 初 子 午 线 ( 0) 时 间 为 标 准 时 , 也 称 为 格 林 尼 治 时 间 或 国 际 标 准 时 间 , 也 是 零 时 区 的 区 时 。11、日期分割:0:00 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或称“新一天” ,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或称“旧一天” 。若 0 时经线为西经度,则新一天大于一半;若 0 时经线为东经度,则新一天小于一半;若 0 时经线与 180经线重合,则全球处于同一日期;若 0 时经线为 0,则新旧一天各占一半。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

7、完全经过 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即自西向东越过 0 时经线日期加一天。13、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 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实例:太原:技术力量强; 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14、地球公转 ()速度:1 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 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的更替 五带的形成 15、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

8、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纬度与所求点的纬度差)()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为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为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4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楼房间距越大。()正午太阳高度(H)因纬度而不同:同一时刻,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H就越大。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H 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H 达最小值。 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H 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H 达最小值。春秋分

9、时:太阳直射在赤道,H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注意:等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以直射点为中心,呈同心圆分布。昼半球的中心点是直射点(7)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所在的地区,并进而判断该地区的其它地理特征。计算楼距。为了使楼房底层获得充足

10、的太阳光照,一般来说,纬度较低的地区楼距较小,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大。解题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年中最小的正午太阳高度) ,并计算影长。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向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背阳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纬度、气候、地势高低16、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5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

11、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如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3.219.23) ,北半球的昼长夜短,此时北半球夏半年。9.23-次年 3.21 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如北半球:12 月 22 日最短,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3 月 21 日昼夜平分,6 月 22 日昼最长。之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渐短,12 月 22 日昼最短。()南北回归线之外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在同一天出现;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长=夜长。17、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北半球

12、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北京上海广州()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 。如海口广州上海18、昼长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 小时夜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 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 6:00()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 24:00夜长/2) ;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 18:00 19、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出现昼夜现象()地球自转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倾斜着公转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13、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6 -()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21、太阳直射点()地球上每时每刻,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正午 12 点

14、;()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H = 90。()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零。()太阳直射点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面) 垂直。()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太阳直射点所在 纬度数,与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最北界限度数之和互余。例如: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与地轴的夹角=极 点的太阳高度=90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的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极昼区域内任 纬度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值最小值)()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3.219.23:太 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15、西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 9.23次年 3.21: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适合于南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终年在正北方向;物体影子指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南方向;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北侧,正午太阳在其正北方向。8090直射在 10S7090直射在 20NACB D ACB D- 7 -22、四季的划分:()我国传统划分:以“四立”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欧美的划分:以“二分二至” 分别做为相应各季的起点。(

16、)我国气候统计和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划分:3、4、5 月春季;6、7、8 月夏季;9、10、11 月秋季; 12、1、2 月冬季。()按气候含义划分:候平均温(即连续天的平均温): 为夏季,为冬季,为春季,为秋季。23、典型的季节现象时间季节地理现象北半球夏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正午太阳高度6 月 22 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12 月 22 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8 -昼夜长短 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等温线 陆地等温

17、线均向北凸出,海洋相反 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气压带、风带 随太阳直射点北移 随太阳直射点南移雪线 雪线上升 雪线下降北印度洋洋流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我国的降水 夏季风影响,降水多 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干燥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

18、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 、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干旱、暴雪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较多 较少第讲地图- 9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除 0和 180经线外

19、,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 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 往东至 160E 为东半球,20W 往西至 160E 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小于 20W,小于 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 20W,大于 160E。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 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 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

20、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15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16.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

21、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 (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 。若: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10 -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 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17.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纬度相差 1= 实际距离相差 111 千米;某纬线上的经度相差 1= 实际距离相差 111 千米cos. (注: 为纬度数) 。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18.赤道上: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 ) 。赤道

22、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经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 、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 、刚果(布) 、刚果(金) 、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 (新加坡在赤道附近)第讲地球上的大气1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包括由地核、地慢、地壳组成的内部圈层和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组成的外部圈层。() 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地核的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内核为铁镍固体;地慢为铁镁固体,地慢上部的软流层为岩浆发源地;地壳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地壳

23、上为硅铝层,下为硅镁层;()地球外部各圈层的特点:大气圈高度愈增大气密度愈降;水圈由液、固、气三态组成,连续而不均匀分布;生物圈与地壳、大气圈、水圈交叉分布且相互渗透,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命最活跃的圈层。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1)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地震波分 类 所 经 物 质 状 态 传 播 速 度 共 同 点- 11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 分界面不连续面;地震波分类及特点(3)划分:以两个不连 续面(莫 霍 界 面 、 古 登 堡界 面 ) 将 地球的内部圈层 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4)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 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全部由岩石构成,是构成地貌、土壤的物质基础,提供各

24、种矿产资源。岩石圈与其它三个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3.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1)大气圈的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大气,而且还是生物生存的保护层等,对人类有重大作用。(2)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各种成分的环境意义:低 层 大 气 组 成 体 积 ( ) 作 用N2 78 地 球 生 物 体 内 蛋 白 质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O2 21 人 类 和 一 切 生 物 维 持 生 命 活 动 所 必 需 的 物 质CO2 0 033 绿 色 植 物 进 行 光 合 作 用 的 基 本 原 料 , 并 对 地 面 起 保 温 作

25、 用干 洁空 气 03 很 少 能 吸 收 太 阳 紫 外 线 , 对 地 球 上 的 生 物 起 着 保 护 作 用水 汽 很 少 产 生 云 、 雨 、 雾 、 雪 等 天 气 现 象 ; 影 响 地 面 和 大 气 的 温 度固 体 杂 质 很 少 作 为 凝 结 核 , 是 成 云 致 雨 的 必 要 条 件(3)总的说来,自然界干洁空气中各部分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能够改变大气各种成分的含量(特别是微量气体,如 2CO、臭氧的含量的变化)。当前,特别引起人类关注的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和臭氧含量减少的现象,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纵 波 (P)

26、 固 体 、 液 体 、 气 体 较 快地 震 波横 波 (S) 固 体 较 慢都 随 着 所 通 过 物 质 的 性 质 而 变化不 连 续 面 地 下 深 度 波 速 变 化莫 霍 界 面 33 千 米 处 (大 陆 部 分 ) 该 面 下 , P、 S 波 速 都 明 显 增 加古 登 堡 界 面 2900 千 米 处 在 这 里 , P 波 速 度 突 然 下 降 , S 波 完 全 消 失- 12 -4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的基本特点:(1)大气层虽然有数千千米(一般认为有 20003000 千米) ,但其质量的 3/4 以上却分布在离地面十几千米的低层。依据各大气层温度(如图 5-1

27、) 、密度和运动状况,我们可以将大气层分成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2)大气层的基本特点见下表:垂直分层 高度分布 主要特点 原 因低纬 1718km中纬 1012 km对流层高纬 89km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 100 米降低 06;对流动动显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烈;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着。平流层 对流层顶到 5055km 起初气温变化小,30 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臭氧吸收紫外线;上热下冷;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高层大气对 流 层 顶 到2000 3000 千 米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

28、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5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13 -()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直接的热源。()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所以,大气热力环流是需要阐述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

29、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图等。6.大气热力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层时,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平流层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是有选择性的。又由于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部分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因此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是很少的。(2)大气对地

30、面的保温作用: - 14 -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人们把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大气的保温作用。据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8,实际为 15。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面温度提高了 33多。(3)太阳辐射透过地球大气到达地球表面,在地面和大气之间进行一系列能量转换。如上图,其过程包括: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而削弱,只有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31、。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向外释放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而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应用: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层阻挡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气温低。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蔚蓝色的?这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蓝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气分子散射。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为什么是明亮的?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将太阳辐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黄昏虽然看不见太阳,但天空仍很明亮。霜冻为什么出现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气温低)?- 15

32、 -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气的保温作弱,地面热量迅速散失,气温随之降低。沙漠地区(晴天)为什么气温日较差大?沙漠地区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强。()全球的热量平衡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全球热量平衡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第一、全球每年平均气温比较稳定,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第二、人类通过改变大气的组成或改变地面的热力状况,可以影响大气的热力作用过程,从而改变局部地区甚至是全球的气候。例如:人类向大气中大量

33、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得大气热量的收支失去平衡,导致热量平衡失调,全球变暖;人类改变地面状况(植被覆盖状况、水域面积等)可以影响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和改变地面辐射,而使局部小气候发生改变。()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 ;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时间分布:()气温的日变化: 太阳辐射 地面温度 大气温度最大值正午 12 点(H 最大)午后 1 点(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午后 2 时左右(热量由盈余转为亏损的时候)- 16 -

34、()气温年变化:(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9、气温的空间分布:()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气温的水平分布:纬度分布:气温都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在南北半球上,无论 7 月或 1 月,这是一般规律,低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说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气温变化不大。南半球海洋比北半球广阔得多。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北半球同一纬度上,一月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月

35、份正好相反) 。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气温比海洋低,夏季大陆气温比海洋高。 【记法】:一陆南凸;高高低低。7 月世界最热在北纬 20-30的沙漠地区。1 月北半球最冷在西伯利亚。世界最低温在南极洲大陆上。 10、气温年较差:()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最小值 夜 日出前后太阳辐射 大陆 海洋最高值 6 月 7 月 8 月最低值 12 月 1 月 2 月- 17 -()气温年较差低纬小,高纬大(低纬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高纬相反)()注意: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纬度(纬度低气温高,纬

36、度高气温低) ;地形、地势(海拔每升高 1000 米,气温降低 6。 ) ;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植被状况) ;天气状况(白天晴天比阴雨天气温高,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 。11.热力环流(1)概念: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2)形成:冷热不均(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 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3)理解热力环流应注意的问题: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 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通常所说的高气压、低气压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气压高低状况。比较气压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进行比较,垂直方向气压下面高于上面。等压面是空间

37、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等压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因其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判断气压高低,既要考虑高度因素又要结合等压面的凹凸状况。()大气运动在生活中的运用: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 ,形成“海风” ;夜晚情况正好相反,空气运动形成“陆风”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 18 -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城市风:由

38、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5)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作用力 概 念 方 向 大气运动与等压线的关系摩擦力 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作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与风向相反在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气压梯度力相平衡

39、时,风向斜穿过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地转偏向力由地球自转产生的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力与风向垂直在未受摩擦力影响的情况下,当地转偏向力增大到与气压梯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沿垂直于等压面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 风向与等压线垂直,在自转的地球上不存在- 19 -从热力环流可以看出,冷热不均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使得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从而促使大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由此可见,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要认清影响风向的三种力的相互关系。不同情况下风向特点:地面风向与等压线

40、斜交,空中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2、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13、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14.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

41、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15、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2)风向与等压线关系: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 A 点的风向及其受力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0 -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16等压线图的判读(1)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情况。(2)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

42、基本形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3)判读规律: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低压中心 (中心为上升气流);高压中心 (中心为下沉气流);高压脊(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脊(脊线);低压槽(线)类似于等高线图中的山谷(槽线)等压线的疏密程度:(决定风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在等压线图上判定风向(任意点)和天气形势:.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如下: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用来表示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右或向左偏

43、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过该点的风向。以北半球为例如下图: .天气状况: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向、气压等指示。a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 21 -b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c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17.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1)大气环流: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调整全球的水份和热量分布直接控制各地气候类型的形成。(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地面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

44、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循环图气压带、风带(水平分布) 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 (“北撇南捺” )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窗口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窗口要避开东北方向。- 22 -()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 降水多少与类型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为主 多对流雨为主副热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大陆东岸例外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 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为主 少()由于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引起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45、。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3 -18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海陆分布下气压带、风带特点:南半球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优势北半球气压带断裂成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季风环流.概念:风向在一年内随季节有规律地向相反或接近相反的方向变化。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东亚季风最显着的原因:位于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海洋太平洋,海陆热

46、力差异最大。.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对比: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地区季风的影响:季风的共性特点:雨热同期;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易有旱涝灾,宜兴修水利。 东亚的两种季风气候及各自分布区(以秦淮一线为界) ;各自气候特点 “南亚撇 东亚捺”- 24 -A-温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北季风区;冬干冷;夏湿热

47、 B-亚热带季风气候:秦淮以南季风区;冬温和少雨;夏湿热 C-东亚两种季风气候的冬夏季风风向相同,成因相同 D-注意季风区城市工业布局中大气污染企业的分布(盛行风的垂直郊外) 。E-季风区是世界上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地区 19、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雨带的移动:春末(5 月) ,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 (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 月) ,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准静止锋) 7-8 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 (反气旋) 9 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25 -()雨季: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48、;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 ,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 ,造成北旱南涝.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0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3)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天气注意: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1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低压或气旋,高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分类 概念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