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9 ,大小:288KB ,
资源ID:1118653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1865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王绵之方剂学讲义.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王绵之方剂学讲义.doc

1、总论什么叫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的基础上,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也就是定量,通过一定的规矩,配伍组合,规定剂型,说明服法,这是方剂的一个主要精神,这个概念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的。一 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方剂的形成发展:方剂形成很早,具体是何时,何人所为,尚不能查。从历料上看,方剂的发展至少在周以前,在发展药物治病后,积累经验,从单味发展为多味治病,在多味治病中逐步摸索出一些东西,知道了如何配伍治疗最好,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方剂形成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知识、工具,才能有方剂的产生,从生食到熟食,有这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周休礼记 “君有疾饮药,臣先

2、偿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偿之” 。可见当时已药煎后饮用,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药有无毒性,尝不明了,故先用人偿之。 史记仓公列传及流沙阴简中见出有方,如长桑君教扁鹊以“禁方” ,禁方乃自己的积累的方剂,不轻易传与人,扁鹊治病人假死时,用了“八 ”之剂和煮之,说明当时方剂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也有一定的道理,证明这些方不将药物草率的堆切,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目的,更主要证明了这一问题。在内经中,关于治疗原则、方法、方剂配伍组合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记载,说明到了内经时代,方剂的理论已经成熟了,此处成熟并不意味完善,从开始到定形,已经把它当中经验的东西抽取出来,总结成为比较有系统的理论,所以说它是成熟的,在内经

3、虽只记载了十个方,但这十三方还是相当原始的,有的还是单味药,有些方用药简单,从此可能会疑问,理论发展到这样地步,为什么没有方?因为古代著作,从汉书艺文志中看出,它是分开的。 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 314 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 ,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应特别指出的是,仲景方有它的特点,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强,换一药便是另一方名,加减一些剂量是另一方名,证有所不同,方便有了改变,而经过后人的研

4、究,这些方的配伍当中,有相当的经验和道理,从方剂来说,它的立法、用药非常精练、严谨,针对性强,为我们后人学习和研究方剂提供了很宝贵的东西,后人不仅尊之为“医圣” ,而且称其书为“方书之祖” 。从发病原因分析、探讨,对病因病机,隋代的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侧重谈病的发生、特殊症状,由于这样的发展,促进了临床各科的发展,促进了用药物治病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方就更多了,这是一方面,另一个是到了后来,在这些方书里有一些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是海外来的,如婆罗门,它不是咱们的名字,是南洋的,由于交通的发达,中外的交流,各种各样的文化、物产,也扩大交流,包括了外来的医药药方。在祖国医学的遗产中,包括了一个部分是吸

5、收了外来的东西在里面,在这些外来的东西不是拿来的,而是融合起来的,是融合在祖国医学的系统里面,很明显,不仅善于吸收,而且善于有机地将其融合要一起也是中医的一个传统。唐千金要方 千金翼方将他们能收集对的,经它们的选择加以分类整理,另外引用历代著作的理论, 内 难 伤 金匮 巢氏病源等加以论述,还有一些他们自己 的,是现在可以看到的专门的方剂书籍,当中可以看出用药的精神与伤寒没有太大的变化, 伤侧重用辛温, “寒为阴邪,伤人之阳,保护阳气” ,用温热,这是现在可以看到的, 伤的六经辨证,辨证论治,有理到法,从法到方,从方到药,理法方药全了,而这里着重谈方,这是主要的方书。 肘后方比较简单,用药基本

6、上跟伤精神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治疗表证,但已经用清热药与其配合,也开始有了一些清热解毒的方剂。从这里可以看到用药的发展,结合药物的发展,由于治疗中积累经验,由于药物的不断发现,使用药物的增多,使用药物的方法理论更加发展,到这时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方剂的形成发现,也有个“风格”的变化,最明显从宋代开始,习惯上讲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另外还有对药物理论的研究,从宋开始,对这个问题比较重视,从张元素开始研究,过去说药物的性味、归经、功用,但它为什么产生这些功用,为什么能归经,对这理论的阐发从宋开始。宋时战乱多,生活不稳定,病的情况比较复杂,对人体的影响也有了不同的变化,还有就是宋封建统治阶级对这也比较重

7、视,知心民众,实质上是为了长生,讲究炼丹、服石,同时收集了民间各种有效方剂。从宋中叶开始,将药材作为封建统治的专利、专卖、垄断,随着医学的发展,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在这样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从整个医学的发展中,方剂也得了相应的发展,而由于方剂的发展,又促进了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的发展。在医疗实践中,方剂的发展使得方法更多了,在这时期,辛凉解表的方剂开始形成,表里同治的方剂比较多见, 伤仲景是先表后里,是非常严格的,表证先需解表,张也提到表里同治,辛温加辛凉的问题,如加石膏等,但这些方面的应用比较少,不像在宋代比较多,不仅是辛温与石膏等的配伍,而且发现的药物增多,也开始用辛凉解表的药物治疗,由病

8、理、人的体质、人们对病的认识的深入,在用药上看起来味数多了,但它的主治配伍还是比较严格的,不是随便的加减,它还是有机的配伍,药多理不乱,由于对疾病的认识深化了,考虑的面比较全了。宋开始对过去的方进行了理论分析,成无已对伤寒进了解释,在伤寒明理论中讲了 20 多首方,完全用内的理论来解释,说明这方为什么能治这病,这方为什么这样组成,它的配伍的道理是什么,它内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联系有什么东西作了一些说明,从这以后方剂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更加广泛了,对方剂理论分析的书籍多起来了。宋以来的方书多,不单是时代性问题,也由于印刷术的进步,书流传的比较多。另外,促使方剂的发展还有一个原因是温病学说开始萌芽,

9、方剂的治疗方面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在温病当中强调的是阴液,特别强调的是救阴液、保阴液,与伤保阳气不同,保阴液并不是否定保阳气,救阴液也不否定护卫气,只是侧重面不所不同,由于接触的病接触的具体情况,具体实践的对象不同了,所以强调的侧重面不同了,正因为这样,促使了方剂的进一步发展。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学说当中,有它独特的发展,刘河间善用清热,他研究内结合当时的实践,认为病机十九条不出一个火字, “六气皆从火化,皆从热化” ,主张用寒凉,用寒凉并不等于它不用别的药物治病,而是他有用寒凉治病中他在自己独特的经验,从理论到实践他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就是在理法方药都有特长,如地黄饮子,不仅是寒凉的问题;张

10、子和主张用汗、吐、下,人称“攻下派” ;李东垣主张调脾胃,从脾胃立论,侧重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后天为本,认为人的饮食亦为气血,人体的营养从脾胃而来,先天所有的东西很有限,而人所伤,脾胃为主,创立了脾胃学说,同时创立了许多方,具有代表性的是补中益气汤,也就是在临床上提出的“甘温除大热”的问题,这对后来治疗内伤杂病影响很大,在这个学说上确有成就,除此之外,他也擅长治外科病;朱丹溪特别强调相火,他对相火的研究比较深,强调“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一水不 二火(君相二火)或五火(五脏之火) ,主张滋阴降火,与其说其为滋阴派,不如说其为降火派,用一黄柏就是大补阴丸,从这一角度,他认为降火就是滋阴。四家各有

11、特点,但本身的学说独特于一个面,并不局限于这一方面,它整个是从内 难开始,到后世的一些著作,对药物的研究,四家学派的产生跟当时的药物研究有很大的关系,对药物的分析,比以前来说更加细致,这就给后来留下有用的东西。就是他们的学术之争,如果用得不恰当,也会造成一些坏处,偏执一见,在临床中都是错误的,我们要辨证论治,不能证病跟学派来生、按我的擅长来生,而应根据病人的病来分析、来治疗,对四家要有正确的认识,把其长处结合起来,不能抓一家,否定其他家,而就其本身的学说,也不是完全完整的,特别刚才提到的丹溪的降火滋阴的问题,张子和汗吐下三法,他认为治疗以攻邪为主,邪去正自安,实际上三法包括很多内容,常超出此三

12、法的内容,正如我们讲八法,细分很多法,只是归纳起来而已,简单理解是不行的。自宋以后,方书更多,论方剂理论的书如医方考 ,对伤方阐述的医家也很多。历史上最大的方书是普济方 , 本草纲目方剂也很多,它不仅阐述了一些方剂理论,对药的解释中论到方的理论。方的理论在内经里很多,有一些是治则、治法,过去在名词上没有区分,现在我们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治则指治疗疾病当中都必须遵循的东西,如在基础理论中,治病必求于本,正治、反治、标本、因时因人因地制宜,这些不管治疗那一个病,都需以此为原则来加以考虑。治法是针对具体证、具体病来进行的,法可分很多,*下有许多小法,把汗法说成解表法还是不恰切的,汗法中有许多方法来

13、发汗,在内中就有不用药物的发汗法, “渍形以为汗” ,可能用热水,可能用药煎,对虚人感冒,补中益气汤方歌中, “阳虚外感此方施” ,通过扶正的途经治疗,现在有扶正解表,法有大有小,法针对性很强,有具体的对象,治法与所辨得的证应是相对应的,表证解表,表寒辛温解表,表热辛凉解表,是对应的,气虚外感,则益气解表,阳虚外感助阳解表,再小的一个方子都有它的治法;也可以包括几个法在里,泻下救阴时用大承气汤,黄龙汤既益气又补血,既有人参,又用当归,是补法加泻法。到了后世,邪实正虚可用扶正药加入,加用益气养血药,也可用清热滋阴药,或者益气滋阴同时用,这是从伤三承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感冒,表证固然有典型的表

14、寒表热证,表寒用辛温,表热用辛凉,可是也有一些由于人的生理条件不同,自然条件不同,往往在疾病过程中不能辨是表寒或表热,因此在用的时候当寒热相配,而在伤寒中用麻黄,桂枝,或者大青龙,那里没有一种辛凉解表,而现在大青龙等用的少,是因为其他的药丰富了,这些问题说明方剂是发展的。经方、时方的问题。对经方,一说仲景为经方,一说唐以前的方为经方,对此了解一个概念就行。自唐以后用药的风格,随药物的丰富,理论的提高,疾病的变化,开始不同,各有所宜。方剂理论,在内里很多,有的是治则,有的是治法,专门对一个方剂进行理论性解释始于成无已在伤寒明理论中把 20 个方作了细致的理论性的论述,这可以说是方剂理论著作的第一

15、篇,从这以后逐渐多了。对伤证所对应的方也多了,对这也有了争鸣,实际上也就是方剂的发展。 医方考专门解释方剂,针对证解释方,有其特点,也有不足之处,同样的方可用于不同的证,可以说是异病同治,实际上用于不同的证、不同的人,它的配伍用量、配伍的君臣佐使上总是有所变化的,吴昆在后一问题上说明白的,在前一个问题还不够,从这儿开始可以说是方剂发展过程中的又一次飞跃,加强了方剂的论理性,是把方剂的配伍组成,从理论上说得更清楚。从这以后,便多了起来, 名医方论 绛雪园等,从明以后多,这与历史的发展相应。方书争论最大的难点是方书分类问题,时至今日,仍未解决,从已有的分类方法看,主要有几种。 五十二病方所谓分类,

16、既无顺序,也无分类,到千金 外台既有病科分类,又有脏腑分类, 千金分小婴儿方、妇科、大脏六腑、虚热寒实;按病:伤寒 ,从此方剂分类有了框架,后世分类大体上在此基础上变化。另有分类是按治法,这种分类的书不多,如明景岳全书有古方八阵、新方八阵,用药如用兵,药就是兵,遣兵调将布阵,讲究王者之师,讲究王道,这在中医治病中是一个特色,也是个优势,是根据中医整个理论特点而来的,它不是治病,而是治病人,在从内理论中明确看到,它治的不是机械的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简单地说,中医强调七情为病,与社会发生关系。中医的整体观,人是一个整体,社会自然又是一个整体。中医的特点在于它治疗的是社会人,因此不是以单一的

17、治病为目的,既要治病,还要治好人,不能为了治这个病同而造成另一个病,不能因为治疗这个病,而造成他的生长发育障碍,不应给他其它各个方面造成损害,这 是中医治病的一个基本思路。当然在抢救危重的病证,在治标时,那又是一种情况。但总的来说,中医讲治标不忘本,主导思想是不离开人。如五味子仁可降转氨酶,但从观念的整体来说,也造成害处,就是一停药就反跳,反而比以前还高,加大量可再退,反复几次最后就无效,给其他药治疗也造成困难,对病也是愈反复愈加重,这就相类似如镇痛既止痛,是为有效,但并不是所有使用镇痛剂止痛都是有效的,很明显的阑尾炎腹痛用镇痛剂是危险的,说不定要出医疗事故的,因为掩盖了他的症状;而中医不是这

18、样,辨证审因,而后来论治。张景岳引用王元正的“见热不表热,无汗不发汗,见血不止血,见痰休治痰” ,强调仍是治病求本,讲的是更深一层的道理。我们在临床上治病,已不单纯是科学性的问题,已上升为艺术性的问题,中医处方往往不能统一,在过去往往是一种说不清的怨枉,实际上这正是中医的一个特点,一个优势,内容丰富,方法多样手段各种各样,虽人所掌握的方法不同,但它可达到相同的效果,而临床上辨证后,他要精雕细啄,不仅要对病清楚,而且对人也要搞清楚。过去医时,对此不理解,明明把烧退了还要挨批评,过去讲伤寒病现在讲温病,在看这种病时,不是看你是多快退烧的,不是看这个病的全过程是多长时间,把病治好后 3 个月的情况如

19、何,还要把这个病人原来的病合并治疗,病好以后的身体比以前还要健康。这里着重强调治病不要忘了人,用药不要只取一时之效,治病必求于本,尽管我是针对某一个问题,但不忘他的本质所在,我当前解决的只是一个问题,特别现在内科复杂的病又特别多,我们要逐步解决,总的我们要知道他的本在哪里。八阵是按治法分类,真正的八法,作为分类,象张景岳归纳这么多的方子方书还少,八法很早有人提出来,在注解伤寒论时就有人提,在一些理论性书中已经提到了。要明白一个概念,以法统方并不是指方剂的分类,它是指“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统是统帅,是指导用药。和剂局方是称门,补益门、火门、风疾门等,他也是很难把所有的方剂包括进去,它还是有儿

20、科、妇科,现在成药中还有沿用这样的方法。 局方是历史上国家颁布的成药典,从解放后到 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才有药典,才有中药的药典,宋当时将药典发到各个行政区去,医生按此用药无误,药铺按此配成散剂、丸剂等, 局方特点:其中绝大多数方剂虽然不都是古方,它是通过从各地征集而来,都是行之有效的,缺点是适应证写的比较复杂,甚至带有宣传性质,或者是广告性质。今后在研究方剂时,看局方应注意这一点。但也有一些方子比较荒诞,有一些所谓的怪药如乌鸦等。还有一分类法就是作用的分类法,它既包括了治法,又包括了病因,如风寒暑湿燥火,清热祛炎,清热解暑,痰,祛痰,祛虫,这是跟治法又不完全一样。徐灵胎在灵台轨范中又

21、有一法是通治法。分类难就难在方剂特别多, 普济方就有 6 万多, 本草纲目中也有 1 万多,现在运行教材用这种分类方法,是走过弯路的,一开始在南京编第一本教材时,也不用这个方法,后来又搞了个八法,回过来也不行,因为这门学科,更接近临床,与临床结合紧密,这样以汪昂医方考为蓝本,以便于学习。这里还强调教材用什么方法分类,更适合学习,将来从这出发研究,我们不要想一下子把几十万,成百万方给他们理出一个科学的分类方法。方剂的参考书是非常广泛的,理论散在各家著作中,特别是各人的方子,在他的方子里注重他的思想,并没有给这些方写一个论述,如补中益气汤,他写了很多加减在其中,他并没有把这个方子进行详细的注解,方

22、子治疗的证他也没有去阐述、归纳,该方很好,他的思想也表现得很突出。 纲目一看都认为是一本药书,实质上很多地方是方,如讲麻黄,其下就有麻黄汤,就有它的解释,所以我们深入的研究方剂,就要看这些书,现在活血化瘀的方就有很大的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应用上,活血化瘀在伤就有该类方剂,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着重从活血化瘀着手,如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有些方剂,从它的方名可以知道它的作用,或者它提供的线索,它或者在脏腑分类里,或者在治法分类里,或者在病证分类里。方剂歌诀,从汪昂汤头歌诀 ,歌诀高度概括出方的主要内容,大部分方歌对帮助记忆有一定好处,但他不代表方剂的全部内容。方剂学是从有了学院以后才提出来的,既然

23、有了“学”就要有系统的理论,这里的知识很多,但很散在,如何进行理论系统化,在编第一部讲义时开始把基本理论系统化,所以说“方剂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方剂不是药物的随意组合,而是有目的的、有理论指导的配伍,通过配伍组合以后,这些药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它不是药效的相加。重视方剂更好的提高,提高不仅是为了方剂学的本身,而是为应用,通过提高,对新发现的病要提供有效的方剂。如肝硬化,类似它所处的阶段和它所出现的证,以及它后来的发展,直至肝硬化,或继发肝癌,中医都有类似的记载。现在艾滋病更是这样,它所涉及的问题我们从中医角度考虑,以及现在西医疗效,我们相信会找到一个方法治疗,我们知道它是一个获得性免疫

24、缺陷性疾病,从病因病源学说上来说,刚刚对其进行研究,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有什么特性,有什么规律,有些人可带病毒若干年不发病,有些人发病很急,但从我们中医治病毒性疾病来看,如果它合并细菌性疾病,并驾齐驱,运用抑制病毒的方法。和中医治疗一个病,方法有不同,该病就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现在通过好多药物证明,能够提高人体的自身免疫力,从这两个特点来说,治疗艾滋病会有办法的。我们既要研究它的病,又要研究它的药,怎样来配伍应用,治法与方剂要引起大家重视。五行学说,用以阐明脏腑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个关系非常复杂,又不能单纯用相生相克来说明,于是又有了反侮,来补充,若不懂其中道理的人便问:一会正的,一会反的

25、,到底谁对,可是现在开始发现,肺不仅是呼吸系统,也不仅仅是循环系统,它有内分泌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内。我们要不断地发现问题,而我们过去讲脏腑之间的关系用来治疗,不仅是实则泻子,虚则补母,还可以隔二隔三,你可以补后天,我可以补先天,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其效果是殊途同功,要完全解释其中的道理,还要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还有很多道理有待科学的进步方可解释。经络已被证明与过去画的图相似,有些理论按照原来的说法,证明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东西,我们暂时就那么认为,这里指的是真正的东西,如气功,鱼龙混杂,但真正的气功,它确实有效,象用气功带功麻醉进行甲状腺手术等。原来有十种,后来有“十剂” ,后世有发展,有的加成十

26、二剂,十四剂,甚至加成二十八剂,这种分类方法在方书中很少,只是陈修园医方妙用 时方歌括用的十二剂,他只是归纳一部分方剂,这种分类争论很多。汪昂分类方法比较好,但也有问题,有的方剂分在两类里,如补益剂有了,又放在理气剂里,这种分类方的方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有的方不是针对单纯的病证,往往有的方包括了几个方面,分类时可放这儿,也可放在那儿,方剂放在这儿合适,要看它的病理的解释与剂相合 是可以的,相同的方剂放在不同的章节,具体如礞石滚痰丸,是可放在泻下剂,也可放在祛痰剂里,该方特殊在有泻下祛痰的功用,针对食积和水饮这样的病证,在学习中概念必须清楚。为什么要单独成立一门方剂学?方剂学研究方剂,实际上它

27、涉及理、法、方、药,四者是合在一起的,它是辨证论治当中作为论治的工具,整个辨证论治的结局是落实在一个方里,与各个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它又有不同之处,方剂学主要是讲治法与方剂的,讲这些又不能离开辨证,又不能离开药,实际上它是以法为纲,以方为目,通过方深入地探讨方所涉及的证、所涉及的药,证就要讲病因病理,药就讲药理,方证要分析清楚,要把药理谈清楚,谈药理就要把药的配伍以后的道理讲清,这里就看出它跟中医基础课程,跟中医的临床课程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医基础理论是它各自的系统来讲证,分析其病因病理,以藏象经络学说为基础,方剂中讲证,不按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讲,证它涉及几个方面,风寒感冒出现咳嗽时,落实在

28、肺,又要涉及皮毛、营卫气血,在这里分析证时,就把整个东西联系起来,突出它的病。另外,诊断讲脉、诊法,在这里要综合起来,脉浮为在表,舌黄,脉是数是缓,是结代,要与证相合,这与诊断又有不同。药的差距又太大,中药学要每味药全面讲清楚,性味、功能、归经、主治,还要讲配伍应用的问题,附带还要讲形态产地等问题,是每味药的基础问题,而在方剂里,用药首先不是用它的全部的功能,特别是通过配伍以后,突出了它某一个方面的功能 ,加增了某一方面的功用,或者是取其用而弃其性,或取其性,这里不仅讲药的理论,只要药的一个方面,而要讲药与药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药所组成的方为什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临床课比较,临床课是按科,按

29、病,按证来分,如内外妇儿五官等分,每科都有其病,着重于病的系统,讲其病因病机、证,更主要讲病的变化,多种类型,有的人病很单一,有的是新病与老病,与体质又有关系,变化之后还有预后的问题,是以病为主讲其发生、发展、变化、归宿,所以它就不可能对方进行详细的分析。讲方剂是为临床课论治阶段奠定基础的,同时在讲理论时,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中药、诊断,而以方剂主治为主,进行综合的分析,在有机联系的情况下作以解释,这就培养了学生学理阶段,不是学问上解决的问题,而且是应用一门学科的问题。必须注意在方剂里分析方、证、药,应该比原来其他基础学科要深入,细致,帮助它深化理解这门学科,应用 这门学科。中医特殊在同病异治

30、、异病同治,同一病或不同病有多个阶段,有不同的变化,只要病机相同,就可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方剂中不是包办了临床各科所用的方,而是在这些常用方中,取出代表性、理论性强的方剂,讲了之后就有举一反三的作用。临床各科所用的方剂也不是治疗该病的所有方剂,它也是举例,只有理解这些方剂,才能举一反三,临床治疗久痹,用独活寄生汤,可内科,有的习惯用蠲痹汤,实际上只要理解独活寄生汤,就能应用它。方剂课应该是模拟临床的教学,讲方就要讲临床上某一病,实际上是某一证,包括了各家各科的学科,又包括了理、法、方、药的几个方面,搞方剂的人就是杂家,凡中医的内容都比较多的涉及到,不了解这些就难了解清楚。二 治法与方剂治法,是方

31、剂学中应该讨论的内容,方剂学不仅谈方剂,而有还应阐明方剂与治法、基本知识与临床的应用规律。治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内经中有关治则、治法的内容,这些内容直到今天仍指导着临床,如五常政大论中有许多制方的方法、治病的方法,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甚者从之”等,热证用清热的方法, “坚者削之”就是现在的消法, “客者除之”指有外邪当祛除,表证根据不同的人,如何除之,可以用解表药除,可以用扶正的药来除,或二者并用,根据病的具体情况而定,或以补为主,或以汗为主。补充一点是, 五十二病方看从方剂的具体内容证实了周末、先秦、秦代、战国,但从内成书的时间,以及内中能如此的总结一些治法理论来说,而到今天还能

32、行之有效,从理论的正确性来说,不知这以前的实践有多少次。可以肯定治法是后于方剂而出来的,上升到理论后,反过来成为指导组成的一个重要原则,必须遵守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条不紊、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组方,治法在指导方剂中,现在在思维上必须认定这个过程,这是个逻辑问题,而是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治法很多,八法只是在张景岳八阵的基础上,程钟龄归纳总结出来的,当然张景岳的八阵也不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因为历代伤的注家总结归纳了一些法,程讲“治病之法,八法尽矣” ,可后面又讲“一法之中,八法备矣” ,从此可看出,八法是归纳出的*,历史上没有对此严格的区分,概念上没有明确。治法是治疗的原则,但它是对一

33、个具体的证的,我们所说的治则是临床任何病证必须考虑的,都必须遵守的,小到某一个方,它也有某一个法,而一个方中,不只有某一小法中一法,就是*也不只一法,汗下并用,汗吐并用,补下并用,每一法不代表一个剂,每一个法的内容分别在几个剂里面,决不能把一个剂当作一个法,解表剂并不完全是汗法,泻下剂也不等于下法,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三 方剂的组成方剂的组成实际上是方剂的配伍,方剂的组成配伍和变化,这里主要谈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组成的原则,一是组成的变化,这里的原则和变化主要是讲药物的配伍。组成方剂前提,总的组方原则是辨证立法,也就是过去讲的“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辨证立法是组方的原则。组成配伍可以产生协同作

34、用,也可产生拮抗作用,还可以减轻或消除它的峻烈之性,制其偏胜,变化中强调量的问题。组成配伍的原则就是讲君、臣、佐、使,破四旧时曾将其改为“主、辅、佐、使” ,但后来仔细考虑用主辅佐使后就缺少了很好的联系,而且与原来许多的名词术语不能相联系,所以五版教材又恢复为君臣佐使。这是借封建统治的政体来说明我们中医方剂的配伍原则,更原始的说法,君不是皇帝,从封建意识来说天无二日,狗无二君,有了第二个就意味着有反抗、造反,可方剂里有君二臣三,君二臣四,并没有谋反之意, “主病之谓君” , 内讲此有两处是含糊的, “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 ,这里没有“佐” ,可以下又没有使,如“君二臣三佐九”

35、“君二臣三佐五” ,可见 君臣佐使还是后来加以总结提练出来的,这些在明理论里提出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出君一臣二佐三使五,药虽众,主病者则在于一物,其它聚集为用,大约相统而制,而后又有更清楚的补充,现在解释是:君药可以叫主药,主病之为君,当你考虑了证、病机,在立法之后如何来体现这个立法,如何达到治疗目的,你必须找出一味很称职的药,符合你的治疗要求,对这个病、对这个证,或对其病因起主要作用,对主病主证或病因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这样作用的药味数是不可能多的,味数一多何者为主呢?病虽复杂,通过辨证总有一个归纳,当前的治疗总有一个步骤,并不是作用越全越好,涉及的范围越大越好,若是如此则说明这个医生心中

36、没数,因此没有针对性,所以主药的味数一般是一两味,很少是三味的,在治疗中总是有主有从,从总要服从主,要服从治疗的主要方面,但用量必须大,用量大,但用量大要注意的是,并不是处方中用量最大的药就是君药,一个药的质地有轻重,以及习惯用量的不同,只是所选定主药在其常规用量范围内用量是大,简单地说麻黄汤中的麻黄与阳和汤中的麻黄量是不同的。治疗的重点就是选药的重点。臣药首先是辅助君药对主病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或是对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是以前面的作用为主的。佐药一佐助君、臣在治疗中有所不足的地方,辅助臣药来治疗兼病兼证;二是佐制君药的毒性或峻烈之性,使其得以消除或削弱,但不是抵消,起相反相成的作用,三是反佐

37、一直没有写得很清楚,该词起于内 , “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 ,反佐就是“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发展而来的,治则中有正治,反治, 内中“微者逆之,甚者从之” ,微、甚是指病、邪,逆指“热者寒之” , “寒者热之” ,从指“热病用热药” 、 “寒病用寒药” 、 “通因通用” 、 “塞因塞用” 。从反治的内容看,表象上是相反,从病因病理看还是正治,如中气虚大便不通,大便秘结,肾气虚小便不通,用补的办法解决,前者用补中益气,后者用金匮肾气,可从本质上讲并没有反,是针对虚证而用补法。治疗痢疾用下法,湿热下注所致小便淋漓不畅,用通淋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也是通法,从本质上讲并没有真正的反治

38、。从反治发展来的反佐,真是用相反的药来作主药,在这里相应地“微者逆之,甚者从者,从多从少,观其事也” ,就是从依时情况而定,服法的反佐, “治热以寒,温者行,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热病用寒药温服,寒病用热药凉服, “奇之不去则偶之,偶之不去则反佐以取之” ,说明病已加重,邪甚了,要采取从治的办法,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从者反之,从多从少,观其事也” ,仅为防其格拒是不够的,它是在病邪发展到相当严重的时候,用针对病邪的药物来治疗,邪与药争,可以产生格拒不纳,如大热用寒药易吐,因此在其中要加一些温热的药物,这是反佐的一个真正含义,有一些情况是与佐治相混淆,反佐用的情况不多,但真正要用的时候,也

39、是非常必要的。还要注意反佐的药不仅要佐,还要有相成的一面, 伤中四逆类的方中加猪胆汗,加人尿、胆汁是苦寒的,人尿是咸寒的,加热药中加之是反佐的,苦寒的药很多,为什么用猪胆、人尿?主要是这两味,不仅用其寒,防其拒纳,还有助于治疗在大剂姜附药治寒病,虽然寒邪特甚,阳气衰微,反过来,其真阴已伤,发生格阳,是阴阳相离的先兆, “阳为阴之使,阴为阳之守” ,只有阴阳相互维系,相互为根,相互转化,才能维护正常,否则相离绝,所以既要治阳,又要适当用一些滋阴的药物,胆和人尿都有一定滋阴养血的作用,虽然是相反的,也有相成的一面。使:一是引经报使,简单就是引经,有时并不特别的用,因为所选的主药,往往与病位所在有相

40、应的选择性,归经就是对人体作用部位的选择性,用现代的述评就是对作用部位敏感;二是调和作用,用中药组成方剂时,常有相反相成的药物,寒热并用,升降并用,补散并用,如何使这些不协调的药物更好的协调起来,就需要调和。在组方中,特别是经方,常有生姜、枣,在桂枝汤中它可调和营卫,跟脾胃之气有关,对治疗慢性病,服药时间长,用生姜可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现经实验证明药中加鲜生姜可以使药中有效成分更易煎出;三是主中最次要的药物,通过它能够更好的照顾病人的全面情况,这在方剂组成中,达到上乘的地步。以麻黄汤为例对方中君臣佐使作以解释:麻黄汤现在演变为一系列方剂,宣肺解表的基础方,开肺气、开皮毛,现在特别用治肺系疾病所

41、致的喘咳,化出了很多方。麻黄汤证是风寒表实证,病因是风寒,病位在表,属表中的实证,表现的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喘、舌苔白薄,脉浮或紧,也可是浮数。恶寒和发热都是主证,寒热并见说明人体为寒气所伤,寒伤人之表,主收引,毛窍闭塞,营卫不和,卫气受肺所主,肺输精于皮毛,肺主一身之气,肺气不足,不能输津于皮毛,肺气不足可能使皮毛开而不合,卫气有虚实,也可能发生病变,麻黄汤证证候在表明寒气在外,毛窍闭塞,卫气不能达于肌肤,不能卫外而为固,不能温养肌肤,寒气在外,毛窍闭塞,卫气不达,阳气内郁而发热, “发热后于恶寒” 。毛窍闭塞,肺气运行失畅,就是肺气不宣,肺的宣发不畅,势必影响其肃降,气逆于

42、上而喘作。肺气输津于皮毛,汗以阳为用,以阴为体,汗本身是津液,通过人体的阳气而输于体外,卫气不得达于外,毛窍闭塞,故而无汗;头痛身疼,说明为足太阳膀胱经为病,太阳经主一身之表,由于阳气为寒邪所伤,不能充达太阳经络,阳气不能上至于头,自然头痛身疼,另外骨节烦痛,是因关节其有起滑润作用的津液, “阳气者柔则养筋,精则养神” ,气血充足,人体功能正常,则神足,神是水谷之精气,骨节烦疼是寒伤阳气,阳气不能发挥正常作用,不能养筋,养神,以上说明该证为风寒之邪伤在表,而人不虚。治则以辛温之法开皮毛,宣肺气,发汗。开皮毛宣肺气使卫气达于肌表,使驱散在表之风寒,自然也就有了汗出,汗出说明肺气已经恢复了它的宣发

43、,卫气能达于肌表。方中用麻黄,作用于肺,具发汗、平喘、利小便之功,肺与膀胱相表里,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而小便不利;肺气逆于上而喘,肺气不宣,皮毛不得开合,故无汗。麻黄是一味肺经药,发散的药,鼓舞人体阳气向上向外的药,所以李时珍说其为发越阳气的药,它既开皮毛发汗,又开肺气平喘,单纯用麻黄,当前的病证所说明内在的病理,强迫出汗,用大量麻黄是可以的,但是会伤害人体阳气,甚至会动血,而且喘说明肺气上逆,而发越阳气的药是向上向外的,正根据这个道理麻黄控制在一定量内;用小量的桂枝温通血脉,散风寒,与麻黄合一者发卫气,一者通营气,营卫相和才能汗出, “阳加于阴谓之汗, ”吴鞠通“以阴津为材料,以阳

44、气为运用”(汗论)二者缺一不可汗出。这样就把麻黄控制在合适的用量范围内,麻桂相合加强了发汗解表的作用,避免了重用麻黄过于发越阳气的弊端,所以桂枝用作麻黄的辅助药,就是臣药。汗出肺气宣,喘自然平,相比较而言,治疗喘证,在麻黄汤证中,它次于恶寒无汗,杏仁就作为佐药,杏仁主要是降肺气,平喘咳,不仅是降,而且它是油质,故而润肺,而其辛苦,还可以解肌发表,就是说有外邪,用其还兼有解散的作用,所以既用麻桂宣肺发汗,又用杏仁麻黄一升一降,降使肺恢复于平和,降就平喘,这里它仅仅是一味佐药。桂枝作为臣药,协助麻黄还解决身疼,其中杏仁既有佐助的作用,又有佐制的作用,佐制就是制麻黄的发越之性。甘草,是使药,其用量最

45、轻,主要是调和药物,麻杏的作用是一上一下,是相对的,用甘草来调和,使其不同的作用,能更好地协调起来,但它也有佐的作用,因为一方面使麻桂相配,利用其甘缓的作用,不致于使其发汗过猛,临床上用发汗药,解表药治表证,只许微汗,不可大汗,这点在伤寒中讲得很清楚,在金匮中有“大汗出,风气去,而湿气独留” ,大汗伤人体之气,人体之津,用甘草可佐制它,甘草本身是补气的,还可以弥补麻黄发越阳气对人体的损害,实际上这两作用归于一点,甘草补中气,中气足可统摄各个方面。这个方剂的组成就是论治的一个具体表现,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在疗效的发挥方面,它是一个质的飞跃,从配伍关系上看出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性,过去认为方剂

46、是药物的排列组合而已,这绝不是简单地排列组合。伤寒共 113 方,从用量、服法到服后的情况都有记载,这是到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同时通过这本书看,也可理解到方剂在中医学中地位和作用,也知道名之为方,其实质是什么,习惯上讲理、法、方、药,方的实质是以理法方药为依据,把理法方药贯穿起来,方剂成功固然因为药物,但它与整个中医学的理论是相一致的,讲辨证论治,落实到治法,而治又落实到方上(指用药物治疗) ,方剂应用于临床,用药物治病,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一个质的变化,从单味到多味,从无理论指导,到有理论指导,这是一个很大的发展。徐灵胎曾说“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失其性,各全其性” ,能改变原来单味药的作用,如何组方

47、,对病人很有关系。青蒿素治疟,是新的成果,是从青蒿里提出的单成分,青蒿治疟早见于外台 ,这里讲的很清楚,绞汁服,用水绞汁。现在提取时发现,加热提取无效,水浸提取有效。治疗黄疸, 金匮认为利用小便,观察小便可知病之进退,用丝帛浸于小便,然后亮干,看颜色,变浅表明病逐轻,变深说明病逐渐加重。外来药的问题,汉时就有南药,比这更早就有,如隋书经籍志中有婆罗门仙方婆罗门药方 龙树菩萨药方等。对外来药、方,我仍要吸收,要消化,变为自己民族的东西,使之更富有生命力。古方的使用都有所发展,如小柴胡汤治疟疾, 后世知道小柴胡可用治疟疾中的风寒正疟,因风寒而起,定时发作。三承气均体现了下法,病在少阴,急下救阴时,

48、仍用三承气,到后世,知道了邪实正虚时,可用扶正药加进去,可加益气补血药,也可加清热滋阴或益气滋阴同时用,这是在伤寒三承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把君臣佐使作为方剂的组成原则,在组成任何方剂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所以说方剂在组成当中有其严格的原则性,首先是辨证立法,然后按君臣佐使来组织药物。方剂在组成当中还有相当强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药物的配伍,君臣佐使是固定的,使用什么药是灵活的,君臣之间的配伍,臣佐之间的配伍是因证而定的,证包括了人、病,为了说明这样一些配伍,我们归纳出有这么几个形式:(一)药味的加减变化。根据病证的变化,可以加减变化,如麻黄汤,减桂枝加生姜,变为三拗汤,看出病以肺为主,风寒不盛,不

49、需要加强发汗的作用,有麻黄即足够了,而麻黄宣肺解表,加杏仁、甘草,生姜是帮助胃气,温肺散寒。生姜入胃经,鼓舞胃气,还可解表散寒、行水;形寒饮冷,直伤肺,肺胃相通,饮寒伤在胃,但可上伤于肺,甘草的用量也加了一些,说明所受的风寒不重,而着重解决于肺,宣肺气,散风寒,表证自然可解。从“三拗”这个名字可看出,本方的作用特点,三药配合一向上,向外,是麻黄,一个向下向内是杏仁,甘草是补益的,三药是拗着的。另外,华盖散,不但邪在肺,而且痰多而“呀呷有声” ,其它症状与麻、三拗相通,内里有痰,痰随上逆而咳,肺气不宣不能排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加祛痰药,加了苏子(降气祛痰) ,陈皮(宋以前用陈皮去白,侧重于行气祛痰) 、赤苓(利湿,有泄无补) 、桑皮(泻肺气利水) ,除痰时为什么提行水,因为肺气不宣时,不能输布津液,津液停聚为痰,肺不宣发,也就不能肃降,不肃降就不能把津液输送到周身,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所以当风寒所伤,肺气不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