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丽的长江三峡,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主讲人:梅 婷,1.什么是河流侵蚀地貌?,2.侵蚀地貌形成中有哪些侵蚀方向?,一、河流地貌的类型,阅读课本,请思考:,1、河流侵蚀地貌,一、河流地貌的类型,(1)概念: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1.视频中河流侵蚀的方向有哪些?,2.各种侵蚀会使河谷(即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侵蚀的作用形式:,观看实验,请思考:,流水侵蚀的作用形式,1.视频中河流侵蚀的方向有哪些?,2.各种侵蚀会使河谷(即河水所流经的带状延伸的凹地)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侵蚀的作用形式:,河谷,向下(下蚀、 下切),向源头(
2、溯源侵蚀),向两岸(侧蚀),加深,延长,展宽,观看实验,请思考:,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展,下蚀,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侧蚀,使谷底展宽,河流向横向发展,溯源侵蚀,下蚀和溯源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侧蚀为主,河谷展宽泥沙河谷横剖面呈“U”型。,(3)侵蚀地貌(河谷)演变:,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加强,下蚀减弱,侧蚀为主,中期:,初期:,成熟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观察以下两条位于北半球的河流1、2、在A、B之间和C、D之间选择适当的位置建港口。(只考虑水流力的方向),A,B,C,D,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A,B,C,D,例:,两条河
3、流的河岸,分别是哪一侧相对较浅:,A岸 D岸,小结:同一河流不同时期的地貌特点:,下蚀,溯源侵蚀为主,下蚀减弱,侧蚀增强,侧蚀为主,河谷深而窄,横剖面呈“V”形,河流弯曲,河谷拓宽,河谷宽而浅,横剖面呈“U”型,溯源侵蚀 下蚀,侧蚀,侧蚀 堆积,拓展:河流的侵蚀作用也可出现在同一时期的不同河段中,V形谷,上游长江三峡,资料:荆江河道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曲折之程度,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中游荆江河段,下游长江入海口,2、河流堆积地貌,概念: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1).洪积一冲积平原,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探
4、究活动:洪积扇形成模拟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洪积扇的形态特征及颗粒分布特征;2、观察并描述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实验器材:不同大小颗粒沙子、书、白纸。,实验步骤: 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3、将沙子自书本的缝中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4、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模拟实验,解读实验,预测结果:,探究活动:洪积扇形成模拟实验,实验目的:1、观察洪积扇的形态特征及颗粒分布特征;2、观察并描述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实验器材:不同大小颗粒沙子、书、白纸。,实验步骤: 1、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2、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3、将沙子自书本的缝中从高处向下
5、缓缓倾倒; 4、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模拟实验,感受实验过程:,1、观察堆积体的形态特征;2、观察堆积体厚度的分布规律(提示:从顶部到边缘堆积体厚度的差异);3、观察颗粒分布特征;4、观察并思考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验结果:,1、观察洪积扇的形态特征(堆积体形状及堆积厚度的分布规律);2、观察颗粒分布特征;3、观察并思考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山前堆积体呈扇形;,堆积厚度距山口越近,厚度越大;,实验结果为距山口越近颗粒越小,边缘地区颗粒大。,(原因:由于缺少流水作用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实验改进探究:,(1).洪积一冲积平原,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
6、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洪积扇,(1).洪积一冲积平原,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一冲积平原,形状呈扇形; 组成物质的颗粒从顶端到边缘由粗到细,特点?,河流的流水作用,侵蚀 作用,堆积 作用,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侵蚀地貌,河谷的演化,V形河谷,U形河谷,堆积地貌,洪积冲积扇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小结:,例:,下图为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据此回答:,(1)河流a、b、c三处与三幅剖面图对应正确的是( ) Aa Bb Cc Da (2)对a、b、c三处所受到的侵蚀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 Bb处以下蚀作用为主,侧蚀减弱 Cc处以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为主 D下蚀作用是a、b、c三河段共有的主要作用,D,A,读下列四幅图,完成12题。,甲,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内力作用 B冰川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流水的堆积作用,例:,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