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35KB ,
资源ID:1112274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1227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吾国与吾民》导读.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吾国与吾民》导读.doc

1、吾国与吾民导读赵光勇我常在想, “中国人”这三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群人?哪些东西,将“我们”和“他们”区分开来?“我们”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状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 ,也是难以回答的,言人人殊。对于外国人,那就更难了。不可否认, “中国”与“中国人” ,对于外国读者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因为,在外国人笔下,既有伏尔泰那样对中国政体的崇拜,也有孟德斯鸠对于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在明恩溥的中国人的气质中,中国人的形象是好面子、节俭勤劳、注重礼节的,外加一堆贬义词:“欺瞒、顽固、智力混沌、麻木不仁、排外、缺乏公共精神” ;而在赛珍珠笔

2、下,中国人虽然有陋习,但勤劳坚韧,热爱生命,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由此可见,要了解我们自己,同时要向外国人介绍中国人和中国文化,难度不小,挑战很大。吾国与吾民 ,又名中国人 ,是林语堂先生的代表作,原书为英文,1935 年在美国出版,书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该书是作者第一部在美国引起巨大反响的著作。该书在为中国辩护的同时,不隐恶,不虚饰,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生存意义与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同时直面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及中国人性格方面存在的问题。图书出版后,获得很高的评价。在赛珍珠为该书做的序中,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不吝溢美之词:“它(吾国与吾民 )的笔墨

3、是那样的豪放瑰丽、巍巍乎,焕焕乎,幽默而优美,严肃而愉悦。我想这一本书是历来有关中国的著作中最忠实,最钜丽、了完备、最重要的成绩。尤可宝贵者,他的著作者,是一位中国人,一位现代作家,他的根蒂巩固地深植于往昔,而丰富的鲜花开于今代。 ”吾国与吾民的成功,跟林语堂先生出色的英文写作能力分不开。林语堂是福建龙溪(今漳州)人,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后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国文系和英文系任教。作为一位中国人,他是在中国社会和文化浸淫中长大的,对于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精神特质有最深切的体悟;作为一位作家,他对于生活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和敏锐感;

4、作为一位能熟练运用英文的作家,他能够将这一切呈现在英文世界的观众面前,向“他们”展现“吾国吾民”的生存状态、精神特质、生活与艺术。他在自序中写道, “我堪能暴呈她(我心目中的祖国)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须他么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 ”吾国与吾民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基本要素” ,其中四章分别为“中国人民” 、“中国人之德性” 、 “中国人的心灵”和“人生之理想” 。这一部分可看作从精神文化角度对“中国人”的白描。下部分共五章,分别为“妇女生活” 、 “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 “文学生活” 、 “艺术家生活”和“

5、生活的艺术” ,着眼于中国人的生活、娱乐和闲暇。在每一部分的开头,都有一个总纲性的导言。在上部的导言中,作者在一开始就点出了自己的写作主旨,即要向友邦人士阐释:中国是怎样一个国家?中国的命运将如何?作者写道,面对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存在” ,侨居中国者,会生出种种带有感情性的观点,或爱中国,或憎中国,但总是感觉“神秘莫测” 。有人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她的高龄,作者却认为,中国虽是一古老国度,仍是具有非凡活力的,有独特的种性和文化,能够“基业永续” ;中国之“大” ,能够从诋毁和宣传、贪官污吏、战争饥荒等挺过来,并对着一切“等闲视之” ,带着笑意,笑意中有“懒于改革的惰性”和“高傲的保守性” 。在

6、作者看来,这种“惰性”或者“高傲” ,是何等动人?从这些语言中,我们看见:作者对于祖国的一颗爱心,从纸上跳了出来。但是,作者对于祖国的爱,不是盲目的。作者没有那些所谓的“中国通”的偏见和高高在上,也没有摩登青年在民族尊严和崇洋心理纠结下的纠结。而之所以能避免后者的纠结,作者认为需要真诚的批评态度,加上精细深刻的观察。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滋养了中国人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认识一个民族的差异,理解一种文化,首先要研究这种文化浸润下的“人” 。而要理解什么是“中国人” ,不能仅仅看英雄豪杰、才子佳人,而要了解无数普通的中国人民。尽管文化将中国人结合成为一个民族,但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在脾

7、气、体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种族性的差异,跟地理有关,跟历史有关。文化的进步某种意义上带来中国人性格的温婉和体力的退化,而豪迈强健的北方民族,周期性地将其新血统混入中国, “异族血胤的混合与文化之交织,即为中华民族所以长存之一大原因。 ”中华民族得以长存,没有灭亡于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其民族的持续力和文化的同化力来自哪里?在林语堂看来,一为家族制度,一为科举制度。家族制度维持着社会的团结,科举制度实现了阶层的纵向流动与人才更新。由于此种更新,特别精英人物“从乡村中来,又回到乡村” ,使得两千年的文明生活,并没有表现出来沉沉暮气,间或有新的增长。可以说,这个老大民族,好像仍处在童

8、年。第二章“中国人之德性” 。在这个话题上,林语堂的笔触是锋利的,内心是矛盾的。他逐一分析了中国人的“圆熟” 、 “忍耐” 、 “无可无不可” 、 “老猾俏皮” 、 “和平” 、 “知足” 、“幽默”和“保守型” 。在分析中,作者对美德有赞扬,对恶行有批评,对一些中性的德性,给与了辨证的分析。读完这一章,读者会发现,乐呵呵的林语堂先生,对于民族的劣根性,也有如鲁迅一般冷峻的眼光。第三章为“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为何?中国人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这一章给出了林氏分析。首先,林语堂说中国人是“智慧”的,但中国人的“智慧”不是西方人专业性的精深知识,而是“笼统的学问” ,是实用之智慧。中国

9、人的“智慧”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世事洞明”和“人事练达” 。中国人的“智慧”往好处说是“清醒” ,不好的说法就是“怯懦” ;中国人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心灵的文雅,还表现为智巧、聪明与伶俐。不可否认,中国人的智力,至少与欧美人士并驾齐驱。谈完了中国人的高智商,林语堂笔锋一转,用“女性型”来描绘中国人“近乎女性的神经机构”:相信直觉、个人体验、敏感性、避免抽象、形象化思维。也许,林语堂想表达的是:中国人是重感性的,与西方人的逻各斯精神形成明显反差。中国人心灵的感性主义,女性化思考方式的“肤浅” ,带来了科学的不发达,也形成了中国人心灵的第三个特质:缺乏科学精神。作者认为,中国人的心灵不适合科学方法

10、的发育,原因是中国人相信感性和内省的力量,不愿意从事刻苦的钻研,中国人的“智慧”也不允许吾们投入到重复性的“呆笨苦役”之中去。第四个特质是“逻辑” 。坊间戏言,有两类逻辑,一为逻辑,一为中国逻辑。其意是指中国人没有逻辑思考的心灵。在林语堂看来,缺乏逻辑思维的原因是中国人不承认有确定的、可证实的真理,如果真有真理,那也是从暗示中、直觉中得出的;而且, “人情”在“道理”之上, “近乎人情”是比“合乎逻辑”更为强大的力量,在情和理之间,中国人走出了一条“中庸之道” 。接下来,林语堂继续谈了中国人思考方式的“直觉”性,天马行空的联想以及由此带来的迷信。此种迷信,是莫名其妙的信仰,还是对生活的戏谑?不

11、得而知。在这一章的最后,作者用“拟想”概括中国人的想象力,中国人用“拟想”在悲愁的世界里寻找美、苦中作乐、享受生活。第四章为“人生之理想” 。中国人的人生目的的价值为何?在林语堂看来,首先是人文主义的,是此岸的而非来世的,是俗世的而非天国的, “它存在于乐天知命以享受朴素的人生。 ”活在当下,活在家庭与社会中,其乐融融,舒适满足。中国人的人文主义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一切学问,皆以人为中心。一切智慧与知识,都是为了让“人”不失为“人” ,都是为了人的舒舒服服地“享其生存” 。中国人的现实主义,是孔教精神之影响。但孔子学说的现世气质缺少了超越性,这个空白被中国的道教所填补,给中国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人

12、文主义、超自然主义和自然主义构成了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国人不走极端,善于在不同价值之间进行平衡,取中道,这便是中国的“中庸之道” 。在“中道”思维之下,也带来了中国人常被诟病的缺乏法治、无纪律、无规则和人情社会。如果将人文主义归于孔子的贡献,那么自然主义的道教则是中国人精神的底色,也是中国人最纯真的人生理想,而佛教以其逻辑和哲学的力量,赢得了学者信徒,以其宗教的性质,为民间疾苦寻找了逃避的去处。书的下半部分,林语堂描绘的是中国人的生活。作者在前篇中国人精神气质、理想信仰以及思考方式的基础上,进而探究中国人的实际生活,包括两性关系、社会和政治生活、文化与艺术,等等。作者认为,家庭是中国人素为看重

13、的,而要了解中国人的家庭生活,则需从妇女的地位入手。在中国,女性是处于从属地位的。这是孔氏学说结的果子之一。孔氏学说要求女性的服从美德和家庭分工角色,到了宋明理学时期,愈发强化了女性“遮掩的生活” 。然在家庭和婚姻中,女性并不像西方人认为的那样受到家庭专制的压迫。从实际生活来说,在笼罩全社会的政治专制的压迫下,将妇女“深藏”家庭、 “贤妻良母”的女性理想也许有可称道之处。中国的女子教育、恋爱和婚姻,有着中国人特有的意蕴。妓女和妾,某种程度上是中国人家庭生活的调剂和补充,但缠足却是老祖宗的恶习,幸好已经被抛弃。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第一大问题,就是公共精神的缺乏。中国的家族制度,是对个人主

14、义的否定,阻碍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和冒险精神。以家族伦理所拟制出来的社会伦理,竟发展出一种“家族的自私” ,或许就是中国人缺乏公共精神的原因。 “家族的自私” ,滋生出来的是徇私舞弊,是人情关系与政治腐败。但家族制度,对于家族成员是保护的、救济的,但与社会的有机团结,却存在壁垒。在这一章,作者还讨论了中国的特权与平等,中国仍是一个身份特权的社会,此种意识“很深地种植于中国人的心坎上” 。但奇怪的是,中国没有固定的阶级划分,阶级之间是流动的。中国有四农工商四个阶层,但阶层之间并无隔绝,士这个阶层被赋予特权并受到礼遇。然而,林语堂对于读书人的态度是尖刻的,说他们是“寄生虫” ,是“破靴党人” 。接下来

15、,林语堂提出了很精彩的“统治中国的三女神”的论述,认为面情、命运和恩典是“中国人经验思想体系中三大不变的定律” 。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 “乡属制度”即为中国式的基层自治制度。中国一直在践行,“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 “垂拱而天下治” ,依靠的是同乡社团和地方自治。中国人对于政府“父母般”的无限信任,将权力托付于政府和圣贤君子。吾们信奉的是“贤能政府” ,结果获得的却是坏分子的政府。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中国所需要的。以法律来监督政府,将官员假定为恶棍,要求政府公开账目开支,否则,中国政府将永远像一家“杂乱无章的公司” 。林语堂对于孔子式贤能政府的嘲讽,对与韩非子法治思想的推崇,在林氏

16、幽默之下,让我们发现了睿智的一面。第七、八章分别为“文学生活”和“艺术家生活” 。在这两章,林语堂用诗性的语言,描绘了中国人的文学和艺术。中国文化既有说教的一面,也有性灵的一面。中国的语言,保证了中国文化传统的持续性,也影响了国民思想的保守性。语言和文字的分离,加大了中国人识字的难度, “变更中国社会的全部组织,更易了中国文化的全部面貌。 ”在接下来的篇幅,作者进而讨论了中国的学术、学府制度以及不同的文学体裁,包括几次的文学革命。在“艺术家生活”这一章,林语堂继续谈到中国文化的特殊气质,中国艺术的“纤细和谐” ,艺术家的“隐逸超脱” 。无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建筑,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含蓄、灵性与技巧

17、,与自然的调和。“倘不知道人民日常的娱乐方式,便不能认识一个民族, ”通过对于中国人娱乐生活的观察,才能真正理解中国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是寻求欢娱的,是艺术性的,表现在一个印章、一件衣服、几块石头堆成的假山、窗外的几株竹子、一份菜肴,中国人都能为之陶醉。中国人是生活艺术的大家,在物质的生活中享受人生的快乐。作者最后再次提到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 ,并以之总结全文, “其对于人生和知识问题的庸常的、非抽象的、切实的态度构成吾们全国的生活和思想的特征。 ”距离 1935 年,时间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今日之中国与中国人,与吾国与吾民中所描绘之中国与中国人,不可否认有着巨大的不同。但是,文化是有惯性的,在这本书中,我们依稀能够看到自己熟悉的东西。一方面,我们很亲切,好像是在照镜子;另一方面,在阅读中,时时会有东西在撞击着我们,让我们时不时停下来,掩卷沉思。这,也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们穿越了时间,在摇动我们的心。(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副教授)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