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题答题技巧,(一)选择题模块 (二)材料题模块 (三)开放性试题模块,基于题型的方法指导,(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信息提炼类,技法:注意材料当中的转折词,强调题干与选项的完全对应,(一)选择题备考策略,比较变化类,技法:比较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变化,重点抓住变化的后一个时间点 。,(2014新课标全国
2、卷文综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程度、限定词类,技法:一般做到“三选三不选:选全面不选具体,选根本不选直接,选本质不选现象。,提高正确率小技巧,1、绝对化用语往往是错的。,(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
3、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C,2. 善于运用排除法。,(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时间错误),A,(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
4、空间错位)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空间错位) D强化物资管制,B,3、偷换概念。,(2012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D,4、缩小或扩大概念。,(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 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 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 D扩
5、大了与东方的贸易,D,(20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逻辑错误) D自耕小农衰退,5. 逻辑关系错误。,D,(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逻辑错误)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A,(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52年,一位在华英
6、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6. 语境不符。,D,(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C,(20
7、13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7. 逆推法。,D,8. 抓住关键词。,(2014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D,(2014全国一)唐高祖李渊
8、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9. 运用图示法。,老 佛 儒 儒 佛 道,C,(二)材料题模块 40题分析,(1)字数特点:平均576字。阅读量大,相当于广东卷两道题的阅读量。 (2)材料类型:材料多取材于经典史学著作,综述性著作为主,涵盖史实、史论、分析。而广东卷主要是史实与现象描述。 (3)设问特点:重视概括和比较能力考察。答案直接来源材料所占比重超过一半以上。问题之间关联性比较强。而广东卷
9、答案直接来源于知识所占比重超过一半以上。 (4)考察内容:考察内容以历史小专题为主,注重小专题的深挖拓展。紧扣现实热点,考察知识有课内知识,有课外知识。,命题趋势分析,(三)开放试题模块第41题分析:,提取信息,说明,提出建议,说明,提出观点,探讨,41题的整体难度明显降低。湖南省数据:2013难度平均得分2.30,2014平均得分2.85,2015平均得分4.25。41题的变化主要变化表现在: 命题立意降低。立意是一道试题的灵魂,反映命题者对教材文本的纵深理解,包含命题人引导中学师生提升学科素养的良苦用心。这道年年创新题却与中学教学有着明显的脱节。历年的第41题,普遍要求学生运用正确的历史观
10、,解析、评价材料观点或现象。今年却是要考生对简短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说明、探讨。 选择了考生相对熟悉的素材。,命题趋势分析,提供了清晰的答题提示。以往的提示要么没有,要么模糊不清,考生茫然,无从下手。今年的试题有三点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者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另外题目中还有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的要求。 答题灵活。考生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选取自己熟悉的观点,调用史实来探讨。论证时考生可以选取同一阶段不同方面进行论证,也可以选择不同阶段的史实进行说明。可以论证其中的1个要素,也可以论证其中
11、的多个要素,甚至可以推倒重来。 材料简洁。全题仅229字。(接地气、大气、底气),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1.了解评价体系,近年来,小论文性开放性试题的高考评分“采用solo评分和采分点评分相结合的办法,从论述和思维两个方面计分”。因此,“是什么”+“为什么”+小结或“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小结的论证模式是完全符合此类试题高考评分标准的。,2.心态平常,沉着自信第41题是高考历史命题改革的“试验田”;多年来,命题人一直秉承“高考还是难一点好”的理念。 3.把握技巧,巧妙突破 (1)题型: 历史阐释题:观点提炼+阐释说明。2013年全国卷。 历史探讨题:观点判断+论证评价。如2011
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两种观点中选其一;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从赞成、反对、片面三种观点中选其一;2015年全国卷。,(2)规避风险,稳答稳扎 就材料中自己掌握史料最充分、最熟悉的一个观点进行论证 尽量不论证逆向思维观点或轻易否定材料中的顺向思维观点 注意史论的时空限制,准确表述完整的历史观点学者提出的某些观点在一定条件下总是有一定道理的,对学者观点进行合理的解读是一个“讨巧”的得分手段。否定式的作答应谨慎,除非学者观点有明显瑕疵,且你的论据确凿。2012年全国卷第41题考生持赞成、反对或另立观点均可,但从作答情况统计看,选择赞成的占88.5%。(3)新史观新视角,客观论证,恰到好处。作为考生,要注
13、重更新史学观念,学会运用新史观解读论证历史,不仅迎合了命制人意图,也往往是点睛之笔。 (4)实战训练,熟能生巧。,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观
14、点:科学技术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改进,利于生产力提高。(3分)论证: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出现了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新式交通运输工具蒸汽轮船、火车的发明,使得各地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3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汽车、飞机等新式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分) 第三次科技革命电子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3分)结论: 综上所述,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科学技术通过改进劳动工具,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从而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水平。,1.亮明观点,2.结合史实论证观点,史实,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