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0 ,大小:5.98MB ,
资源ID:1111554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1155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课件15881.ppt)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人民版][课件15881.ppt

1、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民间俗语: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正因为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所以有句老话: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i)耜(s),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

2、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唐代,汉代,春秋战国,商周时期,原始阶段,发展阶段,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镂车,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具的变化,耕作技术的变化,石、骨、木,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曲辕犁,“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铁犁牛耕(普及全国),(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铁犁牛耕,生产工具:,耕作技术:,农业动力:,石器,青铜器,铁器,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人力,畜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专题一

3、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奴隶社会),“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一、古代中国农业 / 农具的发展变化,铁 制 农 具,耦犁(二牛抬扛),曲 辕 犁,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构造变化,直辕犁,曲辕犁,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图一 图二,专题一

4、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典型例题分析:,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三、贫者无立锥之地,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奴隶主贵族 土地国有制,封建土地 所有制,井田制,地主土地所有制(主体),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

5、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3、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土地兼并问题:,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1)产生原因:,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4、,(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土地买卖的合法性,(3)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统治者往往采取“均田”和“限田”的措施,但 由于地主阶级是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6、封建 王朝不可能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所以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兼并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请你为统治者想想办法,该如何解决呢?,那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做的呢?,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徭役 兵役,(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田赋,地租,土地兼并,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战国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前246年,秦王嬴政采纳韩国人郑国的建议在秦国开凿郑国渠。全长300余里,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7、2、汉代的井渠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3、王景治河,东 汉 王 景,黄河在河套平原,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8、,4-1、灌溉工具的进步,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戽(h)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在木桶、柳条筐系上绳子,两人相对而立,用手牵拉绳子,从低处戽水上岸。,4-2、灌溉工具的进步,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4-3、灌溉工具的进步,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筒车,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汉代,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隋唐五代,明清,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 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宋代,水转翻车,

9、传说,秦,灵渠,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六.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1. 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1)含义:,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等于小农经济,并延续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家庭为生产和生活的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 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六.男耕女织的封建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2)产生的条件:,(3)时间:,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 的发展,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农民不同程度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10、扶植小农经济,1、分工简单,生产规模狭小,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我们该如何评价小农经济呢?,积极性,局限性,2、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4、封建王朝主要财源;,5、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2、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地阻碍着新的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近代中国迟滞不前, 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1)有利因素:,重点难点问题: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2)不利因素:,耕作

11、方式的转变;农用工具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兴修; 自然条件的优越;统治者的重视;劳动者辛勤劳动,地主土地所有制;赋税徭役的沉重; 社会环境的动荡;自然条件的恶劣,七、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1、分散性:耕作方式是小农户个体经营,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白居易朱陈村,( 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的比较简表:)

12、,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四、重点难点问题:,以上图表说明了什么问题?,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地位:,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问题 : (1)计算材料中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的差额?说明了什么?,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含有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8500-283-406-2300-4918-2732

13、-300 -2439 不含2300钱为代役的货币数量:8500-283-406-4918-2732-300 -139,农民作为劳动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生活状况 却是最艰难、最困苦的。,(1)维持基本的家庭生活需要,农妇夜织可以解决全家穿衣问题,并节省在穿衣方面的用钱; (2)换取粮食,用农妇夜织的物品换取一定数量的粮食,补充自己家吃饭或上缴实物的不足。 (3)把农妇夜织的各种织物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卖得货币,缴纳国家的税赋。,问题 : (2)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冬天农闲时,农妇常聚集在一起夜织。结合问题(1)的计算结果,简要分析材料中的西汉农民为什么会采用这种耕织结合的经济形式。,专题一 古

14、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08年广东卷)材料: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济是不是小农经济?,拓展思维,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1、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

15、能已有牛耕,D,2、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C,3、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B,4、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

16、,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安土重迁的思想 A、 B、 C、 D、,B,5、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 材料二 汉哀帝时左将军师丹等提出“诸侯王列侯皆得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毋过三十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北魏均田制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天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魏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对社会经济有什么消极影响?,(2)为解决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材料二中师丹等人提出了什么方案?,(3)材料三又提出什么方案解决这一问题?为什么说这种方案对地主和贵族有利?,(4)上述方案能不能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为什么?,井田受之於公,毋得鬻卖。秦商鞅开阡陌,废井田,遂得卖买。又战得甲首者益田宅,五甲首而隶役五家,兼并之患自此起。民田多者以千亩为畔,无复限制矣。 秦法规定: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再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