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主要化学实验总结实验 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酚酞试液)。打开玻璃管上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杯内液体呈红色。说明氨极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具有碱性的氨水。(思考:如何用只用试管和烧杯做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实验 2: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接近,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当两根玻璃棒接近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这是由于氨水挥发出来的 NH3与盐酸挥发出来
2、的 HCl 化合形成微小的 NH4Cl 晶体。( 思考:NH3 与浓硝酸、浓硫酸靠近时有什么现象?)实验 3:在试管中加入少量 NH4Cl 晶体,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不久,在试管上端的试管壁上有白色固体附着。这是由于受热时,NH4Cl 分解,生成 NH3 和 HCl,冷却后,NH3 和 HCl 又重新结合,生成 NH4Cl。实验 4: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NH 4)2SO4 和 NH4NO3 固体,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10%的 NaOH 溶液,加热,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加热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体产生,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湿润的红
3、色石蕊试变蓝。说明(NH4)2SO4 和 NH4NO3 都能与 NaOH 反应生成 NH3。实验 5: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浓硝酸和稀硝酸,立即用透明塑料袋将试管口罩上并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将加稀硝酸的试管上的塑料袋稍稍松开一会儿,使空气进入塑料袋,再将塑料袋系紧,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气泡产生,是塑料袋膨胀,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应剧烈,放出红棕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缓慢,放出无色气体;当空气进入以充满无色气体的塑料袋后,无色气体变成了红棕色;溶液都变成蓝色。在上面的实验中,浓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 NO2,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 N
4、O,NO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生成了 NO2。实验 6:将一支装满 SO2 的试管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现象与解释:装有 SO2 的试管倒立在水槽中以后,试管中的水面上升,试管中的液体变为红色。实验 7:将 SO2 气体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里。观察品红溶液颜色的变化。给试管加热。观察溶液发生的变化。现象与解释:向品红溶液中通入 SO2 后,品红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当给试管加热时,溶液又变为红色。实验说明,SO2 具有漂白性,SO2 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实验 8:在 200mL 的烧杯中放入 20g 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mL 溶
5、质的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现象与解释: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且反应为放热反应,碳与浓硫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使木炭变得疏松。实验 9:在一支试管里放入一小块铜片,然后再加入 5mL 浓硫酸,用装有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塞好,加热。放出的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或品红溶液中。观察反应现象。反应完毕,冷却后,将试管中的液体慢慢倒入另一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与解释:浓硫酸与铜在加热时发生反应,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SO2;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说明铜被浓
6、硫酸氧化成 Cu2+。实验 10: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烧后立即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与解释:红热的铜丝在氯气里继续燃烧,是集气瓶里充满棕黄色的烟(CuCl 2 的微小晶体)。氯化铜溶于水后,溶液呈蓝绿色 (溶液浓度不同,溶液颜色有所不同 )。实验 11:在空气中点燃 H2,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 Cl2 的集气瓶中。观察 H2 在 Cl2 燃烧的现象。现象与解释:纯净的 H2 可以在 Cl2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 HCl 气体在空气里与水蒸汽结合,呈现雾状。实验 12: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
7、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Cl2,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干燥的布条没有褪色,湿润的布条褪色了。说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HClO 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实验 13:观察溴的颜色和状态。现象与解释:溴是深红棕色的液体,很容易挥发。如果把溴存放在试剂瓶里,需要在瓶中加一些水,以减少挥发。实验 14:观察碘的颜色、状态和光泽。取内装碘晶体且预先密封好的玻璃管,用酒精灯微热玻璃管盛碘的一端,观察管内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碘被加热时,不经熔化直接变成紫色蒸气,蒸气遇冷,重新凝成固体。碘发生了升华。实验 15:(1)将少量新制的饱和氯水分别注入盛有 NaBr 溶液和
8、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2)将少量溴水注入盛有 KI 溶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后,再注入少量四氯化碳。观察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液体分层,下层呈橙色。现象与解释:四氯化碳层和水层颜色的变化,说明氯可以把溴和碘分别从溴化物和碘化物中置换出来;溴可以把碘从碘化物中置换出来。实验 16:在装有少量淀粉溶液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碘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现象与解释:淀粉遇碘(碘单质)呈现出特殊的蓝色。实验 17:取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颜色。现象与解释: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
9、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实验 18:观察用刀切开的钠表面所发生的变化。把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就变暗了,这是由于钠与氧气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膜。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固体(Na2O2),发出黄色的火焰。实验 19:(1)向一个盛有水的小烧杯里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投入小烧杯。观察反应的现象和溶液颜色的变化。(2)切一块绿豆大的钠,用铝箔( 事先用针刺一些小孔)包好,再用镊子夹住,放在试管口下,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等试管中气体收集满时,小心地取出试管,把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检验钠与水反应生
10、成的气体。现象与解释:(1)钠与水剧烈反应,熔化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伴有 “嘶嘶”的声音,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与水反应有气体产生,是放热反应。(2)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时,有轻微的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实验 20:(1)把水滴入盛有 Na2O2 固体的试管中,立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2)用脱脂棉包住 0.2g Na2O2 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1)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反应放出的热能使脱脂棉燃烧,而反应中生成的氧气又使脱脂棉的燃烧加剧。实验 21:在两支试管中分别
11、加入 3mL 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 0.3gNa2CO3 或 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 Na2CO3 和 NaHCO3 同时倒入试管中,观察反应现象。现象与解释:装有 NaHCO3 的试管上的气球膨胀得快,说明与 NaHCO3 与稀盐酸的反应比与 Na2CO3 稀盐酸的反应剧烈。实验 22:把 Na2CO3 放在试管里,约占试管容积的 1/6,往另一支试管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起变化。换上一支放入同一容积 NaHCO3 的试管,加热,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现象与解释:Na 2CO3 受热没有变化, NaHCO3 受热后放出了 CO2。实验
12、 23:把点燃的镁条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里(集气瓶底部放一些细纱) ,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镁条在二氧化碳里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在瓶的内壁有黑色的碳附着。实验 24:把烧的红热细铁丝伸到盛有 Cl2 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中,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现象与解释:铁丝在 Cl2 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烟,这是 FeCl3 的小颗粒。加水振荡后,生成黄色溶液。实验 24:在试管里注入少量 FeCl3 溶液,再逐滴滴入 NaOH 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溶液里立即生成红褐色沉淀,这是 Fe(OH)3。实验 25:在试管里注入少量新制备的 FeSO4 溶液,用胶头滴管吸
13、取 NaOH 溶液,将滴管尖端插入试管里溶液底部,慢慢挤出 NaOH 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挤出 NaOH 溶液后,开始时析出一种白色的絮状沉淀,这是 Fe(OH)2。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这是因为白色的 Fe(OH)2 被空气里的氧气氧化成了红褐色的 Fe(OH)3。实验 26:在 2 支试管里分别加入 10mLFeCl2 溶液和 FeCl3 溶液,各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Fe 3+遇 KSCN 溶液变成红色,Fe 2+遇 KSCN 溶液不显红色。Fe 3+与 K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Fe 3+3SCN=Fe(SCN)3。实验 27:向盛有 FeCl2 和 KSCN 溶液的试管里再滴入几滴新配制的氯水,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无色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原溶液中的 Fe2+被氯气氧化成了 Fe3+。实验 28:在试管里加入 5mL FeCl3 溶液,加入几滴盐酸和适量还原铁粉,振荡一会儿,滴入几滴 KSCN 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与解释:溶液不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的 Fe3+被铁还原成了 F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