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68.50KB ,
资源ID:1106016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10601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司法考试刑法重点考点汇总笔记.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司法考试刑法重点考点汇总笔记.doc

1、1司法考试刑法重点考点汇总笔记1、共同犯罪传统观点:主客观相统一的共犯 1现在的观点:违法层面的共犯 2例 1:甲:15 周岁,乙:18 周岁。甲胁迫乙为其的盗窃望风。甲盗窃了 5 万块,给了乙 200块钱。分析:传统观点-主客观相统一的共犯:甲在盗窃行为里,没有达到法定年龄,不具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不构成盗窃罪。所以,由乙一个人构成盗窃罪。因此,存在对乙处罚的问题。按此理论不能认定乙成立从犯,胁从犯。 (表述正确,但是不合理)现在的观点-违法层面的共犯:甲乙二人构成共犯关系,整个盗窃 5 万元的事,既归于甲,也归于乙。但是,甲年龄不到,不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乙构成盗窃罪,盗窃金额为 5

2、 万元。按此观点,乙起辅助作用,而且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可以认定乙构成胁1 主客观相统一的共犯:要求二人以上(每个人都达到法定年龄,有承担刑事责任的能力) ,有共同的故意,有犯意的联络,彼此之间认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犯罪,是与其他人一起在犯罪(即:存在共同故意) ,要求有共同行为,彼此的行为相互联系,相互帮助,形成有机的整体。2 违法层面的共犯:要求二人以上一起有意思的实施违法行为,即可成立共同犯罪。2从犯。 (根据罪行相适应,是合理的)注意:不排除命题老师考察这两种学说。另外,现在命题老师不考大家都懂的知识点,而偏重查考新理论,新观点。笔记组提醒:类似的例子,大家可以参照2015 年基础先修

3、版讲义-刘凤科讲刑法第 81 页2、教唆对象主流观点:教唆犯的从属性观点 3分类:极端从属性说 4(传统观点) ,限制从属性说 5(现在的观点)例 2:普通公民甲教唆 15 周岁的警察乙刑讯逼供,乙接受教唆实施刑讯逼供行为A、如果教唆犯的成立要求被教唆者达到刑事法定年龄,那么甲不成立刑讯逼供教唆犯(分析:按照极端从属性的观点,选项 A 正确)B、本案甲不具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所以甲不可能构成刑讯逼供罪的正犯,也不能构成刑讯逼供罪的间接正3 教唆犯的行为依赖于被教唆者的行为,被教唆者实施了违法的行为,教唆者才构成犯罪。4 极端从属性说:要求被教唆的人必须达到刑事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5 限制从属性说:要求被教唆的人有实施犯罪的行为,对责任不作要求。3犯(分析:间接正犯也是正犯,要求行为人符合所有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刑讯逼供罪是真正的身份犯,要求行为人必须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选项 B 正确)C、按照选项 A 和选项 B 的观点,甲不构成犯罪(分析:按照传统观点,甲不成立间接正犯,不成立帮助犯,不成立教唆犯,选项 C 正确)D、如果教唆犯对被教唆者不要求达到刑事法定年龄,乙客观上实施了刑讯逼供的违法行为,甲属于引起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甲构成教唆犯(分析:按照限制从属性说,选项 D 正确)注意:如果只考一个观点,一定是考新的观点,即:限制从属性说笔记组提醒:类似的例子,大家可以参

5、照2015 年基础先修版讲义-刘凤科讲刑法第 94 页3、两个具有不同身份的人,利用职务便利,实施违法行为,如何分析的问题(例 3 为 2005 年卷二 18 题,至此没有再考过此知识点,不排4除以考察不同理论,不同知识点的方式,再次考察,如例四)例 3:甲,非国家工作人员,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国家工作人员,财务经理。甲乙勾结,将公司的 100 万元非法占为己有,各自分得 50万。分析:依据当年的司法解释,具有不同身份的人一起犯罪,依据主犯的身份定罪。司法实践中,无法确定主犯时,则按照职位高者的的身份触犯的罪名定罪。因此,当年命题老师按照甲的副总经理身份进行定罪,定为职务侵占罪。 (但是,

6、如此分析,不合理)若乙单独一个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 100 万元非法占为已有,乙一定成立贪污罪。若另一普通公民为乙提供帮助,乙将公司的 100 万元非法占为已有,乙和普通公民构成贪污罪的共犯。由此,原题中,应以乙的身份定罪,成立贪污罪。笔记组提醒:类似的例子,大家可以参照2015 年基础先修版讲义-刘凤科讲刑法第 98 页例 4:甲,非国家工作人员,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乙,国家工作人员,财务经理;丙,非国家工作人员,乙的表哥。5A、如果乙一个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 100 万元非法占为己有,根据案情,乙有可能判处死刑。 (分析:选项 A 正确)B、如果乙与丙相勾结,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的

7、 100 万元非法占为己有,两人构成贪污罪,对乙(此处,刘老师在授课时讲“乙” ,但后面用到“也” ,结合选项 B,所以小编觉得,这里可能想讲的是“丙” ,至于是乙,还是丙,请同学们自行斟酌吧)也有可能判处死刑。 (分析:选项 B 正确)C、甲、乙两人各自利用职务之便,共同侵吞公司 100 万元,如果成立共犯,按照职务高的身份或主犯的身份定罪,那么甲乙两人构成职务侵占罪,对乙不可能判处死刑(分析:选项 C 正确)笔记组提醒:类似的例子,大家可以参照2015 年基础先修版讲义-刘凤科讲刑法第 98 页(此例子涉及的观点,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2003 年曾考察,2005 年考察了类似的例子)例 5

8、:一妇女误以为站自己女儿旁的男孩弄哭了自己的女儿,6顺手推了一下小男孩,小男孩倒地后一动不动,妇女吓傻了,将小男孩抱起往山洞走去,在山洞里用茅草将小男孩掩藏,此时茅草动了一下,妇女以为小男孩没死,便拿起旁边的石头砸向小男孩。尸检报告指出,小男孩倒地时已死亡。因此,妇女拿石头砸的是尸体。2003 年给出的答案:妇女前面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后面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例 6:行为人进入被害人的房间,看见房间里躺着一个人,以为是妇女,起了强奸之意,扑了过去后,发现是个男的,行为人逃走。2005 年给出的答案:故意杀人罪未遂(此处,刘老师当时讲时是“故意杀人罪未遂” ,但是结合提干以及后面的分析

9、,老师提到的是强奸罪未遂,故此,小编认为这里老师可能口误,说错,实际上,应该是强奸罪未遂)分析:以上是按照传统观点得出的结论。按现在的观点,完全可能认定为不构成犯罪。例 5 不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例 6 不构成强奸罪未遂。涉及的知识点:此类案件的分析存在的观点:纯粹主观说,抽象危险说,具体危险说,客观危险说(本次 YY 讲座,只说其中两种:具体危险说,客观危险说)7具体危险说-周光权教授主张:判断案件或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行为时行为人特别认识到的事实,和一般人可能的认识的事实为基础判断,然后站在行为人当时的立场预测该行为是否会发生结果。 (结合行为无价值论的观点,例 5 的妇女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例 6 构成强奸罪未遂)客观危险说-张明楷教授主张:要求客观上有侵犯法益的可能性,不具有法益侵犯的危险性,不成立犯罪;虽然有法益侵犯的可能性,但在特定状况下为能发生侵害结果,具有危险性时,成立未遂。笔记组提醒:以上例子,大家可以参照2015 年基础先修版讲义-刘凤科讲刑法第 75 页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