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良术式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作者:谭文敏 何思圣 沈艾芳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克氏针预固定、重建钢板最终固定的改良术式治疗锁骨骨折。 方法 20022004 年间采用切开复位改良术式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 89例。 结果 全部病例保证随访,平均 12 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 100%。 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公认的良好内固定方法,通过对手术方式做一定的改良,使其操作相对简单、规范,解剖复位率大幅提升,从而提高临床病例愈合优良率。 关键词 锁骨骨折 重建钢板 内固定 改良术式 随着交通事故及矿井事故的频增,锁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以往常见,且现代人对骨折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的观念
2、转变,愈来愈多的锁骨骨折,包括儿童及老年人的锁骨骨折,多采用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其中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方法最为可靠,效果肯定。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过程中,笔者对 89 例难以复位的陈旧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中远端骨折采用改良术式治疗,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缩短了手术时间,100%解剖复位,获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 89 例,男 75 例,女 14例;年龄 1262 岁,平均 28.5 岁;左侧 34 例,右侧 55 例。致伤原因:交通伤 21 例,坠落伤 4 例,矿井事故伤 64 例。锁骨中 1/3 骨折 17例,中外 1/3 骨折 72
3、例。横形或斜形骨折 18 例,粉碎性骨折 71 例;新鲜骨折 76 例,陈旧性骨折 13 例。 1.2 手术方法 新鲜骨折在伤后 1 周内手术,陈旧性骨折平均在伤后 10 周内手术。采用颈丛麻醉,取仰卧位,患肢置胸前,患肩垫高,以骨折处为中心沿锁骨纵轴做手术切口,全层切开皮瓣,做骨膜下剥离,显露骨折近断端,以直径 1.52.0mm 克氏针逆行穿入骨髓腔,针尖自锁骨近端穿出皮外,针尾与断端平齐,清除断端血肿及嵌入软组织、极小碎骨片,保留较大碎骨片,在复位钳帮助下将克氏针顺行穿入远断端骨髓腔达初步复位固定,嵌入碎骨片达解剖复位,以可吸收缝合线缝扎碎骨片达基本牢固。选择、预弯重建钢板,钢板长度应保证
4、骨折远近断端主干上有 23 枚螺钉固定,将塑形好了的重建钢板置于锁骨前上方,复位钳夹持固定,将克氏针逆行拔出部分,针尖退至钢板最外端螺钉孔内侧,最外侧钉孔钻孔固定螺钉,依次退针、钻孔、固定螺钉,最终拔出克氏针,以拉力螺钉固定许可固定的碎骨片,冲洗关闭伤口。术后三角巾悬吊固定 2 周,骨折愈合后取出钢板。 1.3 结果 本组均一次手术成功。术后复片均解剖复位,无感染发生,无内固定失败及骨折再移位等不良情况。术后 3 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畸形愈合、不愈合、再骨折发生。按孙新宏等 1 疗效评价:优:骨折正常愈合,无局部畸形,X 线片示对位良好,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良:骨折正常愈合,术后骨折稍有移位,
5、局部稍隆起,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差:骨折明显畸形愈合或有骨不连,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本组病例优 89 例,优良率 100%。 2 讨论 锁骨骨折发生率较高,约占全身骨折的 6%,以中 1/3 及中外 1/3 处最为多见 2 ,而直接暴力所致的粉碎性骨折日益增多。随着医用新材料的普及应用以及人们对骨折治疗期望值的增加,近年来多数学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法整复不能达到解剖对位的不稳定锁骨骨折 3 。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中,重建钢板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稳定,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肩锁部功能恢复早等特点 4 ,故以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为首选。 在进行重建钢板治疗锁骨骨折手术中,笔者常遇到不易直接复位的粉
6、碎性骨折、中外1/3 骨折、陈旧性骨折,往往因骨折处碎骨片缺损、远断端太短小、陈旧性骨折局部软组织挛缩等原因难以精确复位,有时尽管可以勉强复位又难以临时固定,从而无法置入钢板作最终固定。联想到以往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术中易于复位初步固定的特点,做大胆术式改良,即先运用克氏针固定技术初步固定骨折,同时以可吸收缝合线缝扎碎骨片达到精确的解剖复位,有利于作重建钢板的塑形。 重建钢板为商业化产品,并非个性化产品,因锁骨的粗细、长短、曲度、扭转度等外形特征个体差异明显5 ,故仍须做个性化塑形。本改良术式允许有充分的空间,可完全根据锁骨不规则的外形进行钢板塑形,使得钢板能紧贴骨面起到张力带固定效应,以对抗弯曲应力和旋转力 6 ,达到可靠的内固定效果。 本组病例经过术式改良均达解剖复位,钢板无松动移位,骨折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 100%。经过术式改良,使手术操作简单化、规范化,具有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易于掌握运用的特点,最终达到复位精确,固定牢靠的手术目的,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