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112KB ,
资源ID:1088306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8830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2重点内容整理.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2重点内容整理.doc

1、高中历史必修 2 重点内容整理(便携袖珍版)繁华中学 王怀友一、第八单元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单元整体感悟:本单元主要讲述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基本结构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工商业经济为补充。其主要特点是多样性、不平衡性。1古代中国农业发达,主要耕作方式是铁犁牛耕,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呈现出如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2土地是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在不同社会形态中都有与其相适应的土地制度。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商周时期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从春秋战国起土地所有制则

2、以私有制为主(有三种形式:君主、地主、自耕农所有)。3古代中国农耕经济的空间格局不断变化,经济重心出现过重大转移,呈现如下特征:由北向南;由西向东。4古代中国手工业成就突出,呈现如下特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与出现工场手工业;官营与民营同时并存;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出现相应变化;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5古代中国商业繁盛,城市繁荣,具有如下特征:以农业、手工业发展为基础,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官府控制,但控制力度日益削弱;逐步突破时空限制;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较快,逐渐向农村渗透,小农经

3、济越来越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6明清之际,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相当缓慢,主要原因有:封建的经济基础非常顽固;封建上层建筑(如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的反作用;旧经济观念的影响。二、小农经济的特点与作用:1特点(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土地,精耕细作。(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占居主导地位。2作用(1)积极作用:自耕农自己生产自己消费,除盐铁外,一般不必外求,生活稳定。自耕农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因此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2)消极作用:小农经济规模小,分工简单,很难扩大再生产;自给自足限制了消费,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小农经济承

4、受风险的能力差,战乱、兼并或苛捐杂税都会使农民破产,很难保证政府财政收人。随着人口增长和土地兼并严重,人均占有的耕地减少,导致对草原、山地等过度开发,从而使生存环境恶化。小农经济也是近代以来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三、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和成长的有利因素: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推广。(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这两者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业经营成为可能。2小农经济成长的有利因素:(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2)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

5、)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四、我国古代为什么会形成南北不同特色的农耕格局?这给你带来哪些启示?提示:原因:气候不同。北方干燥的气候适宜于粟、黍等旱地作物的生长,而南方湿润的气候适宜于水稻的生长。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不同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启示:说明地理条件与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人与自然应协调发展。五、什么叫“精耕细作”?我国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是通过哪些方式达到的?提示:“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方式:(1)改进生

6、产工具,如汉代耧车的发明和犁壁的安装,唐代出现曲辕犁等。(2)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单位产量,如代田法。(3)加强田间管理,改进灌溉工具,完善水利设施。(4)农作物品种交流等。六、如何认识土地兼并问题?1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2土地兼并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1)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或成为田庄的依附农民,或成为流民。(2)使社会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安定,也影响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徭役的征发。3土地兼并严重激化社会矛盾:一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与地主的矛盾。解决的结果有两个可能: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

7、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4土地兼并根源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的存在。在封建社会土地被视为各种形态财富的最终归宿,大地主力图扩大土地占有面积。对此,封建国家不触动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度,故无法根本解决该问题。七、土地兼并和均田制的关系土地兼并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为限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和增加政府收入而实行均田制。均田制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兼并的作用。但是未触动占田的大地主利益;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兼并的继续,政府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均田制也无法实行。总之,土地兼并是均田制实行的原因,又是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均田制是为解决土地兼并问题而实行的,但是又无法从

8、根本上解决它。八、井田制的瓦解与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何关系?提示: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出现使私田的开垦增多;各诸侯国的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仍,缺乏安定的生产环境,井田上的劳动力日益减少;而井田制的瓦解又加速了宗法分封制的崩溃。九、古代田庄经济的特点有哪些?提示:古代田庄是豪强地主依靠政治特权或兼并农民土地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特点有:(1)多为聚族而居。(2)庄园劳动者与田庄主形成强烈依附关系。(3)拥有私人武装。(4)田庄经济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十、租佃农民与自耕农的区别1背景不同:前者是土地兼

9、并的必然结果;后者是随着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而产生。2身分、地位不同:前者是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往往靠租种地主的土地为生;后者是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3前途不同:前者在明清时期与地主的依附关系相对减弱,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有了较大生产自主权,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后者由于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自耕农经济非常脆弱,严重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十一、租佃关系与雇佣关系的不同1在租佃制下,(1)地主与佃农通过租佃契约形成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佃农与地主之间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关系。2农业生产中的雇佣关系,(1)是指无地或少地者为雇主做雇工,雇主按时间付给雇工报酬。(2)雇

10、工与雇主之间没有契约关系,身分更为自由。十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特征与规律:1.过程(1)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打下了基础。(2)隋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继续发展,隋朝开凿大运河,辗转运输江南财粮,反映了江南经济发展。但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说明当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3)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北方战乱割据,人口大量南迁,形成“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局面。经济重心开始南移。(4)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混战不已,而南方局势相对安定,战争较少,北方人口继续大量南迁,全国的经济重心继续南移。(5)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此后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

11、经济重心。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是经济重心已经南移的有力证据。2特征(1)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2)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最突出。(3)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3规律:(1)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河南一带。(2)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十三、黄河流域为什么长期处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提示:(1)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密,劳动力相对密集。(2)春秋战国以来铁农具和牛耕使用较为普遍。(3)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黄河流域和巴蜀地区兴建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四、我国古代手工业发

12、展特点: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部门。2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其动力主要来自手工工人的经验积累以及对手工业的充足投入。3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4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工业生产部门、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的最为明显。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到

13、农业生产的制约。6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1)一方面,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官营手工业在中国手工业经济中仍占主导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2)到明清时代,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开始产生。(3)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破坏;二是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为工场手工业。十五、我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的原因?自耕农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主要的经济形态,是封建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构成中国自然经济的主干。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手工业始终为农耕经济的发展

14、服务而处于从属地位。虽然明清时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到旧的生产关系的影响。手工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十六、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主要经营形态?各有什么特点?明代中叶以后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中国古代有三种手工业,农村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2)农村家庭手工业:产品多供自己使用、消费和交纳赋税,属于古代小农经济的一部分,不与市场发生关系,生产技术低,分散经营;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资金、技术力量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但生产不计成本,不与市场发生联系,带有强制性,效益低下;私营手工业是城镇的专业手工作坊,规模小,技术

15、落后,无细致的分工,劳动者是帮工和学徒,产品走向市场。(3)明代中叶以后,在很多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十七、古代的人口迁移流向、原因、意义:1流向(1)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地区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中下游地区。(2)北人南迁,由人口众多的黄河流域迁往人口稀少的长江中下游地区。(3)内地民众流向边疆地区,大多由政府组织军民迁移,从事戍守、开发、屯田等。(4)我国古代有很多人到海外如南洋谋生、居住,形成华人外流。(5)在长期的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过程中,不少外国人来华经商定居,形成外族内流。2原因(1)少数民族生产方式的落后和中原地区先进

16、的经济文化吸引少数民族内迁和外族内流。(2)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导致大量北人南迁。(3)统治阶级出于政治、经济、军事目的组织军民迁移。(4)统治阶级专制统治、土地兼并等,也使农民流离失所,导致人口被迫迁移。3意义(1)人口迁移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有助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提高了各民族的素质。(2)促使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3)促使人口分布趋向合理。(4)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十八、重农抑商政策原因及表现:1原因:(1)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决不是偶然的。因为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者阶级地

17、位所决定的。(2)中国封建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业又是古代最具决定件的生产部门,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和人民生计,因此,以农立国必然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治国纲领。2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强化本末意识。(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1)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一是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其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二是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如西汉商人的算赋加倍;三是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如西汉推行的盐铁官营;四是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

18、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十九、思维拓展:在封建社会初期(秦汉时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到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活跃,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在这时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并在重农抑商政策思想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二十、纵观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你能得出哪些认识?(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减小。日益突出其生产性和商业性。(2)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商人的地位也日益改善。但“重

19、农抑商”政策没有根本的改变。(3)城市商业活动的发展状况与政治局势有密切联系。(4)尽管商品经济的活力逐渐增强,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二十一、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1)商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限制,但是总的趋势是逐步放松。(2)货币使用趋向形式统一、便于携带。(3)交换场所增加,形成专业化场所,与其他场所分开。(4)对外交流频繁,成就突出。二十二、我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几次重大演变?(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由自然贝币到人工货币铜贝。(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态的演变。秦朝半两钱通行全国,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延续了 2000 多年。(3)由文书重量向通宝、

20、元宝的演变。唐朝实行开元通宝钱,此后铜钱不再用文标重量。(4)由全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二十三、资本主义萌芽及其缓慢的原因:1概念: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态,是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2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明清社会生产力与西欧各国相比明显落后,不足以瓦解封建的自然经济。(2)明清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重本抑末,打击本国工商业。(3)封建地主制经济的特有活力,把资本主义萌芽引向中断、逆转和夭折。(4)行会制度对手工业、商业竞争的限制。(5)明朝后期与清代货币制度落后,扰乱国内市场,阻碍了商品

21、经济的进一步发展。(6)传统文化中的重义轻利、重本抑末、重儒轻贾的价值系统,极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二十四、明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有哪些?(1)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2)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3)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二十五、如何看待康乾盛世?(1)从中国的纵向发展来看,康乾盛世是值得称道的。第一,经济继续发展

22、,超过了前代。表现在调整统治政策,生产恢复和发展,人口和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性质的重工业部门增多,规模扩大。第二,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表现在中央集权巩固,疆域辽阔,成为亚洲东部最大国家;平定国内叛乱,加强对西藏、台湾管辖,边疆地区得到开发;抗击沙俄入侵,签订边界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及统一。(2)从横向看,与欧洲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同时期的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业作坊,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特权,科学战胜蒙昧。资本主义推动着世界历史发生深刻变化,并迅速向世界各地扩张,中国已经潜伏着近代前夜的危机

23、。二十六、1718 世纪中英不同的社会状况及启示:1状况(1)政治方面:清朝逐步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此后中国成为腐朽没落的封建帝国。1640 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至 1688 年政变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此后英国发展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2)经济方面:清朝前期,特别是康乾时期,封建经济繁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在江南和广东地区,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但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至 19 世纪上半叶,英国的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3

24、)文化方面:清朝前期,儒家思想仍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通过大兴文字狱、科举和官办学校,加强了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同期的英国已兴起了资产阶级文化。(4)对外方面:清朝前期,国力尚强,一时成功地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乎脱离了世界发展的潮流。同期的英国,积极开展海外贸易,疯狂进行殖民掠夺,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2启示:1718 世纪是世界历史上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大清帝国的封建制度已经腐朽没落,又闭关自守,所以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和转折时期落伍了,造成了中国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这个历

25、史教训是应该吸取的。二十七、第九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单元整体感悟:本单元主要讲述了 14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巨大冲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是:新航路开辟后,主要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途径,初步形成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在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到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受工业文明冲击,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迈进,其表现有: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社会生活和习俗发生重大变迁等。115 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又称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欧洲内部经济发生重大变革;另一方面,西

26、、葡、荷、英等国开始了殖民扩张和掠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218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相继进行,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其表现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动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最终形成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3在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巨变。表现为: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不同形态的资本主义新因素,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逐渐依附于世界市场,并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洋务运

27、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此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不断推进。4在“西学东渐”的同时,出现“西风东渐”,有力地推动了近代化进程。其特征是:中国社会生活结构发生重大变迁;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习俗与时俱进;近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和通讯方式产生并初步发展。二十八、新航路开辟与影响:1欧洲商人和殖民者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商品输入欧洲,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2由于欧洲人用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白银大量流入,刺激亚洲经济的发展。中国明代、印度、日本等出现了商品经济活跃的现象。但从总体上看,中国、日本等国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努力维护传统的农本经济。3非洲、美洲的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非洲、美洲

28、人民遭受巨大的灾难,损失了巨额财产,日益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发展。4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了一个整体。(2)新航路的开辟,使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商人通过这些航路,贩卖世界各地的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商人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

29、区间贸易的发展。二十九、葡萄牙、西班牙为什么成为开辟新航路的急先锋?(1)原因:其一是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其二是传播天主教。(2)条件:其一是当时两国已经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权,有能力提供远航所需的物资条件等;其二是两国的航海技术、造船技术较高,为航海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三十、我们应怎样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提示:对哥伦布等欧洲航海家的探险活动的评价,我们应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方面,应看到他们的航海带来的积极影响,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洲大陆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交往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他们的航海给所到之处人民所带来的灾难。西方殖

30、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三十一、英国取得世界殖民霸权的必然性:1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的要求。2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3强大的军事优势:为了争夺殖民霸主地位,17 世纪下半期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18 世纪,英国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了法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4英国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三十二、英国殖民扩张的根本动力英国较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且需要广阔的海外市

31、场,这是促使英国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的根本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获取了巨额利润,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为工业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三十三、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扩张的相同点有哪些?都在王室支持下,以贵族为主体,利用商人贪欲和航海人才技术而进行;都举起传播基督教文明的旗帜;都采取暴力征服手段掠夺财富;都由国家出面;都属于封建性质,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成资本。三十四、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西班牙最先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而到了 17 世纪,这两个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却远远不及荷兰,这一时期

32、的荷兰被称为“17 世纪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有“海上马车夫”的美称。对此你有何看法?应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方面,葡、西两国的统治者,把抢夺来的财富用于挥霍和到西欧其他国家采购,导致了自己的腐朽没落,刺激了英、法、荷等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荷兰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国家的独立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以及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带来的雄厚资本,使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远远高于葡、西。三十五、资本原始积累与资本积累:1.资本原始积累:是指用暴力手段促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过程。如殖民掠夺、圈地运动等,从 15 世纪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初。因为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前发生

33、的,所以称为资本“原始积累”。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备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条件,加快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也给劳动人民特别是殖民地人民带来了贫穷和灾难。2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不同点:(1)前者是对小生产者或殖民地的掠夺而来的;后者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2)前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后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3)前者的主要手段是野蛮的暴力掠夺;后者的主要手段是经济剥削。三十六、对 18 世纪末中英经济政策的认识:118 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推行重商主义,扶持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积极参与海外竞争,促使英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成长,英国

34、掌握了海外贸易的主动权。2清王朝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禁止海外贸易,导致自然经济的固守和封建社会的延续,使中国失去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机会,日益落伍于世界,必然成为西方殖民国家的侵略目标,封建制的中国将难以阻挡殖民者的脚步。三十七、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呈现的特点:1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2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

35、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3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4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于轻工业等领域;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于重工业领域。三十八、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主要条件1政治:经过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为其提供了政治前提。2科技:19 世纪 30 年代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其提供科技条件。3市场:美、德、意、日等国的统一扩大了国

36、内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扩大了国外市场,商品需求剧增,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4资金: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殖民地的掠夺,积聚了大量的资本。四十、假如你是 18 世纪英国的一个资本家,你想对传统的工场生产来一次根本性的变革,需要哪些条件呢?你觉得当时的英国具备这些条件吗?提示: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安定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的保护等。(1)资金英国的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积累了巨额财富。(2)市场殖民扩张和殖民战争。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原料国内资源丰富,海外掠夺获得充足的原料。(4)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5)智力条件牛顿等开创现代实验科

37、学,使英国在近代科学中处于领先地位,为技术革命准备了必要的智力条件。(6)技术手工工场时期的积累。手工工场分工越来越细,生产工业也日益专门化。培养了一批具有熟练技能的工匠,他们成为工业革命中的技术革新力量。(7)国家政策保护: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能为资本家带来利润的技术革新。四十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是怎样的?提示:(1)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前提和保证。英国之所以能率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在于这两国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巩固的资产阶级专政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工业革命的开展和完成,巩固了

38、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带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结构、政治结构、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3)由此可以看到: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推动着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发展,而生产关系也能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四十二、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和作用:1原因(1)第二次工业革命本身促进了通讯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巩固和扩大了机器大工厂,提高了生产效率,推进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源。市场是资本

39、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载体,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大,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实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产物。(3)交通运输业的空前发展,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依托。(4)以机器大工业为中心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的国际分工体系趋于成熟,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2.作用:它的形成对各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生了推动作用。(1)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2)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3)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四十三、第一次工业革

40、命后,英国工业迅速发展,被称为“世界工厂”。其原因有哪些?(1)机器使用的普及为其工业生产保持世界首位提了强有力的保障。英国工业革命后,主要生产部门相继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以工厂制取代作坊制和手工工场制,结果劳动生产率和工业产量快速增长,并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工商业垄断地位。(2)欧美大陆从英国进口各种机器,引进先进技术和借贷资金,也促使英国工业急剧发展。(3)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增强了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占领世界各地的市场。(4)18 世纪下半叶,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殖民地为其工业发展提供廉价原料和广阔的销售市场。四十四、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何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

41、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继续和扩大。(1)就生产力发展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更加迅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2)就生产方式而言,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分散的手工工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3)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在科技发明基础上的生产飞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兴起的工业部门,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都得到了技术改造,焕发了更强的生命力

42、。(5)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直接对立的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更趋明显和激烈。四十五、比较手工工场与机器生产的异同:1相同点: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反映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2不同点:(1)手工工场生产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2)规模不同,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3)效果不同,前者劳动强度小,效率低,

43、后者劳动强度大,效率高。四十六、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特点:1地理大发现是主要手段。2科技发展为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创造了必要条件。3暴力扩张是使世界从分散走向统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使全球统一加快了步伐。4商品在世界一体化进程中起了“溶剂”作用,正是商品将世界各地的经济融合成了一个整体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四十七、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方面产生的后果和对中国的影响:1后果:(1)生产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出现,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社会关系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第二次工

44、业革命,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了垄断资产阶级。(3)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东西方经济关系,但差距进一步拉大。2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欧洲列强发动了两次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工业革命,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四十八、全面认识列强入侵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从世界范围看,殖民扩张实质上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同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2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一方面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

45、整独立,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落后的根源;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总之,就其主观动机而言,列强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发展自己的经济,其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的。历史的结论是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压迫,中国才能富强起来。四十九、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经济方面有何差异?到 19 世纪 60 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什么变化?(1)鸦片战争前中国同英国相比在经济方面的差异: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综合实力有了巨大发展,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中国仍处于自然经济占统

46、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高中历史必修 2 重点内容整理(便携袖珍版)(续)繁华中学 王怀友清政府财政困难,入不敷出。(2)19 世纪 6O 年代,外来因素使中国社会经济发生变化: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解体,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五十、中国关税主权是怎样被破坏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国进出货物税率,“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协定关税肇始于此。自此中国人自己不能调整税率,海关不能起保护本国工商业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侵略者用之以倾销洋货和掠夺中国原料出口的工具。望厦条约规定中国变更税例与各国官员商议,使中国从此失去了关税自主权。天津条约明文规定中国

47、关税税率为 5,而且洋货运销内地只需交纳 2.5的税额,免征一切内地税。这削弱了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同时,也减少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因为当时清朝的海关收入已达几百万两,占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 14。五十一、外国商品在中国一度滞销的原因有哪些?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英国等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从而直接排挤了其他工业品的销售;太平天国革命横扫长江两岸六省,严重影响了英国工业品在这个市场的销售;有不少外国输华商品不适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要求;英国商品倾销仅限于五口及东南沿海地区。五十二、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特点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

48、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人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中国民族企业身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

49、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的特点。五十三、民族工业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初期分布非常集中,主要设立在沿海、沿江通商口岸,尤其以上海为最多,广州、武汉、天津次之。这些城市交通便利,便于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具有发展民族工业的有利地理条件。同时,这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依赖外国设备和技术有关,有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为原料出口加工而设立的。有的资本家甚至故意将工厂办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中,以求得外国人的所谓“保护”,避免中国封建势力的侵害。五十四、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提示: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这就动摇了“礼仪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因此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界的一大进步,它会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2)洋务运 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3)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4)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5)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6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