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商务,教材:冯宗宪等主编:国际商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课程目标:学习国际商务的有关知识,掌握进出口过程及其单证处理,为组织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有关国际商务部分的流程改造或二次开发奠定基础。,本课程课时安排: 理论部分24课时(6周) 实验部分12课时(3周) 重点章节: 第5章进出口过程 第9章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与外包 考试形式:书面考试(开卷),目录,国际商务概述 国家间的差异 国际商务理论 国际贸易体系和区域 经济一体化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商务战略 进入国外市场 出口进口和补偿贸易 全球价值链与供应链,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一、何谓国际商务? 二、为什么要开展国际商务? 三、
2、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一、何谓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简单地讲,是指跨越国界的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活动。这里有两个要点: 空间范围是跨越国界(或不同政治制度管辖的地区)的,而不是在一国范围之内的经济活动; 跨国的活动性质是具有营利性的商业活动。 国际商务的主体一般是经济组织或个人,即市场经营者 国际商务活动最基本的形式是国际贸易。但国际商务的活动内容与形式是在不断创新和变化的。 国际贸易 对外直接投资 以输出技术、管理、商标等为条件的国际契约经营,国际贸易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跨国流动,国际服务贸易伴随着国际间人员的流动以及大量商品的国际运输与买卖而出现的。世界贸易组织的服
3、务贸易总协定(GATS)规定:服务贸易包括四种形式: 从一国境内向任何其他国家境内提供的服务,即“越境提供”,如跨国商品运输服务、运输保险服务等; 在一国境内向任何其他国家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即“境外消费”,如旅游服务; 通过任何在其他国家境内的商业机构提供服务,即“商业存在”,如境外设立的零售店、律师事务所; 一国自然人在任何其他国家境内提供的服务,“自然人移动”,如“洋打工”。,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经济主体在海外企业中投资并且经营管理所投资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FDI)的关键或根本性特征是以投资为条件获取一定的经营管理权,有权参与经营决策活动 与不享有生产决策控制权的对外金融投资不同 近
4、年来,工业化国家在海外生产性投资达2000多亿美元(其中每4美元即有1美元流向发展中国家) 50%以上的国际贸易是在世界主要跨国公司内部各分支机构间进行的,加入世贸组织十年来,我国企业从产品、资本到服务,全方位“走出去”拓展新空间,在融入全球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彰显出中国品牌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贡献。 10年前,在泰国注册的中资企业才30多家,而且大多以贸易和运输为主营业务。十年来,来自中国的电器、汽车、通信、化工等制造领域的企业纷纷投资,聘用、培训当地员工接近80万人,每年给当地政府纳税超过100亿美元,也给当地百姓带来了高性价比的消费选择。 从2001年的68.8亿美元到2010年的688.1
5、亿美元,入世十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9.2%,跃居全球第五大投资国。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管理和服务不仅提升了当地的产业层次,也为自身打造在全球的竞争优势而谋篇布局。入世十年,随着中国产品和资本的远足海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国际贸易比世界产出增长要快 亚洲正在取代北美成为世界上经济最为强劲的地区 国际化生产的提高 国际金融贸易的急剧增长,一国企业不进入海外市场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是否也可能需要开展国际商务?,货物的间接出口 海外技术转让 内向国际化活动 代理加工 国际市场采购 引进国外技术 引进国外管理 建立“三资企业” 为国外企业在中国的销售、展览、广告、物流以及售后服务提供支
6、持,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二、为什么要开展国际商务? 不同市场的商品价格差因素:如果一国盛产的某种产品在国外的销售价格远高于在国内的销售价格,那么组织该产品出口销售就能获得利润 不同国家的生产要素供给方面存在的差异:获得关键要素供给,尤其是对矿物、能源和稀缺原材料等的需求,以提升经营能力 不同市场的生产要素价格差因素:获取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增强竞争力 商品生产成本方面存在的规模经济因素:寻找海外市场,销售更多产品 利用各国市场的差异,实现企业风险最小化 利用和控制更多资本,增强垄断地位,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推动国际商务发展的力量,除了谋求利润的动机之外,还包括: 技术的进步和扩散,尤其是交通
7、运输与信息沟通技术的进步 各国鼓励贸易的政策与国家间的制度安排,促进了跨境贸易与资源流动的自由化 支持国际商务的服务业的发展 消费者影响力的扩大 全球竞争的加剧 世界政治局势的改变 跨国合作的加强,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三、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障碍非常多 交通运输问题 语言沟通与风俗习惯差异 市场调研的难度与信息沟通的困难 市场竞争激烈 政府管制与制度差异 从事国际商务的过程很复杂、很繁琐 国际商务活动的风险非常高,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三、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障碍非常多 从事国际商务的过程很复杂、很繁琐 不同货币、度量衡之间的折算 商务
8、合同的协商与合同条款的细致程度 海关制度以及进出口许可与配额 国际汇兑复杂 国际商务活动的风险非常高,第1章 国际商务概述,三、国际商务活动中存在的不利因素 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障碍非常多 从事国际商务的过程很复杂、很繁琐 国际商务活动的风险非常多 销售风险(市场风险) 信用风险(失信风险) 汇率风险(贬值风险) 运输风险(货损风险) 决策风险 政治风险,国际商务管理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市场环境的机会与威胁,并根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采用科学方法制定国际商务发展规划并有效组织实施的一系列管理过程,自然和社会因素 政治、政策和法律 文化因素 经济实力 地理环境,竞争因素 竞争者
9、数量 竞争者竞争优势 各国竞争性差异,经营目标 扩大销售收入 获取生产要素 最小化风险,范围选择 单个国家 少数国家 单个地区 全球化,模式选择 进出口 契约经营 合资经营 独资经营,职能与组织结构选择,有关知识 WTO世界贸易组织 五大原则规定 G20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WB世界银行 ICC国际商会,第2章 国家间的差异,各国之间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司法制度到文化、社会结构与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既影响到国际商务的价值判断、流程与操作,也对国际商务企业的盈利、成本和风险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章讨论的内容包括: 政治环境 经济体制 法律体制 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决定因素
10、文化差异 对外贸易政策与管理体制,2.1 政治环境,国际商务涉及到的国家背景首先是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直接性。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 难于预测性。对企业来说,很难预测国家政治环境的变化趋势 不可逆转性。政治环境因素一旦影响企业,就会使企业发生十分迅速和明显的变化,这个变化企业是驾驭不了的,2.1 政治环境,国际政治环境主要涉及到: 国际关系,包括 双边或多边的国际条约与协定 社会信仰与政治主张的差异 历史的与现实的双边交往或争议 目标国国内政治环境,具体包括 政治制度或国家政治体制。从历史演进角度看,政治制度分为: 君主制(现在多为君主立宪制) 共和制(又分社会主义的与资本主义的
11、共和制) 执政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政治气候与气氛 政治稳定性,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异,一国的经济和法律制度通常是由其政治制度决定的。政治制度(political system)是指一国的政府产生的规则与行政规则的总称,即政府体制。两个分析尺度: 政府是强调集体主义目标还是强调个人主义目标? 集体主义(collectivism)强调集体的目标处于首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共和国中谈到:个人权利属于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财产应为公众共有。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的哲学观点是:个人在经济和政治追求方面享有充分的自由。柏拉图的弟子亚里斯多德认为,个人利益可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个人在经济上、
12、政治上的自由应是社会生活原则,因为个体的多样性和财产私有化是人们所希望的。 政府的产生与行政行为是民主的还是极权的? 民主(democracy)是一种政治体制,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人民的代表来选举决定的。大多实行代议制民主。 极权主义(totalitarianism)是由一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们各方面实施控制,且禁止其他对立党的存在。,2.2 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社会生产、流通与消费是由政府决定还是由市场或当事人决定的经济运行方式。 市场经济:生产与消费活动都是私人属性的,由个人依据市场信息而作出决定;整体上是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与价格变动)起支配或者调节作用,其效率来源于市场竞争。代表是
13、:香港、新加坡、美国 指令性经济(计划经济):生产活动具有国有属性,生产和消费由政府管理,其效率来源于政府组织优秀人才对生产与需要的科学计算。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部分社会主义国家 混合经济:政府和市场同时对生产或资源配置产生影响。代表是:德国、法国、英国、瑞士、丹麦,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有以下特征,定义明晰、保护妥善的个人产权。 个人与企业相互订立契约关系并据此进行商品交换 订立契约的能力是基于财产所有者权利 订立契约的原则是财产所有者认为契约给予了他们处理其拥有的财产权利的有利可图的条件 交易能增加人们的财富,因而能刺激扩张和激励创新 程度不一,但有相对低比例的国有企业。 政府的作用只是实施
14、商法,并确保基础经济领域有助于提高就业率,如避免税负过重或通胀率过高,保证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交通运输和通讯设施的支持 货币履行其作为支付及延期付款工具的特殊职能。 作为价值的储备,货币体现出未来的一般购买力 维持货币价值的稳定能刺激投资和储蓄 以国家和公司比较利益为导向的对外贸易与投资。,经济转型的含义与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尝试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 美国“传统基金会”用10个指数来评价各国经济自由度,包括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贸易政策、私人财产保护程度、外来投资的规范和条件以及税收政策等多方面。比较一国不同时期的经济自由度指数,可发现该国的经济
15、转型状况。 经济转型通常要经历三个重要步骤: 放松管制(deregulation):指取消对自由市场行为的法律限制; 私有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建立和保护私人财产权的法律体系,2.3 法律体制,一国的法律体系是指该国规范个人、组织和政府行为和法律行使过程的法规或法律。法律规范商业行为,规定商业交易执行的方法,确立商业交易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种主要的法律体系: 不成文法(common law):以传统、先例和习俗为依据,在大多数英属殖民地国家使用。 罗马法(civil law system):以非常详细的法律条文组成的法典。 神权法(theocratic law system):指以宗教教
16、义为基础,如印度法、犹太法、伊斯兰法,各国间的法律规制差异,表现在以下方面: 合同法上的差异:不成文法体系下起草的合同必须非常具体,尽可能列出一切不测事件;而在罗马法体系下合同比较简短。 财产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其拥有的合法资源的处置权利。各国财产权法律差异表现为能否没收、征收个人财产以及变相索取财产的收益。 保护知识产权 产品安全性与产品责任,第2章 国家间的差异,2.4 各国经济状况 这里需要考察的项目包括: 首先是各国地理条件决定的资源禀赋及其对产业与生活方式的影响,通常用“国家经济特征”来描述; 其次要考察各国工业化进程,即“经济发展阶段” 此外还要考察各国市场的发育与发展情况,国家或地
17、区经济特征是指除了反映市场潜量的指标外,反映国外市场经济最本质的那些因素,如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城市化、通货膨胀率等。,自然资源 地形 气候 基础设施主要指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通信条件 商业基础服务能力金融服务、广告服务、分销服务、中介服务、咨询服务。 城市化人口向城市转移或集中的比率,反映国民生产与生活的“城市化”、“市场化”与“工业化”的程度。 通货膨胀率 外国投资状况,经济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在生产、消费上表现的特点不同,传统的市场概念是指买卖双方聚集在一起进行商品交换的场地,有形产品市场 生活资料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 农产品市场(如大豆交易市场) 矿产品市场(如黄金
18、交易市场) 工业用品市场(电子元件市场、皮革市场、包装物市场) 无形产品市场 消费者服务市场 产业服务市场 资金市场(包括证券市场) 产权市场(股票市场、企业购并) 技术市场 信息服务与咨询市场 职能外包服务市场,市场是指对产品同时具有需求和购买力的群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容量主要取决于三项:人口、收入、经济发展阶段,人口 人口总量往往制约着商品需求总量,特别是决定生活必需品需求的首要因素 人口增长趋势预示着市场规模变动的趋势。一般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人口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 人口分布指人口地理分布的密度和集中度,影响营销成本和销售量 收入 人均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收入分布情况,2.5
19、文化差异,泰勒认为,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及任何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 霍夫施泰德认为,一个人群的成员与别的人群成员相区别的共同思维方式。 定义文化是一个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系。 价值观是一群人共同认为什么是良好的、正确的、值得向往的思想。 行为准则即规范,是指具体情形下应有怎样的恰当行为的社会规则和指导性方针,分社会习俗和社会准则。 社会习俗是指社会习以为常的做法,包括礼仪和标志性行为。社会准则是对社会功能和社会生活有重大影响的规范,有些被写进了法律。,文化的决定因素,文化准则和价值体系,宗教,教育,社会 结构,语言,政治 哲学,经济 哲
20、学,社会结构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个人主导的还是群体主导的? 个人主导性社会(如美国):强调个人成就、个人的社会地位体现在个人表现方面,主张给予个人表现权利与空间高于要求他对集体承担义务的重要性 群体主导性社会(如日本):强调组织利益与集体荣誉,强调对组织文化的认同与忠诚,强调个人承担组织义务或为组织作贡献高于对个人的得失考虑 社会分层与社会变动性 社会阶层(social strata)是以家庭背景、职业和收入特点来划分的社会种类。 社会变动性(social mobility,也称为社会流动性)指个人从他生来所属的阶层中脱离出来(尤其是从低层社会进入高层社会)的机会多少。美国的社会变动性
21、较大,而英国社会分层比较稳定。,宗教(religion)是指与神的领域有关的社会信仰和仪式;道德体系(ethical system)指用来指导和规范行为的道德原则与价值观,一些学者认为,宗教、道德体系和商业活动之间有关联,依据是在天主教、新教、穆斯林教、印度教和佛教的国家中,都出现了企业家的活动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在一定价值观和态度的基础上将会形成影响人们相互行为的一些社会规则,时间观念美国人时间观念很强,欧洲人次之,南美人相对淡薄 对变革的态度美国人比较喜欢新生事物,欧洲人相对保守,亚洲人更为保守 财富观美国人视金钱至上,东亚地区则看重道德、社会利益和公正 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通过对11.6万
22、份调查问卷的研究发现,可用四个主要尺度分析不同文化中行为方式的差异及其原因。四个尺度是: 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 回避不确定性的态度 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 雄性化程度追求成功、金钱与物质的倾向如何,权力距离的接受程度社会成员对于权力差距或权威的“遵从”程度,在权力差距接受性较高的国家 管理者倾向于进行家长制的独断决策和管理 下属惟命是从,缺乏工作热情 组织层次较多,管理跨度较窄 权力差距会被转化为权力和财富的双重不平等 在权力差距接受性较低的国家 社会注重个人的独立性 管理倾向于民主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高 组织结构趋于扁平 政府对商务干预少,商务环境稳定、开放、透明,回避不确定性的态度,回避不确定性
23、是指人们感觉到不确定性的威胁并建立制度和信念来减少或回避这一不确定性的努力程度。 对回避不确定性具有较高意识的文化群体 努力减少不确定性并建立应对不确定性的制度和方法 趋向于使组织活动正规化 人们具有焦虑感和压力感,对集体依赖性增强 对回避不确定性没有多少意识的文化群体 人们独立承担风险的意愿较强 社会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低 容易接受分歧和别人的指责,雄性化程度人们是否崇尚“雄心勃勃”地“打拼”事业的人生?,高度雄性化的国家 注重收入、社会承认、进取和挑战 强调事业心和“雄心壮志” 大量投入学习和工作 雄性化程度较低的国家 注重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就业保障 重视改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 不主张增加工作压
24、力,商业文化(即职业文化)的构成因素,工作态度是商业文化的核心因素 职业伦理 企业忠诚度 激励动机 物质激励 精神激励 时间观念 同僚关系文化 空间意识建筑装饰风格、场所布置 着装文化,2.6 对外贸易政策及管理体制,一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上的考虑,为引导和控制国际贸易方向与方式而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措施的总和,称为国际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即不干预政策,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完全由市场推动,政府对国际贸易没有设置限制和障碍,也没有对本国进出口商品给予任何特权和优待。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对本国对外的贸易活动,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加以限制和区别对待,以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
25、待和补贴以鼓励其出口。 履行贸易管制职能的政府机构主要是商务部和海关 体现贸易管制政策的工具有关税的和非关税的措施,支持政府干预的观点,支持干预的政治论点 保护就业和行业 国家安全 保护消费者 推进外交政策目标,支持政府干预的经济论点,幼稚行业论点 美国第一任财长亚历山大哈米尔顿于1792年提出该观点。 德国经济学家弗瑞德里希李斯特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也提出了同样观点。 战略贸易政策 新贸易理论主张:在那些世界市场只能支持少数几个企业盈利的行业,如果有几个企业能获得先行者优势,那么这些企业所在的国家就可能在特定产品的出口上占据统治地位。 如果政府通过适当的行为能保证在这样的行业
26、中获得先行者优势地位的是国内企业而不是外来企业的话,那么政府就能提高国民收入。 如果干预能帮助国内企业克服由已获得先行者优势的外国企业所造成的市场进入障碍,那么政府的干预也是值得的。 政府应该特别瞄准那些在未来可能很重要的技术,并使用补贴来支持这些技术商业化的发展研究。政府还应该提供出口补贴,直到国内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已经确立了先行者地位,或者帮助国内企业克服外国竞争对手所享有的先行者优势。,贸易政策的工具(1),关税(tariff)是一种对进口(或出口)货物开征的税收。 从量关税(specific tariff) 从价关税(ad valorem tariff) 补贴(subsidy)是政府对国
27、内厂商的一种支付。 提供现金 低息贷款 减免税负 参股企业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是对可能会进口到一国的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限制,该限制通常是通过发行进口许可证而强加于个人或企业组织的。 同进口许可证一块使用 分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两种,贸易政策的工具(2),自动接受出口约束(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VER)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由出口国对出口贸易所强加的配额。 当地生产比率要求(local content requirement)要求一种外国企业销售的商品的一些规定部分是在国内生产的。 行政政策与规章制度本国政府通过制定进出口政策、引进外资政策和针
28、对进口商品的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检验检疫项目、报关程序等等,限制或者拖延国外商品的进口。 反倾销政策(antidumping policy)是用来惩罚那些参与倾销的外国企业,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国内厂商免遭“不公平的”外来竞争。 倾销(dumping)是指在外国市场上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或者以低于“公平的”市场价格,销售商品。,保护贸易政策的利弊,保护贸易政策主要是从“保护本国产业”的需要而制定的,因而对于本国产业而言,具有以下好处: 限制和削弱来自国外的竞争对手的竞争力,缓和国内竞争压力,并提升本国产业(尤其是战略性产业)的竞争力; 保护本国产业使之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有助于本国产业(尤其
29、是新兴产业)的成长; 保护本国产业使之提供较多就业机会,保持本国国民生活水平的稳定。 但是保护贸易政策对国际分工与经济合作是不利的,其缺陷主要是: 限制外国商品进口不利于国际分工的实现,无法使资源得到国际范围的合理配置; 由于国内缺乏竞争以及进口商品价格升高,本国消费者不得不付出更多的货币,或者加大需求不满足程度; “奖出限入”的做法会引起多国反对或者纷纷效仿,从而引起毫无意义的国际贸易战。,国际商务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第3章 国际商务理论,本章讲述内容: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 国际生产转移理论,美国企业发明了电脑、手机、软件与互联网等众多信息技术产品。20世纪80年代前,这些产品在美国生产,主要
30、在美国销售。然而到80年代初,像DRAMs记忆芯片等电脑元件的生产把转移到日本,之后又转移到台湾和韩国。很快,硬盘驱动、显示器、键盘、鼠标以及其他零部件都转移到海外生产,美国仅生产微处理器和最终组装。发生这种转移的主要原因是海外生产成本很低。这种生产转移对美国经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3.1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完成条件,通过国际间商品交换来“分享”国际生产分工带来的财富增长。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着重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重商主义。该理论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英国,基于黄金和白银是国家间贸易的流通货币,又是一个国家财富的支撑,主张通过通过出口货物挣得金银。托马斯莫尔在1630年写道
31、: 增加财富和宝藏的一般手段是通过对外贸易,我们必须注意这一原则:我们每年卖出的价值要比我们买进的价值更多。 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干涉对外贸易以实现贸易盈余,举荐出口扩大化和进口最小化的政策,鼓励出口同时抑制进口。,基本假设,(1)两个国家分别生产两种可贸易产品。 (2)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有一种要素投入:劳动。 (3)两国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技术不同,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异。 (4)给定生产要素(劳动)供给。要素可以在国内不同部门流动但不能在国家之间流动。 (5)规模报酬不变。 (6)完全竞争市场。各国生产的产品价格都等于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无经济利润。 (7)无运输成本。 (8)两国之间的贸
32、易是平衡的。,3.1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斯密认为由于资源条件、产业历史和技术因素的差异,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各国生产效率不同(亦即单位生产时间或单位成本不同)。 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是指它比其他任何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更有效率。 如果各国都只是从事自己效率最高的产品生产,那么所有国家合作起来,将形成为一个最高效率的生产体系。 按斯密的观点,国家应专门生产它们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这些产品换取其他国家生产产品。,3.1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绝对优势理论。 按斯密的观点,国家应专门生产它们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这些产品换取其他国家生
33、产产品。,国家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总数(小时/吨) (小时/打) (小时) 英国 20 35 300 法国 28 25 300,无分工时两国产品产量(投入1:1)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投入 英国 7.5 4.3 (150, 150) 法国 5.4 6.0 (150, 150) 总量 12.9 10.3 300,300,分工之后两国产品产量(投入1:1)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投入 英国 15 0 (300, 0) 法国 0 12 (0, 300) 总量 15 12 300,300,纺织品生产: 因为 2028,英国有绝对优势 红酒生产: 因为 2535,法国有绝对优势,3.1 国际生产分工理论,比较
34、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认为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即使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生产分工而受益。 两国分工的规则: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者劣势较小的商品,国家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总数(小时/吨) (小时/打) (小时) 英国 20 35 300 美国 30 40 300,无分工时两国产品产量(比例1:1)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投入 英国 7.5 4.3 (150, 150) 美国 5.0 3.75 (150, 150) 总和 12.5 8.05 300, 300,两种产品生产上,英国所用时间都比美国的要少,英国有优势: 纺织品生产时间: 28/20=1.4 红酒生产时间: 40/3
35、5=1.1 相对而言,因为1.41.1,所以英国应分工生产纺织品。,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美国所用时间都比英国的要多,美国处于劣势: 纺织品生产时间: 20/28 = 0.714 红酒生产时间: 35/40 = 0.875 相对而言,因为0.8750.714,所以美国应分工生产红酒。,美国和英国之间如何进行生产分工?,分工前美国国内消费3.75打红酒。假设这一消费需求保持不变,分工后美国生产7.5打红酒,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将有3.75打红酒可以出口到英国以换取纺织品。 英国由于可以与美国交换3.75打红酒,就会把自己分工前投入生产红酒的人力3.7535 =131.25(小时) 转移到生产纺织品上去
36、,结果,英国投入纺织品的人力是150+131.25=281.25小时,而继续投入红酒生产的是 150131.25=18.75小时。,国家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总数(小时/吨) (小时/打) (小时) 英国 20 35 300 美国 30 40 300,国家 纺织品 红酒 人力分配 英国 14.06 0.54 281.25,18.75 美国 0 7.5 0,300 总量 14.06 8.04 281.25,318.75,无分工时两国产品产量(比例1:1)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投入 英国 7.5 4.3 (150, 150) 美国 5.0 3.75 (150, 150) 总和 12.5 8.05 30
37、0, 300,美国和英国之间如何进行生产分工?,分工前美国国内消费3.75打红酒。假设这一消费需求保持不变,分工后美国生产7.5打红酒,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将有3.75打红酒可以出口到英国以换取纺织品。 假设美国人向英国人提出以红酒换取5.5吨纺织品。 英国为了输出5.5吨纺织品并与美国交换红酒,就会增加对纺织品的人力投入5.520 =110小时,减少对红酒生产投入,结果,英国投入纺织品的人力是150+110=260小时,而继续投入红酒生产的是150110=40小时。,国家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总数(小时/吨) (小时/打) (小时) 英国 20 35 300 美国 30 40 300,国家 纺织
38、品 红酒 人力分配 英国 13 1.14 260,40 美国 0 7.5 0,300 总量 13 8.64 260,340,无分工时两国产品产量(比例1:1) 纺织品 红酒 人力投入 英国 7.5 4.3 (150, 150) 美国 5.0 3.75 (150, 150) 总和 12.5 8.05 300, 300,李嘉图的基本主张:国家要出口本国最有效率生产的产品。在此条件下,无限制的自由贸易就能比限制性的贸易创造更多的世界生产量。,李嘉图模型中包括许多不现实的前提条件: 假设只有两个国家、两种产品; 不计算两国之间的运输成本; 不考虑不同国家内的资源价格差异; 一国内的资源可以从一种产品的
39、生产转移或改变为另一种产品的生产; 没有规模经济效应,即一国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时没有出现平均资源消耗量的降低; 每个国家的资源拥有量是一成不变的; 国际贸易没有改变国家的收入总水平以及国内收入的分配关系。,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又称为要素禀赋理论,针对斯密和李嘉图对技术水平引起的各国生产效率差异的偏重,赫-俄提出“比较优势是由各国要素禀赋差异而造成”的观点。 基本假设 各个国家自然地拥有数量、质量不等的生产要素; 一国生产要素在该国内可以自由流动,但不能流往国外; 各种产品单位数量的生产对生产要素的需要是不变的。 基本观点:一国出口的商品应是生产上需要大量利用本国供应充裕且价格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
40、进口的商品则应是生产上需要大量利用本国供应短缺或昂贵的生产要素的商品。,国际贸易的效应,贸易伙伴间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一国出口某种商品是因为其成本低,生产要素供过于求、价格低廉是关键因素。但出口增加必然导致这些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以至于这些要素因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 一国进口某种商品是因为其成本高,生产要素供不应求、价格昂贵是主要原因。但进口增加会导致该商品本国生产量减少,相应生产要素因需求减少而价格降低 商品价格的国际均等化 原因之一是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 出口国在出口价格高于出口成本的情况下,扩大出口会导致本国内商品供给量减少,继而会提升国内价格 进口国在进口价格低于本国市场价格的情
41、况下,扩大进口会导致本国供应量增加,继而会降低本国市场价格,第3章 国际商务理论,3.2 国际生产转移理论,根据赫-俄要素禀赋理论可知:在资本不能跨国流动的条件下,各国资本因为供给数量的差异而存在边际收益(价格)不同。在缺乏资本的国家,资本边际收益较高。,麦克杜格尔-邓肯认为:如果允许资本跨国流动,边际收益较低的资本将流转到资本边际收益较高的国家,从而增加资本边际收益和社会总产品。,E,Y,A,B,C,D,X,O1,O2,资本充裕国家资本数量,资本缺乏国家资本数量,资本充裕国家边际收益曲线,资本缺乏国家边际收益曲线,收益,收益,当各国资本边际收益率彼此相等时,资本跨国流动趋于平衡状况,此时各国
42、社会总产品之和达到最大。,A,B,C,D,X,O1,O2,Y,E,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入国家,输出资本数量,输出资本创造的新增收益,对新创造产品,按照资本边际产出率在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之间进行分配,A,B,C,D,X,O1,O2,Y,F,E,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入国家,资本边际收益率 = 资本报酬,资本输入国新增报酬,资本输出国新增报酬,对新创造产品,按照资本边际产出率在资本输出国和资本输入国之间进行分配,A,B,C,D,X,O1,O2,Y,F,E,资本输出国家,资本输入国家,资本边际收益率 = 资本报酬,资本输入国新增报酬,资本输出国新增报酬,Vernon教授的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产
43、曲线,发明国美国,创新仿制国:欧洲,标准化生产国发展中国家,需求曲线,创新期,成熟期,标准化期,国际产品生命周期演变过程,产品生命周期贸易模式,时间,净出口,净进口,跟随仿制国(其他发达国家),落后仿制国(发展中国家),创新国(发达国),垄断优势理论,海默发现,对外直接投资的美国公司都是那些资本密集度高、技术先进、产品差别大的行业的寡头垄断者。因此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并非以自由竞争为前提,而是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它们凭借自身的垄断优势,进行海外投资经营,能够获得比其在母国要多得多的利润。,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 企业拥有技术、规模等垄断性优势 就能获得高额的垄断利
44、润,海默认为:,拥有垄断优势的美国企业 利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就能垄断东道国市场,获得高于当地企业的利润,海默进一步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通常表现为:,拥有高水平的知识资产,如专利技术、管理才能、商业信用; 产品差异化优势,如著名商标、独占销售渠道、独特产品设计; 大量生产和广泛销售的规模经济优势; 能主宰市场局面的控制权优势,造成市场不完全竞争的原因,来自产品市场的原因 需求规模可能带来的规模经济 需求偏好可能带来的品牌效应 来自要素市场的原因 技术、物产等要素的非公平存在 要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垄断 来自国家制度的原因 物权与准物权等制度限制了对技术、物产等的自由使
45、用 保护性贸易政策下对商品、人员、资金和技术的流动限制,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与完善,约翰逊(H. G. Johnson)认为,制造简单的产品只需要简单的技术和知识,且易于袭用仿制;制造复杂的产品需要复杂的技术知识,且难以模仿复制。跨国公司的优势在于始终把握新知识,并在其公司内部转让,以确保跨国公司经营的优势。 凯夫斯(R. E. Caves)认为,产品的差异性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所在,跨国公司发挥其技术垄断优势使其生产的产品千差万别,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通过营销技巧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反响。 西方学者还发现,跨国公司既发挥生产过程的规模经济优势,也充分利用非生产活动的规
46、模经济优势,如集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集中财务管理等。,20世纪60年代 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主体多为中小企业,运用适用技术 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利用和加强东道国的比较优势 大多采用合资形式,实行经营本土化 产品返销母国,促进东道国与母国之间的贸易,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按这样的原则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不是取代贸易,而是创造或扩大贸易,根据交易费用假设,卡森和巴克莱对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现象作出解释:,跨国公司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是要将外部市场的交易改变为公司内部交易,借以避开市场的缺陷,减少交易费用,获得
47、更大的贸易利益,外部市场失效、交易费用太高是内部化形成的主要原因,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跨越国界 实现市场内部化的表现,实现市场内部化的组织条件: 内部中间产品供给者 内部中间产品需求者 内部市场的组织管理者,实现市场内部化的经济条件,瑞典学者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网络理论认为,企业群体在特定产业内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构成了彼此的相互依存性,这种依存关系决定了“单个厂商的生存依赖于其他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企业是通过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来得到这些外部资源。”企业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建立、发展和完善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决定了它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地位,邓宁认为海外直接投资的必
48、备条件是,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而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且受法律保护的资产、规模、能力或特权等方面的优势。所有权优势也是垄断优势。 内部化优势企业将其所拥有的资产或相关交易保留在内部或有效控制范围内,从而避免外部市场失效带来的交易费用或相应的消极影响。内部化优势也是管理能力优势。 区位优势对某企业而言,某国的投资环境比母国或其他国家更为有利的状态。区位优势是指环境机遇。,3.3 企业国际化经营综合理论,邓宁的国际生产综合理论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经营决策决定于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3.4.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与特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对外直接投资是指在外国企业中获得永久权益并谋求对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有效的发言权的一种投资行为。 比较:对外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市场上提供信贷、购买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产品并从中获得间接收益的投资行为。,3.4 对外直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