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 a、b、c、d 四种细胞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a 细胞为吞噬细胞Bb 细胞为效应 B 淋巴细胞Cc 细胞为靶细胞Dd 细胞为效应 T 淋巴细胞解析:选 B。分析图示可知,该图的上半部分为体液免疫,a 细胞吞噬并处理抗原,故为吞噬细胞,b 细胞接受抗原和细胞因子的作用,故为 B 淋巴细胞;下半部分为细胞免疫,c 细胞中有抗原,故为靶细胞,d 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故为效应 T 淋巴细胞。2机体免疫系统中 B 淋巴细胞和 T 淋巴细胞( )A分化、发育的场所相同B都参与特异性免疫C都能攻击被感染的细胞D遗传信息不同答案:B3下图为人体免疫过程的
2、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为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B通过过程 V 产生的“某物质”是细胞因子C细胞分别为吞噬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均能识别抗原D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解析:选 D。该过程应为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过程 V 产生的“某物质”是抗体;细胞为 B 淋巴细胞,细胞是 T 淋巴细胞,细胞是记忆 B 淋巴细胞。因此,A、B、C 三项均不正确。4如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抗体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 B 淋巴细胞大量形成效应 B 淋巴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的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
3、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 2 至 3 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解析:选 D。图中抗原第一次注射时,抗体的产生慢而少,第二次注射时,抗体的产生快而多,说明产生抗体多少与接种的次数有关,与接种量无关。52011 年 9 月 28 日是第五个世界狂犬病日。我国是狂犬病的流行地区,发病总数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狂犬病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2措施。以下有关狂犬病疫苗在人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 B 淋巴细胞BB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细胞因子CT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4、T 淋巴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解析:选 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疫苗是抗原,B 淋巴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记忆B 淋巴细胞和效应 B 淋巴细胞,效应 B 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T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释放细胞因子,加强特异性免疫反应;效应 Tc 淋巴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相应的抗原。6(2010高考浙江卷)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解析:选 C。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
5、定的淋巴细胞(记忆 B 淋巴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 B 淋巴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效应 B 淋巴细胞和记忆 B 淋巴细胞,效应 B 淋巴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二次免疫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二次免疫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特定淋巴细胞。7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小组开发出利用胚胎干细胞高效培养免疫细胞的新技术,一个干细胞能培育出 100200 个树突状细胞(一种免疫细胞),其广泛存在于皮肤等组织中,一旦病原体等外敌侵入机体,树突状细胞会及时通知 T 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胚胎干细胞培育
6、树突状细胞利用了其全能性B树突状细胞只能参与细胞免疫C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特有蛋白质的树突状细胞,有可能找到治疗癌症的新方法D能够识别抗原的有效应 B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效应 T 淋巴细胞解析:选 C。细胞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树突状细胞在机体内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效应 B 淋巴细胞的功能是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8(2011高考重庆卷)某人因过量注射美容制剂而出现头昏、站立不稳等症状。经诊断后,医生为其注射了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 )A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B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凝集素C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7、D刺激机体释放出细胞因子发挥细胞免疫作用解析:选 A。某人注射美容制剂后出现头昏等症状,应为注射肉毒杆菌外毒素过量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医生为其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抗体)进行治疗,目的应是“中和体内的肉毒杆菌外毒素(抗原)” ,故 A 正确。9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c 淋巴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 Tc 淋巴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控制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效应 B 淋巴细胞中也存在C穿孔素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D穿孔素
8、分泌的过程依赖膜的流动性解析:选 C。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人体内所有细胞的遗传物质都相同,细胞种类的差异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穿孔素是一种分泌蛋白,是以胞吐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的;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10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依据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3A图中为细胞免疫,A 为细胞因子;为体液免疫,B 为抗体B与 B 加工、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b、c、d、e、f、gD病毒入侵人体时往往先通过免疫,再通过免疫,才能消灭抗原解析:选 C。由细胞 f 产生 B(物质)知为体液免疫,则为细胞免疫,在
9、此过程中,由受刺激的效应 Th 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促进 B 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在体液免疫中产生抗体,抗体为分泌蛋白,与其形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图中b、c、d、e、f、g 等分别代表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效应 Tc 淋巴细胞、记忆 T 淋巴细胞、效应 B 淋巴细胞、记忆 B 淋巴细胞,而效应 B 淋巴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彻底消灭抗原。11(2012黄冈中学高二检测)下表为我国新生幼儿计划免疫的部分列表,分析可以发现多数疫苗要多次接种,下列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幼儿年龄 应接种的疫苗 接种方式 预防疾病出生时 卡介
10、苗 皮下注射 结核病出生时 乙肝疫苗第一次 肌肉注射 乙型肝炎1 个月时 乙肝疫苗第二次 肌肉注射 乙型肝炎2 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 一次 口服 脊髓灰质炎3 个月时 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第 二次 口服 脊髓灰质炎3 个月时 百白破混合制剂第一次 肌肉注射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A.病原体会发生变异,使得接种的疫苗失去效果B多次接种疫苗能够提高人体中的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的水平C疫苗在人体中诱发产生的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存在时间是有限的D人的体质不同,一次接种不一定能够产生有效的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解析:选 A。疫苗是经过灭活或减毒的病毒,因此如果病原体发生变异,反复接
11、种一种疫苗是不能对已变异的病原体发挥作用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或记忆 B淋巴细胞,但是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在体内存在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多次接种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新的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进行补充,从而提高人体内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的水平;每个人的体质有所不同,因此疫苗在机体中的反应也就不同,反复接种可以刺激抗体和记忆 B 淋巴细胞的产生。1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 是抗原,Y 是抗体,数字表示过程,字母 ae 表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抗原 X 再次侵入人体时,机体通过过程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Be 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作用完全相
12、同CB 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DY 主要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与 Y 合成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4尔基体和线粒体解析:选 A。过程表示抗原侵入机体,e 细胞表示吞噬细胞,过程表示被吞噬细胞处理的抗原被传递给 T 淋巴细胞,a 细胞表示 T 淋巴细胞,b 细胞表示 B 淋巴细胞,c 细胞表示记忆 B 淋巴细胞,d 细胞表示效应 B 淋巴细胞,过程表示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 淋巴细胞和效应 B 淋巴细胞,在二次免疫反应中通过过程产生更多的效应 B 淋巴细胞,并通过过程产生更多的抗体,从而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可直接吞噬消灭病原体,但在特异性免疫中主要
13、是吞噬抗原使其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决定簇;B 淋巴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13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 a、b、c 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_。(2)过程是在 X 的刺激和 a 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免疫的感应和反应阶段。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参与 Y 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等。(4)若 X 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 X 必须依靠 a 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使_裂解。解析:(1)图中 a、b、c 表示 T 淋巴细胞、血细胞和 B 淋巴细胞,造血干细
14、胞分化成上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过程是在抗原的刺激下和 T 淋巴细胞等的参与下进行的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3)Y 是抗体,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其中核糖体没有膜结构。(4)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 Tc 淋巴细胞先把靶细胞裂解,然后靠体液免疫消灭病毒。答案:(1)分化 (2)体液 更快、更强 (3)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514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2)
15、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填下列字母)A吞噬细胞 BT 淋巴细胞 CB 淋巴细胞 D记忆细胞 E效应 B 淋巴细胞 F效应 T 淋巴细胞(4)效应 T 淋巴细胞的作用是_。(5)若表示某物质,则是_,主要分布于_,能与_特异性结合并由_最终将抗原消灭掉。(6)病毒进入体内先由_免疫发挥作用,若进入宿主细胞,则由_免疫消灭掉。(7)康复的甲型 H1N1 流感患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感染者,原因是_。解析:(1)图中虚线箭头指的是二次免疫中,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2)效应 Th 淋巴细
16、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3)吞噬细胞能处理并呈递抗原,效应 B 淋巴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 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 T 淋巴细胞。(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c 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5)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效应 B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它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最后通过吞噬细胞把抗原抗体结合物吞噬掉。(6)病毒进入体内后,首先通过体液免疫抑制其在体内的移动,然后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7)已经康复的甲型 H1N1 流感患者体内取得的血清中,含有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抗体,能杀灭甲型 H1N1 流感病
17、毒。答案:(1)同一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2)细胞因子 (3)A E BCDF(4)使靶细胞裂解死亡(5)抗体 血浆、淋巴 抗原 吞噬细胞(6)体液 细胞(7)康复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能够杀灭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抗体615(创新探究)图甲所示为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表示的是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细胞在图中具有_的作用,细胞是_。(2)从图乙可以看出,当再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后,产生抗体既_又_,这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初次免疫的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_(填数字)增殖分化而来。(3)切除胸腺后,图甲表示的免疫过程
18、将大部分丧失,保留的一部分主要与图甲中的_(填数字)有关。解析:本题考查免疫的过程及二次免疫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甲中有抗体的产生,所以可以判断为体液免疫过程。能分泌抗体,为效应 B 淋巴细胞,它是由分化而来的,所以为 B 淋巴细胞;细胞具有呈递抗原的作用,为 T 淋巴细胞。图乙表示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中抗体浓度的变化及患病程度的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的特点是产生抗体既多又快。记忆细胞由图甲中的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如果切除胸腺,将不能产生 T 淋巴细胞,则不能对抗原进行呈递作用,但有少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刺激 B 淋巴细胞,所以仍能保留部分体液免疫的功能。答案:(1)体液免疫 呈递抗原 效应 B 淋巴细胞(2)多 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