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 ,大小:47.50KB ,
资源ID:1070520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7052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doc

1、浅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节约 大学生 环境工程 循环低碳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当代大学生需要更清楚地认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场上发挥自己的力量,贡献自己的智慧。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具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挺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写入党章,而且作为五位一体的其中一体。表明了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

2、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

3、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重点任务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

4、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具体办法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包括对湿地的保护

5、作为一个战略纳入到国家战略的总体规划上去,并提出一些政策加以落实和执行。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一是资源节约利用,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加强全过程的节约管理,大幅度的降低能源、水、土地的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极低,GDP 能耗大约是日本的 10 倍。所以我国的节能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二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坚持节能低碳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三是确保建设节水型社会,提高各机关,学校,医院,企业,个人的节水意识。人们的节水意识提高,全面的资源节约才可从此谈起。四是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坏、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

6、价体系当中。五是把环境考核纳入官员的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从而才能使节能减排的目标落实和实现。六是积极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的试点。即是给污染物和生态产品赋予产权和价格,付费污染,避免共有地的悲剧。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观一些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但是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环保意识,对我国的污染形势只有片面的数字统计,而缺乏对周围环境变化的实地体验。所以,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有意义,有作用,有必要的。一、大学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光荣使命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在经历农业建设,工业建设以后,必然要选择的建设,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措施。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义不容辞的扛

7、起这面大旗,肩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责任。投入到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就是投身于小康社会的建设中。只有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有长远的发展。二、大学生承担着社会模式转型的使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社会模式的整体转变,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的需要。大学生群体是国家资源中的中流砥柱,利用大学生的力量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当代大学生需要更清楚地认识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场上发挥自己的力量,贡献自己的智慧。三、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大学生广泛开展各种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体现。大学生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在学习和

8、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本领,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的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生态文建设的作用作为一名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具有更多的责任和义务。环境工程专业的任务是帮助工业企业的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因为工业造成的污染是当前最主要的污染,而它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中的污染物一般是未能利用的原材料或副产品、产品。我们要使工业上加强生产管理和革新生产工艺,并帮助政府运用立法和经济措施促进工业革新技术。可以说,我们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的,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是有巨大前景的。因此,作为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排头兵,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9、一、充分认识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弄清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和要求。不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二、努力专研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使自己具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能够以最优秀的姿态投入到建设中国生态文明的行动中,三、将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进行学习,找出两者间的必要联系,适当地进行补充和了解。结语: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建设生态文明,不

10、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所以,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党和我国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 ,建设好“美丽中国” ,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参考资料1周生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 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专题百度百科3. 环境工程学报及其前身的办刊实践与体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4. 王瑞辉: 环境工程的作用 光明网-光明观察5. 徐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中国环境报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