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高区一小 李建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地、主动地发展呢?下面是我在一年级“混合运算”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片断一:师:五一到了,许多外地的游客来到我们美丽的威海观光。妈妈和小丽来到海边,蓝天、大海,好美啊!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出示情境图)师:看看这幅图,有哪些信息,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问题?生 1:买贝壳和海螺需要多少钱?生 2:买珊瑚标本和贝壳需要多少钱?生 3:
2、海豚玩具比海螺贵多少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直接口答解决。)师:小丽和妈妈带了 50 元钱,她们想买海螺和珊瑚标本。根据这几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 1:海螺比珊瑚标本便宜多少钱?生 2: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共需要多少钱?生 3:还剩多少钱?师: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在交流时,我把重点放在了“还剩多少钱?”的解决上。生 1:50131720 元从 50 元钱中去掉买海螺的 13 元和买珊瑚标本的 17 元,还剩下 20 元。生 2:501337 元371720 元师:比较一下这两位同学的做法,你能发现什么?生 3:他们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把一个大算式分成了两位小算式。生 4:我先算出买海螺
3、和珊瑚标本共用了 30 元钱,再从 50 元钱中去掉用的 30 元,还剩 20 元。131730 元503020 元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它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生活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数学知识的开放程度,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上述教学片断中,教师向学生呈现了买纪念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提问列出算式并计算,从而使学生学会选择信息,学会组合条件,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内存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片断二:师:先算出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价钱,131
4、730;再算还剩多少钱,503020。你能将这两个小算式合起来写成一个大算式吗?(全班鸦雀无声,只见不少同学在练习本上不断的书写着。)过了一会儿,生 1(他很犹豫):我觉得可以这样写:50131720 元几个反应快的孩子马上喊:“错了,错了!50131754。” “可我想的就是先算 131730,再算 503020。”生 1 不服气地说。生 2:可 501317 明明是先算 501337,再算 371754 呀。生 1:(短时间的冷场)。师(小声提示):“那可怎么办?只是你自己知道可不行呀,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出你的想法呢?”30/ 很快,生 1:50131720“噢,对呀”, 受到启发,学生很快
5、想出了其他办法生 3:50131720生 4:50 1317 20生 5:50131720生 6:50131720生 7:50(1317)20情不自禁,我为孩子们的创造鼓掌。孩子们的眼睛里也都被欣喜、自信和成功的喜悦充塞得满满的。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回头看以住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直奔主题,告诉学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机械训练,使学生达到计算的准确、熟练。但练习中忘记运算顺序的情况常会出现。单纯的机械训练,学生只会觉得数学枯燥无趣,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符号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
6、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方面: 1. 注重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案例中,我们改变了以往计算题的呈现形式,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内容生活化,并注意了开放性,即问题情境开放、条件开放、解题的策略也开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信息解答问题。这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真正体现
7、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课堂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情境中探索新符号,并掌握了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使学生乐想、善思、敢说,自由地思考、实践、计算。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分析。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探究、发现知识的研究者。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只有充分
8、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时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相互探讨的互动过程。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