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十大关系导读,毛泽东的经典著作 党的理论文献名篇,1993年12月,江泽民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强调我们的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论十大关系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两篇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 2003年12月,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
2、理论成果。”,毛泽东的经典著作 党的理论文献名篇,2013年12月,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毛泽东“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习近平从“第二次结合”的新的高度,对论十大关系在“创造新的理论”和“写出新的著作”上的贡献作出评价。,毛泽东自己曾多次评价过论十大关系,认为它“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开始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开始反映中国客观经济规律”。关
3、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45246页。 1975年7月10日,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谈到这篇讲话时说: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理论指导意义。80年代初,他又明确指出:“论十大关系是好的”,“是我们今天要继续坚持和发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论十大关系仍是被突出强调的毛泽东文献。,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论十大关系是唯一一篇被提及的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同志一九五六年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提出的基本方针,既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政治安定的重要保证,仍然保持着重要的指导意
4、义”。,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叶剑英代表中央的重要讲话,首次把论十大关系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八大的主要文献并列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论十大关系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负责起草叶剑英讲话的胡乔木在情况说明中说:“这次稿子把这个问题说得明确了,说毛主席的两篇重要著作和八大的主要文献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它们的基本内容至今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请大家注意斟酌一下。” 胡乔木的这一论述,对新时期论十大关系地位的再界定有重要意义。,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
5、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形成了今天的文献定位。,论十大关系,1956年初,毛泽东用了两个月时间,集中听取中央34个部委的汇报;在听取汇报后,毛泽东于4月25日和5月2日,先后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关于十大关系的讲话。,1955年12月21日至1956年1月12日,毛泽东到保定、邢台、杭州、上海、南京等地,找沿途的地方干部谈话,作了一路的调查工作。调查的直接结果是完善了农业发展纲要,同时为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积累了第一手材料。 回京后,从1956年2月14日起历时43天,“
6、床上地下、地下床上”,毛泽东会同政治局和国务院的一些领导同志,先后听取了34个部委的工作汇报以及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床上地下、地下床上”,毛泽东在听取汇报时非常认真,但由于连续的、长时间的汇报,加之各部门的汇报材料数字多,听起来又比较枯燥,所以精神也很疲倦。有的汇报长达7个多小时,如3月5日,从下午5时20分开始一直到晚上12时20分才结束;又如4月2日下午3时,接见劳动部、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召开的先进生产者和代表会议的代表,4时20分完毕,4时35分又继续听汇报,晚上8时45分完,9时20分又开书记处会议,直至晚12时完。有时汇报中间吃饭,饭后又继续听汇报。正如毛泽东自己
7、所说:每天是“床上地下、地下床上”,也就是起床听汇报,上床休息,加之中间还需处理许多日常工作,真是日理万机。听汇报劳累,除了时间紧凑,连续作战以外,还因为一些经济部门整理的汇报材料很不理想,只有干巴巴的条条或数字,没有事例,使毛泽东听起来非常吃力。,在毛泽东逝世前,论十大关系讲话 一直未能公开发表。,另一篇地位类似的文献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以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为题发表讲话。3月6日召开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传达贯彻毛泽东的讲话。4月13日、17日、23日,人民日报连续发表社论,号召全党学习讲话。之后毛泽东又用了55天,反复
8、推敲,共十三易其稿,直至6月19日,经过修改补充的讲话全文发表。全国形成声势浩大的学习和宣传热潮,在社会主义阵营内外也引起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毛泽东本人对于讲话的认识,毛泽东在1957年曾说过:“还有去年4月讲的十大关系,已经一年多了,也还不准备发表,将来发表也是旧闻。我这个人就是不想冒险,先讲一讲,看一看反应,再作修改,然后发表。有时修改多次还不满意,只好不发表。” 毛泽东慎重发表的原因在于对讲话不尽满意。1956年中共八大期间,毛泽东在接见南斯拉夫代表团的谈话中提到论十大关系:“这是我和三十四个部长进行一个半月座谈的结果。我个人能提出什么意见呢?我只是总结了别人的意见,不是我的创造。”,
9、两个版本,从文献传播的角度看,讲话主要存在两个版本,一个是1965年底党内印发的版本,一个是1976年底公开发表的版本。,党内印发,1965年12月15日,刘少奇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认为论十大关系“对于一些基本问题说得很好,对现在的工作仍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建议作为内部文件发给县、团以上党委学习。毛泽东看了整理稿后批复:“此件看了,不大满意,发下去征求意见,以为将来修改之助。此意请写入中央批语中。”12月27日,讲话以中发65751号文件印发,除说明毛泽东本人“不满意”和“征求意见”外,还专门注明“不登党刊”。,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时,刘少奇认为论十大关系一文非常重要,对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
10、的指导作用。 1965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给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及中央各部委发出指示,在指示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4月作的论十大关系是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献,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作了很好的论述,对现在和今后的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特印发县、团级以上党委学习。”,公开发表,1976年12月26日,这篇文章首次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10年后又被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 1976年12月10日至27日,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举行。其实是一次全国县级以上干部会议,也是华国锋作为中共中央主席首次面对全国的干部。论十大关系是这次会议集中学习的文件。,基本方针,华国锋在会议
11、上说:“我们这次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应当认真地深入地学习这篇光辉著作。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在这篇著作中,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提出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基本思想。毛主席在这篇著作中提出的基本方针,就是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会议就是贯彻执行这样一个基本方针,我们各方面的工作都要贯彻执行这个基本方针。” 会议闭幕的前一天即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83周年纪念日,论
12、十大关系在人民日报全文发表。 1977年在全国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学习和宣传论十大关系的运动。检索人民日报数据库,1977年全年论十大关系出现406次,而从1957年到2000年,人民日报提到论十大关系也只有597次,可见当时对这一文献的宣传和学习确实盛况空前。,基本方针,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这一“基本方针”实际上是理解和处理好“十大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1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论十大关系的历史背景,从国内来看:一方面,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另一方面,中共在建国头7年的工作中初步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增强了独立探索的自觉性。,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
14、就的一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只用了3年时间就医治了战争的创伤,恢复了经济。随后,又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特别是经济建设方面,经过3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前几年的努力,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有了一个巨大的跃进。到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工农业总产值每年都有大幅度增长。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也比较好,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当时国际形势趋向缓和,我们党预计可能有一段国际和平时期,这
15、也为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必须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苏共二十大的秘密报告批判了斯大林,“揭了盖子”,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形成了一股解放思想之风。 苏联在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集体化的艰巨任务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暴露出一些问题,而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许多方面又照搬了苏联模式,一些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问题。,学术界普遍认为论十大关系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方针,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1、率先提出“以苏为鉴”,走自己的路,确立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指导思想。 论十大关系不仅
16、明确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指导思想,而且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走俄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的转变。,中国工业化道路,2、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有别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指明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 。 毛泽东论述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实质上是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他借鉴苏联和东欧国家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导致“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的教训,提出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为中国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改革的先声,开放的前导,3、初步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协调区域经济的设想,明确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显露出改革开放的思想
17、端倪。初步论述了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观点,其中包括兼顾国家、集体和生产者个人的利益问题,中央要简政放权,克服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观点”。论述了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并且表露出调整生产力布局、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思想。讲话还明确“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并从理论上阐明了为什么要向外国学习,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重要原则和指导方针,4、提出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设想,并对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民族问题上,毛泽东提出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在党
18、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在是非问题上,坚持分清是非、教育同志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而对反革命,则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并要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讨论论十大关系时,毛泽东又提出在科学文化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孕育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思想的萌芽”。,“十大关系”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十大关系”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为一体,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外交政策和国际战略、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全面探索 。,“十大关系”的核心问题,二是“十大关系”在根本上是对中国社
19、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核心问题是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重要的是“要打破迷信,不管中国的迷信,外国的迷信。我们的后代也要打破对我们的迷信。我国工业化,工业建设,完全应该比苏联少走弯路。”探索“把一个落后的农业的中国改变成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化的中国” 。,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 根本性问题,毛泽东提出:“这里就发生一个问题,你对发展重工业究竟是真想还是假想,想得厉害一点,还是差一点?你如果是假想,或者想得差一点,那就打击农业、轻工业,对它们少投点资。你如果是真想,或者想得厉害,那你就要注重农业、轻工业,使粮食和轻工业原料更多些,积累更多些,投到重
20、工业方面的资金将来也会更多些。” 在工业化过程的区域经济布局协调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如果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妨碍内地工业的迅速发展。所以这也是一个对于发展内地工业是真想还是假想的问题。如果是真想,不是假想,就必须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特别是轻工业。” 在对工业化过程经济利益分配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国家和工厂,国家和工人,工厂和工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无论只顾哪一头,都是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十大关系”的全局性和重点性问题,毛泽东立足全局,抓住主要
21、矛盾,凸显主要关系和问题,“十大关系”或“十大问题”并不是平行的,而是有紧要的关系、有重要的问题。在全局关系基础上把握重点关系,在解决重点关系中引导全局关系发展,在辩证地理解和解决“十大关系”或“十大问题”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 在“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认为,沿海与内地关系、轻工业与重工业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这三大关系都必须很好地解决。在“十大关系”中,这三大关系涉及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领域的生产关系,既涉及国民经济最主要的生产领域和过程的关系,也关乎最基本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关系。这三大关系是“十大关系”全局中的重点关系,是处理好“十大关系”中其他各方面关系的基础和根本。,
22、从三大关系到五大关系,在准备论十大关系讲话的调研中,毛泽东还谈到:“除了轻工与重工,沿海与内地,个人与集体,地方与中央几个关系,还有经济与国防的关系。减少些国防,多搞些工业,正是为了国防。” 在论十大关系中,居于前列的这五大关系,都是事关经济建设的重大关系。 毛泽东后来提到:“在十大关系中,工业和农业,沿海和内地,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和个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这五条是主要的。”这说明,在“十大关系”中,经济关系是主要的、重点的关系,是解决和处理好其他方面的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是论十大关系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 在论十大关系讲话中,毛泽东已经深刻地理解经济建设在
23、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基础作用,也已经科学地把握经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重要地位。,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论十大关系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开端”、“历史先河”、“开拓性著作”,作出了开拓性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学说,并且成为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曾任中顾委秘书长的李力安说:“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群体曾为扭转探索中的失误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进行过多次艰苦的努力,而每一次努力都无一例外地把论十大关系及其所阐述的观点作为纠正错误的指导思想。”,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期间,周恩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就说过:“在目前形势下,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毛泽东同志
24、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农轻重关系、城乡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现在的农业基础没有办法负担这样规模的工业。工业本身也不平衡,没有办法继续均衡生产,也没有办法支援农业,支援市场,兼顾国防,比例的失调极其严重。”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09页。,邓小平1975年在主持中央工作时,“各方面关系非常复杂,斗争尖锐。很需要用毛泽东的这篇著作做指导来处理好各种关系邓小平重视论十大关系的原因,在于他要用毛主席论十大关系做理论依据,统一大家的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程中原:与哈佛学者对话当代中国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1976年底论十大关系的公开发表,确实也为揭批“四人帮”
25、,把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大规模的宣传教育运动,并不只是让全国上下学习文献本身,更是由此为契机,开辟新的历史。,论十大关系与中共八大,党史中有一个比较成熟固定的说法:“论十大关系提出以后,八大政治报告的起草工作就确定以这个报告的精神为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第391页。,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地位 堪与八大相提并论,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认为: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八大的召开作了准备。有文章甚至认为“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为党的八大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刘少奇说:“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就是根据毛泽东同志关于处理十大关系的方
26、针政策而提出的。”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300页。,“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党的八大和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一章的开篇即说:“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和开辟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为标志,这个探索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上册,第375页。,促使全党乃至全国解放思想、 调查研究方面的作用,薄一波指出:“毛主席率先探索,在党内和思想理论界也发生了良好的影响。1956年到
27、1957年头几个月,我们党内掀起了一股调查和探索的风气”,“这股新风的出现,同毛主席率先对十大关系进行探索、探索过程中又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分不开的”。 有学者认为,在论十大关系的形成过程中,“毛泽东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倡导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为全党形成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毛泽东的这一作风,亦启迪和教育了后人”。,论十大关系存在的历史局限,论十大关系所取得的成果毕竟是初步的:虽然隐含着要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但对苏联模式的根本弊端还没有透彻的认识;虽然涉及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但仍然在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内思考和认识问题,没能提出实行根本性
28、变革的主张;虽然涉及对外开放的问题,但没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找到对外开放的有效途径;还有一些当时可能认识到的重要问题没有被论及,比如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等。 学者们大多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论述这些局限的,强调这是由历史的局限和人的认识的规律造成的;在许多矛盾及其本质尚未充分暴露的情况下,在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下,论十大关系已经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高度。,论十大关系中没有着重谈知识分子问题,没有谈科学技术问题,他侧重于怎么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理顺多种关系,热气腾腾地把国家建设搞上去。 话说毛泽东知情者访谈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21页。,论十大关系的历史地位,毛泽
29、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既阐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基本方针和政策,也提出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如何将十种关系处理好,如何按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办事,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非常合理的论据。,“论十二大关系”,江泽民同志于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所作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毛泽东同志1956年4 月所作论十大关系
30、讲话的思想,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客观规律认识的新飞跃。,论十大关系与“论十二大关系”,两篇看似独立的文章,实质上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探索中国式发展道路共同创作的一篇大文章。 基本指导思想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统一全党的认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内容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带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关系”;都“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辩证地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全面地把握各种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促进矛盾双方的协调发展”;“都是立足中国实际,又研究了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在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发表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论十二大关系”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把它放在统领全局的首要地位。 “论十二大关系”提出的诸如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等更具时代特征和更高层次的大问题,是论十大关系中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