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前言 肥胖目前在全世界呈流行趋势。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 又是 2 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我国目前体重超重者已达 22.4%, 肥胖者为 3.01%, 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2002 年 4 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召开了中国肥胖问题研讨班,邀请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多学科专家,就国内外肥胖症的流行趋势、肥胖症与疾病关系及预防和控制措施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和 广泛交流。在与会者的呼吁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支持下,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了
2、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对我国 21 个省、市、地区人群体重指数( 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二十四万人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据次此提出推荐意见。工作组同意以BMI 值 “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 BMI“28 为肥胖的界限;男性腰围 85cm ,女性腰围 80cm 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与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高血压联盟(中国)及中国营养学会在北 京联合召开了 “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经充分讨论,工作组的推荐意见获得一致认可。同时,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即着手编写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
3、在广泛征求相关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经七次修改,形成指南终稿。希望本指南能够为推动中国肥胖防治工作,控制慢性疾病,提高我国人民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的作用。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2003 年 3 月 10 日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编写组 主编:陈春明 孔灵芝 成员:闻芝梅 周北凡 陈吉棣 李光伟 王文绢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成员 史轶蘩 院士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陈春明 主任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周北凡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流病室 陈君石 教授 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 杨哓光 副主任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
4、心 陈吉棣 教授 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 黄建生 副主任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孔灵芝 处长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李光伟 主任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 傅祖植 教授 广东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医院内分泌科 贾伟平 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 分泌科 武阳丰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研究所 吴兆苏 教授 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 柳启沛 教授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张永慧 副研究员 广东省卫生防疫站 蔡 威 教授 上海市新华医院 丁宗一 教授 北京儿科研究所营养室 张志强 副研究员 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 季成叶 教授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赵熙和 研究员 中国肥胖问题工
5、作组秘书 * 上海罗氏制药公司对本书的编写工作给予了支持 , 特此致谢。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目录 1 引言 2 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 2.1 体重指数 2.2 腰围 2.3 肥胖程度分类 3 肥胖的流行特点 3.1 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 3.2 全球增长迅速 4 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 4.1 遗传因素 4.2 环境和社会因素 4.2.1 进食过量 4.2.2 体力活动过少 4.2.3 社会因素 5 超重和肥胖症的危害 5.1 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 5.1.1 高血压 5.1.2 2 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5.1.3 血脂异常 5.1.4 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5
6、.1.5 脑卒中 5.1.6 某些癌症 5.1.7 其他疾病 5.2 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6 肥胖症的干预 6.1 干预原则 6.2 干预策略与措施 6.3 肥胖症防治流程 6.4 高危个体的处理 6.4.1 合理安排饮食 6.4.2 加强体力活动和锻炼 6.4.3 行为疗法 6.4.4 药物治疗 6.4.5 外科手术治疗 7 特殊人群的处理 7.1 女性 7.2 老年人 7.3 吸烟者 8 附录 体重指数测量方法 腰围和臀围测量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成人体重指数分类 不同身高和体重者 BMI 值及超重和肥胖症分类 低热量饮食 几种主要食物的能量和产能营养素 不同活动和运动类型的能量消
7、耗 1 引言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早在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超重和肥胖症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人群中的患病情况已达到流行的程度。据估计,1999 年有 61%的美国成年人达到超重和肥胖症程度 1;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 2。 超重和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已有证据表明超重和肥胖症是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癌症和其它一些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有一些国家的肥胖症患者,因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和对自身体型不满意而产生自卑感,导致自杀率高、结婚率低等社会问题。超重和肥胖症的防治需要得到有关政策的支持,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内容,同时
8、需要多个组织机构和个人共同合作,加强建立基层防治网并采取行动。要提倡健康体重的理念,保持合理体重。将积极预防和控制与超重和肥胖有关的疾病、改善健康状况、延长积极的生命期限和提高人群生活质量作为公共卫 生的根本任务之一。 超重和肥胖症的防治不单纯是个人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从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入手,做好社区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高危个体及可能伴发的并发症,并进行具体指导,也应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本指南的目的是帮助第一线卫生保健人员提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具体方法,也可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参考。 2 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 肥胖症患者的一般特点
9、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 (体脂 %)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如 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 “中心型 “或 “向心性 “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者占肥胖症总人数的 95%以上。对人体外表的观察通常可以大致估计肥胖及消瘦的程度,适用于初筛,但无法定量。在临床上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估计肥胖程度的最实用的人体测量学指标是体重指数和腰围。尽管有些其它方法(如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和核磁共振成像术等)可以较精确地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这些仪
10、器设备比较昂贵,无法 普遍采用。 从整体上看,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症流行的发展阶段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超重和肥胖症分类标准来衡量,我国成人体重超重与肥胖症之比为 8:1,而欧美国家的比例已达 2:1 甚至接近 1:1。这意味着我国肥胖症发病率的潜在上升危险性很大。 2.1 体重指数 目前常用的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 简称 BMI,又译为体质指数。它是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 (weight for height)的指数。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 (公斤 , kg)除以身高 (米 , m)的平方,即 BMI=体重 /身高 /身高 ( kg /m2)。 BMI
11、 的具体测量方法参见附录 。在判断肥胖程度时,使用这个指标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指数的影响,以便于人群或个体间比较。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应考虑到其局限性,如对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计算的体重指数值可能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相等 BMI 值的女性的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3-9。如有适当仪器条件时,同时测定体脂百分含量(体脂 %)会有助于判断肥胖程度 3。 2.2 腰围 腰围 (Waist Circum
12、ference, WC)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 (腰围的具体测量方法参见附录 ) 。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在 BMI 并不太高者,腹部脂肪增加(腰围大于界值)似乎是独立的危险性预测因素。同时使用腰围和体重指数可以更好地估计与多种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3,6,9。 2.3 肥胖程度的分类 以体重指数对肥胖程度的分类,国际上通常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体重指数界限值,即体重指数在 25.0-29.9 为超重,大于等于 30 为肥胖 (参见附表 1-1)4-7。最近国际生命
13、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根据对我国人群大规模测量数据,汇总分析了体重指数与相关疾病患病率的关系,提出对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及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其建议 8-9如下: 表 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分类 体重指数( kg/m2) 腰围 (cm) 男: 85 女: 80 男: 85-95 女: 80-90 男: 95 女: 90 体重过低 * 18.5 体重正常 18.5 - 23.9 增加 高 超重 24.0 - 27.9 增加 高 极高 肥胖 28 高 极高 极高 *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
14、素聚集 *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注: 为了与国际数据可比,在进行 BMI 数据统计时,应计算并将体重指数 25 及 30 的数据纳入 这项建议是根据 1990年代以来我国 13项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总计约 24 万成人的数据汇总分析得出的 9。结果表明:体重指数达到或大于 24( BMI24 kg/m2)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体重正常( BMI=18.5-23.9 kg/m2)者的 3-4 倍,患糖尿病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2-3 倍,具有 2 项及 2 项以上危险因素 (即危险因素聚集,主要的 5 个危险因素包括血压高、血糖高、血清总胆固醇高、血清甘油三酯高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
15、低 )的危险是体重正常者的 3-4 倍。 BMI28 的肥胖者中 90%以上患有上述疾病或有 危险因素聚集。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 85 厘米,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 80 厘米者患高血压的危险约为腰围低于此界限者的 3.5倍,其患糖尿病的危险约为 2.5 倍;其中有 2 项及 2 项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的危险约为正常体重者的 4 倍以上 9。在 10 个地区对 24,900 名 35-59 岁人群的前瞻性调查中,冠心病事件、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对超重和肥胖的归因危险度分别为 32.0%、30.6%和 53.5%,即这些疾病的发病由超重和肥胖引起的可能性很大 10。这些证据表明,上述对体重指数划分界
16、值的建议,对中国成年人群的肥胖防治一般是适用 的。 世界卫生组织肥胖专家顾问组,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在 2002 年也曾提出亚洲成年人在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水平时,相关疾病发病危险度的界值,即体重指数在 23.0-24.9 为肥胖前期,大于 25 为肥胖 11(参见附录表 -2) , 并建议各国应收集本国居民肥胖的流行病学以及疾病危险数据,以确定本国人群的体重指数的分类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在青年期体重指数即超标者,以后患相关疾病的危险度可能比中老年后才肥胖者更高 12-14。 3 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早在 1948 年 WHO 就提出肥胖症是一种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的
17、慢性疾病。近几十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肥胖具有以下流行病学特点: 3.1 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 肥胖症 (BMI30 )患病率在欧美等国家一般在 20%左右。按照美国第三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 (NHANES , 1988-1994),估计成人 (20-74 岁 )超重和肥胖人数达到 9700 万 5。经过年龄调整的资料, BMI 值在 25-29.9 的男、女人群中分别占 39.4%、24.7%; BMI30 者分别占 19.8%、 24.9%11。 1999 年的调查,其超 重率为 34%,肥胖率为 27% 1。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均已针对其本国的肥胖问题制定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的指
18、南12-14。 根据 1992 年我国全国营养调查材料, 20-60 岁成年人BMI25 者占该人群的 14.4%(城市 24.6%,农村 10.4%); BMI30 者占 1.5%(城市 2.9%,农村 1.0%)15。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对 20世纪 90年代的 20-70 岁 24 万人的调查材料分析, BMI 在 25 -29.9 者为22.4%, BMI30 者占 3.01% 9。 1995 到 1997 年 11 省 (市 )调查资料发现超重 (BMI在 25-29.9 )检出率为 21.51%,但肥胖 (BMI30)的检出率为 2.92%
19、16。尽管我国肥胖症患病率远低于西方人群,但增长速度较快,如能不失时机地进行预防,减缓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的上升速度是完全可能的,这对控制慢性病有重要意义。 3.2 全球增长迅速 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使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或儿童中,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国 家中的增长更为突出。在过去 10 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肥胖症患病率增长 10%-40%,英国增长达 2 倍;在 1976-1993 的近20 年中,日本男性和女性的肥胖症患病率分别增加了 2.4 和 1.8倍。 经济转型引起的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是
20、发展中国家肥胖症发病率迅速升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同时迅速增长。与 1980 年代相比, 1990 年代我国 15 个 35-59 岁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大大增加,而在 1990 年代末增长更快。其中 4 个人群 BMI25 的男性超过 50%, 3 个人 群 BMI25 的女性超过 50%。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16;很显然,肥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4 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 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因此,减少
21、由膳食摄入的能量、加强体力活动以增加能量消耗,控制能量平衡是保持健康的基本条件。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 (如生理、代谢 )和生活方式 (如社会、行为、文化、 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 )影响。即使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肥胖症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不能简单地用单一因素来解释肥胖的病因。 4.1 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单纯性肥胖具有遗传倾向,肥胖者的基因可能存在多种变化或缺陷。一些对双胞胎、领养子女家庭和家系的调查发现,肥胖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双亲均为肥胖者,子女中有
22、70%-80%的人表现为肥胖,双亲之一 (特别是母亲 )为肥胖者,子女中有 40%的人较胖。人群的种族、性别不同和年龄差别对 致肥胖因子的易感性不同。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40%17 。 众所周知,遗传变异是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在 20 世纪后期,肥胖却已成为全球最受关注的疾病之一 , 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肥胖症发生率的快速增长主要不是遗传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的结果,而主要是生活环境转变所致。因此,改变环境和生活方式应该是预防肥胖的关键;它不仅是可能的,也证明是有效的。 4.2 环境和社会因素 4.2.1 进食过量 工业发达国家的肥胖症患病率远远高于不发达国家,其原因之一是发达国
23、家人群的能量和脂肪摄入 (尤其是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大大高于不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食物供应丰富,人们对食物能量的基本需求满足以后,膳食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6,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消费量大增,能量的总摄入往往超过能量消耗。与我国传统的膳食模式相比,很多城市,尤其在大城市的人们摄入富含高能量的动物性脂肪和蛋白质增多,而谷类食物减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微量营养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偏低。已有研究证明含脂肪多而其他营养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因此限制总能量和脂肪摄入量是控制体重的基本措施。 进食行为也是 影响肥胖症发生的重要因素。不吃早餐常常导致其午餐和晚餐时摄入的食物较多,
24、而且一日的食物总量增加。我国的膳食指南提出,三餐的食物能量分配及间隔时间要合理,一般早、晚餐各占 30%,午餐占 40%。晚上吃得过多而运动相对较少,会使多余的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而储存起来。现在很多快餐食品因其方便、快捷而受人们青睐,但快餐食品往往富含高脂肪和高能量,而其构成却比较单调,经常食用会导致肥胖,并有引起某些营养素缺乏的可能。胖人的进食速度一般较快;而慢慢进食时,传入大脑摄食中枢的信号可使大脑做出相应调节,较早出现饱足感而减少进 食。此外,进食行为不良,如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在看电视时进食过多零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由于食物来源比较丰
25、富,在家庭中的备餐量往往超出实际需要量较多,为了避免浪费而将多余的食物吃下,也可能是造成进食过量的原因之一。 4.2.2 体力活动过少 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大多数肥胖者相对不爱活动;坐着看电视是许多人在业余时间的主要休闲消遣方式,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某些人因肢体伤 残或患某些疾病而使体力活动减少;某些运动员在停止经常性锻炼后未能及时相应地减少其能量摄入,都可能导致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 经常性体力活动或运动不仅可增加能量消耗,而且可使身体的代谢率增加,有利于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还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
26、系统功能。因高强度剧烈运动不易坚持长时间,而且在此高强度运动的短期内,主要以消耗体内碳水化合物 (肌糖原、肝糖原等 )提供的能量为主,而不是首先消耗脂肪。在进行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时,更多动员体内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由于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可坚持的时间长,被 氧化的脂肪总量比高强度剧烈运动多。因此,应强调多进行有氧的中、低强度体力活动,如走路、慢跑、扫雪、打羽毛球等。另外,经常参加锻炼者比不经常锻炼者的静息代谢率高;在进行同等能量消耗的运动时,经常锻炼能更多地动员和利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更有利于预防超重和肥胖 3。 4.2.3 社会因素 全球肥胖症患病率的普遍上升与社会环境因素的改变有关。经济发展
27、和现代化生活方式对进食模式有很大影响。在中国,随着家庭成员减少、经济收入增加和购买力提高,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贮藏技术有改善,可选择的食物品种更为丰富。随 着妇女更广泛地进入各行各业,在家为家人备餐的机会日益减少;加上家庭收入增加,在外就餐和购买现成的加工食品及快餐食品的情况增多,其中不少食品的脂肪含量过多。特别是经常上饭店参加宴会 和 聚餐 者,常常进食过量。在遇到烦恼、愤怒等不顺心事时,有人往往以进食消愁。此外,经常性的吃肉过多 (尤其是猪肉含较多脂肪和蛋白质 )容易导致消化器官(肠道、肝脏)和肾脏负担过重和脂肪在体内蓄积,也不利于健康。 政策、新闻媒体、文化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对膳食选
28、择和体力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新闻媒体 (包括电视、广播和印刷的宣传 材料 )在现代消费群体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电视广告对儿童饮食模式的影响甚至起着第一位作用。然而广告中所宣传的食品,许多是高脂肪、高能量和高盐的方便食品和快餐食品。目前有些广告对消费者,尤其是对儿童饮食行为的误导不容忽视。 5 超重和肥胖症的危害 5.1 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 肥胖症患者往往有高血压、高血脂和葡萄糖耐量异常;肥胖是影响冠心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值得警惕的是,中心性肥胖症患者要比全身性肥胖者具有更高的疾病危险,当体重指数只有轻度升高而腰围较大者,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就增 加。肥胖症患者多在餐后较长时
29、间内血脂持续在较高水平,富含甘油三酯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中的较小而致密的颗粒有直接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5,12。 防治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重本身,更重要的是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关,控制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与肥胖相关疾病的相对危险度见下表 4-7。 表 2 肥胖者发生肥胖相关疾病或症状的相对危险度 * 危险性显著增高 危险性显著增高 (相对危险度大于 3) 危险性中等增高 (相对危险度 2-3) 危 险性稍增高 (相对危险度 1-2) 危险性显著增高 危险性显著增高 (相对危险度大于 3) 危险性中等增高 (相对危险度 2
30、-3) 危险性稍增高 (相对危险度 1-2) 2 型糖尿病 冠心病 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子宫内 膜癌 胆囊疾病 高血压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 血脂异常 骨关节病 男性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 胰岛素抵抗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多囊卵巢综合征 气喘 脂肪肝 生育功能受损 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 背下部疼痛 麻醉并发症 *相对危险度是指肥胖者发生上述肥胖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体重者对该病患 病率的倍数 5.1.1 高血压 随着体重指数 (BMI)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也较高。高血压病患者是指收缩压 140 毫米汞柱和 /或舒张压 90 毫米汞柱 (1 毫米汞柱 =1 mmHg=0.133kP),或需要
31、用降压药才能将血压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低于 120/90 毫米汞柱)者。肥胖者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肥胖持续时间越长,尤其是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越大。而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使体重降低时,使血容量、心排血量和交感神经活动下降,血压也随之降低 18。 对我国 24 万人群的汇总分析显示, BM24 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 BMI 在 24 以下者的 2.5 倍, BMI28 者的高血压患病率是BMI 在 24 以下者的 3.3 倍。男性腰围达到或超过 85cm,女性腰围达到或超过 80cm,其高血压患病率是腰围正常者的 2.3 倍 9。一些减轻体重的试验表明,经减重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随平均体重的下
32、降而降低。超重和肥胖引发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有关 12,17。 5.1.2 2 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肥胖和腹部脂肪蓄积是 2 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 24 万人群数据的汇总分析显示,如以空腹血糖 126 毫克 /100 毫升或餐后 2 小时血糖仍 200毫克 /100 毫升者诊断为 2型糖尿病患者, BMI24 者的 2 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BMI 在 24 以下者的 2.0 倍, BMI28 者的 2 型糖尿病患病率为 BMI 在 24以下 者的 3.0 倍。男性和女性腰围分别为 85cm 和 80cm 时,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腰围正常者的 2-2.5 倍 9。
33、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受体数减少和受体缺陷,发生胰岛素抵抗(对胰岛素不敏感)现象和空腹胰岛素水平较高,影响到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蛋白质合成。中心型脂肪分布比全身型脂肪分布的人患糖尿病的 危险性更大;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 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儿童青少年时期开始肥胖、 18 岁后体重持续增加和腹部脂肪堆积者患 2 型糖尿病的危险性更大 12。 腰围超标、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压升高和空腹血糖异常高等危险因素中,如出现多个因素聚集,即临床上定义的代谢综合征,有很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代谢综合征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肥胖、腰围超标和缺少体力活动是促进胰
34、岛素抵抗进展的重要因素12。 5.1.3 血脂异常 我国 24 万人群数据的汇总分析显 示, BMI24 者的血脂异常 (甘油三酯 200毫克 /100毫升 )检出率为 BMI在 24以下者的 2.5倍, BMI28 者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为 BMI 在 24 以下 者的 3.0倍,腰围超标者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检出率为腰围正常者的 2.5 倍。BMI24和 28 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35 毫克 /100 毫升 )的检出率分别为 BMI 在 24 以下者的 1.8 倍和 2.1 倍。腰围超标者高密度脂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检出率为腰围正常者的 1.8 倍9。 5.1.4 冠心病和其它动脉粥样硬化
35、性疾病 我国 10 个人群的前瞻性研究显 示,体重指数增高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事件 (指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猝死和其他冠心病死亡 )的发病率随体重指数的上升而增高 10。前述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都是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超重和肥胖导致这些危险因素聚集,大大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BMI24 和 BMI28 的个体,有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聚集者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分别为BMI 在 24 以下者的 2.2 和 2.8 倍。腰围超标危险因素聚集者的患病率为腰围正常者的 2.1 倍 8。表明超重肥胖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 一。 5.1.5 脑卒中
36、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较高,对 10 个人群的前瞻性分析表明,肥胖者缺血型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 2.2。脑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型卒中的病理基础。其发病危险因素与冠心病很相似,超重肥胖导致的危险因素聚集是导致缺血型卒中增高的原因之一。 5.1.6 某些癌症 与内分泌有关的癌症 (例如妇女绝经后的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男性的前列腺癌 )及某些消化系统癌症 (例如结肠直肠癌、胆囊癌、胰腺癌和肝癌 )的发病率与超重和肥胖存在正相关,但究竟是促进体重增长的膳食成分 (如脂肪 )还是肥胖本身与癌症的关系更为重要,值得进一步研究 3。 5.1.7 其它疾病 5.1.7.1 睡眠呼吸暂停症 肥胖引起
37、睡眠中呼吸暂停,是由于在脖颈、胸部、腹部和横膈部位的脂肪堆积过多,使胸壁的运动受阻,在躺下时上呼吸道变窄和气流不通畅引起呼吸困难。因血液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和血氧低可抑制呼吸中枢,出现暂时窒息现象。如伴有严重呼吸道疾病,则容易产生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等 18。 5.1.7.2 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脂肪细胞不仅仅储存脂肪,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同时也是许多激 素作用的靶器官。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并经常存在胰岛素抵抗 3,中心性肥胖患者的激素水平改变更大。肥胖者血循环中的性激素平衡被破坏,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的女性常有排卵异常、雄激素过多,往往伴有生殖功能障碍 12。有的中度肥胖妇女
38、发生多囊性卵巢综合征。体力活动常常能通过减轻体重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5.1.7.3 胆囊疾病和脂肪肝 肥胖者胆结石的患病率是非肥胖者的 4 倍,腹部脂肪堆积者的危险性更大。肥胖患者的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及其胆囊活动减少,可能是形成胆结石的原因。胆结石患 者的胆囊感染率增加,容易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胰腺炎 3,12。 腹部脂肪比较容易分解,并由门静脉进入肝脏。肥胖常常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有报道经 B 超检查 200 名体重超重( BMI24)者中伴脂肪肝者达 41.5%;而 574 名非超重者的脂肪肝检出率为 11.3%19。另有一些报道重度肥胖者检出脂肪肝、肝纤维化、炎症和肝硬化者
39、较多;肥胖合并有血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更严重。 5.1.7.4 骨关节病和痛风 临床上常观察到肥胖者中膝关节疼痛和负重关节的骨关节病较多。肥胖者痛风的发生率 较高与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性关节炎是在关节内由于尿酸盐形成的痛风石引起反复发作的急性炎症。但体重增加与尿酸水平上升的关系还不太清楚,可能与肥胖引起的代谢变化(内源性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嘌呤并合成尿酸较多)和饮食因素(含嘌呤较多的动物性食品)有关 3,12。 5.2 超重和肥胖导致的社会和心理问题 由于文化背景、种族等的差异,人们对肥胖的态度不同,例如在经济不发达时期,我国曾把肥胖称为 “发福 “并作为富裕的象征。在发达国家和迅速
40、发展的国家中,肥胖者必须与来自社会和环境的偏见和歧视作斗争。肥胖者也往 往受社会观点、新闻媒介宣传的影响,对自身的体形不满,总认为在社交中会受到排斥,尤其在受到中、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中易受这种心理驱使,把 减肥 作为时尚;往往出现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人还在奋力减重的现象,有人甚至因此导致厌食症。从小就发胖的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各种社交活动产生畏惧而不愿积极参与,造成心理问题。 暴饮暴食是肥胖患者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病态行为。其主要特点是常常出现无法控制的食欲亢进,大多发生于傍晚或夜间,在夜里醒来后想吃东西。越来越多的观察发现,饮食习惯不良有时与肥胖患者的节食行为有关,如在上顿 少吃或不吃后下顿大量
41、进食的现象,严重影响治疗效果。还有人为了怕发胖,在大量进食美餐后自行引吐,这些与肥胖相伴的心理变化都有害于身心健康。 6 肥胖症的干预 首先应当树立正确观念,即肥胖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某些遗传因素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抗衡 3,5,12。肥胖症必须防治,它不仅损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与发生慢性病息息相关。对超重和肥胖症的普遍性干预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6.1 干预原则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坚持。 采取综 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变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 鼓励摄入的低能量、
42、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 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二者相结合可使基础代谢率不致因摄入能量过低而下降,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必须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 的疾病,将防治肥胖作为防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 6.2 干预策略与措施 肥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和控制肥胖的策略应
43、该是做好宣传教育和健康促进,预防肥胖要从儿童抓起,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社区综合预防控制措施应包括:鼓励人们改变生活方式,早期发现有肥胖趋势的个体,以及对个别高危个体具体指导。 干预措施可分为三个层次: 6.2.1 一般 人群的普遍性干预 首先是群体预防,把监测和控制超重与预防肥胖发展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作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定期监测抽样人群的体重变化,了解其变化趋势,做到心中有数。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使人们更加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合理,特别要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有意识地多进
44、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广为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和限盐。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成年后的体重增长最 好控制在 5公斤以内,超过 10 公斤则相关疾病危险将增加。要提醒有肥胖倾向的个体(特别是腰围超标者),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疾病危险的指标,尽早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隐患,并及时治疗。 6.2.2 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 有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应重点预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和预防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高危险因素指: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对高危个体和人群的预防控制超重肥胖的目标,是增加该群体的知识和技能,
45、以减少或消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 措施包括: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应让他 /她们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良环境或生活方式因素对肥胖症的发生可起促进作用并激活这一趋势,而改变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对预防肥胖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对学校、社团、工作场所人群的筛查发现高危个体。要强调对高危个体监测体重和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6.2.3 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针对性干预 对已有超重和肥胖并有肥胖相关疾病的高危个体,主要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有所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监测体 重,制定减轻体重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
46、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并努力提高患者的信心。 要使已超重或肥胖者意识到,期望短期恢复到所谓的 “理想体重 “往往不太现实,但是即使在一年之内比原有体重减少5%-10%也会对健康有极大好处。要使患者了解到,在短期内过度限食可能见到一些暂时效果,但如果不长期坚持减少膳食中的热量,也不积极参加体力活动,则很难保证体重保持在已降低的水平。个别病人的体重甚至会进一步增长,甚至超过减重前的原始水平。减肥反复失败会使病人失去信心。可组 织胖友座谈会交流减肥或控制体重的经验,举办讲座,讲解肥胖可能带来的危害及预防的方法;争取家属配合,创造减肥氛围;在医疗单位的配合下,监测有关的危险
47、因素;引导重点对象做好膳食、体力活动及体重变化等自我监测记录和减重计划的综合干预方法,并定期随访。 6.2.4 干预措施需要政策支持 肥胖症的防治只有个人的积极性往往是不够的,只有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个人的努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关当局应为控制人群体重超重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如:( 1)制订防治肥胖症的规划和对策;( 2)将预防和控制肥胖的措施纳入宏观的公共卫生项目;( 3)鼓励生产能量密度低而富含营养的食品,宣传合理营养知识;( 4)引导群众进行体育锻炼,在学校、机关、社区和团体创造进行体力活动的环境、机会和氛围,尽可能增加活动场地和器械,有计划地或不定期地组织活动;要求在建筑、居住小
48、区、学校、公园、购物中心的设计中考虑让公众有体力活动的机会和条件;( 5)规定在住宅设计中应优化楼道照明和环境,以利居民能适当放弃乘电梯而步行上下;( 6)普及有关肥胖会损害健康的知识等等。这些都需要得到有关机构和政策的支持。 6.3 肥胖症防治流程 根据体重指数、 腰围及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分类及其相关疾病的危险度,对肥胖个体进行防治措施的流程图如下: 6.4 高危个体的处理 6.4.1 合理安排饮食 大多数超重和肥胖的个体,或需要预防体重进一步增加的个体,都需要调整其膳食以达到减少热量摄入的目的。合理膳食包括改变膳食的结构和食量。应避免吃油腻食物和吃过多零食 ,少食油炸食品,少吃盐;尽量减少吃点心和加餐,控制食欲,七分饱即可。尽量采用煮、煨、炖、烤和微波加热的烹调方法,用少量油炒菜。适当减少饮用含糖饮料,养成饮用白水和茶水的习惯。进食应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要一餐过饱,也不要漏餐。 减重膳食构成的基本原则为低能量、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合物 (如谷类 );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合理的减重膳食应在膳食营养素平衡的基础上减少每日摄入的总热量;既要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又要使热量的摄入低于机体的能量消耗,让身体中的一部分脂肪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所需。注意饮食的能量密度 (能量密度系指一定体积的食物或膳食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