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45.99KB ,
资源ID:1035772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d-103577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doc)为本站会员(精品资料)主动上传,道客多多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道客多多(发送邮件至docduoduo@16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doc

1、57 新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知识点八上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2 、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4、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5 、印度种姓制度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8、古代印度的佛教;1 )佛教产生的时间:前 6 世纪;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八上历史与社会单元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复习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4、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 汉谟拉比法典 。 汉谟拉

2、比法典的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5、印度种姓制度 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 (1 )古埃及的太阳历;(2 )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4 )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 3.16;(5 )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8、古代印度的佛教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 6 世纪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

3、 , “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 3 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

4、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1、百家争鸣 2、孔子的主张:(思想)(1 )政治主张:提出了“ 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要 “克己复礼” ,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2 )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主张 “克己复礼” ,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主张“有教无类” ,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注意“因材施教” ,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1 )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对于

5、社会稳定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有教无类”的思想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3)“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4)启发式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等。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教育都有借鉴意义。 4、孔子在教育上的贡献:(1)孔子的教育实践:广开私学,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 72 人。 (2)孔子的教育思想:重视道德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注意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育 5、现代社会的一些做法体现了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1 )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体现了孔子的“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现代社会提倡“廉政、廉洁、自律”体现了孟子富贵不

6、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则 (3)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了老子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 (4)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体现了墨子“非攻”思想(5 )团结友善体现了墨子“ 兼爱”思想 (6 )依法治国 体现了韩非子“法治”思想(7 )以德治国体现了孔子“ 以德教化”人民的思想(8 )以人为本体现了孔子: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的思想;孟子: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以及“民贵” “君轻”的思想;老子: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的思想。6、约公元前 21 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7、约公元前 1

7、6 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记熟书 P11 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8、约公元前 11 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9、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10、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 770 年开始到公元前 476 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1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

8、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12、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 。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14、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15、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 ,有“天府之国”美称。16、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9、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17、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 ,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 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1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 ,他整理了诗经 ,编订了春秋 ,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 ,认为“民为贵,君为轻” ,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19、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主张“兼爱” 、 “非攻” 、反对不义战争。20、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权力集中到君主手中,按现实需要进行改革,以法

10、治国。 21、孙武是春秋晚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著有孙子兵法 ;战国时杰出的军事家孙膑著有孙膑兵法 。 22、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3 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答: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a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 奖励军功;c 奖励耕织;d 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封建经济。增强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1、城邦时代-公元前 8 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

11、斯巴达为重要代表。3、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1 )极盛时期:公元前 5 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2 )主要形式: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陶片放逐法,保护民主制度; 官员抽签产生。(3 )评价:具有专制统治所没有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积极地参政议政,但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权利。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在世界文化融合方面的贡献: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短暂,但它是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者,又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促进者。亚历山大帝国使得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4.罗马

12、文明公元前 8 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起来;公元前 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 3 世纪早期,罗马政府意大利半岛;公元前 2 世纪,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 27 年,屋大维 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 公元 2 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公元 3 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公元 395 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 5、西方文化之根-古希腊罗马文明6、为什么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根?(1 ) “哲学”一词来自希腊语,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 (2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3)古希腊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

13、之父” 。 (4)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成为现代西方建筑的典范。 (5 )十二表法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6)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近代科学的源头。第二单元复习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1.封建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2.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3.城市的兴起与发展:(1 )原因:从 11 世纪起,经济逐渐恢复,原有城市复苏,新兴城市不断涌现;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阵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同时城

14、市居民也成为真正的自由人。(2 )典型代表:巴黎和伦敦成为政治、经济、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繁荣;佛罗伦萨则以手工业享誉欧洲。(3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4.行会是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它保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犯,行会的代表还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5.国王与教会的关系:教会“君权神授”维护国王地位的合法性;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量维护教会的权威。两者相互利用,借助对方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6.什一税的作用:可以凭借经济实力,干涉和控制

15、各国的事务。7.教会通过哪些手段控制人们的思想:谁反对基督教神学,谁就要受到教会的打击迫害;教会垄断了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们阅读圣经 ,宣传教义,将基督教的影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 )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 )穆罕默德阅历广泛,熟悉犹太教、基督教和半岛的原始宗教,这是他创立宗教的前提条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顺应了阿拉伯半岛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3 )公元 6 世纪的前后,面对急剧恶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各阶层都迫切要求改变现状,创立统一国家。伊斯兰教适应统

16、一国家的需要,应运而生。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发挥的作用。(1 )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了统一的需要; (2) 古兰经对国家建立后的伊斯兰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产生重要影响; (3)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 3.世界三大宗教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突出特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融合精神。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

17、。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之间,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条件吸取三大洲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发展,又能成为三洲沟通和交流的桥梁。5.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帝国;公元 2 世纪,罗马帝国;8 世纪,阿拉伯帝国。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1.1 世纪前后,日本出现早期国家,大和国家最为强大。5 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改称天皇。2.大化改新的背景:7 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当时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当时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制度,挽救统治危机。大

18、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大化改新的影响: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3.日本民族的名族特性: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坚忍服从。综合探究二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景观:人类在地表上活动的产物。2.宗教景观: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等等,都属于宗教文化景观。3.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

19、么? (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2 )不同地域的宗教景观往往深深烙上本土文化的印记;同一地域的同一宗教的建筑,也会烙上时代的印记;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有;4.佛教:印度佛塔;第三单元复习;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灭六国的意义:(1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3、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印记;宗教景观之间的差异,与不同地方的文化传统有关。4.佛教:印度佛塔。中国寺庙;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

20、清真寺。第三单元复习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1、秦灭六国的过程:时间: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领导者:秦王嬴政,定都:咸阳灭六国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 (2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最终统一中国(即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或条件)?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政治上的分裂混战状态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人们已经厌烦了常年不休的战争,渴望和平安静的生活,统一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易守难攻,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资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嬴政

21、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3、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德高过古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皇帝”的称号。他自称“始皇帝” 。皇帝一词成为此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4、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答:1)政治上: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自称“始皇帝” ,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作用: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国家,秦朝还颁布

22、了大量律令。2)交通上:大修驰道,拆除路障,统一全国车辆两轮之间的距离。 (作用: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化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3)文化上:统一了文字(小篆) 。 (作用: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4)经济上:统一了货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钱) 。 (作用:统一了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的交流和发展。)5)思想上:焚书坑儒。 (作用:虽有利于秦朝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6)军事(边疆治理或民族关系)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 (作用:有

23、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5、评价秦始皇“焚书坑儒” 的利弊:答:一方面是以思想一统巩固政治一统的需要,当时秦朝刚刚统一,六国遗留贵族时刻图谋复国,诸子百家对新政议论纷纷,不利于维护统一局面,采取这个政策有利于统一;另一方面,他催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残杀儒生,落下了千古骂名。但推行思想文化一统并非是亡国的必然因素。6、 对秦始皇的评价答: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既是千古一帝,同时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他功大于过。(1 )主要功绩: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创立了中国历史

24、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万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2 )历史罪过: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中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第二课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1、秦始皇在位期间,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其陵墓是中国古代皇帝陵墓中规模最大的,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死,他的儿子胡亥即位,就是

25、秦二世。2、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秦末农民起义中,影响最大的是项羽和刘邦领导的起义。公元前 207 年,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3、大一统格局形成:汉帝国西汉(公元前 202 年 公元 8 年)和东汉(25 年 220 年)。公元前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4、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来恢复经济。汉高祖:1.让士兵复原从事生产,免除若干年徭役;卸甲归田,利于恢复发展农业生产。2. 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家,发还原有田宅;劝民还乡,利于社会稳定。

26、3.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释奴为民,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4.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减轻赋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汉文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 12 年免除全部田税,把每年服徭役改成三年一次) ;2.减轻刑罚,废除肉刑。汉景帝:1.进一步减轻赋税,将田租定为三十税一;2.进一步减轻刑罚。文景两朝重视发展耕织生产,努力减轻人民负担,并且注意法纪,因此社会比较安定。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 为西汉王朝的全盛奠定了基础。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1、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西汉的新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政治上:颁布推恩令,继汉景帝削蕃平乱之后,大大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加强

27、监察制度,设立司律校尉,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发布“察举制”地方定期向中央推荐人才。思想上:采取儒生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经济上:食盐与铁器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极大的增加了中央的收入。铸造一种标准化铜币五铢钱。军事和民族关系上:武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地区。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出现和亲与互市的局面,加强交流。前 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 ,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新疆地区正式归

28、中央政权统治; 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政治大一统的需要观点: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要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于皇帝措施:在长安设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评价: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了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一方面,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说,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29、意义: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3、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公元 25 年,西汉皇族刘秀,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4、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年,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最后,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匈奴是活跃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首领称为“单于” 。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o) 、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公元前 200 年(

30、汉高祖七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史称:白登之围。之后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将汉朝的皇室女子作为公主,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同时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的财务,以暂时避免匈奴的侵扰。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击匈奴,第一次在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派卫青,完全收复了河套地区,解除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第二次在公元前 121 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入匈奴境千余里,攻到祁连山,再次大破匈奴军,河西的匈奴贵族损失惨重。第三次在公元前 119 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西两路进军,深入到漠北作战,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卫青北进千余里,霍去病深入 2000 余里,使匈奴主力全部

31、被歼。经过这次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再也无力与汉对抗。西汉北部边界的危险彻底解除。匈奴部落首领呼韩耶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昭君出塞后,双方恢复友好关系,北方近 60 年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西域” ,西部疆域的含义,狭义主要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西域也包括葱岭以西更广阔的地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 138 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32、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天的新疆镜内,运到了西亚,再由西亚转运欧洲。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同时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封滇王国王为“滇王” ,赐滇王之印。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西汉前期,已经出现用于绘图和书写的纸。1986 年,在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

33、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上面绘有地图。这种纸薄而软,纸面平整光滑。这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2、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劳动人民的经验,在 105 年,改进了造纸术。这种纸原料容易找到、价格便宜。质量和产量都提高了,使用逐渐普遍起来。4 世纪后,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3、纸的优点:(1)造价低廉,容易推广,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2)纸面平整光滑,便于书写成文。 (3)纸质轻薄,便于装订、携带和保存,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4、 周髀算经提出勾股弦的比例为 “勾三股四弦五” 。这是勾股定律的一个特例。它说明早在 3000 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

34、了勾股定律,比西方早 500 年。九章算术分 9 类,共 200 多题,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了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5、 黄帝内经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识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 ,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华 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 ,以强健身体。6、史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史学世著,记

35、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7、宗教:公元一世纪,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寺庙。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道教的思想源于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为教主,经典为道德经 。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1,张骞从长安西行,最终到达大月氏。汉丝绸之路起点为长安,终点至大秦。(1 )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长安往西,经中亚、西亚,直达欧洲的交通大道叫丝绸之路,通过这条道路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丝绸、茶叶等

36、传到西方,西方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宝等传入中国,唐代流行的马球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2 )经过的国家:阿富汗,印度,伊朗, 土耳其,意大利(3 )经过的地形: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4 )意义:不但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同样发挥者重要作用.2、西汉采取了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员镇守等措施保护丝绸之路的通畅。少数民族(匈奴)与汉族交流频繁,日益融合,共同保护丝绸之路也是丝路通畅的重要原因。3、甘肃嘉峪关东北郊魏晋时期(220420)墓室中出土的砖壁画

37、,深受中原农耕文明影响。1982 年,邮电部发行驿使图纪念邮票,反映了当时邮政的基本要素;出土于丝绸之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最具代表性的通道之一)的咽喉之地。4、丝路古镇主要有武威、敦煌、楼兰、龟兹。第四单元复习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公元 25 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2官渡之战:(时间:200 年人物:曹操和袁绍) (袁军战败原因: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不肯听人建议。曹军取胜原因:“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 (意义: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3.三顾茅庐:诸葛亮, “隆中对” 。4

38、赤壁之战:(时间:208 年人物: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 (曹军战败之因: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意义: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5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国家分裂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因为东汉末年十几个割据势力,东汉实际上一个分裂的国家,三国中的魏国实际上是消灭了北方割据势力实现北方地区统一的基础建立的,蜀、吴也如此,这样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三国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得到了明显恢复和发展;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非常有名;吴国造船业发达,曾到达夷洲(今

39、台湾) ,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8.263 年魏灭蜀,265 年司马炎废魏建晋,280 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9.317 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10. 淝水之战:(时间:383 年交战双方:东晋和前秦苻坚) (意义: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11.420 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12.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许多人逃往到江南地区,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13.江南经济的表现。农业:(1 )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

40、良田;(2)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3)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 4)小麦推广到江南(5 )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2 )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 ;(3)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南朝莲花尊)14.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15. 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16 494 年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内容:迁都洛阳;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用汉姓;与汉通婚;改用汉制;学汉礼法。意义:适应了社

41、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17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18.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他还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 50 秒钟;造出“千里船” ;设计制造水碓磨;编写数学著作 缀术 。19.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20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代表作兰亭序 。21.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 “以形写神” ,代表作有女史箴图 、 洛神赋图 ,他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22.南北朝时期,佛

42、教兴盛。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时代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1 )建立:581 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2 )隋文帝的统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豪强实力,澄清吏治,消除民族对立的因素,发展经济,并打败突厥。 (开皇之治)(3 )隋朝的统一:589 年,隋灭陈,统一全国。影响: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 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大运河的开凿(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2 )

43、概况:一个中心:洛阳 两个端点:北起涿郡、南到余杭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连接的五大水系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流经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3 )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积极: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消极: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3、隋朝的灭亡(1 ) 、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直接原因:隋末农民起义(2 ) 、标志: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4、唐的建

44、立:618 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5、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6.“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3)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贞观之治”的表现: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7、完善管理制度;( 1)三省六部制:职权: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进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2)科举制(3 )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 、魏征()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

45、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贞观之治”的表现: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7、完善管理制度(1 )三省六部制: 职权:中书省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对诏令的内容进行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负责政令的执行进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2)科举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之处: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

46、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8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严厉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大开科举之门,大量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武则天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9、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开元盛世的总体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开元盛世的具体表现:(1)农业生产: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开始

47、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2)手工业发达:丝织业技术高超;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于世的唐三彩。(3)商业繁荣: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和市界限严格。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10、唐朝的灭亡(1 )安史之乱: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唐朝开始由盛转衰。(2 )唐的灭亡:907 年朱全忠灭唐建立后梁,唐朝灭亡,11、五代十国五代是指 907-959 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

48、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这一历史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12、唐朝的民族关系(1 )民族政策:政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影响: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2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7 世纪初,西藏地区的吐蕃兴起,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几次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作用: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往来,密切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8 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影响: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

49、 800 多个府、州、县。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13、唐朝的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当时唐朝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玄奘西游玄奘是唐太宗时的高僧。629 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求取佛法。带回佛经,翻译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受日本僧人邀请,鉴真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留居日本十年,除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贡献是什么?:共同点: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将天竺的佛教文化带到中国,写成大唐西域记 ,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鉴真在日本传播佛教,还将盛唐的中药、建筑、雕塑、绘画等知识与技术介绍到那里,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14.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