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书籍走进生活 让阅读成为习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崾岘小学 张 强读书,是让你会分享人类精神的财富,熏陶至纯的情感,结淀丰厚的底蕴,拥有聪慧和独立的思想与个性。英国作家毛姆曾这样写道:“ 如果你在 图书馆待上一天 ,不管这座图书馆有多小,当你面对着人类积累下来的无穷智慧,你的心中只会满怀敬畏,甚至会夹杂着淡淡的悲哀。想想看吧,有多少美妙的故事你从未听过;有多少对重大问题的探求,你永远不会去思考;有多少令人欣喜、发人深省的思想你无法分享;有多少人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为你服务,而你却不会去收获劳动成果。”遗憾的是,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兴起,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的增多,分散了学生对读书的关注.特别
2、是动画片、电脑游戏使很多学生上了瘾,一有时间就按耐不住,几乎占据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我的孩子也是如此,虽然买了很多书,但都搁置一旁,无暇问津。面对这样的状况,该如何把他们的兴趣转移到读书上呢?这既是家长的困扰,也是让教师感到头痛的事。因为读书少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明显低于读书多的学生,表达能力也欠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作为教师,不但要经常向学生宣传读书的种种益处,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读书的氛围,每天利用一定的时间为学生朗读一些美文佳作,布置几本必读书目,并做好读书笔记,让学生多接触书,直至与书为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
3、玉”。其中的美妙,非亲历而不能知.如果学生体会到了读书的种种快乐,相信一定会爱上书。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启蒙者和引领者,他更应该多读书。赶快读书吧,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语文教学改革已提了多年,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改变了语文教学观念,改革了考试方法和教学评估体系,而作为教师,最实在的变化应是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要把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向 40 分钟要质量,更应该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
4、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浅见。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二是要与阅读
5、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有的词语稍作比较;学生就理解了。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二、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1、指导预习,采用扶放结合式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扶放结合式是语文课
6、堂中常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扶” ,采用引 导和指点的方式,如提示重点、提供范例、提出问题、点明规律、指导方法、帮助总结等。放”是指增强独立性,放手让学生阅读实践,读懂课文。学生刚上三年级,不会预习,我就把预习拿入课堂,集中上好预习指导课,教给学生预习方法:读熟课文,要求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读后能比较准确地回答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要借助字典认字,理解词语。随着阅读训练项目的进行,预习要求也相应提高,在上述训练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布置方向性预习提纲,让学生有所遵循,使预习由扶向放过渡。学生课前做了充分预习,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为大量阅读创造了条件,而且学生通过预习,掌握了预习方法和步
7、骤,提高了自学能力,使阅读起步训练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2、上好课,以精读带略读,以课内带课外,以一篇带多篇,有重点地、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因此,要用主要精力上好精读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待不同的类型的课文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教学:采用“筛选精彩段落品读” 式。新课标强调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方法正是建立在信任、尊重学生的基础之上的,“筛选精彩段落品读”的教学方式适用于写景或某些写人记事的文章。具体操作是通过自主悟读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再与老师同学交流通过朗读展现这种情感,从而达到理
8、解课文的目的。悟读批注式。这种方法一般用于略读课文,也用于其他各种课文的教学。如略读课文七颗钻石,先让学生通过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段,再作上旁批,通过交流感受小姑娘和妈妈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爱心。三、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
9、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这样可以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
10、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五、善于积累资料,提供展示平台。语文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动向,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作业:如课前三分钟演讲,办手抄报,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古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载体,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展评、表彰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攀比心理组织阅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我认为阅读教学与语文课堂是密不可分的,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